声乐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ng0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声乐教学应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声乐的情感教育,注重“以情为声”,情感教育与技巧教育结合起来,从歌词、旋律、生活中理解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情商和审美能力。
  关键词:歌词 情感 旋律 生活
  声情并茂是声乐艺术的最高评价标准,在歌唱表现时用声音打动听众的情感,引起听众的共鸣,才能取得最优化的艺术效果。所谓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映,它能积极地影响人的认识过程,推动人的认识发展,积极而良好的情感能激发歌唱者感知的积极性,增强想象和思维的能动性,更真切展现真善美的世界。
  一、从歌词中理解情感
  声乐艺术是音乐与文学语言相结合的艺术,声乐艺术也只有借助文学语言,才能具有深邃的思想和良好的情感感染力。从古至今,从中到外,谁都知道,原始的歌就是用来宣扬内心的感情,而歌词则对情感表现至关重要。你欢乐,歌词表现出欢乐的气息;你忧伤,歌词里有的只是伤感的情调;你愤怒,歌词里尽是焰火的光芒……例如老狼在他的经典作品《同桌的你》里,首先是对“她”进行了细致传神的刻画,“爱哭的你”、“总是很小心,向我借半块橡皮”,这样生动的描绘,言语不多,一个纯真、可爱的女孩却已活现眼前。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歌词对于表达作品情感的重要性,“言为心声”,语言本身就具有传达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功能,可以直接倾诉内心所体验到的每一种情感,作为歌者必须掌握歌曲的具体内容,熟悉歌曲情感各处细微变化,重视对歌词的理解、体验和感受。因此,声乐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和学生互动交流,一起深入研究歌词的意义,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使得大家更好地理解歌曲情感,从而展现歌曲的艺术魅力。
  1、指导学生熟读歌词,教师在进行范唱以后,需要指导学生朗诵歌词,注意咬字、吐字的准确度和清晰度,要求字正腔圆,同时,鼓励学生要经常运用歌唱的位置来大声、带有表情地朗读歌词,因为每一首歌都是词曲作家的精心创作,其中都表现了他们的思想、意境、情感等,所以,歌者在演唱时要弄清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情感,在歌唱时才能更好的表现情感 例如,在演唱《长江之歌》这首歌“你从雪山走来,惊涛是你的气概“这句歌词时,教师就应该指导学生运用较强的声音和气息控制将歌曲表现得起伏有力,而长江奔流的动态感则鲜明地体现在节奏的强弱交替和起伏翻腾的旋律上,表现出歌曲壮阔的气势和深远的内涵和思想。
  2、学习和研究歌词段与段之间的细微的感情变化。例如在训练合唱曲《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此曲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引子是月亮刚刚升起时的朦胧柔美,所以唱的时候要用轻柔的声音来表现情感,第二部分中间部分月亮升起后人们心情激动,节奏跳跃,所以这一段要用弹性跳跃的声音来表现歌曲的情感,第三部分结束部分是月亮升起后留给人们的暇思,所以要用耐人寻味的声音来表现歌曲的情感
  二、从歌旋律中体会情感
  音乐作品中,曲调是表情达意的主要手段,也是一种反映人们内心感受的艺术语言,旋律是音乐的灵魂和基础。歌唱中旋律的进行有着抑、扬、顿、挫,高、低、强、弱,连、断、收、放等多种表现手法,教师应当充分借助旋律本身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所传达的艺术形象,体会歌曲的内在。
  1、歌者应当对歌曲的每一处旋律变化进行研究。一支好的旋律几乎可以表达歌词的意境、情感、内涵;一支好的旋律可以突破时空的局限代代传承;一支好的旋律可以包容一个民族的历史、精神、文化性格。因此,歌者要熟悉歌曲的旋律,从旋律中体会歌曲情感,领悟歌曲内涵,并在旋律中开展想象。
  2、准确地掌握歌曲的节奏,要与内在情感节奏相统一。歌唱是直接运用人体发声器官进行的音乐艺术实践,可以使人们直接体验节奏、音高、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的特点,真切感受歌曲的情感意境,从而达到培养音乐素养、感受音乐美的目的。节奏美自然包含于旋律美当中,节奏是旋律构成的基本骨架,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节奏的控制和把握,它的外在音响节奏形式,正是内在心理情感节奏的生动体现。例如歌曲《青春舞曲》,全曲的节奏轻快、跳跃、充满活力,具有维吾尔族民间舞蹈和模拟手鼓演奏的风格,曲调上下流动、偶有跳跃,显得十分欢快、流畅。歌词用富于哲理的生活现实告诉年青人,有些事物可以去而复返,有些事物却是一去不复返的,而人的青春正像那鸟儿一样,飞去后即不再回来。歌曲的节奏与内涵很好地结合起来,取得了非常好的艺术效果。
  三、在生活中积累情感
  任何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对生活的观察、体验、思考、审美判断的结晶和纯真情感的凝聚。演唱者的最高目的不仅要力求唱得悦耳动听,还要用歌声来发人深思、感人至深,引起歌者和听者的共鸣,真正实现通过音乐感悟人生,传达生命的内涵。托尔斯泰也曾说:“艺术家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的情感,在唤起这种情感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语言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這种情感,使别人也体验到这种情感。”由此可以看出,歌者想要恰到好处地表现歌曲情感内涵,就需要深入生活,细心观察种种社会现象,在生活中积累情感,“情生于内而表于外”。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注意身边事,在生活中发现美,感悟美,从而挖掘内在情感,例如西部歌王王洛宾他一生都流浪在西部,共收集了五百多首西部民歌,他创作的源泉就来源于生活和人民,他说:“我只是一个采矿者,把采到的美玉加工成艺术品,再把它返还给人民”。
  声乐艺术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情感的艺术,优美的歌喉和清晰的吐字咬字完美结合以及声音的语调艺术处理技巧,而缺乏情感的生动表达,是不可能完成声乐艺术的创造任务的,情感是艺术的灵魂,只有达到深情并茂。以声传情,才能以己之心感动人之心。
  参考文献:
  1、《中国音乐史通史教程》陈秉义主编
  2、《江苏教育》2010年6月
  3、《中小学音乐教育》2008年9月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临床研究  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价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颈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价孙氏手法外治及中约内服治疗颈性心绞痛的临床疗
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向说,只需要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好习惯一旦养成,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会使他们终身受益。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良好的习惯培养,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成长。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多层次、多方面的,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习惯。  一、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认真倾听是良好学
期刊
数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直接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是否正确地讲解了教材的基本内容,是否突破了教材的重点及解决了教材的难点,使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了教材的基本知识,成为判断一个教师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在教学中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是关键。那么如何在数学数学中突破重点和难点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认真备课,吃透教材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关键
期刊
摘要: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教学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教育部 2011)。如今初中的英语教学不再提倡学习语法,淡化语法教学。从教学实践来看,我个人认为淡化语法教学并不等于不讲语法,不学语法。问题是要重新研究语法教学的理念和方法,改进语法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语法教学 教学策略  随着新教
期刊
当下小学语文教师的个人素质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成效,我们面对新世纪的教育需要逐渐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作为一名小学的语文教师,如果自己都没有发展,我们怎样还能教育和培育学生,因此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必须提升自身的素质。然而在新时代我们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具备什么样素质的小学语文教师才能驾驭新时代需要创新的课堂呢?  一、语文教师自身素质存在的问题  (一)独立设计教学方案的能
期刊
期刊
摘要:当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普遍存在,成为影响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大顽疾。通过革新观念,打破“人情社会”旧有观念,推行个人财产公示,实名制存款。公开行政审批事项具体操作规程,全面推行政府信息公开。施行严刑酷法等手段。必将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有效铲除腐败,扫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大障碍。  关键词:人情社会 反腐倡廉 严刑酷法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
期刊
【摘 要】体育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激发学习动机及培养社会交往能力等。合作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本文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改实践为依据,论述了合作学习的内涵、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合作学习教学技能的培养等。  【关键词】体育教学 合作学习 教学技能 培养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合作学习已成为被许多学校所采用的一种教学策略。有学者认为
期刊
新课改提出: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它既是人们的思维工具,又是人们进行交际的工具。然而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导致语文教学课堂与生活脱节的现象,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高,效率低下使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变得枯燥无味。  新课改在理论上给广大的语文教学工作者提出了一些指导性方针,提出了一些全新的理念,但是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完全的真正的落实。因
期刊
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为知识经济培养一代新人,是21世纪教育承担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面对激烈的竞争与挑战,教育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育人模式,变培养“执行性”才能为培养“创造性”才能。在教学中,我们只有优化课堂教学,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来自于问题的质疑。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常有思考,常有创新。正如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这就说明了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