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期“文学社”栏目,我们刊发的是南京市第十三中学大唐文学社。大唐文学社成立于1996年,二十多年来为文学爱好者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引领了一种诗意的校园生活方式。
欢迎校园文学社与我们联系:[email protected]
又是一个周五,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的校园被夜幕笼罩,寂静的操场,空荡荡的教室,偶尔几声猫叫清晰可闻。路灯下,高大梧桐树掩映的林荫道上,突然出现了一些身影,身着校服的少年们手里拿着书,彼此低语着,走向学校信息楼里的一处亮光地。那里是江苏语文实验课程基地的一间教室,那些少年们就是夜读小组的学生,是从十三中大唐文學社社员中选拔出来的。
夜读活动早在2014年就开始了,十三中教授级特级教师曹勇军带领着十几位大唐文学社的优秀社员,在每周五晚六点半进行夜读活动,希望喜欢阅读的孩子们有更高的精神追求。
一座静谧的校园,一间灯火通明的教室,一部经典厚重的书,师生们围坐在一起阅读经典。那些青春洋溢的笑脸时而静静聆听曹老师的解读,时而激情澎湃地讨论某部作品……每读完一本书后,一名学生社员执笔记录并整理成简短的介绍文稿,在校园网和橱窗内向全校学生推荐。
从海子的诗歌王国,到梭罗的《瓦尔登湖》,从韦岸的《大地上的事情》到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学生的生活不再是两点一线的奔波与琐碎,而是在辽远广袤的精神空间的纵情遨游。无论寒暑、无论晴雨、无论风雪,从未间断。他们都是追光人,是校园里文化思想的推广者。
各大主流媒体先后对夜读活动进行了报道,而这仅仅是大唐文学社众多活动中的一项。
深受学生喜爱的南京十三中戏剧节从2006年到现在已历时十几个年头了。从戏剧节每班导演的人选、各班剧本的选择到舞台表演、导演手记、观摩感悟文章的集结成刊等,都有文学社社员们忙碌的身影:每班社团理事协助老师选择相关导演、编剧、演员,很多社员本身就是台前幕后的重要人物;排演过程的记录由每班的社员负责;表演过程中的志愿者一般也由高一文学社社员担任;社员最后还要完成各班戏剧节导演手记和观感文章的组稿工作,并参与刊物的第一校稿。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文学成就最为辉煌的朝代之一。余光中曾评价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唐之气魄,唐代文人之精魂,在大唐文学社的学生身上延续着。社员们以“播撒文学种子,培育文学新苗,倡导阅读经典,构建文化校园”为宗旨,坚持开展各项文学社活动。
文学社每年举办的校园古诗文吟诵大赛以古风新唱的文艺形式吸引了校外媒体的争相报道;文学采风活动把文学沙龙搬到校外,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由文学社组织的各级别作文竞赛,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展示才华的平台;校刊《石山钟》定期出版,这既给予学生作品展示的机会,更给予他们极大的鼓励与宣传;文学社每学期把文学界影响力极大、学术上造诣颇高的名人、大家以讲座形式及时推介给广大学生,形成了校园“追星”之势;小记者采访文化名人,在社会上赢得了很好的口碑……众多活动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引领了一种诗意的生活方式。
成立于1996年的大唐文学社,自创始之初,就有三气。一是有“地气”,本校位于六朝古都之中心地带。二是有“人气”,团内人才济济,个性互异又志趣相投。社员多由高一、高二爱好文学写作的学生组成,从最初的200多人,发展为现在的500多人。三是有“底气”,社团历史悠久且成绩斐然。如今,大唐文学社被南京市教育局授予“南京市中学生文学活动基地”“南京市大中学生文学通讯社社长单位”等荣誉称号。2017年,大唐文学社还荣获“全国优秀中学生国学社团”。社刊《石山钟》曾被全国中语会命名为“优秀社刊”。 2013年,《石山钟》在江苏省首届中学优秀校刊评比中被授予特等奖。社团社员也在各种级别的作文大赛中屡获大奖,当年闻名全国的满分作文《赤兔之死》的作者蒋昕捷就曾是文学社的一员。
光照亮前方路,南京市第十三中学大唐文学社,为热爱阅读与写作的学生们铺好了追光的路,让每位心怀梦想的少年以热情为舟、以理想为舵,乐于阅读,勤于创作,徜徉在文学的海洋里,勇敢追梦。
张苓: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学大唐文学社教师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巴恬恬 [email protected]
欢迎校园文学社与我们联系:[email protected]
又是一个周五,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的校园被夜幕笼罩,寂静的操场,空荡荡的教室,偶尔几声猫叫清晰可闻。路灯下,高大梧桐树掩映的林荫道上,突然出现了一些身影,身着校服的少年们手里拿着书,彼此低语着,走向学校信息楼里的一处亮光地。那里是江苏语文实验课程基地的一间教室,那些少年们就是夜读小组的学生,是从十三中大唐文學社社员中选拔出来的。
夜读活动早在2014年就开始了,十三中教授级特级教师曹勇军带领着十几位大唐文学社的优秀社员,在每周五晚六点半进行夜读活动,希望喜欢阅读的孩子们有更高的精神追求。
一座静谧的校园,一间灯火通明的教室,一部经典厚重的书,师生们围坐在一起阅读经典。那些青春洋溢的笑脸时而静静聆听曹老师的解读,时而激情澎湃地讨论某部作品……每读完一本书后,一名学生社员执笔记录并整理成简短的介绍文稿,在校园网和橱窗内向全校学生推荐。
从海子的诗歌王国,到梭罗的《瓦尔登湖》,从韦岸的《大地上的事情》到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学生的生活不再是两点一线的奔波与琐碎,而是在辽远广袤的精神空间的纵情遨游。无论寒暑、无论晴雨、无论风雪,从未间断。他们都是追光人,是校园里文化思想的推广者。
各大主流媒体先后对夜读活动进行了报道,而这仅仅是大唐文学社众多活动中的一项。
深受学生喜爱的南京十三中戏剧节从2006年到现在已历时十几个年头了。从戏剧节每班导演的人选、各班剧本的选择到舞台表演、导演手记、观摩感悟文章的集结成刊等,都有文学社社员们忙碌的身影:每班社团理事协助老师选择相关导演、编剧、演员,很多社员本身就是台前幕后的重要人物;排演过程的记录由每班的社员负责;表演过程中的志愿者一般也由高一文学社社员担任;社员最后还要完成各班戏剧节导演手记和观感文章的组稿工作,并参与刊物的第一校稿。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文学成就最为辉煌的朝代之一。余光中曾评价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唐之气魄,唐代文人之精魂,在大唐文学社的学生身上延续着。社员们以“播撒文学种子,培育文学新苗,倡导阅读经典,构建文化校园”为宗旨,坚持开展各项文学社活动。
文学社每年举办的校园古诗文吟诵大赛以古风新唱的文艺形式吸引了校外媒体的争相报道;文学采风活动把文学沙龙搬到校外,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由文学社组织的各级别作文竞赛,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展示才华的平台;校刊《石山钟》定期出版,这既给予学生作品展示的机会,更给予他们极大的鼓励与宣传;文学社每学期把文学界影响力极大、学术上造诣颇高的名人、大家以讲座形式及时推介给广大学生,形成了校园“追星”之势;小记者采访文化名人,在社会上赢得了很好的口碑……众多活动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引领了一种诗意的生活方式。
成立于1996年的大唐文学社,自创始之初,就有三气。一是有“地气”,本校位于六朝古都之中心地带。二是有“人气”,团内人才济济,个性互异又志趣相投。社员多由高一、高二爱好文学写作的学生组成,从最初的200多人,发展为现在的500多人。三是有“底气”,社团历史悠久且成绩斐然。如今,大唐文学社被南京市教育局授予“南京市中学生文学活动基地”“南京市大中学生文学通讯社社长单位”等荣誉称号。2017年,大唐文学社还荣获“全国优秀中学生国学社团”。社刊《石山钟》曾被全国中语会命名为“优秀社刊”。 2013年,《石山钟》在江苏省首届中学优秀校刊评比中被授予特等奖。社团社员也在各种级别的作文大赛中屡获大奖,当年闻名全国的满分作文《赤兔之死》的作者蒋昕捷就曾是文学社的一员。
光照亮前方路,南京市第十三中学大唐文学社,为热爱阅读与写作的学生们铺好了追光的路,让每位心怀梦想的少年以热情为舟、以理想为舵,乐于阅读,勤于创作,徜徉在文学的海洋里,勇敢追梦。
张苓: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学大唐文学社教师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巴恬恬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