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新教材中处处体现着生活现实,而这些对生活的反映又促使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高一化学是一门起始学科,第一单元作为起步阶段的化学学习,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等方面起,积极的作用。同时第一单元作为化学的启蒙教育,它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主动地与他人进行交流,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逐步掌握在化学学习中紧密联系实际,通过实验、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辩论等积极的学习方式获取化学知识等方面也起着先导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一课时,学生提出为什么未满 18 岁青少年不准吸烟?针对这样的问题,我引导他们按下面步骤进行实验:香烟烟雾中有害成分的检验。
(1)实验用品:香烟、水、95% 的酒精,HgCl2 溶液、银氨溶液、试管、三支具支试管、单孔橡皮塞、直玻璃导管、脱脂棉、洗耳球、新鮮鸡血30ml(新鲜鸡血制备:鸡随用随杀,将鸡血滴入有 250ml 抗凝剂的烧杯中,再用玻璃棒作用一方向搅动,待均匀后装入试剂瓶待用。)
(2)实验步骤:①CO的检验:CO和血液中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 O2大 200多倍,CO与血红蛋白一旦形成配位化合物,则血红蛋白就丧失了输送氧的能力,使人中毒。检验烟雾CO,可按上图所示连接好装置,在B管中装入 1/3 的蒸馏水,在C管中装入5ml的新鲜鸡血,C管的支管连上洗耳球。因为A、B、C三支具支试管已经连接成一个密闭的整体装置,所以从 C 管的洗耳球吸气,就能使插在A玻璃管上的香烟继续燃烧,产生的烟雾依次通过A、B、C三支具支试管。第一支香烟吸尽后,继续第二支、第三支,当燃烧到第三支香烟时,可以明显地看到鸡血由鲜红色变为深褐色。说明CO已经与鲜血中的血红蛋白结合。②尼古丁的检验:尼古丁又称烟碱,化学式为C10H14N2,它是烟草内含的特征性物质,最大危害在于其成瘾性。长期吸烟的人易生慢性气管炎、冠心病、血管硬化、消化不良、视觉障碍等疾病。尼古丁易溶于酒精,遇到 HgCl2 液会产生白色沉淀。把上图C试管中的鸡血换成 10ml95%的酒精。点燃香烟,并从洗耳球吸气,使烟雾通过A、B、C三支具支试管。当燃烧到第三支香烟时,C管中的酒精变为黄色。继续点燃香烟,直到酒精变为褐色时,取下C管,将2ml褐色溶液倒入另一试管理中,再滴入HgCl2液,立即生成白色沉淀,证明香烟内含尼古丁。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同时,人教版实验教科书通过以下核心概念来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和本质。学生完成“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要求同学在实验中要进行认真全面的观察,详细记录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实验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观察到的现象,评出小组内观察得最仔细、最全面的同学在全班进行交流。教师则可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再在此交流、分析、引导的基础上,学生继续完成“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在再次探究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并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师收集、筛选、编辑有关的媒体资料,将它们制成相应的媒体教学材料(多媒体课件、幻灯片、录像等)展示给同学观看。学生看完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我对化学这门学科的认识”,在讨论的基础上每小组派一名代表到全班交流。交流完后,再请同学通读全文,并对本课题所学的内容进行反思。教师再告诉学生,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高中化学作为科学课程之一,反映化学学科的本质和特征,选择最基础的化学知识是确定教科书内容的关键。知识不仅包含事实性知识,而且包含程序性知识,即通常所说的方法。掌握事实性知识是基础,而掌握方法是条件,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对能力而言,知识同样也是基础,无知者必无能,这是一般的道理。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越来越重视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这与掌握基础知识是不矛盾的。对于高中化学来说,不应该将知识的位置无限地提高,但也不能放弃基础知识。教科书中基础知识的确定,对于学生认识化学的本质及作用将发挥重要作用。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的基础知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元素:认识丰富多彩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虽然物质千变万化,但从化学角度来认识,元素是不变的。②基本粒子:原子、分子、高子:知道物质是由基本粒子构成的。③化学反应与能量:树立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化学能与其他能可以相互转化、化学能可以充分利用的观点。
高中阶段的学生受年龄的影响,在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知识的选择应重视学生的可接受性,把握好知识的深度和难度。因此,教科书内容的选择要考虑知识的难度、可接受性等因素。例如,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的要求很基础,只以筒单的计算为例,使学生了解基本的计算方法,从而对化学方程式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又如,关于高于的形成,只以一幅拟人化的图画来表示,使学生初步认识阴、阳离子间可以形成化合物,从而认识离子。这样处理,考虑了知识的难度和学生的可接受性。
另外,社会的发展影响着每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虽然处在学校学习阶段,社会对他们的影响是无时不在的时代特征不容忽视,主要体现在:①接触高新技术和使用科技产品多,接受的信息量大,许多科学知识已成为生活常识。②学习条件和家庭条件的极大改善,使学生的自信心增强。③社会竞争的激烈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并且思想开放、活跃,创新意识不断增强。④商品经济和社会不良现象,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内容的选择注意了知识的普及性和学生的兴趣等,充分体现了知识的教育功能。要注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要明确树立“任何以牺牲知识与技能为代价的改革都是错误的 ”观念。一方面,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要实不要虚,要以问题为任务驱动。问题要有一定的智力台阶,由基本问题(与教材中的事实与例题同题型、结构、同难度)、综合问题(本堂课知识点之间的综合、本堂课所学知识点与以住已学知识的综合)、拓展问题(变式、学科间知识的综合)顺序展开,在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中贯穿思维能力的培养,并把思维能力的培养物化到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运动操作与心智操作,以心智操作为主)、表达能力(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以口头表达为主)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之中。要把知识学习的过程作为教学的核心目标,注重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知识学习的方法的指导和积累。要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体现知识与技能学习的价值,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
例如:在学习《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一课时,学生提出为什么未满 18 岁青少年不准吸烟?针对这样的问题,我引导他们按下面步骤进行实验:香烟烟雾中有害成分的检验。
(1)实验用品:香烟、水、95% 的酒精,HgCl2 溶液、银氨溶液、试管、三支具支试管、单孔橡皮塞、直玻璃导管、脱脂棉、洗耳球、新鮮鸡血30ml(新鲜鸡血制备:鸡随用随杀,将鸡血滴入有 250ml 抗凝剂的烧杯中,再用玻璃棒作用一方向搅动,待均匀后装入试剂瓶待用。)
(2)实验步骤:①CO的检验:CO和血液中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 O2大 200多倍,CO与血红蛋白一旦形成配位化合物,则血红蛋白就丧失了输送氧的能力,使人中毒。检验烟雾CO,可按上图所示连接好装置,在B管中装入 1/3 的蒸馏水,在C管中装入5ml的新鲜鸡血,C管的支管连上洗耳球。因为A、B、C三支具支试管已经连接成一个密闭的整体装置,所以从 C 管的洗耳球吸气,就能使插在A玻璃管上的香烟继续燃烧,产生的烟雾依次通过A、B、C三支具支试管。第一支香烟吸尽后,继续第二支、第三支,当燃烧到第三支香烟时,可以明显地看到鸡血由鲜红色变为深褐色。说明CO已经与鲜血中的血红蛋白结合。②尼古丁的检验:尼古丁又称烟碱,化学式为C10H14N2,它是烟草内含的特征性物质,最大危害在于其成瘾性。长期吸烟的人易生慢性气管炎、冠心病、血管硬化、消化不良、视觉障碍等疾病。尼古丁易溶于酒精,遇到 HgCl2 液会产生白色沉淀。把上图C试管中的鸡血换成 10ml95%的酒精。点燃香烟,并从洗耳球吸气,使烟雾通过A、B、C三支具支试管。当燃烧到第三支香烟时,C管中的酒精变为黄色。继续点燃香烟,直到酒精变为褐色时,取下C管,将2ml褐色溶液倒入另一试管理中,再滴入HgCl2液,立即生成白色沉淀,证明香烟内含尼古丁。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同时,人教版实验教科书通过以下核心概念来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和本质。学生完成“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要求同学在实验中要进行认真全面的观察,详细记录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实验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观察到的现象,评出小组内观察得最仔细、最全面的同学在全班进行交流。教师则可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再在此交流、分析、引导的基础上,学生继续完成“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在再次探究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并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师收集、筛选、编辑有关的媒体资料,将它们制成相应的媒体教学材料(多媒体课件、幻灯片、录像等)展示给同学观看。学生看完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我对化学这门学科的认识”,在讨论的基础上每小组派一名代表到全班交流。交流完后,再请同学通读全文,并对本课题所学的内容进行反思。教师再告诉学生,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高中化学作为科学课程之一,反映化学学科的本质和特征,选择最基础的化学知识是确定教科书内容的关键。知识不仅包含事实性知识,而且包含程序性知识,即通常所说的方法。掌握事实性知识是基础,而掌握方法是条件,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对能力而言,知识同样也是基础,无知者必无能,这是一般的道理。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越来越重视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这与掌握基础知识是不矛盾的。对于高中化学来说,不应该将知识的位置无限地提高,但也不能放弃基础知识。教科书中基础知识的确定,对于学生认识化学的本质及作用将发挥重要作用。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的基础知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元素:认识丰富多彩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虽然物质千变万化,但从化学角度来认识,元素是不变的。②基本粒子:原子、分子、高子:知道物质是由基本粒子构成的。③化学反应与能量:树立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化学能与其他能可以相互转化、化学能可以充分利用的观点。
高中阶段的学生受年龄的影响,在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知识的选择应重视学生的可接受性,把握好知识的深度和难度。因此,教科书内容的选择要考虑知识的难度、可接受性等因素。例如,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的要求很基础,只以筒单的计算为例,使学生了解基本的计算方法,从而对化学方程式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又如,关于高于的形成,只以一幅拟人化的图画来表示,使学生初步认识阴、阳离子间可以形成化合物,从而认识离子。这样处理,考虑了知识的难度和学生的可接受性。
另外,社会的发展影响着每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虽然处在学校学习阶段,社会对他们的影响是无时不在的时代特征不容忽视,主要体现在:①接触高新技术和使用科技产品多,接受的信息量大,许多科学知识已成为生活常识。②学习条件和家庭条件的极大改善,使学生的自信心增强。③社会竞争的激烈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并且思想开放、活跃,创新意识不断增强。④商品经济和社会不良现象,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内容的选择注意了知识的普及性和学生的兴趣等,充分体现了知识的教育功能。要注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要明确树立“任何以牺牲知识与技能为代价的改革都是错误的 ”观念。一方面,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要实不要虚,要以问题为任务驱动。问题要有一定的智力台阶,由基本问题(与教材中的事实与例题同题型、结构、同难度)、综合问题(本堂课知识点之间的综合、本堂课所学知识点与以住已学知识的综合)、拓展问题(变式、学科间知识的综合)顺序展开,在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中贯穿思维能力的培养,并把思维能力的培养物化到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运动操作与心智操作,以心智操作为主)、表达能力(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以口头表达为主)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之中。要把知识学习的过程作为教学的核心目标,注重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知识学习的方法的指导和积累。要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体现知识与技能学习的价值,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