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重要性日益凸显,小学阶段是塑造学生健康价值观、教育观的黄金时期,因此需要通过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以及法治意识。在教学该门课程时,素材资源的开发是非常必要的。教学资源的开发能够帮助教师更加清醒地认识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们的影响,增强资源开发意识并在资源开发过程中更好地把握教学方向与教学需求,为學生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与教学环境,积极推动新课改工作的发展落实。
关键词:小学; 道德与法治; 教学资源; 开发;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3-243
课程资源是保证新课程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学生们的生活存在密切关联,以往教师主要采用言传身教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会造成课堂枯燥乏味,降低学生的学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挖掘日常生活的教学资源,突破教材内容的局限。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资源开发意义
(一)推动小学品德课程改革的深入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在原来的品德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重新开发的小学德育教材。新课程的开设意味着国家对小学品德教育有了新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深入开展小学品德课程改革工作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小学道德与法治素材资源的开发,能够进一步推动小学品德课程教育教学的时代性、现实性,从而保障小学品德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
(二)推动学生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的形成
现代教育强调“以生为本”,学生既是课堂学习的主体、素材资源开发的受益者,同时也应当成为素材资源开发的参与者。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在参与素材资源开发活动时,通过与教师、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既能够品尝到素材资源开发成功带来的成就感,又能在素材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相关内容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构筑起自身的课程认知体系。此外,学生在参与素材资源开发活动的过程中,成为知识的体验者和探究者,从而对道德的力量和法治的精神都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体会,在此基础上能够有效推动其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的形成。
二、结合学生情况开发与利用素材资源
教师在开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素材资源时,应当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素材资源的目的是为了保障课程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而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一个充分了解,这样才能针对性开发出能够为小学生的课程学习提供有效帮助的素材资源。因此,教师在进行素材开发时,应当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文化素养、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兴趣点等有一个比较清晰地了解,这样才能开发出合适的素材资源,并且利用这些素材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素材资源的开发中来,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素材资源开发效果。
比如,在进行《请到我的家乡来》这一课的讲授时,有一个板块的主题为“我是家乡小导游”,在学习这一板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参与到素材资源的开发中,鼓励并指导其通过各种渠道来搜集一些有关家乡风景名胜的介绍、传说等素材,同时还可以自己绘制能够展现家乡风景的图画,并且让各个小组准备一段导游词,对自己的家乡进行介绍。这种素材资源开发方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能让学生在参与素材开发的过程中对相关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增强课程教学效果。
三、开发生活内容,实现资源利用
为了有效丰富《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并提升教学实效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挖掘教学资源,提升课堂教学活力,可以尝试引入与学生生活密切关联的课程资源,构建起丰富多样的《道德与法治》资源库。将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的教学具有非常宝贵的价值,教育教学活动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不利于学生知识建构的。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环节一定要注意利用学生生活,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成长关键期,从实际出发寻找教学资源能够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品质与习惯。例如在三年级“感恩家人”的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记录家人的一天,学生们能够很快发现家人为自己的付出,笔者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实际行动去感谢和回报家人。
四、引入时政内容,实现资源利用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社会性非常强的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不断关注社会发展,这样才能使课程价值得到更好地展现。所以,在进行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关注一些时政热点,并引导和影响学生,使学生更加关注社会发展,使课程的价值得到不断的显现。
例如,为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环保方面的热点,吸引学生的注意,丰富课程资源。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入大家热烈探讨的“上海市垃圾分类”这一话题,让学生思考和探究“上海市垃圾分类的实施有着怎样的必要性?”“会对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对于分类标准你有着怎样的看法?”让学生畅所欲言,展开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懂得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五、渗透网络资源,实现资源利用
在信息化这一时代背景下,网络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大量资源。所以,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关注、渗透网络资源,提升课堂容量。
例如,在讲解法律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有关青少年犯罪的视频,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探讨和分析,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让学生进行模拟法庭,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懂得守法的重要性。这种方式能更好地增强课程资源的生动性和真实性,进一步拉近知识和学生间的距离,让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应用。
总之,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如何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让教学更高质和高效,已经成为教师在课程中密切关注的课题。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教学中,也应该不断地加深在此方面的研究,科学选择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确保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有效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燕.浅谈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法治教育资源的开发[J].小学教学研究,2019(10):64-66.
[2]彭桂珍.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效利用时政资源[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8(08).
关键词:小学; 道德与法治; 教学资源; 开发;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3-243
课程资源是保证新课程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学生们的生活存在密切关联,以往教师主要采用言传身教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会造成课堂枯燥乏味,降低学生的学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挖掘日常生活的教学资源,突破教材内容的局限。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资源开发意义
(一)推动小学品德课程改革的深入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在原来的品德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重新开发的小学德育教材。新课程的开设意味着国家对小学品德教育有了新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深入开展小学品德课程改革工作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小学道德与法治素材资源的开发,能够进一步推动小学品德课程教育教学的时代性、现实性,从而保障小学品德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
(二)推动学生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的形成
现代教育强调“以生为本”,学生既是课堂学习的主体、素材资源开发的受益者,同时也应当成为素材资源开发的参与者。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在参与素材资源开发活动时,通过与教师、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既能够品尝到素材资源开发成功带来的成就感,又能在素材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相关内容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构筑起自身的课程认知体系。此外,学生在参与素材资源开发活动的过程中,成为知识的体验者和探究者,从而对道德的力量和法治的精神都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体会,在此基础上能够有效推动其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的形成。
二、结合学生情况开发与利用素材资源
教师在开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素材资源时,应当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素材资源的目的是为了保障课程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而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一个充分了解,这样才能针对性开发出能够为小学生的课程学习提供有效帮助的素材资源。因此,教师在进行素材开发时,应当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文化素养、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兴趣点等有一个比较清晰地了解,这样才能开发出合适的素材资源,并且利用这些素材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素材资源的开发中来,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素材资源开发效果。
比如,在进行《请到我的家乡来》这一课的讲授时,有一个板块的主题为“我是家乡小导游”,在学习这一板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参与到素材资源的开发中,鼓励并指导其通过各种渠道来搜集一些有关家乡风景名胜的介绍、传说等素材,同时还可以自己绘制能够展现家乡风景的图画,并且让各个小组准备一段导游词,对自己的家乡进行介绍。这种素材资源开发方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能让学生在参与素材开发的过程中对相关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增强课程教学效果。
三、开发生活内容,实现资源利用
为了有效丰富《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并提升教学实效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挖掘教学资源,提升课堂教学活力,可以尝试引入与学生生活密切关联的课程资源,构建起丰富多样的《道德与法治》资源库。将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的教学具有非常宝贵的价值,教育教学活动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不利于学生知识建构的。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环节一定要注意利用学生生活,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成长关键期,从实际出发寻找教学资源能够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品质与习惯。例如在三年级“感恩家人”的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记录家人的一天,学生们能够很快发现家人为自己的付出,笔者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实际行动去感谢和回报家人。
四、引入时政内容,实现资源利用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社会性非常强的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不断关注社会发展,这样才能使课程价值得到更好地展现。所以,在进行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关注一些时政热点,并引导和影响学生,使学生更加关注社会发展,使课程的价值得到不断的显现。
例如,为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环保方面的热点,吸引学生的注意,丰富课程资源。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入大家热烈探讨的“上海市垃圾分类”这一话题,让学生思考和探究“上海市垃圾分类的实施有着怎样的必要性?”“会对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对于分类标准你有着怎样的看法?”让学生畅所欲言,展开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懂得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五、渗透网络资源,实现资源利用
在信息化这一时代背景下,网络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大量资源。所以,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关注、渗透网络资源,提升课堂容量。
例如,在讲解法律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有关青少年犯罪的视频,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探讨和分析,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让学生进行模拟法庭,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懂得守法的重要性。这种方式能更好地增强课程资源的生动性和真实性,进一步拉近知识和学生间的距离,让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应用。
总之,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如何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让教学更高质和高效,已经成为教师在课程中密切关注的课题。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教学中,也应该不断地加深在此方面的研究,科学选择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确保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有效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燕.浅谈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法治教育资源的开发[J].小学教学研究,2019(10):64-66.
[2]彭桂珍.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效利用时政资源[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