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程小学语文中认真变换教学策略以提高其学习兴趣

来源 :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zer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的个性特点是活泼好动,要让他们学好的东西必须要让他们感兴趣。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采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设置扣人心弦的疑问,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巧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教学措施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以使我们的教学效率有所提高。
  【关键词】学习兴趣; 问题设置; 情境教学; 评价机制 兴趣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动力,同样要让小学生爱学语文,激发学习兴趣是前提。让学生主动学习,能促进学生主动愉快地去努力求知,乐而不疲地勤奋学习。因此,要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能力,首当其冲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列宁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其中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情感交流的过程,只有师生情感相投,彼此亲切,才会使学生兴趣油然而生。无数事实证明,学生对某位老师情感越好,就越爱听某位老师的课,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屋”。相反,学生和教师有隔阂,就会讨厌教师教的课。因此,每位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真正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对待后进生,不另眼相看,不侮辱歧视。要尊重他们,一视同仁,甚至用更多的耐心和更多的情感去温暖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只有把握了学生的脉搏,抓住了他们的兴奋点,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教学活动生动活泼地开展起来,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设置扣人心弦的疑问,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平铺直叙一讲以底,不相方设法设置一些好的疑问就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即使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依旧是无动于衷。因此,教学中必须要有意识的设置疑问,使学生处于“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从而拨动学生求知的心弦,点燃思维的火花,引发探索问题的热情。如:教《院子里的对话》这一课时,可以针对课题提出这样四个疑问:(1)谁跟谁在院子里说悄悄话?(2)多大年纪的谁跟多大年纪的谁在院子里说悄悄话?(3)谁跟谁以怎样的神态在院子里说悄悄话?(4)谁跟谁在院子里说了哪几方面的悄悄话?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自己尝试来解决这些疑难问题,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发了学生学习、探讨的兴趣。
  3创设良好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创设教学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出于教学目的需要,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创造出师生情感、欲望、求知探索精神的高度统一、融洽和步调一致的情绪氛围。它对于课堂教学起着很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教师通常是不能等待这种情况的自然出现。他必须自己去建立能够唤起学生的必要心理状态、观念、情趣、动机,并激发他们行动的外部环境。”如:教学《观潮》这一课时,先让学生闭上眼睛倾听教师播放潮声的录音,使学生感受一下海潮雷鸣般的响声,接着告诉学生,接下学习的是具有专长“天下之奇观”的钱塘江潮水的景象,大家比较一下,我们所听到潮声和作者描述的声音相不相同。我们通过创设特定的活动环境或渲染气氛,将学生带入包含正义感情的情感之中,使其在心灵深处形成强烈的共鸣与震撼,从而促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4巧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英国学者鲍门说过:“理想的教师应当达到艺术化的教学水平,善于利用幽默来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得更好。”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风趣的比喻,富有哲理的笑话、诙谐的语言、脍炙人口的诗词等,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使课堂气氛由沉闷到活跃,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更积极地投身于知识的海洋,使学生在发笑的同时,领会幽默本身所蕴涵的哲理。如我曾听过一位老师在上《春晓》这首诗的公开课时,面对课堂下睡意朦胧的学生,她是这样处理的:“春天暖和了,有些小朋友精神容易疲劳,可是大家要知道如果是春眠不觉晓,还是睡觉好”。那就会“今天不努力,以后会懊悔”教师语调抑扬顿挫,充满幽默风趣的情味,立即把学生逗乐了。教室里一片笑声,驱散了大家的朦胧睡意,这不正是教学语言艺术的魅力吗?可见,在教学中语言艺术的高低是制约学习效率的主要因素,幽默的语言,能使枯燥的语文教学盎然生机,学生也能在领略语言美感,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激起学习的兴趣。
  5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课标提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和教师的教学。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中互相评价相结合。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法很多,我尝试过,一句话评价,一条简洁的作业批语或一个图案符号,如:在学生写得好的字旁边画一个小五星,你的作业真棒!我观察到学生的心情十分的愉悦,而且发现学生在班上比谁的好评语多。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是一朝一夕便可达到的,上面谈的是我的体会。但只要我们正视学生的实际,积极探究教学捷径,小学生的兴趣会有提高,语文的素养也会慢慢提高。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激发和拓展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不仅关系到语文课堂是否活跃和教学效果的好坏,更是素质教育成功实施与否的衡量标准之一。作为当代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学改革,积极应对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的知识取得能力发展与兴趣提高和谐统一地结合起来,体验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学好语文的热情,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
  [1]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小学课堂教学行动策略》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年 ;
  [2]丁莉娟、赵志升编著,《有效教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3]刘淼.当代语文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要】多媒体教学具有常规教学手段所没有的优势,它对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极为有利的。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既然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自己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更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发挥其应有作用,但同时我们也要正视多媒体教学手段存在的不足,从而采取各种措施加以弥补。  【关键词】小学语文; 多媒体教学; 培养学生; 创新能力  电化教育是现代化科学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它以形、
期刊
历史教学是向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特别是在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国情教育内容。  1历史教学中的国情教育主要方面  1.1进行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教育。我们伟大祖国有着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从人类告别愚昧迈入文明时起,到公元15世纪以前,我国一直是当时世界上为数很少的几个先进国家之一。中华民族以高度的智慧和能力,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对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的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教师在组织数学学习活动时,不仅要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得,更要关注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时的学习方法与策略、学习情感与态度等,同时帮助学习有障碍的学生及时调节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紧张、压抑、焦虑等不良情绪,从而更好地开展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心理健康教育; 体会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心理学研究充分表明,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
期刊
【摘要】古诗词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句式工整,富有韵律,琅琅上口,特别适合中小学生背诵。中小学生从小诵读古诗词,不仅能发展语言,陶冶情操,还能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他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后开展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让学生去感受诗词的语言美、音韵美、意境美,让古诗词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同时使我国古典文化能够不断地传承
期刊
【摘要】如何使学生遵守纪律,热爱学习,这是学校教育的重点,也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点。文章从思想教育、外部环境营造的角度,就如何构建和谐班级,树立良好学风提出一些想法。  【关键词】和谐班风;良好学风;班级建设班级,是学生形成良好思绪品德、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最重要的环境。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班风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智力发展,因此,建立良好的班风, 是班主任工作的首要
期刊
(贵州省水城县玉舍乡甘塘小学贵州水城553000)【摘要】 批改数学作业是小学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是我们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的一面镜子,在现代教学中写评语是我们批改作业必不可少的环节,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因材施教; 激发; 兴趣; 学习习惯 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知识的巩固和延伸,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加以应用的平台。
期刊
语文本来是一门应用广泛、贴近生活、内容丰富、非常有情趣的学科。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有趣味性的语文教学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这与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背道而驰。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成绩参差不齐的几十名学生,我们将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让“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在教学中,我尝试把课堂还给学生,以激发兴趣为主
期刊
【摘要】新课程课堂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探究的过程。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发展为方向。在课堂上应充分解放学生的眼、口、手、脑,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实践的空间。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在教学中充当学生学习的伙伴,合作者、指导者,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自主性学习; 个性化培养 新课改条件下
期刊
班主任工作每天都与班级集体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如何组织领导学生提高素质,全面发展。产生和谐的健康向上的班级动力,构建团结奋进的创新团队。需要从以下八个方面做起。  1了解学生  班主任了解学生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热爱学生,用对学生的热爱换得学生对自己的尊敬是做班主任的首要条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应当把学生当孩子一般看待,处处从细节上关注学生,就能得到学生的回报,学生就会与老师无私的交流,就
期刊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在各自基础上都得到发展,以形成丰富的而独特的综合素质。这之一综合素质的一个及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创新精神。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改革,结合语文听、说、读、写的训练、与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  1引疑激趣,诱发创新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使学生沉浸在活跃的氛围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