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明茨伯格:如何打造社区化的公司?

来源 :销售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sbutcher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司如何才能从人力资源的集合体,转变为凝聚人心的大社区。
  在客户、员工有越来越多选择权的背景下,构建“社区精神”无疑对保持组织活力和战斗力有重要作用。“社区精神”并不否认领导力,而恰恰逐步接近领导力的真相——强制性权力削弱后,如何领导一个能响应市场和顾客的变化的组织。
  一个健全的社会应该在领导力、社区精神和公民意识三者之间取得平衡。放到这个结构中来理解企业的“社区精神”,乃是一种更高的社会责任要求。
  数十年来急功近利的管理模式,神化了CEO的作用,却贬低了企业里其他人的角色,好像他们只是些可以替代的大宗商品,一旦股价下跌,这部分人力资源马上就会被“精简整编”。
  崇尚个人主义当然无可厚非,它能带来前进的动力、激发领导力、促进个人发展。但是,光靠个人主义是不够的。人类是群居动物,如果没有一个更广阔的社会系统,我们就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这就是“社区”存在的意义,社区就像是一种社会黏合剂,把我们凝聚在一起,共同追求更大的利益。
  社区中的人们除了关心自己的工作,还会去关心同事,关心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所处的位置(既是地理上也是其他意义上的位置),而这些关心又转而赋予他们以能量。
  可以看到,我们最为钦佩的一些公司,例如塞氏企业(Semco)、蒙德拉贡联合公司(Mondragon)、皮克斯等,都深深地打上了社区的烙印。
  年轻有为的公司通常具备这种社区精神。这样的公司正处于成长期,充满活力,乐意为员工付出,就像一个大家庭。然而,随着公司日趋成熟,想要保持这种社区精神就难了。增长速度放缓,公司政治滋生,世界不再是一片花团锦簇。当然在一些社会性团体中——如非政府组织、非营利机构、合作机构——社区精神可能更容易保持,这也许是因为此类工作更有凝聚力,员工也更加投入。
  但不管怎么说,在这个狂热信奉个人主义的世界,太多的公司和组织已经丧失了社区精神。
  很多伟大的企業,以及他们极富传奇色彩的企业家精神,正随着社区精神的消失而土崩瓦解。
  那么,公司如何才能从人力资源的集合体,转变为凝聚人心的大社区?或者说,英雄式的领导如何才能转变为参与式的管理?
  在这方面,我和我的同事开设了一些经理人培养和组织发展的课程,从中我们总结了一些经验:

一、播种:从小群体入手


  在组织中创建社区,最好先从一些忠诚奉献的经理人小群体入手。
  职场学习与绩效专家彼得·布洛克(Peter Block)曾指出,要创建强大的社区,进行小团体培训,要比依靠出色的领导力培训或者个人培训更有效。
  有一些公司在自己的培训中心进行团体培训,如GE。还有一些公司,如汉莎航空和LG,则把经理人送去参加“国际实践管理教育项目”,该项目由麦吉尔大学和一些兄弟院校共同开发的。

二、发芽:交流反思产生


  当管理者开始交流并反思各自体会时,社区意识便在这些群体中萌芽了。
  如今,管理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忙乱,工作带来的压力让人无暇三思而后行。实际上,今天的管理者最需要这样的团队:放慢脚步,潜心反思。那个客户对我们究竟有什么价值?我们在理解公司战略时为什么遇到如此多的问题?我们在相互了解时为什么困难重重?

三、抽枝:中层经理最适合


  反思会带来深刻的见解,从而激发一些小规模行动,进而演变为宏大的战略。我们通常认为,战略就是由高层制定,由基层执行的。而我通过多年研究发现,很多有意思的战略都源自一些小规模的项目,而这些项目则来自组织各层级员工的一些小创新。
  传统的组织理论将CEO置于金字塔尖。想象一下自己站在一座埃及金字塔顶端的情形吧,金字塔里面发生的事情,你一无所知;地面上发生的事情,你也看不太清,因为你离他们太远了。相比之下,一个开放的层级体系会将管理者置于一个更恰当的位置上,让他们成为联结运营和战略层面的重要桥梁。
  中层经理尤其适演这样的角色。因为他们既能了解运营中的细枝末节,又能洞悉公司的总体愿景,因此他们最清楚组织中哪些地方需要变革。在这群忠诚奉献的人手上,一个小小的创新萌芽都会发展成公司的一项重要战略或重大变革,这常常令我赞叹不已。

四、繁茂:离不开领导层的支持


  这些先锋团队在推动变革的过程中,也成为其他群体的榜样,从而使社区意识传遍组织。一旦大家意识到社区精神不仅对组织大有裨益,而且能惠及自己,这种精神自然会蔚然成风。当然,社区精神的传播离不开领导层的支持,没有这种支持,培育社区意识的努力很少能坚持下去。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本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拓宽职业成长通道,做精职业通道、做实专家通道、做优职员通道为目标,建立了基于“关键少数+普通多数”组合的职务、专家和职员三个职业发展序列,引入衡量全员职业发展水平的标签—职业发展等级,通过三序列并行满足不同发展需求的员工成长成才,实现“人事相宜、人岗匹配”。  [关键词] 电网企业;全员区职业生涯;职业发展一、全员全职业生涯职业发展体系的建设背景  以
期刊
在动荡时期,一个组织必须要既能够经受住突如其来的打击,又能够充分利用突然出现的机会。这就意味着在动荡时期,基本要素必须要得到管理,并且是得到有效的管理。在可以预知的时期,比如从马歇尔计划(The Marshall Plan)到欧佩克卡特尔(OPEC cartel)的那25年,基本要素往往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但是,除非基本要素始终都得到精心的、一贯的、尽责的管理,否则他们就会日趋恶化。实际上,对如今
期刊
[摘 要] 随着经济的而高速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较为迅速。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电子商务能够促进区域的经济增长,但同时也呈现着区域的不协调性,在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较为迅速,内陆地区的经济增长相对较为平缓。经过系统分析之后发现,决定中西部经济发展快慢的主要原因与电子商务水平相联系。电子商务水平能力较为低下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小;反之则大。本文通过对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进行分析,提出电子商务在对区
期刊
从企业实践来看,能驱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只有两类工作:基本功建设与创新。基本功建设,如渠道建设基本功、管理基本功、制造基本功、供应链管理基本功等,可以不断消灭企业的“短板”。基本功建设通过消灭“短板”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而创新,则是通过制造“长板”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创新与基本功建设,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创新是永无止境的,随着人类社会与技术的不断发展,消费观念及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任
期刊
说到用户增长或者增长黑客,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北极星指标,2A3R模型等,以及如何获客,如何留存,如何自传播,如何买流量等等。不过我发现,有很多产品在短时间内获得了不错的增长,但是用户又很快地流失了,最后产品也死亡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生于拉新,死于留存”。  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案例一:比如2018年比较火的子弹短信,通过创始人老罗的影响力和大量媒体的自传播造势,短短十天内获得了400万的激活用
期刊
传统销售一向被视为一项“推”、“拉”游戏。在这个披荆斩棘的艰辛过程中,销售人员必须要面对各种挑战、抗拒、异议,甚至在销售后,客户还可能会对销售人员提出:都是你,是你把这么糟糕的商品卖给我的,你的价格太贵了,你们的售后网点不够多,你们保修的时间比其他厂家要短……销售似乎成了一条充满挫折感与无力感的路径。  那么,销售人员怎样才能获得真正有力量的影响力呢?销售人员如何保持对客户真实购买意向的清醒认知?
期刊
[摘 要] 财会专业国际化在目前金融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日益发展深化的今天,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从对高等院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调查结果入手,对我国财会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力量、评价体系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指出了目前财会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为我国的财会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财会专业;
期刊
定位要防范“九龙斋效应”  什么是“九龙斋效应”?这已经成为定位领域的一个新成语,主要是指:自己懂定位,但没有机会建立竞争性人群的认知基础,因为品牌长不大。  王老吉通过怕上火的场景定位,成功将广东凉茶这一品类扩张为全国性饮料。南有凉茶,北有酸梅汤,王老吉和加多宝的定位咨询团队看到了巨大商机,他们与燕京啤酒共同投资创办九龙斋酸梅汤,希望自己打造出另一个王老吉。从2007年到2017年,九龙斋酸梅汤
期刊
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是非常强劲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善良的民族,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积累了雄厚的资本,未来中国的发展要进一步发挥创新、创业的红利,特别需要广大的中小企业为此付出艰辛探索。一、改变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  中国发展需要新的战略思路,要不断提高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现在很多企业发展只助推优质产品和服务的提升,但是在未来,不能只通过产品来赚钱,要通过技术来赚钱。这是中美
期刊
彼得·德鲁克说过,“企业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创造客户”,任正非一直强调“以客户为中心”,马云的经营理念也是“客户第一”,这些都是围绕客户的经营逻辑。可以说,为客户创造价值,是企业得以生存的根本,因此,如何满足客户的需求,如何洞察客户的购买动机,便是所有经营者需要深思的问题。然而,难点在于,一个人的购买动机往往是隐性的,而且,大部分经营者对客户的购买需求仅仅停留在表层的认知上,而没有设法深挖其根本动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