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写景文章中的美育教学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wei39602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课文描写了公园里一池美丽的荷花和“我”陶醉于满池荷花并产生了“物我一体”的特殊感受。文章语句优美,读了让人身临其境,赏心悦目。笔者运用教材中丰富多彩的“美育”内容,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引生入文,感知意象美
  上课伊始,笔者出示一则谜语让学生猜:“一个小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袄,怀抱碧玉盅。”这样设计不仅能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而且容易激发学生探求的欲望。当学生猜出謎底“荷花”后,相机过渡:“一朵荷花这么好看,这么美丽,那么一池荷花又会是怎样的呢?”紧接着,一边用多媒体展示一池美丽的荷花画面,一边配乐范读课文。声情并茂的诵读,色彩艳丽的画面,调动学生听觉、视觉感官,这样一池栩栩如生的荷花形象已牵动了学生的心弦,学文也在兴趣盎然中进行下去。
  1.品词析句,感受语言的生命力。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知荷花的形象,在教学第1~3自然段时,笔者让学生先读课文,然后以“你读懂了什么,怎么读懂的”提问。如第2自然段,学生通过抓重点词语领悟到荷花的美丽,从荷叶“挨挨挤挤”悟出了荷叶数量很多。为了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挨挨挤挤”这个词语,笔者设计了一个“挨挨挤挤贴荷叶”的游戏,再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悟出荷叶长势旺盛,体会荷叶很美。通过三个“有的”体会荷花含苞欲放时的娇美姿态,“饱胀”“破裂”“展开”“露出”等词语生动地表现出荷花旺盛的生命力。学习白荷花冒出来的“冒”字,笔者问学生“冒”字可以换成哪些字?有的说可以换成“长”,有的说换成“钻”,也有的说换成“露”“穿”……作者为什么没用这些字?通过自主感悟,小组讨论,他们明白了文章用“冒”字有其独特的原因——写出了白荷花生机勃勃,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学生通过对第2自然段的自主感悟,深深体会到满池荷花各有各的姿态,无论哪一朵都十分迷人。学生自读自悟,然后在小组中交流,他们的思想在碰撞中不断得到补充、完善,对课文内容形成了初步的自我理解。
  2.自主感悟,还原语言的生命气息。第3自然段中有一个关键句“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学生自主感悟遇到困难,这时可降低难度,教师相机点拨,质疑问难:“作者赞美这一池荷花像什么?画家真能画出活的画吗?这里在赞美什么?”为了让学生形象地理解这句话,教师再次用多媒体展示一池荷花的画面,然后让学生自读、小组讨论,最后全班汇报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认识逐渐深入,促进了对优美词语的积累和内化。学生从字里行间不仅理解了荷花那千姿百态的形象美,还进一步感悟到只有大自然才能赋予各种植物以顽强的生命力,才能创造出如此美妙神奇的“一大幅活的画”。
  二、展开想象,体验情境美
  在教学第4自然段时,笔者放了一段轻音乐,随着音乐,动情叙述:飞呀,飞呀,飞到美丽的荷花池边,只见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挨挨挤挤的荷叶间,一朵朵婀娜多姿的荷花,亭亭玉立,它们千姿百态,清香宜人,伸出手摸摸那荷叶,多么油滑,摸摸那花瓣,多么细腻……“感人者,莫先乎情”,随着笔者的描述,学生想象着自己置身于一池荷花的美景中。
  课文第4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段,作者被如诗如画的荷花深深陶醉了,和眼前的景物融为一体,自己也变成了“一朵荷花”。微风吹来,仿佛与花共舞,与虫共语。教学此段时,笔者一边播放课文录音一边展示动画,让学生动脑想象,看完后小组交流感受。接着,让学生美美地读这一段,自由地去感悟、体验。学生通过欣赏荷花美,品读荷花美,边读边想象荷花美,个性感悟荷花美,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此时学生陶醉于文中优美的画境之中,领悟到荷花的神韵,获得审美体验。
  三、情景交融,收获情趣美
  “情感是散文艺术的生命”,因此在教学第4自然段时,笔者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男女生读、分组读、自由组合读、配乐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等等。越是多读、细读,就越感到语言如诗如画的美,荷花如诗如画的美。学生通过朗读,情感再次得到升华,热爱荷花之情从心底呼之欲出。笔者抓住这一时机,让学生自由组合,根据自己的理解,戴上自制的荷花头饰,把课文内容表演出来,此时学生变成了一朵朵荷花,生动活泼的表演展现了荷花之美。通过自主感悟,学生感受自然之美,追求自然之美,继而融入自然之美,热爱自然之美。
  (作者单位: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三年级学生由“写话”开始过渡到“习作”。这一小步的变化,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却是语文学习和语文素养积累的一大步。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这一变化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在不断练习的基础上,加强习作的有效指导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有效的指导,给予学生习作的自信,学会观察的方法,掌握表达的方式,为习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如何有效地指导三年级习作,笔者认为,通过“加减乘除”法
期刊
学生习作大同小异,选材陈旧,缺乏新意,老师无心批改,面对如此尴尬的困境,追根究底是好的习作素材的缺失。处于乡村小学的学生,经济条件有限,要想发掘有趣有用的习作素材,需要从本土资源入手,发挥乡土优势,引导学生写以生活为本源、以体验为本能、以儿童为本位的童心习作。  一、从你的童心世界路过  我的学生每当遇到习作题时,总是唉声叹气。拿到一张试卷的时候,学生首先要问的就是习作要不要写。提起习作来,老师们
期刊
统编教材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将“语文要素”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在各个单元的练习系统之中。通过一系列不同主题的统编教材专题研训,立足语文要素,进行整体观照下的类比融通,有助于教师深入解读教材,提高实施教材的能力。  一、研训:柳暗花明又一村  镇江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连续五次举行不同主题的统编教材专题培训,或基于人文主题,或涉及特殊单元,或聚
期刊
一、猜谜导入,聊一聊动物朋友  1.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群朋友,请你猜猜看,它们是谁?  鼻子像钩子,耳朵像扇子。大腿像柱子,尾巴像鞭子。(大象)  远看像只猫,近看是只鸟。晚上捉田鼠,天亮睡大觉。(猫头鹰)  2. 你们喜欢和动物做朋友吗?说一说自己的动物朋友是谁?简单地介绍一下。  3.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动物朋友,这节课就让我们通过手中的笔把自己喜欢的动物朋友介绍给大家。(板书课题:我的动物
期刊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和苏轼的《后赤壁赋》都是古代写景散文中的精品之作。聚焦两文,从景物的文学表现到情绪的文学管理,其间既有表达路径的相似,又有文学旨归的差异。从“同”的角度,可一窥传统士人内在的精神同构性、文学创作的外显规律性;从“异”的角度,则能考辨二人身处逆境的复杂心境,以及生命态度的差异。这对理解文本、理解文学、理解人,无疑是有意义的。  其不变者:从作者遭遇到作品情绪发展  柳、苏都是才华
期刊
一、激发兴趣巧设境  1. 同学们,2013年秋天,我们敬爱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建设,更是有温度的文化建设。我们通过“一带一路”可以了解到沿线许多国家的世界文化遗产!(播放音频)  俄罗斯小朋友:兹德拉夫斯基,我是来自战斗民族俄罗斯的伊万诺夫。你们知道莫斯科红场吗?在俄语中,“红色”含有“美丽”之意,“红场”的意思就是“美丽的广场”。它是莫斯科历史的见
期刊
中国的诗歌发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发展也呈现出了不同的状态。在众多学术家眼里,唐诗成了中国诗歌高潮的代名词,小学课本中的诗歌也是以唐诗为主。当人们谈到宋文化时,首先被提到的是宋词。尽管词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在宋朝得到了大发展,但并不能忽略其他的文化形态。唐诗恢宏大气、工巧华丽,而宋诗在精神上更胜一筹,突显出人文和思辨的内容。清代文学家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唐诗以情韵气格胜,宋苏
期刊
2018年10月,江苏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对全省四年级学生进行了小学语文学业水平抽样测试,同时还进行了师生问卷调查。直接指向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前预习”的问卷内容,学生问卷中有5题,教师问卷中有1题。下面就监测的有关数据作简要的分析。  一、监测数据分析  1. 江苏省小学语文教师普遍重视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和能力的培养,但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区域学校还存在着差异。从学生问卷中可以看出,语文教学中,全
期刊
教育部在2016年提出“将大力推进高雅艺术,让传统戏曲进校园”的倡议。中宣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等六部委又联合印发了《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各省、市纷纷出台了“戏曲进校园”工作方案。尤其是在十九大开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弘扬民族文化,振兴戏曲艺术,学校责无旁贷。
期刊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的重要一点是,它需要“养”,需要“滋润”。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像其他学科一样通过题海战术解决语文问题。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许多繁杂的元素,常常让学生无所适从。如何让“有滋有味” 回归阅读教学的课堂,笔者以为可以另辟一条“删繁就简”道路。  一、简化冗余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方向,是课堂的中心。一堂语文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这是我们在课前必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