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历史来源研究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shen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今彝族大多数聚居于川、滇、黔、贵四省区。各个地方的彝族在服饰、饮食、语言等方面都体现出了各自的特色。尽管如此,彝族人还是共同认定阿普笃慕为祖先,以支格阿尔为英雄崇拜。而凉山州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那么凉山彝族是如何发展而来的?这是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凉山彝族;祖先;发展
  彝族历史悠久,历经千年,几经迁徙。自然环境恶化、与周边其他部落之间发生战争冲突等原因,历史上彝族先民在蜀地、云南、贵州等地多次大迁徙。迁徙过程中与其他民族共同融合发展,择福禄之地而居。不断壮大的彝族队伍迅速扩散,于是形成今天彝族分布四方的局面。频繁的迁徙,加上年代的久远,对于祖先的来源彝族人们越来越模糊。而凉山彝族至今一直认为自己是曲涅、古侯的后代。那么曲涅、古侯又是谁的后代?他们从哪里来?这些问题似乎大多数凉山彝族都模糊不清。本文试图将凉山彝族的祖先来源作简约介绍。
  一、彝族再生共祖阿普笃慕及其世家
  阿普笃慕,彝文文献又称笃慕俄、居木等。汉文文献载仲牟由。李如宗先生在他的《华夏彝族末代“俄姆”及六祖分支历史考辩》一文中说:“阿普笃慕系父系一世始祖希慕遮即华夏彝族第一代帝王的第三十代孙,也是二十九世武洛撮的孙子,是三十世撮珠笃的第三个儿子。”(陈英老先生推测这里说的父子代数不是具体的代数,而是漫长的历史时期。)根据《西南彝志》记载,希慕遮之前有漫长的“哎哺时代”,到希慕遮时期,彝族先民已经进入文明初期。希慕遮,又译孟遮、希孟遮。据《安顺府志·普里本来》载:“罗鬼夷书曰:一世孟遮,自旄牛徼外(今四川省大渡河以北)入居邛之卤(今金沙江流域)。”《西南彝志》和《彝族源流》说希慕遮是“西戎氐羌”部落昆明夷著名首领,曾率领部族成功迁徙,是彝族和部分彝语支少数民族在我国西南形成和发展壮大的主奠基者之一。希慕遮的第28代裔孙娄侏武有十二个儿子,川黔彝文古籍称:“武(娄侏武)之子十二,十一过河变…武洛撮不变。”娄侏武的十一个儿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融于其他民族,只有武洛撮保持了彝族血统,成为彝族先祖。现今彝族人熟知的笃慕便是武洛撮的孙子。阿普笃慕为躲避特大洪水,率彝族先民进入“洛尼白”发展。彝族史诗《洪水纪》中的《勤耕勤牧笃慕家》描述了笃慕:“以农耕为主,勤耕勤牧”的场景。彝籍《笃慕的传说》中说:“我尊祖笃慕…蝌蚪尾找来,当做彝文字,创造彝典籍,创造伦理书…笃慕时代来,知道年节日,知道月大小,知道昼长短。世上有彝典,始有规可循,始兴于笃慕”。可见阿普笃慕重视发展农牧业、兴文化,在彝族的发展历史上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彝族历史上的六祖分支大事件
  阿普笃慕为躲避洪水率族人到达“洛尼白”,娶三房生六子,即慕雅切、慕雅考、慕雅热、慕雅卧、慕克克、慕齐齐,是武、乍、糯、恒、布、默六个支系的先祖,史称六祖。后因族群迅速繁衍发展,为寻求更好的生存环境,笃慕的六个儿子分家,各自寻找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理想家园。《西南彝志》说:“武、乍二长子,居楚吐以南;糯、恒二次子,往洛博而北;布、默二幼子,实液中部漫。天上布满星,地上布满人,六祖的后裔,各处去定居。”易谋远先生在《彝族史要》一书中说:“武支系以‘多同米谷’(滇东与滇池一带)为中心,向四面辐射发展,其活动范围在滇东南和滇西洱海地区一带;乍支系由滇中向黔西北、向滇南、向金沙江南北岸、向滇西的洱海地区发展;糯支系原居云南北部,后有一支进入贵州威宁,另一支系迁至洪鲁山一带;恒支系向滇东北、贵州和四川方向迁徙发展;布支系即慕克克这一支系,由今天的云南东川向云南宣威发展,甚至建立过政权;默支系主要分支向东川、芒部、水西各处发展。”
  三、糯、恒二支系在凉山的迁徙和发展
  糯支系原居云南北部,后有一支进入贵州威宁,另一支系迁至洪鲁山一带,渡过云南省和四川省边界处的金沙江进入四川境内;恒支系向滇东北、贵州和四川方向迁徙发展。凉山彝籍称糯、恒为曲涅、古侯,是从今云南昭通地区向四川凉山迁徙发展的。曲涅一部在迁入凉山以前大部分住在昭通以西北金沙江南岸。古侯原居格格洪块,后向滇东北发展。古侯的子孙分为三大分支,分别向三个地区迁徙和发展:一支居于窦地甸即今昭通,为后世所称乌蒙部;一支经过黔西北到达川南的永宁即今叙永和古蔺一带,最大的一支是与曲涅支系会合北上到达大小凉山各地的恒支系卧雅博分支的后裔。彝籍传述古侯、曲涅进入迁入凉山的情况有两次。《勒俄特依》中叙述古侯、曲涅未分支系前第一次进入凉山的情况,迁入凉山后又迁回云南会泽、昭通一带。《古侯》中所叙述的是古侯、曲涅分为两路从云南渡金沙江迁入凉山的情况,也就是第二次进入凉山的情况。迁徙的路线,根据凉山彝经《招魂经》和《指路经》的记载,是从云南永善县的井底坝或大屋基渡金沙江,进入“呷尔莫簸”(今四川雷波县)。对于在凉山的迁徙路线,有个别地方的《招魂经》和《指路经》称古侯、曲涅由雷波西循美姑河上行,到达凉山腹地今美姑县利美甲谷山的利美莫姑村,有部分在此落户,其后古侯、曲涅由此村分左、右两路迁往凉山各地;大多数地方的《招魂经》和《指路经》则称,古侯、曲涅由雷波县沿美姑河西行到今昭觉县竹核乡分路,古侯向东方,曲涅向西方,向凉山广大地区迁徙定居。
  糯、恒支系在迁入凉山以前在昭通地区经济上由以狩猎为主发展到猎、牧、农相结合。《勒俄特依》有记载糯、恒狩猎活动的情况。《古侯》载侯阿土狩猎后“豹头虎头堆如石堆,豹皮虎皮七十张…”的场景。《西南彝志》记载糯支系狩猎活动的精彩画面。彝籍载:“滋滋蒲吾这地方…屋后有山能牧羊,屋前有坝能栽秧,又有沼泽地带能放猪…”可见糯、恒支系在昭通之时已经能耕会牧,生产力大发展了。迁入凉山后自然也会选择宜牧宜农的地方发展生产,定居。形成现在凉山彝族的主要人口因素。根据民族调查资料称:今古侯各家支多是侯阿土曾孙“地俄”的九个儿子的后裔;今曲涅各家支大多是合尔普之子“吉姆”的四个儿子的后裔。但是不能说所有的凉山彝族都是古侯、曲涅的后代,凉山地区在彝族进入以前已经有许多民族居住,有汉族、濮、土僚、西番、么些蛮、羿子族等。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彝族与其他民族共同居住,相互融合,才形成今天的凉山彝族。
  四、凉山彝族在近代的迁徙发展情况
  在20世纪初还是以家族为单位迁徙,顾彼得的《彝人首领》里面就记载了黑彝家族建造临时家园,为准备战争随时搬迁的场景。到了20世纪中叶以后,整个家族迁徙的情况还是较多,在一个地方居住的时间长了些,但是定居下来的较少,仍然处于迁徙无常的状态。到了现代,迁徙的单位不再是整个族群而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方式迁徙。有小部分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彝族居民在经济发展起来以后,渐渐感觉自身居住的地方较偏远,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于是举家迁往更好的地方。比如原本住在山区的迁往县城或是临近县城的地方,经济发展起来的山区的彝族居民直接迁往西昌郊区的乡镇;家住县城的迁往西昌城里,家住西昌城里的往成都迁徙。这种迁徙方式渐渐成为一种趋势,偏远地区的山村如今居民越来越少,条件较好的县城、西昌市及附近的乡镇外来迁入的人口渐多。这是凉山彝族不断发展进步的体现。
  毫无疑问,凉山彝族是阿普笃慕的后代,是慕雅热、慕雅卧的子孙,是以糯(曲涅)、恒(古侯)为主要支系融合其他民族发展而来的。是彝族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凉山彝族应该记住自己的祖先,以祖先为傲,珍惜祖先的馈赠。并且将祖先留下的坚忍不拔的精神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易谋远.《彝族史要》[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2]顾彼得著,和铹宇译.《彝人首领》[M],四川出版集團、四川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3]马学良.《笃慕吾与仲牟由——关于彝族祖名考源》,戴庆厦主编.中国彝学(第一辑)[C].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
其他文献
【摘要】:炉霍县民间古舞历史悠久,积淀深厚,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及艺术价值,本论文以炉霍县藏民族民间古舞为对象,探寻该艺术形成的历史起源和独有的表演形式,以及歌词独有的表现手法来表达这种艺术存在的文化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进而针对现存的研究状况及生存现状来尝试提出可行性的保护政策。  【关键词】:炉霍县;民间歌舞;保护政策  一、历史追溯  地处藏彝走廊中心地带的炉霍,纵横于陕康、川康两条茶马古道
期刊
【摘要】:《浮躁》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的代表作,它描述了20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村的现实生活,1988年《浮躁》英译本获得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作品富有浓厚的陕西本土特色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习俗色彩,因此在翻译上出现文化误译很正常,译本百分百与原文对应是不可能的,译者是妥协的艺术,几乎所有译本都会出现文化误译,文化误译并不是人們所想的错译,烂译。文化误译有因为文化差异产生的“无意误译”和因
期刊
【摘要】: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体现了该民族文化传统长期积淀的结果。思维方式的特点决定了语言表达方式的特点,因此藏汉两种语言的不同之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藏汉思维方式的差异,而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对藏汉翻译活动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思维方式的转换。  【关键词】:藏汉翻译;思维方式;差异  思维是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活动,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和发展,翻译在当今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共同学习、共同发展、共同进步”扮演了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者的角色。纵观历史发展进程,翻译不仅丰富了人类文化、促进各民族的自身文化繁荣,而且促进了各民族文化交流和平等对话。然而文化交融和社会发展的愈演愈烈滋生了翻译事业发展中的问题存在,如藏汉翻译为例1、对翻译的理解和定义误差,导致对翻译工作的本质认识不清,理解不透彻。2、对文化
期刊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兰州市民对记者社会形象认知状况以及同新媒体使用之间的关联。本研究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从职业描述、功能角色、作风道德三个方面研究兰州市民对记者社会形象的认知。研究结果显示,兰州市民对记者社会形象的整体评价较好,不同的人口学变量对其所持的记者社会形象影响不大,而不同的媒体使用状况会影响公众的记者社会形象认知状况。  【关键词】:记者社会形象;认知;新媒体使用  记者是社会信息的传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极大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走出国门,到国外旅游。泰国北部美斯乐地区旅游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强化着地方民族的文化认同。文章以美斯乐华人为例,通过对旅游开发引起的相关文化事项变化的探讨,揭示了在旅游这样一个场域中,地方如何在中心与边缘的互动中,如何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最终形成本族文化认同强化的。文章试图要证明以下观点,即:文化认同的根本动力来源于对经济利益的
期刊
【摘要】:本文把小清新亚文化置于互联网的大环境下进行研究,重新审视了小清新亚文化的走向。小清新亚文化消解的主要原因就是互联网环境的影响与消费主义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小清新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将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不会完全消失。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成熟,抵抗消费主义的小清新亚文化可能会呈现出更丰富的样态,这或许也会给小清新注入新的意义。  【关键词】:小清新亚文化;消解;抵抗  “
期刊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讲话,从他的讲话中能体会到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出了“不忘初心”和“文化自信”。中国的自信,本质上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继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之后,中国极为重视的第四个自信,在习近平看来。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中华文明
期刊
关中八大怪是指陕西省的关中地区(大致包括西安、咸阳、渭南、宝鸡、铜川,秦岭以北,黄土高原以南)出现的八种独特的汉族民风民俗。由于气候、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关中地区在衣、食、住、行、乐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方式。有着丰厚历史文化积淀的陕西关中地区,沿袭历史民俗,形成了生动有趣“八大怪”,以其“古风古韵古长安”的独特魅力,成为外地游人探寻的一大热点。  八大怪分别为:  一、面条像腰带,
期刊
【摘要】: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是少数民族历史、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和地理环境特点在民族观念上的反映,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中景颇族实物书信这种原始的交际方式极其令人感兴趣,一些特定植物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成为人所共知约定俗成的“语汇”,用以相互传情达意,成为使用较广的通讯传递媒介。如何有效的对实物情书的文化和实物进行保护,进行思考研究,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