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年,本人有幸参加了中法、中瑞教育考察活动。在法国期间,所见所闻,便生出一些感触——
英语与法语
众所周知,英语是进行国际交流最为普遍的语种。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为加强对外交流,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教育、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的先进经验,英语学习被国人所接受和重视。但曾几何时,英语学习被国人“发展”到了推崇备至的地步,满街充斥着同胞间的“OK”“Bye-bye”,多少炎黄子孙以自己掌握了英语而沾沾自得。然而,在这次教育考察活动中,法兰西人给我们印象深刻的是:法国人对国语的热爱!这使人们在感受到法国人的浪漫的同时,更使人们敬佩法兰西人对祖国至深的热爱情怀!
法兰西人对母语的热爱及对英语的鄙视是众所周知的。为了阻止英语的“入侵”,法国文化部则宣布了一项命令:禁止国人使用电子邮件中的英文单词“e-mail”,而必须使用法语版的“courriel”。另外,民间也存在着自觉抵制英语的习惯。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巴黎,懂英语的大有人在,只是当有人同他以英语交流时,他们大多不理不睬。只有在机场接待处或者是欧洲迪尼斯乐园等国际友人众多的公共场所,英语才派得上用场。
法国政府与法国民众对国语的推崇和热爱之情,并不是法国人的高傲,而是他们把使用母语提高到了民族形象和尊严的高度。
改革开放发展的中国,需要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需要一大批掌握国际交流语言尤其是英语的人才,这就需要基础教育重视并加强英语教学。然而,现实中的做法与现象不能不引发人们的担扰与深思。在各类升学、职称(务)晋升中都要过英语关,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职务必须加试英语,考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历史专业的研究生也不例外,殊不知中国古代历史比西方某些发达国家要悠久多少年!多少有识有能之士就是因为英语水平低而不能晋升,从而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英语学习似乎成了一种时尚,成了国人生存发展之必需!
诚然,国人掌握一定的英语(外语)知识无可厚非,但成为国人的一种时尚和必需,就值得人深思了。倘若英语(外语)成为国人之时尚,则国语或许就会被冷落。国语倘若被冷落,则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将何以传承?伟大的民族精神何以发扬光大?这不是危言耸听,任何事物的巨变都始于渐变。因此,笔者从法兰西人对国语的推崇与热爱之情中领悟到:中国基础教育中务必切实加强国语教学,务必对国语教学的缺失现象予以足够的警惕。国语教学不仅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需要,更是一项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宏伟工程。许多有识之士已经看到,当前语文教学中的技术化趋向导致了母语教学中的异化现象,语文的趣味性、创造性和自由想像空间越来越窄。为此,专家呼吁语文教学要“强调阅读,回归阅读,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加深对母语的情感”。同时,也明确指出,“中学生思想和价值观的形成,相当部分得之于语文教学。技术容易学会,而精神最难养成。我们现在缺的不是技术,而是精神。”爱国主义教育应该从加强母语教学开始,我们的基础教育已到了重新规划语文教学蓝图的时候了!
巴黎圣母院断想
巴黎圣母院成至今已近700年,是世界教堂建筑史上划时代的标志,它是欧洲最美的宗教建筑,法国艺术的最高成就之一。更由于法国大文豪雨果的名著《巴黎圣母院》闻名天下,再加上改编的电影、戏剧,使得巴黎圣母院更加誉满全球。
巴黎圣母院历史上举行过三次重大活动:一是拿破仑皇帝加冕礼;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赞美颂;三是1970年戴高乐将军的葬礼。
参观巴黎圣母院,它那完美的建筑艺术与风格,以及它所蕴含的意义,引发了我们许多思考与感叹。它完好无损地保存至今,足以说明法兰西民族是一个非常尊重创造、尊重历史、尊重艺术和文化的伟大民族。
由此联想到我们延续五千多年的中华文化,许多文化缺失使我们汗颜。历史上每个朝代的更迭和每一次社会的动荡都是带有巨大的破坏性,项羽的一把火,就把人民的巨大创造和智慧连同阿房宫一起灰飞烟灭;一场空前的“文革”浩劫,摧毁多少艺术瑰宝,多少人民的创造与智慧被愚昧毁于一旦!
为什么在我们历史的变迁和动荡中总是伴随着破坏?通过深刻地反思,我们不难领悟到,这是一种文化的畸变,是一种人文的缺失,是一种思想的愚昧!“文化畸变”、“人文缺失”和“思想愚昧”的直接恶果,是对历史文明的践踏与破坏。导致人们的“文化畸变”、“人文缺失”和“思想愚昧”,固然跟我国长期的封建制度有关,但封建制度下的教育则充当了的马前卒。纵观长期的封建教育与现在的中国基础教育,有一个十分雷同的特质,就是教育的功利性。教育的功利性就是急功近利,追求教育的技术性,忽略教育的人文内涵,从而导致了文化传承中的畸变,少了创造,多了破坏。
少点精英教育,积极倡导大众教育,这是摒弃教育功利性的一剂良方。首先政府要担当起民族文化复兴的责任,加大教育体制改革力度,改变当前功利性教育评价制度,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构筑终身教育体系,以确保每个公民都能接受平等的优质教育。另外,教育是一种进步文化的传承,是一种人文内涵的培育,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充当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塑造的引导者。让教育回归人文,是教育工作者的一种义务,更是一种责任!
做大与做强
一天下午,我们考察团一行在法国巴黎第六大学参加了中法基础教育论坛。论坛活动由法国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居法华人李博士主持并翻译,参加介绍与交流的有法国基础教育专家拉克丽娜(音译)女士(拉克丽娜女士现已退休,原为巴黎某中学校长,法国著名教育家,曾多次受到法国总统的接见。她曾在中国南京工作九年,受到过李鹏同志的接见)。还有巴黎南郊中学的物理老师XXX女士也向我们介绍了中学管理情况。论坛活动首先由她们作介绍,然后回答了我们的提问。
从参观和论坛活动中,我们了解到巴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的一些基本情况。该校始建于法国大革命后,是精英学校中的精英,在世界大学排名前十位。巴黎高师毕业的学生去向主要是国家研究员和大学教师,法国目前的研究员几乎被该校毕业生垄断。该校毕业的学生须为国家服务10年,毕业后即为国家公务员,月薪1万法朗。该校校园面积不大,也没有高大豪华的建筑,校内有一个教学楼环围的小而精致的花园,供师生休闲与学习。该校2003年招收理科100人,文科90人。在该校实验室工作的科学家,这几年有两名获诺贝尔物理奖,还有多名诺贝尔获得者在该校做教学和研究工作。
巴黎高师校园不大,但却精致,没有高大豪华的建筑,但却“内脏”丰富(实验室设施世界一流),每年招生不到200名,但校内师生却精英荟萃,誉满全球。
拿国内教育的种种现象与巴黎高师相比,我们的“优势”是:校园愈圈愈大,校舍越做越豪华,招生越来越多,盛行“以大吃小”(两校或多校合并),推广“以名凌弱”(所谓的名校与弱校联合办学)等。总之,学校规模是越办越大。上述现象所引发的结果是:学校缺乏历史文化底蕴和发展个性,盲目追求量的扩张而忽视人(师生)的素质的提高。不少业内人士和舆论还将此现象冠以蛊惑人心的名词:规模效应或做大做强。正是在这“做大做强”理念的掩饰下,造成了“学校文化底蕴和个性的缺失,师生素质的低落”。这不能不说是国内教育的悲哀!
“做大做强即规模效益”本是企业发展的理念,何时借用到教育上不得而知,但重要的是如何理解或解读“做大做强”。“做大”可能会引发“做强”,也可能不会引发“做强”,这就是哲学上说的“量变”可能引起“质变”,但“量变”不是一定会引起“质变”。反之,“质变”一定会引起“量变”。这就告诉我们,要真正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不是从“做大”开始,而应该是先要“做强”。即利用学校自身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个性特长,吐故纳新,扬长避短,加强学校文化的积淀,追求师生人文和科学素质的提升,从而将学校“做强”。学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高素质的师生,就一定会提升教育质量,这就是“做强”。学校只有“做强”了,自然而然也就会“做大”即“强大”而不是“大强”。
盲目地追求办学规模的扩张,只能是造成教育质量的下降。追求教育集团效应和名校模式,结果是教育的“千校一面”,扼杀教育的创造性,这不是教育发展的方向。注重学校历史文化底蕴,发展学校个性,重视学校师生人文素质,尊重学校创造,平等对待每所学校,这是办好中国教育的基本理念。
英语与法语
众所周知,英语是进行国际交流最为普遍的语种。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为加强对外交流,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教育、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的先进经验,英语学习被国人所接受和重视。但曾几何时,英语学习被国人“发展”到了推崇备至的地步,满街充斥着同胞间的“OK”“Bye-bye”,多少炎黄子孙以自己掌握了英语而沾沾自得。然而,在这次教育考察活动中,法兰西人给我们印象深刻的是:法国人对国语的热爱!这使人们在感受到法国人的浪漫的同时,更使人们敬佩法兰西人对祖国至深的热爱情怀!
法兰西人对母语的热爱及对英语的鄙视是众所周知的。为了阻止英语的“入侵”,法国文化部则宣布了一项命令:禁止国人使用电子邮件中的英文单词“e-mail”,而必须使用法语版的“courriel”。另外,民间也存在着自觉抵制英语的习惯。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巴黎,懂英语的大有人在,只是当有人同他以英语交流时,他们大多不理不睬。只有在机场接待处或者是欧洲迪尼斯乐园等国际友人众多的公共场所,英语才派得上用场。
法国政府与法国民众对国语的推崇和热爱之情,并不是法国人的高傲,而是他们把使用母语提高到了民族形象和尊严的高度。
改革开放发展的中国,需要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需要一大批掌握国际交流语言尤其是英语的人才,这就需要基础教育重视并加强英语教学。然而,现实中的做法与现象不能不引发人们的担扰与深思。在各类升学、职称(务)晋升中都要过英语关,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职务必须加试英语,考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历史专业的研究生也不例外,殊不知中国古代历史比西方某些发达国家要悠久多少年!多少有识有能之士就是因为英语水平低而不能晋升,从而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英语学习似乎成了一种时尚,成了国人生存发展之必需!
诚然,国人掌握一定的英语(外语)知识无可厚非,但成为国人的一种时尚和必需,就值得人深思了。倘若英语(外语)成为国人之时尚,则国语或许就会被冷落。国语倘若被冷落,则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将何以传承?伟大的民族精神何以发扬光大?这不是危言耸听,任何事物的巨变都始于渐变。因此,笔者从法兰西人对国语的推崇与热爱之情中领悟到:中国基础教育中务必切实加强国语教学,务必对国语教学的缺失现象予以足够的警惕。国语教学不仅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需要,更是一项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宏伟工程。许多有识之士已经看到,当前语文教学中的技术化趋向导致了母语教学中的异化现象,语文的趣味性、创造性和自由想像空间越来越窄。为此,专家呼吁语文教学要“强调阅读,回归阅读,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加深对母语的情感”。同时,也明确指出,“中学生思想和价值观的形成,相当部分得之于语文教学。技术容易学会,而精神最难养成。我们现在缺的不是技术,而是精神。”爱国主义教育应该从加强母语教学开始,我们的基础教育已到了重新规划语文教学蓝图的时候了!
巴黎圣母院断想
巴黎圣母院成至今已近700年,是世界教堂建筑史上划时代的标志,它是欧洲最美的宗教建筑,法国艺术的最高成就之一。更由于法国大文豪雨果的名著《巴黎圣母院》闻名天下,再加上改编的电影、戏剧,使得巴黎圣母院更加誉满全球。
巴黎圣母院历史上举行过三次重大活动:一是拿破仑皇帝加冕礼;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赞美颂;三是1970年戴高乐将军的葬礼。
参观巴黎圣母院,它那完美的建筑艺术与风格,以及它所蕴含的意义,引发了我们许多思考与感叹。它完好无损地保存至今,足以说明法兰西民族是一个非常尊重创造、尊重历史、尊重艺术和文化的伟大民族。
由此联想到我们延续五千多年的中华文化,许多文化缺失使我们汗颜。历史上每个朝代的更迭和每一次社会的动荡都是带有巨大的破坏性,项羽的一把火,就把人民的巨大创造和智慧连同阿房宫一起灰飞烟灭;一场空前的“文革”浩劫,摧毁多少艺术瑰宝,多少人民的创造与智慧被愚昧毁于一旦!
为什么在我们历史的变迁和动荡中总是伴随着破坏?通过深刻地反思,我们不难领悟到,这是一种文化的畸变,是一种人文的缺失,是一种思想的愚昧!“文化畸变”、“人文缺失”和“思想愚昧”的直接恶果,是对历史文明的践踏与破坏。导致人们的“文化畸变”、“人文缺失”和“思想愚昧”,固然跟我国长期的封建制度有关,但封建制度下的教育则充当了的马前卒。纵观长期的封建教育与现在的中国基础教育,有一个十分雷同的特质,就是教育的功利性。教育的功利性就是急功近利,追求教育的技术性,忽略教育的人文内涵,从而导致了文化传承中的畸变,少了创造,多了破坏。
少点精英教育,积极倡导大众教育,这是摒弃教育功利性的一剂良方。首先政府要担当起民族文化复兴的责任,加大教育体制改革力度,改变当前功利性教育评价制度,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构筑终身教育体系,以确保每个公民都能接受平等的优质教育。另外,教育是一种进步文化的传承,是一种人文内涵的培育,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充当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塑造的引导者。让教育回归人文,是教育工作者的一种义务,更是一种责任!
做大与做强
一天下午,我们考察团一行在法国巴黎第六大学参加了中法基础教育论坛。论坛活动由法国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居法华人李博士主持并翻译,参加介绍与交流的有法国基础教育专家拉克丽娜(音译)女士(拉克丽娜女士现已退休,原为巴黎某中学校长,法国著名教育家,曾多次受到法国总统的接见。她曾在中国南京工作九年,受到过李鹏同志的接见)。还有巴黎南郊中学的物理老师XXX女士也向我们介绍了中学管理情况。论坛活动首先由她们作介绍,然后回答了我们的提问。
从参观和论坛活动中,我们了解到巴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的一些基本情况。该校始建于法国大革命后,是精英学校中的精英,在世界大学排名前十位。巴黎高师毕业的学生去向主要是国家研究员和大学教师,法国目前的研究员几乎被该校毕业生垄断。该校毕业的学生须为国家服务10年,毕业后即为国家公务员,月薪1万法朗。该校校园面积不大,也没有高大豪华的建筑,校内有一个教学楼环围的小而精致的花园,供师生休闲与学习。该校2003年招收理科100人,文科90人。在该校实验室工作的科学家,这几年有两名获诺贝尔物理奖,还有多名诺贝尔获得者在该校做教学和研究工作。
巴黎高师校园不大,但却精致,没有高大豪华的建筑,但却“内脏”丰富(实验室设施世界一流),每年招生不到200名,但校内师生却精英荟萃,誉满全球。
拿国内教育的种种现象与巴黎高师相比,我们的“优势”是:校园愈圈愈大,校舍越做越豪华,招生越来越多,盛行“以大吃小”(两校或多校合并),推广“以名凌弱”(所谓的名校与弱校联合办学)等。总之,学校规模是越办越大。上述现象所引发的结果是:学校缺乏历史文化底蕴和发展个性,盲目追求量的扩张而忽视人(师生)的素质的提高。不少业内人士和舆论还将此现象冠以蛊惑人心的名词:规模效应或做大做强。正是在这“做大做强”理念的掩饰下,造成了“学校文化底蕴和个性的缺失,师生素质的低落”。这不能不说是国内教育的悲哀!
“做大做强即规模效益”本是企业发展的理念,何时借用到教育上不得而知,但重要的是如何理解或解读“做大做强”。“做大”可能会引发“做强”,也可能不会引发“做强”,这就是哲学上说的“量变”可能引起“质变”,但“量变”不是一定会引起“质变”。反之,“质变”一定会引起“量变”。这就告诉我们,要真正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不是从“做大”开始,而应该是先要“做强”。即利用学校自身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个性特长,吐故纳新,扬长避短,加强学校文化的积淀,追求师生人文和科学素质的提升,从而将学校“做强”。学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高素质的师生,就一定会提升教育质量,这就是“做强”。学校只有“做强”了,自然而然也就会“做大”即“强大”而不是“大强”。
盲目地追求办学规模的扩张,只能是造成教育质量的下降。追求教育集团效应和名校模式,结果是教育的“千校一面”,扼杀教育的创造性,这不是教育发展的方向。注重学校历史文化底蕴,发展学校个性,重视学校师生人文素质,尊重学校创造,平等对待每所学校,这是办好中国教育的基本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