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好课堂”的艺术在于,教与学的过程往往给学生以“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动态感觉。教师要在教的过程中,注重平淡和激情的转换,注重“喜怒哀乐”表情的更替。
“好课堂”一直是教学管理者所关注的,也是教师所争取的,更是学生所期盼的,那么教师究竟怎样做才能构建一个好课堂呢?
一、搜索正确的课堂元素:构建“好课堂”的前提
所谓正确的课堂元素在这里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它主要包括“好课堂”的标准、“好课堂”的文化和“好课堂”的艺术等。
1.把握“好课堂”的标准让师生有据可依
“好课堂”的标准在于它不仅是知识传播的平台,而且是构建和生成知识的过程。
在这样的过程中,知识既可以由教师的经验和兴趣生成,也可以由学生的经验和兴趣生成;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被允许与别人交流自己的生活故事,与同伴一起分享自己进步的快乐,同时也体验同伴发展的喜悦;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被给以适当的压力与动力而不是处于一种舒适的状态,从而感受到挑战,以努力达到能力、技能与思想上的新水平。
2.积淀“好课堂”的文化让学生接受熏陶
“好课堂”的文化在这里主要指教师使用恰当的课堂语言,鼓励学生敢于质疑、追问、合作和参与。
一方面,“好课堂”的教师语言是十分讲究的。首先,它注重语气委婉、温和的一般疑问句,而尽量避免语气生硬的祈使句,如“×××,请把门关上,好吗?”,而不是“×××,把窗户关上!”;其次,它注重使用“我”的感受而尽量避免强调“你”的行为,如“我不喜欢上课说话”,而不是“×××不要说话”;再次,它善于对事不对人,如“上课吃东西是不妥当的”,而非“上课吃东西的同学站起来”。
另一方面,“好课堂”的学习氛围是催人奋进的。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创造的一个敢于质疑、追问的环境,设置一个勇于合作、参与的情景,让学生一进这样的课堂,就会产生一种条件反射——主动学习、积极合作,善于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学生学会了在适当的时候要教师提供帮助,教师也掌握了帮助学生的最佳时机。
3.掌握“好课堂”的艺术让学生体验美感
“好课堂”的艺术在于,教与学的过程往往给学生以“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动态感觉。教师要在教的过程中,注重平淡和激情的转换,注重“喜怒哀乐”表情的更替。
教师“教”的内容不能一味地平淡无奇,也不能一味地饱满激情,教师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余地,同时还要用激情同化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全力学习;教师还要在适当的时机给“教”的内容添加一些“调味料”,这些“调味料”也可是历史故事、也可是奇闻轶事、也可是幽默笑话、也可是自己的杜撰,学生的感情在“调味料”中起伏的同时也巩固了记忆,加深了理解。
在教师教的过程中还要强调课堂的“音乐感”,教师要善于采用重复、停顿、加快语速以及声音忽高忽低的讲解,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感受不断的惊奇和惊喜。
二、采取恰当的课堂措施:构建“好课堂”的关键
所谓恰当的课堂措施在这里指的是教师运作课堂,让课堂成为“教学相长”的平台。它包括提高教的能力、激发学的兴趣和促进师生互动等。
1.提高教的能力树立新的教师形象
教的能力在这里不仅仅指的是传授知识的能力,而且指的是让学生如何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
传统的课堂上,教师往往说“这个我已经讲过多遍,为什么还不会?”其实,教师却忽略了如何把这些知识改造为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轻视了学生所在年龄阶段的认识水平,轻视了“以熟记新”的心理规律。
心理学研究证明,学生非常容易理解符合他们年龄阶段认识水平的新知识,也非常容易理解经由他们身边熟悉的事物来导入的新知识,而以陌生的事物来记忆或理解陌生的事物却大为困惑。
比如当教师用学术性的语言来讲解复杂的物理原理或数学公式时,能够在第一遍听懂的学生为数不多,除非学生都实际上达到教师的理解水平。
因此,教师传授了知识只是完成了第一步,还需要下一步教会学生如何来理解这些知识,帮助学生怎样尽快理解、记忆这些知识,并最终具备灵活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2.探求学的方法创设新的学习路径
由于学的方法不易得到教师与学生应有的重视,很少有人去关注它。其实,学的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业成功有着很大的作用,“未来的文盲是不会学习的人”,学的方法应该在课堂上被师生重视。为此,教师应帮助学生找到适应每个学生的好的学习方法,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善于支配时间,抓住最佳学习机会,学会在“恰当的时间里做恰当的事”。
同样在一个课堂里学习,学期结束时出现了明显的差别,除了一定程度上的智力因素以外,这些学生没有好的学习方法是学习失效的重要原因。
3.促进师生互动塑造新的师生关系
时下,师生互动这个术语已经令人非常熟悉,但是,在这里所讲的师生互动却不仅仅局限于人们常说的师生之间的人际交流与沟通,它着重强调的是“教”与“学”的多维关系,也就是说“教”与“学”的多种相长。
《学记》有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在《学记》中,“教学相长”原来指的是教师自身的学习与施教的相互促进,亦即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学”的不足,在“学”的过程中又发现自己“教”的欠缺,二者相互促进。
后来“教学相长”被用来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促进,亦即教师的教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又促进了教师的教。而今天,笔者认为,它还包括另外两层涵义,其一是学生的教与教师的学相互促进,即学生也有教师不知道的知识,学生在教教师的同时,一方面教师获得了启发,另一方面学生自身在教的过程中对知识也有了顿悟;其二是学生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促进,亦即学生通过互教互学,相互促进知识的理解,“教别人能够收到一半的学习效果”,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进行深入的课堂反思:构建“好课堂”的保证
课堂反思是构建“好课堂”的重要保证。著名教育学家波斯纳曾提出一个教师成长公式,即“经验加反思等于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作为教师要最终保证“好课堂”的构建成功,还要在课前、课后和课中认真反思,以达到进一步完善。
1.课前反思做好充分准备
课前反思意味着认真考虑课前别人是如何准备的,以及自己以往是如何准备的?借鉴别人的经验,总结以往的教训,会让教师吸取别人的经验为我所用,总结自己的教训以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才能不断获得专业提升和成长,而不是多年工作的机械重复。在课前的反思中,教师不仅仅要写“教案”,还要写“学案”,即为每一位学生学习准备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准备了“因材施学”的学案才能让所有学生有事可做,才能让所有学生发挥出潜能。
在课前的反思中,教师不仅仅要准备教具,还要搜集身边的教与学的资源,以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发现新的意义,得到新的启示。在课前的反思中,教师不仅仅要考虑在教室内发挥学生学习的最大效果,还要考虑教室外或生活实践中发挥学生学习的最大效果。
2.课中反思及时调整教学行为
课中反思意味着教师面对实际中的学生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或有些没有预先考虑到的事情随机作出判断,并及时调整教与学的行为。
课堂中一些学生由于生理、心理上或家庭生活的原因,可能表现不尽人意,或者做出令人惊讶的表现,这些原先准备的“教案”和“学案”可能都不能适应这些学生的学习,需要临时做出更改和调整。教师要善于理解学生,不能盲目责怪学生,当教师发现有些措施不能凑效的时候,要及时更换一种措施。
3.课后反思发现新的教学契机
课后反思意味着教师对刚刚结束的一节课总结得与失,以促进一步完善。
教师总结上一节课得失的渠道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一是来自于教师本身,教师要在课后总结自己本节课的精彩点在何处、有无创新点和让学生看好的“卖点”,以及这节课最大的失败是什么,出乎意料的是什么,为什么自己事先没有想到,等等;其二是来自于学生,教师要在下课或放学后向学生发放简洁的问卷,让学生填写本节课最赞成的是什么,最不赞成的是什么,期望教师作出哪些改进,以及认为本节课老师的课堂行为能够得多少分,等等。
教师在总结自己的体会与学生的反馈的基础上,找出二者的结合点,除去教师“一厢情愿”的设想或措施,然后在师生观点共有的基础上创新,发现新的教学契机,为下一节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好课堂”一直是教学管理者所关注的,也是教师所争取的,更是学生所期盼的,那么教师究竟怎样做才能构建一个好课堂呢?
一、搜索正确的课堂元素:构建“好课堂”的前提
所谓正确的课堂元素在这里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它主要包括“好课堂”的标准、“好课堂”的文化和“好课堂”的艺术等。
1.把握“好课堂”的标准让师生有据可依
“好课堂”的标准在于它不仅是知识传播的平台,而且是构建和生成知识的过程。
在这样的过程中,知识既可以由教师的经验和兴趣生成,也可以由学生的经验和兴趣生成;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被允许与别人交流自己的生活故事,与同伴一起分享自己进步的快乐,同时也体验同伴发展的喜悦;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被给以适当的压力与动力而不是处于一种舒适的状态,从而感受到挑战,以努力达到能力、技能与思想上的新水平。
2.积淀“好课堂”的文化让学生接受熏陶
“好课堂”的文化在这里主要指教师使用恰当的课堂语言,鼓励学生敢于质疑、追问、合作和参与。
一方面,“好课堂”的教师语言是十分讲究的。首先,它注重语气委婉、温和的一般疑问句,而尽量避免语气生硬的祈使句,如“×××,请把门关上,好吗?”,而不是“×××,把窗户关上!”;其次,它注重使用“我”的感受而尽量避免强调“你”的行为,如“我不喜欢上课说话”,而不是“×××不要说话”;再次,它善于对事不对人,如“上课吃东西是不妥当的”,而非“上课吃东西的同学站起来”。
另一方面,“好课堂”的学习氛围是催人奋进的。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创造的一个敢于质疑、追问的环境,设置一个勇于合作、参与的情景,让学生一进这样的课堂,就会产生一种条件反射——主动学习、积极合作,善于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学生学会了在适当的时候要教师提供帮助,教师也掌握了帮助学生的最佳时机。
3.掌握“好课堂”的艺术让学生体验美感
“好课堂”的艺术在于,教与学的过程往往给学生以“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动态感觉。教师要在教的过程中,注重平淡和激情的转换,注重“喜怒哀乐”表情的更替。
教师“教”的内容不能一味地平淡无奇,也不能一味地饱满激情,教师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余地,同时还要用激情同化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全力学习;教师还要在适当的时机给“教”的内容添加一些“调味料”,这些“调味料”也可是历史故事、也可是奇闻轶事、也可是幽默笑话、也可是自己的杜撰,学生的感情在“调味料”中起伏的同时也巩固了记忆,加深了理解。
在教师教的过程中还要强调课堂的“音乐感”,教师要善于采用重复、停顿、加快语速以及声音忽高忽低的讲解,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感受不断的惊奇和惊喜。
二、采取恰当的课堂措施:构建“好课堂”的关键
所谓恰当的课堂措施在这里指的是教师运作课堂,让课堂成为“教学相长”的平台。它包括提高教的能力、激发学的兴趣和促进师生互动等。
1.提高教的能力树立新的教师形象
教的能力在这里不仅仅指的是传授知识的能力,而且指的是让学生如何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
传统的课堂上,教师往往说“这个我已经讲过多遍,为什么还不会?”其实,教师却忽略了如何把这些知识改造为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轻视了学生所在年龄阶段的认识水平,轻视了“以熟记新”的心理规律。
心理学研究证明,学生非常容易理解符合他们年龄阶段认识水平的新知识,也非常容易理解经由他们身边熟悉的事物来导入的新知识,而以陌生的事物来记忆或理解陌生的事物却大为困惑。
比如当教师用学术性的语言来讲解复杂的物理原理或数学公式时,能够在第一遍听懂的学生为数不多,除非学生都实际上达到教师的理解水平。
因此,教师传授了知识只是完成了第一步,还需要下一步教会学生如何来理解这些知识,帮助学生怎样尽快理解、记忆这些知识,并最终具备灵活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2.探求学的方法创设新的学习路径
由于学的方法不易得到教师与学生应有的重视,很少有人去关注它。其实,学的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业成功有着很大的作用,“未来的文盲是不会学习的人”,学的方法应该在课堂上被师生重视。为此,教师应帮助学生找到适应每个学生的好的学习方法,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善于支配时间,抓住最佳学习机会,学会在“恰当的时间里做恰当的事”。
同样在一个课堂里学习,学期结束时出现了明显的差别,除了一定程度上的智力因素以外,这些学生没有好的学习方法是学习失效的重要原因。
3.促进师生互动塑造新的师生关系
时下,师生互动这个术语已经令人非常熟悉,但是,在这里所讲的师生互动却不仅仅局限于人们常说的师生之间的人际交流与沟通,它着重强调的是“教”与“学”的多维关系,也就是说“教”与“学”的多种相长。
《学记》有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在《学记》中,“教学相长”原来指的是教师自身的学习与施教的相互促进,亦即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学”的不足,在“学”的过程中又发现自己“教”的欠缺,二者相互促进。
后来“教学相长”被用来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促进,亦即教师的教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又促进了教师的教。而今天,笔者认为,它还包括另外两层涵义,其一是学生的教与教师的学相互促进,即学生也有教师不知道的知识,学生在教教师的同时,一方面教师获得了启发,另一方面学生自身在教的过程中对知识也有了顿悟;其二是学生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促进,亦即学生通过互教互学,相互促进知识的理解,“教别人能够收到一半的学习效果”,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进行深入的课堂反思:构建“好课堂”的保证
课堂反思是构建“好课堂”的重要保证。著名教育学家波斯纳曾提出一个教师成长公式,即“经验加反思等于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作为教师要最终保证“好课堂”的构建成功,还要在课前、课后和课中认真反思,以达到进一步完善。
1.课前反思做好充分准备
课前反思意味着认真考虑课前别人是如何准备的,以及自己以往是如何准备的?借鉴别人的经验,总结以往的教训,会让教师吸取别人的经验为我所用,总结自己的教训以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才能不断获得专业提升和成长,而不是多年工作的机械重复。在课前的反思中,教师不仅仅要写“教案”,还要写“学案”,即为每一位学生学习准备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准备了“因材施学”的学案才能让所有学生有事可做,才能让所有学生发挥出潜能。
在课前的反思中,教师不仅仅要准备教具,还要搜集身边的教与学的资源,以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发现新的意义,得到新的启示。在课前的反思中,教师不仅仅要考虑在教室内发挥学生学习的最大效果,还要考虑教室外或生活实践中发挥学生学习的最大效果。
2.课中反思及时调整教学行为
课中反思意味着教师面对实际中的学生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或有些没有预先考虑到的事情随机作出判断,并及时调整教与学的行为。
课堂中一些学生由于生理、心理上或家庭生活的原因,可能表现不尽人意,或者做出令人惊讶的表现,这些原先准备的“教案”和“学案”可能都不能适应这些学生的学习,需要临时做出更改和调整。教师要善于理解学生,不能盲目责怪学生,当教师发现有些措施不能凑效的时候,要及时更换一种措施。
3.课后反思发现新的教学契机
课后反思意味着教师对刚刚结束的一节课总结得与失,以促进一步完善。
教师总结上一节课得失的渠道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一是来自于教师本身,教师要在课后总结自己本节课的精彩点在何处、有无创新点和让学生看好的“卖点”,以及这节课最大的失败是什么,出乎意料的是什么,为什么自己事先没有想到,等等;其二是来自于学生,教师要在下课或放学后向学生发放简洁的问卷,让学生填写本节课最赞成的是什么,最不赞成的是什么,期望教师作出哪些改进,以及认为本节课老师的课堂行为能够得多少分,等等。
教师在总结自己的体会与学生的反馈的基础上,找出二者的结合点,除去教师“一厢情愿”的设想或措施,然后在师生观点共有的基础上创新,发现新的教学契机,为下一节课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