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中,师生间的有效对话弥足重要。但现实表明: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直存在着教师对话语气过于强势、对话内容趋于功利、对话对象偏于单一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传统数学教学观念的影响和教师缺乏一定的有效对话的技巧。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在实践中通过师生对话技术的提升、师生对话形式的丰富以及师生对话内容的预设等策略,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更趋于有效和民主。
关键词:数学课堂 师生对话 分析与策略
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它要求严谨的逻辑,一丝不苟的运算,这一切都是由它的学科特点所决定的。数学教学的最重要目标,无疑是学生数学技能的习得和数学思维的拓展。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间对话的有效性,便成了数学教学目标能否达成的重要环节。
师生间的对话是民主、平等的。对话与过去的“谈话”截然不同。然而教学中,真正从儿童心理方面入手,真正针对学科专业可操作性的对话研究还是略显不足,笔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小学数学课堂师生有效对话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了分析归类,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有所启示。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存在的问题
1.教师与学生对话的语气过于强势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会发现师生间的对话常常存在不太民主、不太平等的现象,实际的教学现状深入、理性地进行思考,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教师从业经验丰富,也接受了比较先进的理念熏陶,课堂教学效果也不错,同时本人也非常热爱学生,细致负责,可就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显示了本人过于强势的气场,甚至自己也根本没有意识到自身的强势。比如,我们时常能听到一些教师对于学生错误回答的直接反馈:“你的回答是错误的。” 有时还会运用自己不悦的面部表情或很不认同的口吻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你怎么会这样认为呢?”,有时针对孩子表达个人观点时,由于孩子的表述不够专业,词不达意或思维有些凌乱时,教师还往往会“帮助”孩子把话说完,用自己的一厢情愿替代了孩子来不及组织的语言。而最后的结果就是孩子总算松了口气:老师说的一定是对的吧,还好我没有说下去。
2.师生对话内容功利性加强
每堂课都有自己既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由于教师在课堂中掌握了对话的主导权,又以知识教学作为课堂的重心所在,所以教师很多时候不希望学生“浪费”宝贵的40分钟在讨论交流中,为了完成教学进度,讲授为主的情况往往杜绝不了。
3.教师对话的对象趋于集中和单一
一堂课下来,有时会发现回答问题的总是那么几个学生,很多孩子都没有回答的机会。有时老师也希望给更多的孩子发言的机会,可为什么举手的仍然还是这么几个呢?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过程中,都会有看似独具天赋的和理解稍显迟缓的两类特殊群体,而剩下的则是中间阶层。作为教师在课堂中首先要保证的一定是大部分学生的利益,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会无意间忽略了那后面的一小部分孩子。对于这样的孩子,只有通过课后的补课等额外措施,让他们跟上大部队的节奏。可事实摆在那里:数学的课堂中,教师更愿意和那些独具数学天赋的孩子对话。因为这些孩子能更快速地推进课堂,使教师的教学朝着自己的“理想进程”推进。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传统的教学观念对于教师的影响根深蒂固。虽然很多教师也非常尊重和热爱学生,可在他们眼里,最后学生的考试分数代表了一切。同时,很多教师的成就感多来源于学生的分数,教师们会把学生的分数与自己的教学水平画上等号。当然,在今天,我们赋予教育的意义远不只于这些,可是,很多教师还是在这样的围城里打转。
2.教师缺乏师生有效对话的技能
谁都希望自己能够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亦然。相信每一个爱孩子的教师们,也都希望能把自己的课堂演绎地异彩丰呈;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中实现和孩子们有效的对话,实现教育的理想。可是,事实也证明,绝大多數的教师缺乏的是促进师生有效对话的技能。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和孩子们说?不知道该和孩子们说些什么?更不知道怎样能更好地去接孩子们的话或是孩子们的问题?似乎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教师怎么会不知道如何与学生进行对话呢?但事实上,这确实是这个时代需要我们教师去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师生对话的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师生有效对话是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学生展开直接的、面对面的对话;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要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的有效性,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个层面进行策略的研究
1.师生有效对话技术的提升
策略一:设计有深度的主打问题引发师生的有效对话
对于一些计算教学,可以说很多时候很多孩子早已经会做了,很多教师就把时间更多地投入到了操练的环节。其实不然,计算教学的本源是算理的突破。对很多教师来说可能还没有很好地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对于计算的每一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问学生为什么。这样的问题才是深入骨髓,刺激大脑的。
策略二:生成性学习资源的有效利用
利用孩子生成的资源进行进一步的探究,让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更高。孩子们会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深入地分析,验证,同时又从同伴的作品和思想中获得思辩的能力,是件一举多得的事。当然这个过程中或许会错误百出,但这些错误也是非常宝贵的资源,教师基于这些生成的错误资源,只要进行合理利用,就能成为孩子判断、辨析的宝贵文本。
策略三:教师即时评价、追问、补问的技术
教师的即时评价、追问和补问之间的关系,就好象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层层推进一般。它们建立在学生对一个问题的回答后,如果这个问题完结了,教师就可以作一些方法的小结或评价。如果还有一些需要辨析或对比的地方,则可以通过追问和补问,进行问题的进一步探究和把握。
2.师生有效对话内容的预设
策略一:重难点对话
每节课的重难点就是这节课所要掌握理解的知识点,是每节课知识的核心。教学中通过学生交流、对话来表示自己的观点,利用集体作用,挖深知识点,设计有梯度、有分层的练习,并通过学生亲自地验证,更有利于学生准确牢固掌握知识。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设计对话。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师生以互动方式,从对话中获得知识上的理性升华。
综上,我们也不难发现,无论是师生对话技术的提升、师生对话内容的预设这些层面所延伸出来的诸多策略之间,都有很多的交集。它们之间都不是独立存在,互不影响的。比如教师即时评价、追问、补问的技术里,就包含了重难点的对话。再比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中就包含了儿童语言的应用、肢体语言和画图表示的方法。
所以,无论运用什么方法和策略都好,它们的前提都是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教师的角色仅仅是组织学生进行对话,去伪存真。让学生在辩论中明理,在辩论中统一观点,在辩论中学会解决问题。教师只在合适的时机阐明自己的观点,参与对话,让每个学生从自己认识到的不同侧面加以理解,直至达成一致共识。同时,教师在参与对话的过程中,语速要适中,要给孩子足够的侯答时间。长期的坚持,你就会发现,数学课堂回归儿童的理想并不遥远。
关键词:数学课堂 师生对话 分析与策略
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它要求严谨的逻辑,一丝不苟的运算,这一切都是由它的学科特点所决定的。数学教学的最重要目标,无疑是学生数学技能的习得和数学思维的拓展。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间对话的有效性,便成了数学教学目标能否达成的重要环节。
师生间的对话是民主、平等的。对话与过去的“谈话”截然不同。然而教学中,真正从儿童心理方面入手,真正针对学科专业可操作性的对话研究还是略显不足,笔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小学数学课堂师生有效对话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了分析归类,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有所启示。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存在的问题
1.教师与学生对话的语气过于强势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会发现师生间的对话常常存在不太民主、不太平等的现象,实际的教学现状深入、理性地进行思考,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教师从业经验丰富,也接受了比较先进的理念熏陶,课堂教学效果也不错,同时本人也非常热爱学生,细致负责,可就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显示了本人过于强势的气场,甚至自己也根本没有意识到自身的强势。比如,我们时常能听到一些教师对于学生错误回答的直接反馈:“你的回答是错误的。” 有时还会运用自己不悦的面部表情或很不认同的口吻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你怎么会这样认为呢?”,有时针对孩子表达个人观点时,由于孩子的表述不够专业,词不达意或思维有些凌乱时,教师还往往会“帮助”孩子把话说完,用自己的一厢情愿替代了孩子来不及组织的语言。而最后的结果就是孩子总算松了口气:老师说的一定是对的吧,还好我没有说下去。
2.师生对话内容功利性加强
每堂课都有自己既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由于教师在课堂中掌握了对话的主导权,又以知识教学作为课堂的重心所在,所以教师很多时候不希望学生“浪费”宝贵的40分钟在讨论交流中,为了完成教学进度,讲授为主的情况往往杜绝不了。
3.教师对话的对象趋于集中和单一
一堂课下来,有时会发现回答问题的总是那么几个学生,很多孩子都没有回答的机会。有时老师也希望给更多的孩子发言的机会,可为什么举手的仍然还是这么几个呢?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过程中,都会有看似独具天赋的和理解稍显迟缓的两类特殊群体,而剩下的则是中间阶层。作为教师在课堂中首先要保证的一定是大部分学生的利益,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会无意间忽略了那后面的一小部分孩子。对于这样的孩子,只有通过课后的补课等额外措施,让他们跟上大部队的节奏。可事实摆在那里:数学的课堂中,教师更愿意和那些独具数学天赋的孩子对话。因为这些孩子能更快速地推进课堂,使教师的教学朝着自己的“理想进程”推进。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传统的教学观念对于教师的影响根深蒂固。虽然很多教师也非常尊重和热爱学生,可在他们眼里,最后学生的考试分数代表了一切。同时,很多教师的成就感多来源于学生的分数,教师们会把学生的分数与自己的教学水平画上等号。当然,在今天,我们赋予教育的意义远不只于这些,可是,很多教师还是在这样的围城里打转。
2.教师缺乏师生有效对话的技能
谁都希望自己能够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亦然。相信每一个爱孩子的教师们,也都希望能把自己的课堂演绎地异彩丰呈;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中实现和孩子们有效的对话,实现教育的理想。可是,事实也证明,绝大多數的教师缺乏的是促进师生有效对话的技能。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和孩子们说?不知道该和孩子们说些什么?更不知道怎样能更好地去接孩子们的话或是孩子们的问题?似乎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教师怎么会不知道如何与学生进行对话呢?但事实上,这确实是这个时代需要我们教师去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师生对话的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师生有效对话是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学生展开直接的、面对面的对话;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要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的有效性,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个层面进行策略的研究
1.师生有效对话技术的提升
策略一:设计有深度的主打问题引发师生的有效对话
对于一些计算教学,可以说很多时候很多孩子早已经会做了,很多教师就把时间更多地投入到了操练的环节。其实不然,计算教学的本源是算理的突破。对很多教师来说可能还没有很好地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对于计算的每一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问学生为什么。这样的问题才是深入骨髓,刺激大脑的。
策略二:生成性学习资源的有效利用
利用孩子生成的资源进行进一步的探究,让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更高。孩子们会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深入地分析,验证,同时又从同伴的作品和思想中获得思辩的能力,是件一举多得的事。当然这个过程中或许会错误百出,但这些错误也是非常宝贵的资源,教师基于这些生成的错误资源,只要进行合理利用,就能成为孩子判断、辨析的宝贵文本。
策略三:教师即时评价、追问、补问的技术
教师的即时评价、追问和补问之间的关系,就好象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层层推进一般。它们建立在学生对一个问题的回答后,如果这个问题完结了,教师就可以作一些方法的小结或评价。如果还有一些需要辨析或对比的地方,则可以通过追问和补问,进行问题的进一步探究和把握。
2.师生有效对话内容的预设
策略一:重难点对话
每节课的重难点就是这节课所要掌握理解的知识点,是每节课知识的核心。教学中通过学生交流、对话来表示自己的观点,利用集体作用,挖深知识点,设计有梯度、有分层的练习,并通过学生亲自地验证,更有利于学生准确牢固掌握知识。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设计对话。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师生以互动方式,从对话中获得知识上的理性升华。
综上,我们也不难发现,无论是师生对话技术的提升、师生对话内容的预设这些层面所延伸出来的诸多策略之间,都有很多的交集。它们之间都不是独立存在,互不影响的。比如教师即时评价、追问、补问的技术里,就包含了重难点的对话。再比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中就包含了儿童语言的应用、肢体语言和画图表示的方法。
所以,无论运用什么方法和策略都好,它们的前提都是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教师的角色仅仅是组织学生进行对话,去伪存真。让学生在辩论中明理,在辩论中统一观点,在辩论中学会解决问题。教师只在合适的时机阐明自己的观点,参与对话,让每个学生从自己认识到的不同侧面加以理解,直至达成一致共识。同时,教师在参与对话的过程中,语速要适中,要给孩子足够的侯答时间。长期的坚持,你就会发现,数学课堂回归儿童的理想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