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前不久,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国家主席令,授予42A.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其中山西平顺县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第一届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成为“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使得“西沟”这个共和国史上家喻户晓的典型村庄再次成为社会焦点,而在国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决战深度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西沟的历史经验无疑是新中国在20世纪整个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历史缩影。恰当其时,常利兵教授的《西沟:一个晋东南典型乡村的革命、生产及历史记忆(1943-1983)》(简称《西沟》)近日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虽然此前已有不少西沟的档案资料丛书等出版物,但真正就学术研究而言,该书还是关于西沟的第一本学术专著。
虽然西沟时下再次走热,但《西溝》一书并非应景之作,而是作者自2005年以来对此长达14年深入关怀和思考的结晶,体现了作者对大历史变迁下中国农村社会的深刻洞见。在作者看来,西沟的学术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是曾经的红色样板村,亦或当前依然较高的知名度。最主要的是,西沟村作为一个旧社会贫苦流民栖身落荒的不毛之地,起自抗战时由外部将革命输入西沟村后,西沟的命运就开始与整个新中国的现代历史关联在一起,西沟人的命运也同整个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还先后产生了李顺达与申纪兰两位全国劳动模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经验和时代内涵。
在世人眼里,“西沟”已是一个逝去时代的政治标签,所以惯以传统政治史视角打量和评判,甚至陷入“政治标本化”的思维窠臼,似乎抛开政治谈西沟难以别出新意。但本书极其独到和极富学术启示之处在于,它没有刻意避开政治,而是以革命、生产及历史记忆的视角开创了新的分析路径,辩证地将“革命”和“生产”互寓其中,不仅有力地凸显出了革命性的生产和生产性的革命,还透过宏观政治运作的表面刻痕,征以省、县、乡、村四级档案资料,以细致入微的社会史视野和扎实的田野工作,深入西沟前人面对革命和生产时的情境、态度和体验进行发露与深描,从而折射出西沟人充满活力的生活世界。作者在末章敏锐注意到“红旗飘飘”与“集体记忆”的内在机制,以一种象征和文化意义呈现革命历史,探讨了村民生活体验与历史观念的形成问题,将研究升华到一个新高度。
该书让我们从西沟看到了整个新中国。它既是一本经典学术专著,也是一份难得的历史经验文本。
虽然西沟时下再次走热,但《西溝》一书并非应景之作,而是作者自2005年以来对此长达14年深入关怀和思考的结晶,体现了作者对大历史变迁下中国农村社会的深刻洞见。在作者看来,西沟的学术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是曾经的红色样板村,亦或当前依然较高的知名度。最主要的是,西沟村作为一个旧社会贫苦流民栖身落荒的不毛之地,起自抗战时由外部将革命输入西沟村后,西沟的命运就开始与整个新中国的现代历史关联在一起,西沟人的命运也同整个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还先后产生了李顺达与申纪兰两位全国劳动模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经验和时代内涵。
在世人眼里,“西沟”已是一个逝去时代的政治标签,所以惯以传统政治史视角打量和评判,甚至陷入“政治标本化”的思维窠臼,似乎抛开政治谈西沟难以别出新意。但本书极其独到和极富学术启示之处在于,它没有刻意避开政治,而是以革命、生产及历史记忆的视角开创了新的分析路径,辩证地将“革命”和“生产”互寓其中,不仅有力地凸显出了革命性的生产和生产性的革命,还透过宏观政治运作的表面刻痕,征以省、县、乡、村四级档案资料,以细致入微的社会史视野和扎实的田野工作,深入西沟前人面对革命和生产时的情境、态度和体验进行发露与深描,从而折射出西沟人充满活力的生活世界。作者在末章敏锐注意到“红旗飘飘”与“集体记忆”的内在机制,以一种象征和文化意义呈现革命历史,探讨了村民生活体验与历史观念的形成问题,将研究升华到一个新高度。
该书让我们从西沟看到了整个新中国。它既是一本经典学术专著,也是一份难得的历史经验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