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际合作的几个问题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g12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办学思想趋于多元化,办学形式趋于多样化,办学方向趋于特色化,校际合作越来越受到各个学校的重视。就目前现实来看,已经很少有学校完全不参与校际之间的合作了。基于此,对于校际合作的有关问题,实有探讨的必要。
  问题一:校际合作的目的。
  合作实际上是建立一种“伙伴”和“共同体”的关系,这恰恰是社会发展的高级形态之一。校际合作主要是要达到以下目的:
  1.联络感情。学校与学校之间就像是人与人之间,只有多沟通、多交流,才能建立起感情。感情融洽了,自然增进互信,便于沟通,从而奠定校际协作成功的基础。
  2.互通信息。信息不仅仅是教学、考试方面的,还包括教育政策、办学动态等方面,可以涵盖有关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3.交流做法。就学校管理,德育、教学、后勤等工作,教师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诸方面展开交流,取长补短,互相参考,比照借鉴,激发灵感。
  4.具体合作。可以是联合考试,可以是问题研讨,可以是教学竞赛,可以是定点考察,可以是人员互派。
  5.资源共享。校际合作的重要目的就是优势互补,整合资源。各校都有自己的办学思路、办学特色,不管是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特别是教师资源和教学管理方面,为校际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现实的必要性。
  问题二:当前校际合作的误区。
  误区一,目的不明。为什么要进行合作?在哪些方面合作?要达到什么目的?对这些校际合作的根本性问题不明确,不清晰,盲无目的,自然谈不上效果。有些学校表面上看起来来往密切,交流沟通很多,但基本处在一种相对松散的状态,离真正的合作尚有一段距离。
  误区二,合力不足。究其原因,一是互信不够,学校之间交往不真诚,互相戒备,互有保留;二是沟通不够,学校之间缺乏事前的沟通,各自有各自的想法,没有达成谅解和一致;三是准备不够,当事各方没有认真对待,马虎草率,活动开展漏洞百出。
  误区三,风气不正。不是为了增进了解,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改进管理,提高质量,而是不务正业,互相攀比,吃喝玩乐,作风虚浮。
  误区四,流于形式。表面上学校与学校之间来来往往,也会坐下来探讨一些问题,组织一些活动,但是没有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失之空泛。参与的面不广,主题不集中。
  误区五,思路狭窄。目前的校际合作,大多是以招生和考试为主,许多办学的根本问题未去涉及,合作的思路不宽,长期以来按照一种模式去做,形成一种思维惯性,没有新意。
  问题三:如何使校际合作富有成效。
  1.拟定章程。协作也要有制度安排,在口头约定的基础上最好形成文字,大家遵照执行。学校可能有差异,办学背景和条件也不尽相同,但是作为一个协作体,每个成员都是平等的,都要得到充分的尊重,这是学校之间情感的基础,从而构成协作的基础。
  2.定好切点。协作活动要有一个主题,而且主题越小越好,越具体越好,准备得越充分越好,这就要求协作体的领导人要做好筹划,事先商定,早做准备。如,进行考纲分析,就应该确定每校中心发言人,分别负责不同学科,印发发言纲要,同时做出讨论安排。
  3.认真操作。一旦确定了合作方式或者合作主题,有关各方就要投入人力物力,认真做好准备工作,保证实施。比如确定了联考,就要根据分工,确定命题人选,提出严格要求,确保命题质量;认真组织考试和阅卷,保证数据真实;及时互通情况,统一信息汇总,一起做出分析等。
  4.形成纪要。每次协作活动完后形成一个纪要,将协作的主要内容加以概括,汇总出一些成果。
  5.培养风气。协作体必须要以研究工作、促进工作为主,要保证协作的效果。每次活动提前做好安排,牵头人要做好接待和服务工作,为活动营造良好的气氛;主持者要提前确定议题,告知协作体全体成员,以便研讨时有的放矢。总之,要精心准备,认真对待,坦诚相见,相互激励。通过协作,实现各方共赢。
  6.不断创新。校际合作应紧跟形势和社会发展,顺应教学改革趋势,不断拓宽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模式,使合作向纵深化、课题化方向发展。
其他文献
在落实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构建高效课堂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目标,构建高效课堂就要创立高效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高效的教学方法或模式有目标和时间两个基本维度,即单位时间的达标率。多年来的探索与实践,我们总出了适合我校学生学习实际的“导学式自主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即以导学案为依托,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导学式自主合作学习”总的要求必须做到“五有”:流程有序,环节有效,学
校长治校是一项比较系统而复杂的工作,要达到杜拉克所说的“管理者的本分,是追求工作有效”的目的,需要拥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管理方式。目前,中小学虽然有不少校长治校成功,但仍然有一些校长教育理念陈旧、管理方式单一、实效性不强。要克服这些问题,校长需要在管理方式上不断总结反思,灵活选择,努力创造一些富有特色的管理方式,  一、战略管理方式  战略管理是学校在总结历史经验、分析现状、预测未来的基础上,做出的
注重细节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安全带”,细节管理是学校安全工作的永恒主题。  一、细化安全工作内容  学校的安全管理内容头绪繁多,我们将其分类,便于分派承担,如,对设施安全、交通安全、饮食安全、活动安全、教学安全等不同类别,不同的管理人员和教师可重点负责其中的一项或几项。同时,对每一类安全内容,要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出详细的实施要求,这样师生才有章可依。  二、细化安全管理体系  仅凭校长、安全分管领导或
一、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1.低级错误普遍  当前,很多高中生进行英语写作都还普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但是最为普遍也最为低级的错误却很泛滥。所谓低级错误普遍不仅仅指犯错误的学生多,还指学生犯的低级错误从单词的拼写到短语的运用等诸多方面。如,在英语写作中,有时候会经常用到“character”,很多学生并不理解这个词汇的相关含义或者是记忆不牢固,使很多时候都容易将“character”和“chara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采取二甲双胍与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的价值。方法便利选择该院2017年7月—2018年5月纳入的10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
“育人”是学校教育的第一目标,不过环顾当前的社会现状,公共场所“大人不如小孩,大学生不如小学生”的道德异常时有发生。不禁让人反思:我们学校德育的效能是不是低了?本文就中学德育现状及改进建议进行分析,希望能给德育工作的开展带来帮助。  一、当前德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德育目标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脱离  环顾当前的中学德育,目标过于理想化、圣人化,德育意图将学生培养为具有毫无人格瑕疵的圣人,这样的学生属
中学体育教学作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缓解学生心理压力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新时期,新的教育背景之下,运用新型理念推动中学体育教学更是势在必行的事情,下面我们就来做具体的研究和分析。  一、转变教学观念,突出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  首先,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和方法。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和意识,切实突出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