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茶经》的摇篮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ysome_9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沔阳州志》载:“东冈,在县东七十里,夹松石、华严二湖之间。陆羽尚居于此”。又乾隆《天门县赫》曰:“东冈岭,陆子之所居也,位于松石湖畔”,“东乡有村日乾镇(注:即现在的天门市乾驿镇)……北行二里许有湖,周四十里水澄如镜,日影中子鱼螺蛤毕见。湖岸阜起似土山,西北尤隆耸,榆柳绿中桃花作姿掩蔽茆屋,真作图画观也!”(图1)
  唐·天宝十一至十四年(公元752年~公元755年),陆羽曾结庐于此。欲知这段时间他干了些什么,还是先从“天门山学堂”讲起。
  
  天门山求学,“百氏之典学铺在其掌”
  
  陆羽3岁至12岁生活在龙盖寺(后名西塔寺),“九岁学属文”,“积公示以佛书出世之业”,正是少年时期的寺院教育培养了他良好的品格。
  唐代除宗教寺学外,官学与私学更为普遍。州县的官学,分别有经学、医学和崇玄学教育。此外,学生还可兼习吉凶礼,参加地方礼仪活动。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时任竟陵太守李齐物因赏识陆羽的聪慧,亲自赠书并资助,送他上了天门山(亦名火门)学堂,时年陆羽14岁。时任教师邹墅(唐以前“野”字写作“墅”)乃当地一位名师,天门方志《西塔寺源流》中有“邹野记一番”句。即可说明其在当时竞陵文坛上的地位。
  天宝六年至十年(公元747年~公元751年),少年陆羽在此渡过近5年光阴,完成了系统的“经典”学业。从《茶经》“七之事”征引书目达45种。含经、史、子集及传说、掌故、寓言、诗赋、本草、食经、地志、方剂和释道注述等48则,足可以推见陆羽读书之广博、知识积累之深厚。因此,才有崔国辅及以后颜真卿等名士与之交往;因此,才有他曾经的同事、后任复州刺史周愿对他的评价:“百氏之典学铺在其掌,天下贤士大半与之游”。①
  因为唐代的官学是有假期的,故在天门山学堂这段时间里,陆羽可多次出游。他采茶山野,品泉煮茗,考察了山南道、剑南道的一些茶区(图2,右边蓝色线所标示范围)。
  追索陆羽的“茶水之缘”,源于史禅师(智积)嗜茶的影响,为之汲水煮茶10年的经历。特别是天宝乙酉年(公元745年),他曾随师傅出游黄梅西山道场和茶区,留下过“望茶石”的遗迹与传说(图3),也正是这段经历,促使少年陆羽走上了品茶评水的探索之路。
  
  东冈岭结庐,“相与较茶水之品”
  
  天宝十一年(公元753年),礼部员外郎、诗人崔国辅贬竟陵司马,“初至竟陵,与处士陆鸿渐游三岁,交情至厚,谑笑永日。又相与较茶水之品”。说明此时的陆羽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评水评茶知识与经验。
  这段时间。正值陆羽从天门山学堂毕业归来。并远离县城隐居于东冈岭。其间。他相继考察过随州、申州、光州等地(图2,左图红线标示的范围)。想必每次归“家”,他都会向崔国辅“汇报”,而其他人难知其行踪,于是便有了诗僧皎然慕名赴竟陵拜访陆羽不遇的故事。
  乾隆《天门县赫》卷二有。泗洲寺”词条注文曰:“泗洲寺在县东华严湖,离城四十里,相传释皎然寻陆羽至此。”道光《竟陵诗选》收录僧皎然诗时,其作者“僧皎然”名下有注文为:“住燃灯寺,有遗像及碑踱”。《大清一统志》亦载:“燃灯寺在天门县东南淘溪侧。有唐僧皎然碑。”从地理位置上讲,泗洲寺毗邻东冈岭北。燃灯寺位其东南,有水道与之相连。凡此种种,均可说明:陆羽居东冈期间,皎然到过竟陵的寺院,且寻访过陆羽。是专程抑或往返。五祖寺“途经于此,皆有可能。
  也许,正是因为先有皎然寻陆羽,才有后来陆羽“洎至德初(公元756年)秦人过江。于亦过江,与吴兴释皎然为缁素忘年之交。”
  总之,陆羽结庐东冈期间,因地处水驿之滨。方便外出考察,亦便于与崔国辅游处;因环境安静。宜于整理出游所得,即整理品茶评水资料甚至实物样本。被学者称之笔记体的《茶记》,正是源于此段时间。因此,从这层意义上讲,东冈草堂可被誉为“孕育《茶经》的摇蓝”。就像“天门山学堂”是“茶圣的摇篮”一样,它们共同见证过茶圣陆羽“十年寒窗”生涯。
  天也正因为如此,东冈岭成为历史上竟陵文人向往的地方,它的风貌也被永久地留在了明代画家郭诩的《竟陵山水图》上。
  
  注释:①唐·周愿《三感说》。②元·辛元房《唐才子传》卷二。③陆羽·《陆文学自传》。
其他文献
茶友小蔡约我喝茶,喝的是奶香金萱,台湾茶了。这是小蔡用自己收藏的武夷岩茶与台湾朋友交换得来的。台湾人做茶很用心,单干茶的塑形器材就花了80万。小蔡说她特别佩服台湾朋友做茶的这股较劲,台湾茶品种少,每种茶的产量不多,所以台湾人把每一叶茶都看作珍品来对待。且看这花了大笔力气做出来的干茶形态。干茶蜷缩得很漂亮,大小一致,整齐划一,像经过精心炒制的干果,颗粒间散发着香甜果味。外层似乎包裹着细膜,深褐色,油
期刊
艺术大师的价值不仅在于留下多少惊世骇俗的艺术作品,更重要之处在于凝聚一种神韵,引领一代风尚,树立一个精神和心灵的标杆经由传统的熏染,技艺的锤炼,再有人品性情的融入,富有个性的作品便从此有了生命。  由技艺上升为艺术进而迈入心灵之境。非工匠所能为正如张岱在“吴中绝技”一文中所言:盖技也而进乎道矣技能否入道,能否有融于造型、线条、色彩之中的精神和灵性,是英艺术境界高下之标准。《易经·系辞传》有云:“形
期刊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2011年已朝气蓬勃地向我们走来,2010已渐行渐远。不平凡的2010给我们留下太多难忘的大事。回望2010年,往事一幕幕浮现,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本届百叶奖评选委员会依然为您呈现最精彩、最值得期待的“2010中国百叶奖颁奖典礼”。    最佳主角奖:武夷岩茶  获奖理由:2009年9月,武夷岩茶(大红袍)入选上海世博会十大名茶;2010年9月,大红袍传统制作
期刊
9月28日,我参加了在天福茶学院举办的茶席学术交流展,并受邀展出三席,该学术交流展名称为“品赏各地名茶”,在蔡荣章老师强烈主张下,此次茶席展以每位与会者至少能喝上一杯茶为泡茶基本目的,所有司茶备受考验的是供茶能力。  曾参加过其它茶席展,有些情况叫人非常尴尬难以释怀,排荒谬之首的是“茶席展非得泡茶吗?”只能急切回报三字真言“那当然”,如果将罕贵茶具一字摆开,将自己装扮成一个茶人的样子靠边站着,充其
期刊
好壶如诗,好的紫砂壶则如盛唐诗歌,让人对之,如沐清风,如对梅花,如临古松。心中,自会无来由地产生一种南山在望、抚琴高咏的飘逸散漫情怀。  因此,世人好壶,说到底是喜好一种古雅的情怀,一种朴拙、自然、清散之气,一种清淡、悠闲之意。这种爱好,是与中国隐士文化紧密相连的,也和道家的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情怀相吻合。这种内韵,通过古朴的茶壶,悠悠漫出,直沁到人的鼻端,直沁到人的心中。一直润染着人的灵魂,使它
期刊
台湾茶业发展史是循着轮回的轨道前进。1880年代以前。台湾唯一的茶产业是乌龙茶;1881年以后,包种茶出现。随即主导台湾茶业市场。1920年代之后,红茶是台湾发展的重点,曾经创造出名牌“日东红茶”。1945年后,绿茶是战后台湾茶业复兴的主导力量,从炒青绿茶到蒸青绿茶。到了1970年之后,台湾茶业又回复到乌龙茶流行的年代。1980年代,包种茶颇受欢迎,所不同的是台湾茶业已从外销贸易转向内需市场。19
期刊
国庆期间,我和学生进行了一场商业实践。我们在杭州的运河边租了一个临时摊位,稍加装饰将之分为茶叶展销区、茶艺推广区、茶饮服务区。我们选择了杭州研茶园的茶叶作为合作对象,进行商业销售。在这过程中,我们接触到了消费者,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现象。我们将来店内的客人分为7大类,他们依次表现如下:  第一类,走上前来好奇地问我们在卖啥,花花绿绿的包装先吸引了他们。我们说,卖茶。然后,他就二话不说转头就走,直奔前
期刊
正如湖州顾渚紫笋与常州阳羡茶之于唐代一样,建州建茶(因产于福建建溪流域而得名,历史上所属福建建州,今南平建瓯市)几乎是宋人社会生活与精神生活的一个符号,它更宽泛,更包容。帝王将相点茶,贩夫走卒斗茶,宫廷市井,尊卑雅俗,皆以饮茶为乐事。雕龙刻凤的“龙团凤饼”,在往复的茶碾下化作了绿尘,在抖动的茶筅下泛起了素涛。茶分细乳,金缕鹧鸪斑,馨香雅韵弥漫了整个大宋王朝。建茶之名鹊起,冠绝天下。  元明清,白驹
期刊
从福州到漳浦近400公里的高速路,在地图上勾勒出了福建沿海的大致轮廓。车子下了高速、走了一小段国道,进入盘陀镇时,夜色早已四垂这个位子县西南的小镇,在秋初的夜幕下显得非常“腼腆”——周遭静谧,灯火寥落,思绪不禁染上了些许失落。不久,车开上一个小缓坡,视野豁然开朗,蓦然望见前方不远处一片通明,把夜照得透亮,颇有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感觉。  又前行数百来,车终于在几幢古朴典雅与现代气息兼具的大楼前停下
期刊
这个夏秋交替的时节,日头开始一天天收拾起毒焰,清爽的凉风在周身围绕,人们亦在希冀着收获。对于爱茶之人来说,饮茶之乐莫过于应时而饮,而当下可供选择的茶品似乎有些“尴尬”一苯茶已过,秋茶未至,徒有苦涩的夏暑茶。欲饮之,怕是只能应其时。而不能得其质了。不过。嗜茶的“贪婪”与执著还是占了上风。寻寻觅觅,愣是从一群茶友的私藏里搜到了这款汉中仙毫明前茶。尽管春已去,此季品春茶显得“过时”,但依稀还能从茶香中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