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开这本名为《挪威的森林》的书,扉页上写着我的姓名以及购书于2011年7月的温州书城。如此算来,第一次读完这个故事,已经是七年前的事情了。在这七年间的时光里,我总是常常会想起这本书中的某一个片段或者是场景,还有某些人说过的话语,他们说话的语气和神态,以及我怎么也想不清楚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流逝,纵使再怎么样深刻地影响着我,要我完全地讲述这个故事,难免有许多细节和使之能够称为完整的故事的重要因素会被我遗忘。而与此相对的,那些深深残留着的片段,虽然很细碎,却越发显得深刻了。
某个简介里把这本书评价为“单纯的恋爱故事”,我倒曾真的把它当做一个恋爱故事来看。那么故事的开头结尾简单来说,便是男主人公渡边原本与直子在一起,最后与绿子在一起了。如果你不在乎过程的话,结局如此,已成定局。不论直子的青梅竹马木月是怎么样死去,“我”怎样地成为了直子的男友,直子自己又是怎么样死去,“我”与绿子如何相遇,绿子是个怎样的女孩……结局已然躺好在那里了。然而此书的魅力便在于,哪怕知晓了整个故事的进展,看到了那已然的结局,我还是忍不住追忆书中的种种。但是年纪尚小的我委实太过懵懂,什么也抓不住,只有那弥漫不去的孤独哀伤混合着青年人的爱与迷茫,吸引着我不断地去追寻某种气味。
如同渡边本人在波音747客机上的那段记忆一样,我对于此书,也总是像那种置身于其中并不觉得有何特别,但在某事某刻却会被忽如其来的片段而胁迫的回忆一般。若说起念念不忘的源头,便是男主人公渡边想到直子曾对他说“希望你能记住我,记住我这样存在过。”因为这句话,渡边再次回想起来时,他说“想到这里,我悲哀得难以自禁。因为,直子连爱都没爱过我。”在那时的我看来,这完全没有因果关系,但却又是必然的答案,然而超出理解范围。以至于再次翻开此书的动机,本来也只是想着是否能从被我遗漏的细节中,探得一点答案呢。于是我才发现了这本“恋爱小说”的真相,那潜藏在少年男女们惆怅爱恋之下的,我们的生存抉择。
直子与木月是青梅竹马,“我”与他们一起玩耍,三个人气氛融洽地相处着,当然这也全靠木月作为牵线人一般调节着“我”与直子一单独相处就陷入沉默的氛围。本该如此。然而木月在十七岁时候却自杀了,毫无缘由地,在自己家里的车库里。他就这样抛下了直子。于是后来“我”便开始和直子“幽会”,真正地成为了她的男友。在直子进入疗养院前,“我”甚至第一次进入了直子的身体。
说起这个,书中关于性的描写很有特色,可以说是保持着村上一贯的唯美,透露出日本文学的委婉。林少华先生的翻译把握得也很好,不是很煽情,保持着一种美感,纯美异常。直子柔美的身体,以及她的啜泣,还有玲子被如画上剪下来的女孩引诱的场景等等,性总是与各样的感情纠缠着,是那种水到渠成的隐喻般但却并不晦涩的描写,不回避也不夸张。因此从中我也體会到了欣赏女孩身体的美妙,这种人类被造物主所赋予的自然之美。原文中有这么一段:“沐浴着柔和月色的直子身体,宛似刚刚降生不久的崭新肉体,柔光熠熠,令人不胜怜爱。每当她稍微动下身子——实在是瞬间微动——月光投射的部位便微妙地滑行开来,遍布身体的阴影亦随之变形,恰似静静湖面上荡漾开来的水纹一样改变着形状。这是何等完美的肉体啊——我想。直子是何时开始拥有如此完美肉体的呢?”
然而,拥有如此完美肉体的直子最终还是自杀了,不论“我”是如何努力地想让她回归正常人的生活。她当然也知道这一点,并且十分感激,但是这种事情不是靠着“我”与她自己的努力就可以达到的。可以说,直子本人就是选择的隐喻,她站在天平的两端,是回到永远十七岁的木月身边,还是迈向新的二十岁的“我”呢?她最终,也始终,还是属于木月的。因为他们都对生命与绝望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彼此间都是孩子,因此在两人的关系中,并不需要成长与性的启蒙。在木月放弃成长之后,失去木月的直子艰难地寻找着“没有木月的我”的生存,但她最终还是失败了,她没能成为独立的自己,也没能成长为接受社会的大人。她在渡边强烈的爱意之下,曾有过希望战胜绝望的时刻,但这种光亮照进在直子的心中只是一瞬间的事情,短暂的一刻,随后便消逝了。讲到底,除了她自己从自己那过于惬意但是已经不复存在的精神世界里走出来之外,没有人真正能够拯救她。
与直子和木月相对的,除了“我”之外,还有一个生命力更加茂盛的女孩——绿子。“在以往二十年人生当中,我连一次,哪怕一次都没撒娇任性过。”因此,她在五年级时便决心“一定自己去找一个一年到头百分之百爱我的人”。绿子有一点恋父情结,她渴望着得到爱,然而父亲在母亲死去时,对着俩姐妹说:“我十分懊悔,真不如叫你们两个替你妈死算了。”虽然对爱求而不得,但是绿子依旧坚强地照顾着生病的父亲,她无疑是最先成长起来的一个。对于总是缩在自己壳子里的渡边,绿子说道:“你总是蜷缩在你自己的世界里,而我却一个劲儿咚咚敲门,一个劲儿叫你,于是你悄悄抬一下眼皮,又立刻恢复原状。”她明白问题所在,但是她不再是死缠烂打要撒娇的女孩了,即便面对着十分喜爱的渡边君,她选择了隐忍。
虽然渡边与绿子一样,可以大致划分为生活态度尚还积极的一类,但在直子逝世后,总是在内心与直子保持着某种联系的渡边,还是需要像绿子这样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女孩拯救。他终于挣脱开了直子总是冰冷的手,幸运地没有受到那不食人间烟火般的冷漠的影响,甚至于能够了解到自己曾经不以为然的伤害,“我蓦地记起高三时睡过的女友,在她身上,自己做得何等残酷!想到这点,我心里感到一阵冰冷,无可救药的冰冷。我几乎从未思考过她会作何想法,有何感受,以及心灵受何刺激。……其实她是个非常温柔的女孩,只是当时我将那种温柔视为理所当然的东西,丝毫未加珍惜。她现在做什么呢?能够原谅我么?”
总而言之,在生存的抉择间,理想与现实的对弈中,不管是死去了还是活下去的,并没有什么对错可言。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在拯救与被拯救之间,更重要的,还是无论生命本身怎样而都会存在的爱意。渡边努力地想要拯救直子而未能成功,这个结局想必是直子一开始就预见的,因此,她才祈求渡边“希望你能记住我。记住我这样活过、这样在你身边待过。”而绿子带着也带着隐忍热情的爱意拯救着渡边,终于,渡边打通了绿子的电话,他“在哪里也不是的场所的正中央,不断地呼唤着绿子”。
至此,这个开头结尾简单来说,便是男主人公渡边原本与直子在一起,最后与绿子在一起了的故事便划上了句号。
某个简介里把这本书评价为“单纯的恋爱故事”,我倒曾真的把它当做一个恋爱故事来看。那么故事的开头结尾简单来说,便是男主人公渡边原本与直子在一起,最后与绿子在一起了。如果你不在乎过程的话,结局如此,已成定局。不论直子的青梅竹马木月是怎么样死去,“我”怎样地成为了直子的男友,直子自己又是怎么样死去,“我”与绿子如何相遇,绿子是个怎样的女孩……结局已然躺好在那里了。然而此书的魅力便在于,哪怕知晓了整个故事的进展,看到了那已然的结局,我还是忍不住追忆书中的种种。但是年纪尚小的我委实太过懵懂,什么也抓不住,只有那弥漫不去的孤独哀伤混合着青年人的爱与迷茫,吸引着我不断地去追寻某种气味。
如同渡边本人在波音747客机上的那段记忆一样,我对于此书,也总是像那种置身于其中并不觉得有何特别,但在某事某刻却会被忽如其来的片段而胁迫的回忆一般。若说起念念不忘的源头,便是男主人公渡边想到直子曾对他说“希望你能记住我,记住我这样存在过。”因为这句话,渡边再次回想起来时,他说“想到这里,我悲哀得难以自禁。因为,直子连爱都没爱过我。”在那时的我看来,这完全没有因果关系,但却又是必然的答案,然而超出理解范围。以至于再次翻开此书的动机,本来也只是想着是否能从被我遗漏的细节中,探得一点答案呢。于是我才发现了这本“恋爱小说”的真相,那潜藏在少年男女们惆怅爱恋之下的,我们的生存抉择。
直子与木月是青梅竹马,“我”与他们一起玩耍,三个人气氛融洽地相处着,当然这也全靠木月作为牵线人一般调节着“我”与直子一单独相处就陷入沉默的氛围。本该如此。然而木月在十七岁时候却自杀了,毫无缘由地,在自己家里的车库里。他就这样抛下了直子。于是后来“我”便开始和直子“幽会”,真正地成为了她的男友。在直子进入疗养院前,“我”甚至第一次进入了直子的身体。
说起这个,书中关于性的描写很有特色,可以说是保持着村上一贯的唯美,透露出日本文学的委婉。林少华先生的翻译把握得也很好,不是很煽情,保持着一种美感,纯美异常。直子柔美的身体,以及她的啜泣,还有玲子被如画上剪下来的女孩引诱的场景等等,性总是与各样的感情纠缠着,是那种水到渠成的隐喻般但却并不晦涩的描写,不回避也不夸张。因此从中我也體会到了欣赏女孩身体的美妙,这种人类被造物主所赋予的自然之美。原文中有这么一段:“沐浴着柔和月色的直子身体,宛似刚刚降生不久的崭新肉体,柔光熠熠,令人不胜怜爱。每当她稍微动下身子——实在是瞬间微动——月光投射的部位便微妙地滑行开来,遍布身体的阴影亦随之变形,恰似静静湖面上荡漾开来的水纹一样改变着形状。这是何等完美的肉体啊——我想。直子是何时开始拥有如此完美肉体的呢?”
然而,拥有如此完美肉体的直子最终还是自杀了,不论“我”是如何努力地想让她回归正常人的生活。她当然也知道这一点,并且十分感激,但是这种事情不是靠着“我”与她自己的努力就可以达到的。可以说,直子本人就是选择的隐喻,她站在天平的两端,是回到永远十七岁的木月身边,还是迈向新的二十岁的“我”呢?她最终,也始终,还是属于木月的。因为他们都对生命与绝望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彼此间都是孩子,因此在两人的关系中,并不需要成长与性的启蒙。在木月放弃成长之后,失去木月的直子艰难地寻找着“没有木月的我”的生存,但她最终还是失败了,她没能成为独立的自己,也没能成长为接受社会的大人。她在渡边强烈的爱意之下,曾有过希望战胜绝望的时刻,但这种光亮照进在直子的心中只是一瞬间的事情,短暂的一刻,随后便消逝了。讲到底,除了她自己从自己那过于惬意但是已经不复存在的精神世界里走出来之外,没有人真正能够拯救她。
与直子和木月相对的,除了“我”之外,还有一个生命力更加茂盛的女孩——绿子。“在以往二十年人生当中,我连一次,哪怕一次都没撒娇任性过。”因此,她在五年级时便决心“一定自己去找一个一年到头百分之百爱我的人”。绿子有一点恋父情结,她渴望着得到爱,然而父亲在母亲死去时,对着俩姐妹说:“我十分懊悔,真不如叫你们两个替你妈死算了。”虽然对爱求而不得,但是绿子依旧坚强地照顾着生病的父亲,她无疑是最先成长起来的一个。对于总是缩在自己壳子里的渡边,绿子说道:“你总是蜷缩在你自己的世界里,而我却一个劲儿咚咚敲门,一个劲儿叫你,于是你悄悄抬一下眼皮,又立刻恢复原状。”她明白问题所在,但是她不再是死缠烂打要撒娇的女孩了,即便面对着十分喜爱的渡边君,她选择了隐忍。
虽然渡边与绿子一样,可以大致划分为生活态度尚还积极的一类,但在直子逝世后,总是在内心与直子保持着某种联系的渡边,还是需要像绿子这样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女孩拯救。他终于挣脱开了直子总是冰冷的手,幸运地没有受到那不食人间烟火般的冷漠的影响,甚至于能够了解到自己曾经不以为然的伤害,“我蓦地记起高三时睡过的女友,在她身上,自己做得何等残酷!想到这点,我心里感到一阵冰冷,无可救药的冰冷。我几乎从未思考过她会作何想法,有何感受,以及心灵受何刺激。……其实她是个非常温柔的女孩,只是当时我将那种温柔视为理所当然的东西,丝毫未加珍惜。她现在做什么呢?能够原谅我么?”
总而言之,在生存的抉择间,理想与现实的对弈中,不管是死去了还是活下去的,并没有什么对错可言。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在拯救与被拯救之间,更重要的,还是无论生命本身怎样而都会存在的爱意。渡边努力地想要拯救直子而未能成功,这个结局想必是直子一开始就预见的,因此,她才祈求渡边“希望你能记住我。记住我这样活过、这样在你身边待过。”而绿子带着也带着隐忍热情的爱意拯救着渡边,终于,渡边打通了绿子的电话,他“在哪里也不是的场所的正中央,不断地呼唤着绿子”。
至此,这个开头结尾简单来说,便是男主人公渡边原本与直子在一起,最后与绿子在一起了的故事便划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