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整天和一群活剥开朗的学生打交道,尝尽人间百味。当然,在工作中,遇到一些调皮捣蛋的孩子,那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情了。我也常常看到有些老师被调皮的孩子气的面红耳赤。但有一种现象却更为常见————说教式教育。每次看到老师们头头是道的教训那些犯错误的孩子,我的心头总是会有这样一个问题———教育是动嘴还是动脑?我们做老师的苦口婆心的说教了很久,到底对犯错误的孩子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呢?
今年暑假有一位家长把一个八岁的孩子带到我的面前,告诉我说:“郭老师,我的孩子今年升二年级,这孩子有多动症,他上课小动作多,是他们全校有名的。””该生不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只是听说我在和孩子沟通方面还比较有办法,就经朋友介绍来找我了。
看到孩子的第一面,我就知道这是一个聪明的小家伙,因为他的眼光中时刻都在闪烁着机灵的光芒。但是由于爸爸妈妈在场,孩子显然表现的很不自在。鉴于这种情况,我告诉家长让他们先暂时回避。为了尽快的打破我和孩子之间陌生的局面,我建议::“咱们俩玩个游戏吧?”。“游戏?”很显然孩子很是吃惊,因为他很少看到一个老师一见面就要和他玩游戏,而不是想其他的老师一样开始没玩没了的说教和批评。
几个游戏过后,我们俩的关系显然拉近了很多。这时小家伙问到:“你到底是谁啊?”我说:“我是管你爸爸妈妈的人,我不管你,明白吗?我想和你做朋友可以吗?”我亲切的说。小家伙歪着脑袋想了想说:“你真的不是管我的?是管我爸爸妈妈的!那好我们做个好朋友吧!”接下来,我们接着玩游戏,这次我们是边玩边聊。
我問:“你喜欢做小动作?”
“嗯”
想改吗?
“嗯,想.”
“改的了吗?”
“改不了!”
“那就不改了!”我肯定的说到。
我给你讲啊,我小时候也喜欢做小动作”。他的眼睛一下子更亮了。我接着说到:“不过,我比你聪明,我做小动作老师发现不了,我有秘诀,你想知道吗?”
“太好了,太好了,快说,快说”小家伙激动的蹦着喊着。
“我小时候想做小动作的时候,就把手放在背后,开始挠痒痒。而且,我还看着老师微笑,不停的点头。这样老师就看不到我在做小动作。”
不信,你站到讲台上来,我坐在座位上,你试一试,看看老师是不是看不到小动作。
小家伙兴奋的站在讲台上一试,果然看不到。之后,我和他拉钩做了一个约定———这是咱俩的秘密,不能告诉任何人。
过了半个月左右,孩子的爸爸突然打过来电话兴奋地说,孩子的班主任说孩子最近小动作少多了,学习也进步了,课堂也认真听讲了。
各位亲爱的家长和老师们,当孩子有一些看似很难改掉的毛病时,他需要的不是我们家长和老师们在耳边千万遍的唠叨,他们更需要我们帮着他们想办法改掉毛病。可是,我们可以思考一下,我们现在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遇到孩子有坏毛病时,除了苦口婆心地说教之外,有没有真正的帮着孩子想想办法呢?
我们来想想,当老师看到小家伙在课堂上自觉的把手背后,而且还微笑地边听课边点头,就以为小家伙是听懂了讲课内容。当老师看到他的改变之后,对孩子的感觉也就与之前不一样了,就会给予或多或少的表扬。当一个一直都只受过批评的学生在得到老师表扬时,那种兴奋之情可想而知,慢慢的他会明白——-课堂上不做小动作可以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就会有意识的慢慢学着自我克服小动作的毛病,也慢慢学会了自我约束。从此,孩子的坏毛病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慢慢的改掉了而且还收获了更多。
有句话问的好:什么是好医生?好医生就是能最大限度的唤起病人自愈的能力。其实,在教学中也一样,只有我们为人师和为人父母者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孩子改正毛病和自主学习能动性,还有教不好的学生吗?
所以,各位亲爱的爸爸妈妈,各位辛勤的老师们,友情建议大家:当遇到孩子出现问题时,我们应该做的是积极的动脑子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的唠叨已成事实的现实。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是动脑而不是动嘴,动脑的教育才是有实实在在的。
今年暑假有一位家长把一个八岁的孩子带到我的面前,告诉我说:“郭老师,我的孩子今年升二年级,这孩子有多动症,他上课小动作多,是他们全校有名的。””该生不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只是听说我在和孩子沟通方面还比较有办法,就经朋友介绍来找我了。
看到孩子的第一面,我就知道这是一个聪明的小家伙,因为他的眼光中时刻都在闪烁着机灵的光芒。但是由于爸爸妈妈在场,孩子显然表现的很不自在。鉴于这种情况,我告诉家长让他们先暂时回避。为了尽快的打破我和孩子之间陌生的局面,我建议::“咱们俩玩个游戏吧?”。“游戏?”很显然孩子很是吃惊,因为他很少看到一个老师一见面就要和他玩游戏,而不是想其他的老师一样开始没玩没了的说教和批评。
几个游戏过后,我们俩的关系显然拉近了很多。这时小家伙问到:“你到底是谁啊?”我说:“我是管你爸爸妈妈的人,我不管你,明白吗?我想和你做朋友可以吗?”我亲切的说。小家伙歪着脑袋想了想说:“你真的不是管我的?是管我爸爸妈妈的!那好我们做个好朋友吧!”接下来,我们接着玩游戏,这次我们是边玩边聊。
我問:“你喜欢做小动作?”
“嗯”
想改吗?
“嗯,想.”
“改的了吗?”
“改不了!”
“那就不改了!”我肯定的说到。
我给你讲啊,我小时候也喜欢做小动作”。他的眼睛一下子更亮了。我接着说到:“不过,我比你聪明,我做小动作老师发现不了,我有秘诀,你想知道吗?”
“太好了,太好了,快说,快说”小家伙激动的蹦着喊着。
“我小时候想做小动作的时候,就把手放在背后,开始挠痒痒。而且,我还看着老师微笑,不停的点头。这样老师就看不到我在做小动作。”
不信,你站到讲台上来,我坐在座位上,你试一试,看看老师是不是看不到小动作。
小家伙兴奋的站在讲台上一试,果然看不到。之后,我和他拉钩做了一个约定———这是咱俩的秘密,不能告诉任何人。
过了半个月左右,孩子的爸爸突然打过来电话兴奋地说,孩子的班主任说孩子最近小动作少多了,学习也进步了,课堂也认真听讲了。
各位亲爱的家长和老师们,当孩子有一些看似很难改掉的毛病时,他需要的不是我们家长和老师们在耳边千万遍的唠叨,他们更需要我们帮着他们想办法改掉毛病。可是,我们可以思考一下,我们现在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遇到孩子有坏毛病时,除了苦口婆心地说教之外,有没有真正的帮着孩子想想办法呢?
我们来想想,当老师看到小家伙在课堂上自觉的把手背后,而且还微笑地边听课边点头,就以为小家伙是听懂了讲课内容。当老师看到他的改变之后,对孩子的感觉也就与之前不一样了,就会给予或多或少的表扬。当一个一直都只受过批评的学生在得到老师表扬时,那种兴奋之情可想而知,慢慢的他会明白——-课堂上不做小动作可以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就会有意识的慢慢学着自我克服小动作的毛病,也慢慢学会了自我约束。从此,孩子的坏毛病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慢慢的改掉了而且还收获了更多。
有句话问的好:什么是好医生?好医生就是能最大限度的唤起病人自愈的能力。其实,在教学中也一样,只有我们为人师和为人父母者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孩子改正毛病和自主学习能动性,还有教不好的学生吗?
所以,各位亲爱的爸爸妈妈,各位辛勤的老师们,友情建议大家:当遇到孩子出现问题时,我们应该做的是积极的动脑子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的唠叨已成事实的现实。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是动脑而不是动嘴,动脑的教育才是有实实在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