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灌木适应性强,生长较快,栽培管理简便,成活率高。高海拔区域非常适宜种植灌木,对于改善高海拔区域生态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对高海拔地区灌木育苗技术进行探究,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高海拔地区;灌木;育苗技术
引言
灌木属于多年生木本植物,常见灌木包含、沙柳、沙地柏、迎春花、高山柳、金露梅、沙棘、黑刺、杜鹃花等各种类型,灌木适应性极强,具有耐干旱贫瘠、耐寒性、耐盐碱等特点,其根系发达,栽培简便,移植容易成活;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微酸性及中性土壤上都能生长,是优良的观赏树种。积极推进灌木林培育,打造强大的灌丛 ,具备水土保持 、涵养水源等生态效益。尤其对于气候环境恶劣的高海拔地区,加强灌木的育苗造林,对于改善高海拔地区生态环境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1高海拔地区环境特征
1.1海拔高度
海拔高度是地形发生变化最为显著的因素之一。 海拔高度对温度条件的垂直变化会产生很大影响。 一般而言,当海拔增加100米时,温度平均下降0.5℃至零下0.6°C。 伴随着海拔高度的递增温度递减,植被生长期减小。 在我国北方,海拔每上升100米,大于或等于10℃的积温会降低150 ~ 200℃。在高海拔区域,往往因为低温、高湿度以及土壤微生物活动受阻,有机物分解缓慢以及更多积累,土壤酸度高[1]。
1.2坡位
坡度位置的差异不但涉及到相对高度的差异,而且还体现了水分、光照、土壤、养分条件的生态序列。由山脊至山脚,坡面的日照时数逐渐减少,土壤也从侵蚀转变为堆积。土壤水分含量、土壤层的厚度、有机质含量以及各种养分含量不断增加。
1.3坡向
由于坡向的差异,各坡向太阳辐射强度和日照时间也有所不同,因此不同坡向的水热条件一级土壤理化性质也存在很大区别。 不同坡向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也随主风的方向的变化而有所改变。 按照风的性质,主风可以对风向斜坡上的小气候特征进行改善。 因此,如果主风来自海洋并且又湿又冷,那么迎风坡将比其他坡更湿,温度更低; 主风来源于大陆,则温度更高。
1.4坡度
坡度会对太阳辐射、日照时间带来影响,进而导致气温、土壤温度以及别的生态因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通常而言,平坦的土壤比较深厚、且肥沃,适合喜欢水分和肥料的树木生长发育;斜坡上,土壤相对肥沃,具有较好的排水性,适宜于灌木幼苗生长。
2高海拔地区灌木育苗精细化技术
结合高海拔地区环境特征 ,灌木育苗具体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2.1灌木苗圃地址的选取
灌木育苗苗圃地点的选择首先考虑适合灌木幼苗生长的自然条件。在露天条件下对裸根苗进行培育的最佳条件:地形平坦且空旷,地面坡度不超过3°。此外,在高海拔地区建立苗圃,要有符合灌溉要求的水源,可以保证苗圃所需水分。此外,要求交通便利,有一定的劳动力需求以及社会条件,便于苗木运输。
2.2灌木苗圃土壤管理
灌木苗圃土壤管理的最终作用主要是为种子萌发、生根以及健康生长提供理想的土壤条件。通常情况下, “苗圃土壤”的标准是栽培层大于25cm;栽培层有机质含量超过5%,具有颗粒状结构。总氮(N)含量超过0.25%,总磷(P)超过0.2%,总钾(K)超过0.4%;土壤容重处于0.7~0.9厘米之间,总孔隙率处于65.0%?75.0%之间。土壤改良应按照“苗圃土壤”的标准,并遵循“查漏补缺”的原则。土壤改良包括深耕,施用有机物,混合砂土。土壤改良应与施肥相结合,并结合实际需求一次性完成。苗圃场地准备是土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整地包括犁地、耙土、去除残留的根、石头以及整平地面等各项任务。一般而言,秋季挖完灌木幼苗后,应及时翻地,并结合翻耙,以保持水分。
2.3种子消毒与播种
在高海拔地区灌木育苗过程中,需要注重苗木种子的消毒以及播种工作。可以采取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完善来完成[2]。在苗圃育苗早期阶段,可以结合实际需求,采取红外线照射仪器设备来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这样能够对现有的卵和细菌进行消灭,防止种子进入土壤遭受外界的不利影响。针对部分大规模苗圃播种工作的开展,一般在整地工作结束之后可以直接采用播种机与垄具将种子播入苗圃地内。这样的联合种植方式能够较好地实现整地、拌种以及播种工作的连续开展。机械方式与人工种植相比较而言,前者能够确控制播种间隔,合理密植,对于后期苗木抚育管理工作比较有利。可以说,采用机械设备能够大幅提高苗木播种效率。
2.4 灌木苗圃施肥
对灌木苗圃施肥的作用是对土壤溶液的组成以及肥力进行改善,提升出苗率以及灌木幼苗成活率。从具体情况着手,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计划,包括施用哪种肥料,施用多少,何时施用以及采用哪种方法。这需要对苗圃土壤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测试。测试项目包括:土壤比重、土壤pH值、土壤容重,有机物含量、总钙含量、总磷含量、总氮含量、总钾含量等。施肥的经济效益应不低于施肥支出,尽可能促使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施肥以基本肥料为基础,并分阶段进行。通常情况下,秋季土壤翻耕时,每年施25%的肥料作为基础肥料。耙前施用50%作为中间层肥料;当床(垄)用作上层肥料时,剩余的25%被施用。当灌木幼苗的生长发育显示矿物质营养不够充分的时候,应第一时间追肥。苗期多边生根后开始追肥,苗期进入快生期时追肥停止。追肥应基于看土、看天、看灌木幼苗以及确定施肥的类型、数量、时间和方法的原则来进行,确保科学施肥。
2.5灌木幼苗培育
在过程中可以选择成熟的优质木材,根粗而多叶,果实期短,促使灌木林实现优质高产。植树造林秧苗通常分为实生苗与无性繁殖秧苗。无性繁殖苗害怕低温,土壤温度要求较高。在育苗过程中需要注意掌控好温度,通过覆盖亦或者扦插方法可以确保灌木幼苗的正常生长发育。灌木幼苗不仅具有强大的根系与快速的生长,而且还具有良好的生长与优良的品质。塑料覆盖物这类方法比较普遍,通常用于干旱区域的保温。在灌木苗期,灌木幼苗的根系生长十分迅速,需要汲取的养分也比较多,并需要更高标准的生长环境。苗木技术人员需要合理施肥以及除草,以确保造林苗木的质量。
2.6科学防止苗木病虫害
在高海拔地区灌木育苗过程中,为了避免在苗木发生病虫害,需要抓好苗木田间管理工作。可以通过科学施肥以及确保适宜的水分来增强苗木的免疫力,防止被病菌侵袭。假如在育苗过程中爆发虫害,就应该结合实际虫害情况来采取针对性的除虫措施[3]。对于苗圃土壤应确保具备较好地排水性,避免因水分太多而导致根部腐烂,引发病虫害。假如在育苗过程中发生十分严重的大范围的传染性病虫害,则需要及时对病虫害感染区域的灌木幼苗隔离以及焚毁,避免病虫害持续蔓延。平时应注意灌木幼苗的生长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灌木幼苗的正常生长发育。
3结语
总之,为了有效改善高海拔地区生态环境,各个地区林业部门应加大造林力度。应结合高海拔地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取科學有效的灌木育苗技术,以不断提升灌木林造林成效,增加高海拔地区植被覆盖率,保护地方生态环境,推动林业建设工作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邱雪梅.高海拔地区灌木育苗技术初探[J].现代园艺,2012,(6):59-60.
[2]赵高鑫,吴凌子,刘润萍.现代林业育苗技术的重点与造林技术初探[J].吉林农业,2018(20):100.
[3]鲍玉波.现代林业育苗技术的重点与造林技术初探[J].种子科技,2018,36(12):71-72.
作者简介:罗旦东远(1989-),男,藏,青海省泽库县人,专科学历,助理工程师,从事林业工作。
关键词:高海拔地区;灌木;育苗技术
引言
灌木属于多年生木本植物,常见灌木包含、沙柳、沙地柏、迎春花、高山柳、金露梅、沙棘、黑刺、杜鹃花等各种类型,灌木适应性极强,具有耐干旱贫瘠、耐寒性、耐盐碱等特点,其根系发达,栽培简便,移植容易成活;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微酸性及中性土壤上都能生长,是优良的观赏树种。积极推进灌木林培育,打造强大的灌丛 ,具备水土保持 、涵养水源等生态效益。尤其对于气候环境恶劣的高海拔地区,加强灌木的育苗造林,对于改善高海拔地区生态环境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1高海拔地区环境特征
1.1海拔高度
海拔高度是地形发生变化最为显著的因素之一。 海拔高度对温度条件的垂直变化会产生很大影响。 一般而言,当海拔增加100米时,温度平均下降0.5℃至零下0.6°C。 伴随着海拔高度的递增温度递减,植被生长期减小。 在我国北方,海拔每上升100米,大于或等于10℃的积温会降低150 ~ 200℃。在高海拔区域,往往因为低温、高湿度以及土壤微生物活动受阻,有机物分解缓慢以及更多积累,土壤酸度高[1]。
1.2坡位
坡度位置的差异不但涉及到相对高度的差异,而且还体现了水分、光照、土壤、养分条件的生态序列。由山脊至山脚,坡面的日照时数逐渐减少,土壤也从侵蚀转变为堆积。土壤水分含量、土壤层的厚度、有机质含量以及各种养分含量不断增加。
1.3坡向
由于坡向的差异,各坡向太阳辐射强度和日照时间也有所不同,因此不同坡向的水热条件一级土壤理化性质也存在很大区别。 不同坡向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也随主风的方向的变化而有所改变。 按照风的性质,主风可以对风向斜坡上的小气候特征进行改善。 因此,如果主风来自海洋并且又湿又冷,那么迎风坡将比其他坡更湿,温度更低; 主风来源于大陆,则温度更高。
1.4坡度
坡度会对太阳辐射、日照时间带来影响,进而导致气温、土壤温度以及别的生态因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通常而言,平坦的土壤比较深厚、且肥沃,适合喜欢水分和肥料的树木生长发育;斜坡上,土壤相对肥沃,具有较好的排水性,适宜于灌木幼苗生长。
2高海拔地区灌木育苗精细化技术
结合高海拔地区环境特征 ,灌木育苗具体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2.1灌木苗圃地址的选取
灌木育苗苗圃地点的选择首先考虑适合灌木幼苗生长的自然条件。在露天条件下对裸根苗进行培育的最佳条件:地形平坦且空旷,地面坡度不超过3°。此外,在高海拔地区建立苗圃,要有符合灌溉要求的水源,可以保证苗圃所需水分。此外,要求交通便利,有一定的劳动力需求以及社会条件,便于苗木运输。
2.2灌木苗圃土壤管理
灌木苗圃土壤管理的最终作用主要是为种子萌发、生根以及健康生长提供理想的土壤条件。通常情况下, “苗圃土壤”的标准是栽培层大于25cm;栽培层有机质含量超过5%,具有颗粒状结构。总氮(N)含量超过0.25%,总磷(P)超过0.2%,总钾(K)超过0.4%;土壤容重处于0.7~0.9厘米之间,总孔隙率处于65.0%?75.0%之间。土壤改良应按照“苗圃土壤”的标准,并遵循“查漏补缺”的原则。土壤改良包括深耕,施用有机物,混合砂土。土壤改良应与施肥相结合,并结合实际需求一次性完成。苗圃场地准备是土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整地包括犁地、耙土、去除残留的根、石头以及整平地面等各项任务。一般而言,秋季挖完灌木幼苗后,应及时翻地,并结合翻耙,以保持水分。
2.3种子消毒与播种
在高海拔地区灌木育苗过程中,需要注重苗木种子的消毒以及播种工作。可以采取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完善来完成[2]。在苗圃育苗早期阶段,可以结合实际需求,采取红外线照射仪器设备来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这样能够对现有的卵和细菌进行消灭,防止种子进入土壤遭受外界的不利影响。针对部分大规模苗圃播种工作的开展,一般在整地工作结束之后可以直接采用播种机与垄具将种子播入苗圃地内。这样的联合种植方式能够较好地实现整地、拌种以及播种工作的连续开展。机械方式与人工种植相比较而言,前者能够确控制播种间隔,合理密植,对于后期苗木抚育管理工作比较有利。可以说,采用机械设备能够大幅提高苗木播种效率。
2.4 灌木苗圃施肥
对灌木苗圃施肥的作用是对土壤溶液的组成以及肥力进行改善,提升出苗率以及灌木幼苗成活率。从具体情况着手,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计划,包括施用哪种肥料,施用多少,何时施用以及采用哪种方法。这需要对苗圃土壤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测试。测试项目包括:土壤比重、土壤pH值、土壤容重,有机物含量、总钙含量、总磷含量、总氮含量、总钾含量等。施肥的经济效益应不低于施肥支出,尽可能促使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施肥以基本肥料为基础,并分阶段进行。通常情况下,秋季土壤翻耕时,每年施25%的肥料作为基础肥料。耙前施用50%作为中间层肥料;当床(垄)用作上层肥料时,剩余的25%被施用。当灌木幼苗的生长发育显示矿物质营养不够充分的时候,应第一时间追肥。苗期多边生根后开始追肥,苗期进入快生期时追肥停止。追肥应基于看土、看天、看灌木幼苗以及确定施肥的类型、数量、时间和方法的原则来进行,确保科学施肥。
2.5灌木幼苗培育
在过程中可以选择成熟的优质木材,根粗而多叶,果实期短,促使灌木林实现优质高产。植树造林秧苗通常分为实生苗与无性繁殖秧苗。无性繁殖苗害怕低温,土壤温度要求较高。在育苗过程中需要注意掌控好温度,通过覆盖亦或者扦插方法可以确保灌木幼苗的正常生长发育。灌木幼苗不仅具有强大的根系与快速的生长,而且还具有良好的生长与优良的品质。塑料覆盖物这类方法比较普遍,通常用于干旱区域的保温。在灌木苗期,灌木幼苗的根系生长十分迅速,需要汲取的养分也比较多,并需要更高标准的生长环境。苗木技术人员需要合理施肥以及除草,以确保造林苗木的质量。
2.6科学防止苗木病虫害
在高海拔地区灌木育苗过程中,为了避免在苗木发生病虫害,需要抓好苗木田间管理工作。可以通过科学施肥以及确保适宜的水分来增强苗木的免疫力,防止被病菌侵袭。假如在育苗过程中爆发虫害,就应该结合实际虫害情况来采取针对性的除虫措施[3]。对于苗圃土壤应确保具备较好地排水性,避免因水分太多而导致根部腐烂,引发病虫害。假如在育苗过程中发生十分严重的大范围的传染性病虫害,则需要及时对病虫害感染区域的灌木幼苗隔离以及焚毁,避免病虫害持续蔓延。平时应注意灌木幼苗的生长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灌木幼苗的正常生长发育。
3结语
总之,为了有效改善高海拔地区生态环境,各个地区林业部门应加大造林力度。应结合高海拔地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取科學有效的灌木育苗技术,以不断提升灌木林造林成效,增加高海拔地区植被覆盖率,保护地方生态环境,推动林业建设工作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邱雪梅.高海拔地区灌木育苗技术初探[J].现代园艺,2012,(6):59-60.
[2]赵高鑫,吴凌子,刘润萍.现代林业育苗技术的重点与造林技术初探[J].吉林农业,2018(20):100.
[3]鲍玉波.现代林业育苗技术的重点与造林技术初探[J].种子科技,2018,36(12):71-72.
作者简介:罗旦东远(1989-),男,藏,青海省泽库县人,专科学历,助理工程师,从事林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