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日趋复杂多边,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推进较慢,导致我国大学的就业难问题越来越凸显。基于此,本文从国家、学校和学生本身三个方面入手,全面分析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 原因 供求失衡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渐增大以及国内国外经济环境日趋复杂,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但没有缓解,反而有愈发严重的趋势。分析其中的原因,有国家政策制定以及经济环境造成的问题,也有高校在专业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的缺陷,同时大学生自身的素质、角色定位等原因也对当前的就业难问题负有一定的责任。以下本文将分三个主要方面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
二、国家层面的原因
(一)高校扩招导致短期内大学生就业供求失衡
自1999年开始,全国高校开始进行扩招,到2002年高校毕业生达145万,此后逐年增长迅猛,2005年达380万,4年内增加了223万。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559万人,比2012年增加50万人,与2002年相比,10年间增加400万。仅就广东省而言,据广东省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介绍,广东2014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总数为47.2万人,比2013年增加3万人,加上来广东“淘金”的外省院校毕业生,预计今年将有75万省内外高校毕业生在粤求职,占全国总数近1/10。
与高校毕业人数迅速增长的同时,高校毕业生需求却并没有以相同速度增长。众所周知,我国近年来不断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扩大就业,但每年增加就业增速远没有毕业生供给增速快,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3年《就业蓝皮书》中指出2013年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率有所下降,而职高院校学生就业率与往年持平。统计研究数据表明,2013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比2012年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2013届211院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89%(非失业率90%),非211本科院校为87%、高职高专为84%;而2012年届半年后就业率211院校为93%(非失业率94%)、非211本科院校为90%、高职高专院校为84%。而这些数据的取得约有三分之一的就业是在毕业后半年内完成的,如果仅考虑毕业时的就业率,问题将更加严重。
从以上数据看出,由于毕业生的供给与需求增速不匹配,导致短期内大学毕业生供给量绝对过剩,未来随着经济增速提高,就业需求不断增加,这一原因将会缓解和消除。
(二)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导致大学生就业难
由经济学经典的奥肯定律我们知道,GD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一个百分点,这说明经济发展的同时会带动就业的同步增长。但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速持续放缓,2013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長7.7%,近些年来首次低于8%,增速的放缓意味着对于就业的需求也同步放缓,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形成。
另外,近些年来世界性的经济危机频发,如美国的次贷危机,欧洲的债务危机,加大了世界经济的动荡,为本没复苏的世界经济又蒙上了一层阴影。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高速发展的中国也无法独善其身,在我国国内的一些地区和一些行业,经济危机的影响已经非常明显,很多公司企业开始大量裁员,招聘需求也大幅减少,这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压力异常巨大,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异常突出。
(三)法律制度和市场机制不完善导致大学生就业存在体制性困难
首先,管理体制的掌握导致了大学生就业的管理混乱。当前大学生劳动力市场没有统一的管理,政出多门,政府未能给大学生就业提供一个良好的服务媒介。市场中,教育部门、人事部门、劳动部门以及各高等院校单位各自为营,举办的种类繁多的专场招聘会,让人目不暇接。而各地推出的各种规模的招聘会一场接着一场,一个比一个声势大,使大学生们在各个城市之间疲于奔命,这其中政府、高校以及企业只从自身利益出发,造成市场的混乱,政府又未能有效的行驶监管者的角色,导致毕业生暂时不能有效就业。同时,在大学生就业中存在很严重的结构性差异问题。如学历性差异性,即研究生毕业生总体供不应求,本科生供需大体平衡,而专科、高职毕业生供大于求。另外学校差异,像清华、北大等名校的毕业生根本不用愁就业,基本都是抢购一空,而其他高校,尤其是一些高职高专院校的就业非常不容乐观。最后,性别上存在差异性,总体而言男毕业生要比女毕业生更好找到工作,很多单位明文规定只招聘男性求职者,而对女性求职者多持有否定的歧视态度。
在市场机制方面,在改革开放初期大学生数量有限和整体上供不应求的一段时期,大学生就业主要是通过计划和行政配置方式来进行的,这种配置就等同与商品一样,是短缺经济的集中表现,是政府代替市场行使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就业早已从“政府包分配”向主要在市场中进行“双向选择”的转变,市场机制在大学生就业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但在当前的市场机制下,由于某些机制并不健全,同时市场经济条件的政府也并不是无事可做,直接导致了当前大学生就业的机制缺失——市场机制的不健全与政府的不作为并存。我国目前的情况是,一方面传统的计划和行政配置方式起不到资源配置的作用了;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发挥作用所需要的相关法律制度又没有建立起来。在这种情况下,面对短时期急剧增加的大学生,国家、社会、学校以及大学生本身都有点准备不足。
三、高校层面的原因
(一)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毕业生与市场不匹配
我国从1999年开进行扩招至今,学科和专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就一直不同程度地存在。突出地表现为部分高校在“扩招”过程中,出于行政业绩和经济利益的考虑,某些专业大幅度扩招,造成这些专业的毕业生“积压过剩”。一些文科专业大幅“扩招”,造成学科结构性失衡,为以后的就业留下隐患;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严重滞后于市场,学不能用,用非所学,毕业生社会适应性差,就业竞争力不强。我国四年一个周期的高校专业设置决定着专业人才的产出量,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周期有较大的关联。企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专业培养人才的2~4倍,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四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四年后变成了滞销专业,供给与需求错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高分低能。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一些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系统,应有的动手能力也不强。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二)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
国家对教育投资逐年增加,使得当前高等院校的软硬件设施有了较大发展,但高校学生就业问题却没有得到提高,反而却越来越严重。首先是当前高校对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与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等没能及时更新,严重滞后于經济社会的发展节奏,目前已经严重不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要求;其次,教材与时俱进的更新速度过慢,从课本中无法反映出当前经济社会变化的热点问题;再次,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钩,造成结构性供求矛盾。高等教育的滞后性和周期长的两个特点确定了其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不够,而高校人才预测工作处于探索阶段甚至还没有开始,都造成了高校招生功利性比较明显,与社会需求结合不够紧密,甚至脱节,导致高校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
(三)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存在问题
与国外发达的高等教育制度相比,我国的高校学生培养制度改革进展缓慢。教学体制仍然停留在“精英化”阶段,小课堂变为大课堂,学年制仍处主导地位,而适合学生个性培养的完全学分制推进中遇到很多阻力,并且推动动力不足。各高校培养出的学生缺乏特色,缺乏核心竞争力,而各高校千篇一律的专业重复设置更是雪上加霜。在现行教育体系下,重考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书本轻素质的现象普遍存在,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尤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与用人单位的“来者能用、用者出效益”的要求存在差别。
四、大学生个人原因
(一)就业观畸形致自己堵上就业大门
当前普遍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定位过高,经历了高考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在毕业时有着较高的心理期望值,求高新、求舒适的心态在大学生中比较普遍。社会中的现象表面一方面许多大学毕业生们声称找不到理想的单位,而同时有许多急需人才的基层一线用人单位又招聘不到人。当前大学生的就业观念畸形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就业的期望值过高,与现行的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相协调,据2012年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六成大学生月薪期望值低于3000元。但近八成的用人单位却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二是就业理念存在误区,如“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三是职业规划短视,所学并非所爱。大学生就业不是到了大四才开始准备,而应在读大学的第一天就有思想基础。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有目的提升职业修养,四年级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我国的大学生为了能考上大学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就不再认真学习了,对市场变化、社会变化关心度较低,注意力和精力都应付考试了。多数学生对职业目标相对模糊,没有把兴趣、爱好与自己所学专业很好结合。
(二)就业心理与择业心理准备不足致就业缺乏自我定位
大学生在就业与择业的心理准备上缺乏准备,也很少得到学校和社会的培养。具体来说一是盲目攀比的心理普遍存在。攀比心理实际上是一种求名心理,即通过单位或职业的牌子,来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如公务员、国企近些年如此火热就是这层方面的原因。二是择业动机失衡。选择什么的工作?这个问题每个大学毕业生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当前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动机常常受到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对于一些大学生而言,个人因素又是会放在较低的位置,而社会和家庭的因素会放的很高。导致的结果是有时择业动机过强及目标过高,而有时却是择业动机过弱、目标不明确,部分学生在择业问题上存在依赖和盲目乐观的心理,认为择业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无需自己费心,导致学习动力不足,竞争意识缺乏。三是某些性格缺陷。性格上的缺陷会影响毕业生在择业的选择上出现偏差,比如有与人接触恐惧症的毕业生往往就会选择一些较少与人打交道的职业,影响自身的就业面。
(三)整体素质偏低致市场认可度大打折扣
质与量往往是一个矛盾的事物。大学生扩招以来,在高中教学水平没有显著提高的条件下,大学生数量上升必然使得原来没有机会上大学的学生有机会上了大学,这必然导致大学生群体的质量下降,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出现了良莠不齐的现象。同时,如一些从技术类中专院校升为大专院校的学校,大专院校升为本科院校,而其根本不具备这方面人才培养的实力,却在国家扩招形式的影响下也招收类似专业的学生,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必然存在质量上的悬殊。另一方面,同一个学校的同一专业的不同学生由于个人家庭出生的背景,受教育的背景以及个体性格与资质差异等各方面相关因素的影响,尽管都在相同的环境、相同条件下接受相同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但对于受教育者而言,个体的差异必然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同样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有的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的动手能力欠缺,能顺利完成该专业的课程学习对于他们而言已经非一件易事;相反,有的学生却不仅能自如的学好本专业的课程相关的知识并能培养良好的动手实践能力,甚至还能有大量的学习时间来辅修其他专业。这些学生具有良好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丁元竹.正确认识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宏观经济研究,2003,03:3-6.
[2]涂思义.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01:13-15.
[3]姚裕群.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演变与近期发展趋势[J]. 人口学刊,2008,01:10-14.
作者简介:郭小青(1986-),女,汉族,湖南娄底人,任职于广东海洋大学海洋与气象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 原因 供求失衡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渐增大以及国内国外经济环境日趋复杂,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但没有缓解,反而有愈发严重的趋势。分析其中的原因,有国家政策制定以及经济环境造成的问题,也有高校在专业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的缺陷,同时大学生自身的素质、角色定位等原因也对当前的就业难问题负有一定的责任。以下本文将分三个主要方面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
二、国家层面的原因
(一)高校扩招导致短期内大学生就业供求失衡
自1999年开始,全国高校开始进行扩招,到2002年高校毕业生达145万,此后逐年增长迅猛,2005年达380万,4年内增加了223万。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559万人,比2012年增加50万人,与2002年相比,10年间增加400万。仅就广东省而言,据广东省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介绍,广东2014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总数为47.2万人,比2013年增加3万人,加上来广东“淘金”的外省院校毕业生,预计今年将有75万省内外高校毕业生在粤求职,占全国总数近1/10。
与高校毕业人数迅速增长的同时,高校毕业生需求却并没有以相同速度增长。众所周知,我国近年来不断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扩大就业,但每年增加就业增速远没有毕业生供给增速快,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3年《就业蓝皮书》中指出2013年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率有所下降,而职高院校学生就业率与往年持平。统计研究数据表明,2013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比2012年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2013届211院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89%(非失业率90%),非211本科院校为87%、高职高专为84%;而2012年届半年后就业率211院校为93%(非失业率94%)、非211本科院校为90%、高职高专院校为84%。而这些数据的取得约有三分之一的就业是在毕业后半年内完成的,如果仅考虑毕业时的就业率,问题将更加严重。
从以上数据看出,由于毕业生的供给与需求增速不匹配,导致短期内大学毕业生供给量绝对过剩,未来随着经济增速提高,就业需求不断增加,这一原因将会缓解和消除。
(二)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导致大学生就业难
由经济学经典的奥肯定律我们知道,GD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一个百分点,这说明经济发展的同时会带动就业的同步增长。但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速持续放缓,2013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長7.7%,近些年来首次低于8%,增速的放缓意味着对于就业的需求也同步放缓,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形成。
另外,近些年来世界性的经济危机频发,如美国的次贷危机,欧洲的债务危机,加大了世界经济的动荡,为本没复苏的世界经济又蒙上了一层阴影。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高速发展的中国也无法独善其身,在我国国内的一些地区和一些行业,经济危机的影响已经非常明显,很多公司企业开始大量裁员,招聘需求也大幅减少,这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压力异常巨大,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异常突出。
(三)法律制度和市场机制不完善导致大学生就业存在体制性困难
首先,管理体制的掌握导致了大学生就业的管理混乱。当前大学生劳动力市场没有统一的管理,政出多门,政府未能给大学生就业提供一个良好的服务媒介。市场中,教育部门、人事部门、劳动部门以及各高等院校单位各自为营,举办的种类繁多的专场招聘会,让人目不暇接。而各地推出的各种规模的招聘会一场接着一场,一个比一个声势大,使大学生们在各个城市之间疲于奔命,这其中政府、高校以及企业只从自身利益出发,造成市场的混乱,政府又未能有效的行驶监管者的角色,导致毕业生暂时不能有效就业。同时,在大学生就业中存在很严重的结构性差异问题。如学历性差异性,即研究生毕业生总体供不应求,本科生供需大体平衡,而专科、高职毕业生供大于求。另外学校差异,像清华、北大等名校的毕业生根本不用愁就业,基本都是抢购一空,而其他高校,尤其是一些高职高专院校的就业非常不容乐观。最后,性别上存在差异性,总体而言男毕业生要比女毕业生更好找到工作,很多单位明文规定只招聘男性求职者,而对女性求职者多持有否定的歧视态度。
在市场机制方面,在改革开放初期大学生数量有限和整体上供不应求的一段时期,大学生就业主要是通过计划和行政配置方式来进行的,这种配置就等同与商品一样,是短缺经济的集中表现,是政府代替市场行使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就业早已从“政府包分配”向主要在市场中进行“双向选择”的转变,市场机制在大学生就业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但在当前的市场机制下,由于某些机制并不健全,同时市场经济条件的政府也并不是无事可做,直接导致了当前大学生就业的机制缺失——市场机制的不健全与政府的不作为并存。我国目前的情况是,一方面传统的计划和行政配置方式起不到资源配置的作用了;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发挥作用所需要的相关法律制度又没有建立起来。在这种情况下,面对短时期急剧增加的大学生,国家、社会、学校以及大学生本身都有点准备不足。
三、高校层面的原因
(一)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毕业生与市场不匹配
我国从1999年开进行扩招至今,学科和专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就一直不同程度地存在。突出地表现为部分高校在“扩招”过程中,出于行政业绩和经济利益的考虑,某些专业大幅度扩招,造成这些专业的毕业生“积压过剩”。一些文科专业大幅“扩招”,造成学科结构性失衡,为以后的就业留下隐患;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严重滞后于市场,学不能用,用非所学,毕业生社会适应性差,就业竞争力不强。我国四年一个周期的高校专业设置决定着专业人才的产出量,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周期有较大的关联。企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专业培养人才的2~4倍,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四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四年后变成了滞销专业,供给与需求错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高分低能。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一些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系统,应有的动手能力也不强。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二)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
国家对教育投资逐年增加,使得当前高等院校的软硬件设施有了较大发展,但高校学生就业问题却没有得到提高,反而却越来越严重。首先是当前高校对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与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等没能及时更新,严重滞后于經济社会的发展节奏,目前已经严重不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要求;其次,教材与时俱进的更新速度过慢,从课本中无法反映出当前经济社会变化的热点问题;再次,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钩,造成结构性供求矛盾。高等教育的滞后性和周期长的两个特点确定了其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不够,而高校人才预测工作处于探索阶段甚至还没有开始,都造成了高校招生功利性比较明显,与社会需求结合不够紧密,甚至脱节,导致高校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
(三)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存在问题
与国外发达的高等教育制度相比,我国的高校学生培养制度改革进展缓慢。教学体制仍然停留在“精英化”阶段,小课堂变为大课堂,学年制仍处主导地位,而适合学生个性培养的完全学分制推进中遇到很多阻力,并且推动动力不足。各高校培养出的学生缺乏特色,缺乏核心竞争力,而各高校千篇一律的专业重复设置更是雪上加霜。在现行教育体系下,重考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书本轻素质的现象普遍存在,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尤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与用人单位的“来者能用、用者出效益”的要求存在差别。
四、大学生个人原因
(一)就业观畸形致自己堵上就业大门
当前普遍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定位过高,经历了高考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在毕业时有着较高的心理期望值,求高新、求舒适的心态在大学生中比较普遍。社会中的现象表面一方面许多大学毕业生们声称找不到理想的单位,而同时有许多急需人才的基层一线用人单位又招聘不到人。当前大学生的就业观念畸形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就业的期望值过高,与现行的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相协调,据2012年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六成大学生月薪期望值低于3000元。但近八成的用人单位却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二是就业理念存在误区,如“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三是职业规划短视,所学并非所爱。大学生就业不是到了大四才开始准备,而应在读大学的第一天就有思想基础。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有目的提升职业修养,四年级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我国的大学生为了能考上大学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就不再认真学习了,对市场变化、社会变化关心度较低,注意力和精力都应付考试了。多数学生对职业目标相对模糊,没有把兴趣、爱好与自己所学专业很好结合。
(二)就业心理与择业心理准备不足致就业缺乏自我定位
大学生在就业与择业的心理准备上缺乏准备,也很少得到学校和社会的培养。具体来说一是盲目攀比的心理普遍存在。攀比心理实际上是一种求名心理,即通过单位或职业的牌子,来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如公务员、国企近些年如此火热就是这层方面的原因。二是择业动机失衡。选择什么的工作?这个问题每个大学毕业生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当前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动机常常受到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对于一些大学生而言,个人因素又是会放在较低的位置,而社会和家庭的因素会放的很高。导致的结果是有时择业动机过强及目标过高,而有时却是择业动机过弱、目标不明确,部分学生在择业问题上存在依赖和盲目乐观的心理,认为择业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无需自己费心,导致学习动力不足,竞争意识缺乏。三是某些性格缺陷。性格上的缺陷会影响毕业生在择业的选择上出现偏差,比如有与人接触恐惧症的毕业生往往就会选择一些较少与人打交道的职业,影响自身的就业面。
(三)整体素质偏低致市场认可度大打折扣
质与量往往是一个矛盾的事物。大学生扩招以来,在高中教学水平没有显著提高的条件下,大学生数量上升必然使得原来没有机会上大学的学生有机会上了大学,这必然导致大学生群体的质量下降,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出现了良莠不齐的现象。同时,如一些从技术类中专院校升为大专院校的学校,大专院校升为本科院校,而其根本不具备这方面人才培养的实力,却在国家扩招形式的影响下也招收类似专业的学生,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必然存在质量上的悬殊。另一方面,同一个学校的同一专业的不同学生由于个人家庭出生的背景,受教育的背景以及个体性格与资质差异等各方面相关因素的影响,尽管都在相同的环境、相同条件下接受相同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但对于受教育者而言,个体的差异必然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同样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有的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的动手能力欠缺,能顺利完成该专业的课程学习对于他们而言已经非一件易事;相反,有的学生却不仅能自如的学好本专业的课程相关的知识并能培养良好的动手实践能力,甚至还能有大量的学习时间来辅修其他专业。这些学生具有良好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丁元竹.正确认识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宏观经济研究,2003,03:3-6.
[2]涂思义.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01:13-15.
[3]姚裕群.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演变与近期发展趋势[J]. 人口学刊,2008,01:10-14.
作者简介:郭小青(1986-),女,汉族,湖南娄底人,任职于广东海洋大学海洋与气象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