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心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k22933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以来,长辈大多偏爱最年幼的孩子,我的祖父与祖母却相反,二老最偏爱的是大哥。
  读初中前,每次与大哥、弟弟一起看望祖父与祖母,二老总能从柜子里变出零食给我们。如果我们兄弟三人都在房里,零食是平分的,二老这时候倒没有偏心。但零食不够时,二老舍不得拿出零食了,就会趁我与弟弟不在房里,偷偷地往大哥手里塞零食;或者单独把大哥叫来房内,偷偷给零食。有时候分了零食,还有剩余,二老还会趁我们回家前,再给大哥偷偷塞一份。
  大哥不偏心,总会把多得的零食分与我、弟弟。
  我曾听两位婶婶说过,祖父与祖母老是把零食藏起来,为的就是等大哥放假回来,再拿给大哥吃。大哥后来上了高中,回来的次数少了,早已不再吃零食了。祖母还喜欢藏着零食,但有时候默默地等得太久了,零食早已发霉变质。
  很小的时候,兄弟间偶尔发生了口角,祖父与祖母不论谁对谁错,一律维护大哥。我因为年纪尚小,也因为对二老了解甚少,更因为与二老一起生活的时间少之又少,理解不了他们为何如此偏心,对他们的感情就不如大哥深,也没有像大哥那样万般关心他们。
  祖父生前,只要他手指甲与脚趾甲长了,大哥都会拿着剪刀给祖父剪掉。但这事原本不用等到大哥回家的,祖母、母亲与婶婶们都在家呢,祖父却不让别人来,死心塌地要等大哥回来,还隔三岔五就念叨着大哥什么时候回来。个别时候,祖父脚趾甲塞满了黑麻麻的污垢,但大哥从不怕脏,他蹲在地上,左手捏着祖父的脚趾,右手握着剪刀。完事了,大哥再打来一盆水,给祖父仔仔细细地洗手脚。另外,大哥还会给祖父挖耳垢、剪鼻毛、捏肩捶背等。
  2002年夏天,祖父过世了。要封钉的时候,按照习俗小孩不能看,我们就都躲在房里,但大哥偷偷从门缝往外看着,因为这会是最后一眼了。只看了一眼就封钉了,但只是这一瞬间,祖父安详的面庞深深刻在大哥心里。只是一眼,却是今生最后一眼,大哥再也控制不住情绪。
  祖母也喜欢把一些事情放着,等大哥回来了再做。比如尿桶(早前农村常见,木制或塑料制)要满了,得作农家肥挑到地里浇蔬菜了,祖母上了年纪挑担有些吃力,她又不让别人帮忙,就另找一个空桶,等着大哥回来,还逢人就问大哥什么时候会回来。
  大哥很勤快,他把尿桶挑到地里,浇好菜,拿起锄头锄草。祖母闲不住,还种了一点地瓜。大哥一有时间,都会陪祖母待在地里,翻整土地、施肥、整理藤枝等。
  祖父有个遗愿,就是他过世后,不管祖母是要自己做饭,还是与儿子们一起吃,儿女们都不得干预。祖母选择了前者,父亲与叔叔们也就尊重她的选择。父亲他们都会给祖母砍柴火,但大哥一放假就上山给祖母砍柴,甚至有时候家里的农活都顾不上。这时候,大哥偏心了。
  大哥上学时候省吃俭用,有时候能省下五毛钱,他偷偷地把这点钱硬塞给祖母,或者用这点钱给祖母买火柴与盐。
  如前所述,祖父与祖母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等大哥回来,似乎是因为二老对大哥太过于依赖了,但其实这是因为二老在大哥心里分量最重。
  大哥打小就跟祖父、祖母在祖屋一起生活,睡同一张床,跟着上山下田,每一刻都想缠着二老,用“黏人”二字都不足以形容。我入学前,母亲、婶婶们、堂弟们常年在外,只有大哥最经常陪着祖父与祖母,大哥就是二老最珍贵的心头宝了。
  迁入新居前,母亲有一次要去地里干农活,我与弟弟年纪都很小得有人看着,家里还得有人做饭给放学回来的姐姐吃。这项任务落到大哥(六七岁就懂得做饭)身上了,可他偏偏要跟祖父、祖母到山上捡柴火,更不听劝,母亲动用了竹条的“大刑”,他无可奈何之下才就范。
  搬入新居后,大哥不肯与祖父、祖母分开睡,就不到新居睡觉,甚至被“抓”回新居了还偷偷摸摸跑回祖屋。如此反复了几次,母亲只好又动用“大刑”。大哥被打怕了,不得不违心在新居睡觉,还嘤嘤哭泣了好几个晚上。过了一段时间,大哥习惯了,不再死了心眼要回祖屋,但他对祖父、祖母的感情愈发浓厚。
  可以肯定的是,祖父与祖母那时候也劝大哥与他们分开睡。可以想象的是,自从大哥不再回祖屋睡觉了,二老还曾倚着门,等着大哥回来。
  时至今日,每每说起祖父与祖母,左邻右舍都会提及大哥,都夸大哥懂事又孝顺。这时候,我总会想起祖父与祖母的偏心,但我知道,这样的偏心是理所应当的,更是值得的。
  责任编辑:黄艳秋
其他文献
墨山铺的早晨  我的故乡墨山铺的清晨,永远是美妙的,起初是难以形容的雅静,紧接着便是整个世界的生动。  墨山铺,在上世纪70年代巴华两地的版图上,是一个叫得响的名字,几十户人家,一个小小的村落,屋门对着门,屋壁挨着壁,远远望去,那青石铺成的街面两侧是一幢幢精致的青砖黑瓦的院落,因为村庄如一弯月亮,外村人又把墨山铺叫作“月亮街”。院里静静坐着明三暗四的七间屋,前三间是稳稳当当的青砖黑瓦,后四间是泥墙
期刊
17岁那年冬天,我在一个建筑公司的铆焊厂当工人。上班第一天,认识了我师傅:中等个儿,黑黢黢的脸膛。戴一顶旧棉皮帽子,两个帽耳朵毛朝外斜系在后面。一件旧的棉半大衣,敞着怀。一辆旧自行车,车后座夹着一个饭盒,这是一个极普通且略有点邋遢的人。  师傅教我的方法也很特别:上班第二天,就递给我一本书《铆工》,让我好好看看。之后的二十多天里,一是他忙,二是心里怕他,也不敢问,也不知道该问什么,那本“天书”翻了
期刊
夜深了。  银行的朋友晖打来电话:“是这样,我想起我小时候的一件事,可以跟你说吗?我父亲去世的时候,我才十岁,由于他常常出差,所以那时候,我不悲伤,在我心里,只不过他还是出差去了,不久就会回来。后来,我长大了,等我明白他永远也不会回来了,除了悲伤,更多的是一种悔恨。我那时怎么会用那么无动于衷的态度去面对我父亲的去世呢?这件事一直困扰了我很久,一直到现在,每想起来,我都不能原谅自己,我真的……”  
期刊
故乡在楚地云台梦泽,到了五月初五那天,家家洒水庭院,扫阳尘,开窗户,门插艾,把一冬一春的晦气驱赶一尽。  小伢们要穿上新衣,身挂一串彩丝菱角与织锦香袋,和一只丝网兜,里面卧了一枚青皮咸鸭蛋。一群伢们满街跑,拍了手儿唱:  五月五,是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家家照例煮粽子,煮咸鸭蛋,炸油香馓子,吃到平日吃不上的又甜又酥的芝麻糕,还有又香又糯的绿豆糕。大人
期刊
过年了,我们驱车去看乡下的老姨。说实在的,我们都是把姨家当成还能回得去的故乡了。  姨家住在隐贤镇时郢村。隐贤是千年古镇,因唐时著名贤士董邵南在此隐居而得名,韩愈曾为他写下著名长诗《嗟哉董生行》和千古奇文《送董邵南序》。时郢村位处隐贤镇东约3公里,虽没出过有名的大人物,但却是旱涝保收、富庶一方的鱼米之乡。人常说“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盖因一般情况下都是水往东流,然故乡偏偏“山倒转,水倒流”,山称“
期刊
不知从何时起,此岸江南已在彼岸,遥在桥的那边了。  看完国内实力派水彩画家林绍灵的“桥那边”画展,我的思绪一连好几天都在“桥那边”打转转,一阵阵杨柳风、杏花雨从“桥那边”吹过来飘过去,搅动着我心底里的什么,似有“三月不知肉味”之况。我总觉得,在那些画里有一个精灵在舞蹈。这个精灵,我看不见,又隐约可辨;我说不出,却又在嘴边。它依稀是画里的一座桥、一湾水。它又不是那桥那水。它仿佛是与“桥那边”、“水那
期刊
在陕北农村,柳编如同锅碗瓢盆一样普及,家家户户都用。  春天,人们用柳编粪箕抓粪肥;夏天,人们用柳编筐子提猪草;秋天,人们用柳编筛子晒杏皮;冬天,人们用柳编笊篱捞粉条。平时歪歪斜斜地摆在烂草窑某个角落里的柳编,看似无用却时时处处都离不开人们的生活,帮衬着人们的生活。  砍割柳条的最佳时间是白露过后柳条刚刚发芽的时候。错过这段时间,柳条就变脆变硬,缺乏韧劲,不适合编织了。人们用来编织柳编的柳条主要有
期刊
今年4月,王蒙老师邀请我参加他在中国海洋大学的演讲《文学观念的变迁》。再次来到樱花盛开的海大,不禁让我想起2011年那个春日,我和一家刊物的主编拜访王蒙老师的故事。  王蒙老师青岛的家就在中国海洋大学54号作家楼上,一套普通的公寓房里。  一进门,客厅北面的桌子上排放着近人高的十几摞书,引起了我的注意,一开始我以为是王老师新出的书,但仔细一看,虽都是王老师写的书,可书大小厚薄新旧不一,而且什么时期
期刊
上世纪60年代的最后一年,我终于从地质学校毕业了。因为“文化大革命”,本来应该七八月份毕业,却拖到了11月。还是因为“文化大革命”,本来毕业后的编制身份应该是干部,却成了工人。  我学的是地球物理探矿。这个专业是利用电和磁的原理,通过仪器探测地下所埋藏的金属矿藏。我们物探组十几个人,只有两个人不是学校毕业的,工作起来除他俩外,其他人不分干部还是工人。  地质工作是艰苦的,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在野外,远
期刊
汽车下了柏油路,拐上了土路,两边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和田地,远处是散落在原野上的抽油机和钻井架,近处是大风卷起的沙尘,直往脖领子里钻。经过了一番颠簸之后,汽车在一个大院里停了下来。家属区中间夹杂着白色的油井房,街道上不时地有油田上特种作业车轰隆轰隆驶过,地面都被震得直颤悠。  这个地方叫红二站,是油田上一个居民点。  汽车停下后,去车站接我们的校长老李走出驾驶室,冲着车上喊道:“下车吧,咱们到家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