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之城

来源 :西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kec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东北想象(或者说追忆)秋天的杭州,一想就想到了月亮里面。
  月亮里面有棵树。桂花树。南方有嘉木。嘉木里面可不只有桂花树。但还是先说说桂花树吧。杭州的桂花开得好,金桂银桂丹桂,之前的夏天,柳浪闻莺,曲院风荷,太过热闹喧哗,疲态已现。秋风一起,沉淀和凝思正当时。沉思倒也没什么姿态和架势,是小颗粒的、内敛的、隐匿的,也是静的、闲的,亦是平易的、寻常的。注目或者视而不见,都不妨。秋月夜,在庭院,在窗口,在路上,桂花香悠然来袭,不经意却浓郁,仿佛一段唱腔。这个唱腔也不是剧院里面浓墨重彩、大张旗鼓那种,而是兴之所至,发自肺腑地来上了那么一段。不是老生,而是青衣,华丽丽的爱恨幽怨,娓娓道来里面含着婉转旖旎——
  如此星辰如此夜,所谓良宵当如是。
  秋雨秋風落桂花,树下厚厚的一层奶酪,桂花虽落,香魂没散。把这些桂花收起来,入药入茶入酒入菜,又是另外一番情致。
  在秋天,与桂花树对应的是银杏树。桂花树是“夜静春山空”,银杏树则是“火树银花不夜天”,千亿万黄蝶在枝头振翅,金叶银果,富贵荣华,令人目眩。桂花和银杏的灿烂都是拼了命的,不留余地,所以刹那风华,灿烂无匹。
  从容淡定的树当然还是占大多数儿,香樟、梧桐、水杉等等,光是罗列名字都沁出树木林地的清芬之气。杭州还有很好的梅树,西溪是著名的赏梅之处,《病梅馆记》便有提及。这些树木都有隐士之风,不显山不露水,守着自己的寂寞,到了焕发的时节,溢彩流光,让人惊艳。
  对某些人而言,嘉木似乎专指茶树。中国树叶被各种揉搓碾压晒炒,肉身数度摧残,修成饮品中的正果。杭州的茶代言是西湖龙井。龙井地方不大,气象不小。字面上看,龙井,龙腾越玄幻,井深扎向下,形而上和形而下结合得再好不过。苏州的碧螺春名字也起得高妙,碧螺春本来嫌小,但螺蛳里面做起了道场,立刻别有洞天,大得不得了。
  月亮里面有吴刚。吴刚本来很平凡,但一进到月亮里面就不同了,高高在上,月桂树下,守着美女,人长久,共婵娟。劳动者也摇身一变成了诗人。砍树、捧酒之余,吴刚在月亮里面写诗,如果印成册,估计所有扉页都会写上:谨以此书献给嫦娥女神。
  天上有佳人。北方也有佳人。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这首诗放在杭州,倒是更贴切。
  杭州水绿山青,物华天宝,出产佳丽美人顺理成章。像西施,平日水边浣浣纱,遇到了机缘,美貌俊颜成了利器杀器,倾了吴国的城与国。但西施归西施,“佳人”在这里倒想跳脱些,开拓些,喻的是杭州的名士风度。
  杭州如“佳人”。其家世渊源可以一直往上追溯,历史悠久,门楣光耀,但却不是长安、开封、北京、南京那种纯粹的帝都范儿,森严齐整,富丽堂皇;杭州相对这些城市,虽然也一度贵为国都(南宋也曾在杭州建都临安,持续了一百几十年),但一来,宋室当年迁都是不得已而为之;二来,宋朝时,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皇帝里面出了好几位文艺大咖,琴棋书画,名垂千古。唐朝时白居易在杭州待了一年半,在西湖修了白堤,晚年时写了《忆江南》,江南忆里,最忆是杭州。
  能被白居易倾慕、追思、念念不忘,杭州该是有多骄傲。而更牛的是,苏东坡也谪居于此。与白居易异曲同工的是,苏东坡在西湖修了苏堤。与其说西湖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大幸运,不如说,杭州的名士风骨暗合了诗人的气韵,人与城,也是知音,平湖秋月亦是高山流水。
  杭州是富庶之地,而其文艺家底,毫不逊色于财底。丰衣足食,必然产生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崇拜。杭州亦是灵隐之地,安放文艺、情怀、品味。杭州这位名士,本来就有显赫背景,超高颜值,又加上了腹有诗书,风流倜傥之上叠加了风华绝代,两个风一起刮,怎能不倾城与倾国。
  杭州传承悠远,自然是旧时明月。有旧可怀的城市是幸运的、深沉的。杭州的旧都是古董,毛边纸里面压着波光潋滟,什么时候抖落开来,都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杭州的旧是工笔画,可以清明上河,可以夜宴,也可以山居,精细入微妙,微妙处又昂扬出锋芒。
  说到锋芒,杭州从来不缺。它看似纨绔,实则血气方刚。跟杭州对应的苏州,过于软玉温香,精致到了粉里粉气,品味高但难免颓靡。杭州倒是始终保持着硬朗和进取,在需要的时候不惜溅血搏命。这股血性其实与水土属性息息相关。
  杭州不只有西湖,更有钱塘江“之”行全城,有大江大河的气魄,更在入海口处掀起滔天大潮,雷霆万钧,气势慑人,被如此大潮不断涌动、冲击的城市怎么可能疲软懦弱?所以杭州出美女,出名士,也出大侠和间谍。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有旧自然有新。杭州的新是江湖夜雨十年灯的夜,被日光漂白后,春风桃李的新。杭州的变化日日新月月新,同时又年年如旧。杭州的变是惊蛰,很早便发生,但又不过于显山露水,杭州不是百米,不是接力,更不是撑杆跳,而是马拉松。含着一口真气,有着自己的节奏,顺应着任何时代,百转千回,不落伍,也不落俗套。杭州的新也因此有了回味,有了蕴藉。
  杭州可说的东西太多了,说不尽的东西也太多了,和月亮一样永恒,远比月亮丰富。关于杭州的追想,也太多了,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杭州啊杭州。
其他文献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古谚所言,是指:在艺文竞技场上,其实很难区分伯仲;而在武艺擂台上,“第二”就意味着失败,至少是被击倒。将此一通则放诸近年林林总总、可谓风起云涌的各种评奖与“文学排行榜”的话题里,就显得别有奇趣了。顾名思义,“评奖”与“排行榜”者,就是要为相关年度发表出版的优秀作品排名次、选序列、论先后、评优劣。具体到入围作品的评估,其实对于每一位参与评审者,都必得要拿出一个孰先孰后、谁第一
期刊
如果不写这个创作谈,我根本意识不到自己是多么依赖第一人称叙事。“我”存在于我写下的所有小说之中。现在看来,所有文体中的“我”都不太靠谱,没那么令人信服,甚至包括我自己写下的文字。这也可以解释我在翻看几年之前留下的文字时,那种巨大的、令人难以置信的陌生感。彼时与此时的“我”,根本没法在一段旧时空中发生共鸣。归根结底还是与自我意志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那就是我”的新鲜感逐渐消弭,被“那不是我”的“怀
期刊
1  “马琦,这是燕虹;燕虹,这是马琦。”  那天,马琦和舅舅在阿志的工作室玩泥巴,燕虹过来收租,阿志介绍他们认识。燕虹还有其他事忙,点头打个招呼就走了。  像其他发展得太快的城市一样,佛山闹市的高楼大厦中间包裹着许多“城中村”,阿志的工作室就开在南风古灶附近一个“城中村”中。“城中村”,顾名思义,就是城市中的村落。燕虹是村里的土著,她父亲是阿志的房东。这工作室带院子四百平米,每个月大几千的租金。
期刊
待他出门时,我才似乎想起来问他有多高。其实,我早就注意了他的个头很高挑。我还注意到,他的左耳多了一个小小的耳钉,发型也比上一次来时髦了些,两侧很短,顶发很长,聚集在头顶,到脑门几乎形成了一个桃心。黑卫衣深色的牛仔裤,黑色的双肩包,学生模样之外,又多了些文藝范儿。  这是2016年一个夏日午后,我与郝瀚第二次见面。这一次他是来告别的,因为很快毕业,他将离开银川,去中国传媒大学读影视导演硕士研究生。我
期刊
赵潋:女,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编剧、制作人。作品有话剧《共和国掌柜》、《起飞在即》、《第二性》等。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第二性》新版将于2018年7月上演。  访谈人:邓菡彬  (以下简称赵、邓)  赵:2009年,当时我剧院领导建议我写一个戏,当代都市的单身男女,剩男剩女题材。在之前,我是拒绝和排斥写这个题材的,因为我觉得这种题材当时已经很滥。  邓:这个词汇很形象。  赵:对,当时已经写得很市场化,很
期刊
阴谋论者  有年夏天  我在河北唐县的一户人家  见过一只壁虎  一声不响地倒挂窗前  那晚的月色很浓  树影婆娑  它挂在那儿一动不动  它的沉默让人恐惧  它害人的眼睛让人不敢直视  这小小的生灵  在月光的阴影里  仿佛是一个阴谋论者  那晚,我做了一个可怕的梦  梦里是一大片废墟  四周没有活动的人形  到处都是蛇、蜥蜴、蜈蚣  等爬行动物  它们从四面八方向我聚拢  我觉得自己透不过气来
期刊
去玉山县途中  天灰蒙蒙的  云层厚重,故意为我遮着天空  我有些放心了,今夜  月亮不会出来调戏人间  那些孤单的人啊  那些受够了离别的人  那些饱尝思念之苦的人  今夜,与所有幸福的人一样圆满  没有明亮的嘲笑  没有相形的单薄  没有对影的尴尬  夜宿汾水村  我是来逃避的。  逃避中秋关于圆满的拷问  逃避熟悉的生活  就可以抽离自我吗?  在彻底的孤独里  陌生的汾水村只给我芜杂的青山
期刊
如今,出门去看风景已不是件轻松的事,特别是去著名景点。一旦有人报出地名,脑海就会自动生成一套程序,计算那里的游客量、空气情况、航行距离、住宿条件、胃的适应度、时间成本和友情指数等等。这么算下来,往往都会觉得窝在家里读书、喝茶更为惬意。至于那种“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真的要让给浪漫而冲动的40岁以下青年。  但是这次,因为友情指数偏高,我二话没说就来到了杭州的天目山。天目山位于杭州西北方向80多公
期刊
在江南生活久了,对江南种种美妙的体验淡了许多,就像婚姻生活中明明有一个不错的伴侣,日子过习惯了,已然把对方当成家里的一件旧家具,看在眼里就像没看见一样,甚至偶尔还生出要换件新家具的想法。罪过!  所以有时候我会把拐道去中原生活了十多年看作是为了更好地来体味江南,我的江南。  在我的心理地图上,最江南的城市当数杭州和苏州,是江南的头牌。这两块头牌在我心里轮流值日。人在苏州的时候,苏州当班,到了杭州,
期刊
我迟疑地伸出右手,曲起四个指关节,轻轻地敲在门板上。笃。笃。笃。从门后传来空旷的回响,随即消失在虚无的空间里。在这座大厦林立的南方城市,有着无数巢居于高楼内的家庭,当然也有无数扇这样的大门。只有眼前这扇门是属于我的,或者说,我仅属于这一扇大门。几年来,它像忠于职守的卫兵一样,守护着这个家庭的一切,显得天经地义、理所当然,以至于我几乎忽略了它的存在。但现在,它却换上了一张沉默的面孔,庄重地向我宣告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