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习作的根本旨趣是解放儿童的“本质力量”,让儿童在“成事”中“成人”“成文”。因此,儿童习作必须从狭隘的书本中挣脱出来,走向广阔的生活田野。田野是儿童习作的生命之所在。在“田野化习作”中,儿童能关注生活,体验生活,表达自我对生活的体认、发现,放飞自我的生命,探寻自我的心灵,完善自我的人格!
一、田野化习作:表达儿童生命的田园牧歌
在儿童的生活田野、活动田野中蕴藏着丰饶的习作资源。走进田野,儿童的身心将会受到自然的沐浴,受到生活气息的滋养。在田野中,儿童可发掘生活的情趣与意义,并学会用“笔”将其激活、唤醒与弘扬。
1.我需要——寻获“生长性”的习作内容。生活是“田野化习作”的源头活水,是儿童创作的丰厚土壤。生活世界中孕育的创作素材可以激发儿童的创造性想象。儿童在生活中的诸种活动都可以成为儿童的创作对象。例如乡村儿童的挖野菜、捉蝴蝶、钓龙虾等活动,城市儿童的搭积木、玩魔方、溜溜球等活动,它们是儿童创作的鲜活素材。在生活中,儿童的诸种感受例如高兴、忧伤、苦闷、愤怒等都可以融入到习作中去。“田野化习作”开启了儿童幽闭的心智,放飞了儿童囚禁的情愫。浸润于生活中,儿童的思想得到迸发,情感得到释放。
2.我喜欢——创生“吸引性”的生命体验。“田野化习作”镶嵌在儿童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寄寓于儿童的感受与体验之中,是儿童生活的“体验性表达”。在生活中,要强化儿童对事物、事情的体验,丰富儿童的感受触角,让儿童学会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心灵去感受。在“田野化习作”中,儿童不是从作文书上或词典里抄套语,更不是装腔作势、无病呻吟,而是将喜、怒、哀、乐等多种情感进行体验性表达。在生活中,儿童“发现事实、事情的真理”,获得“真经验、真知识、真感受”,由此萌生新奇感、向往感,并产生认识事物的悟性和灵性。
3.我擅长——形成“凝聚性”的表达方式。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儿童不是缺乏“生活体验”,而是缺乏“生活的表达”。著名思想家狄尔泰认为,“一切表达都是一种自我的表达”。儿童的表达离不开语词、言语、话语。因此,“田野化习作”必须切入儿童生命中的“话语系统”,引领儿童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表达方式进行表达。惟其如此,儿童的习作水平才能得到真正提升。习作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儿童“说句子”,将修辞和表达手法寓于其中,例如比喻、拟人、排比等等。言语丰富着意义,承载着情感,在言语表达中儿童获得知识,润泽生命。
二、融通活动:激活“田野化习作”的动感地带
儿童的“田野化习作”需要游戏、敏感和热情,同样也需要好奇心、求知欲。我们不仅需要将儿童周遭的人、事、物纳入写作的视野,更需要将语文教材文本中的人和事,将那些表面上远离儿童的事、人等牵引至儿童的“生活圈”或“准生活圈”中。融通儿童的“生命·实践”活动,能够激活儿童的“田野化习作”。
1.我观察——熟悉的生活“精致化”。“田野化习作”力图还原儿童生活的本来面目。当下的儿童习作,成人味浓,书生气烈,习作常异化成“文字的堆砌”,无病呻吟,故弄玄虚,矫揉造作。教学《我的老师》,笔者提前一周和孩子们谈心——“说说你心目中的老师”,孩子们畅所欲言,有介绍笔者的,有介绍严厉的班主任的,有介绍其他科任教师的。他们用真实的故事说话,相互补充,将各个老师的形象说得生动饱满,宛若人在眼前。
我们可以发现,孩子们的“田野化习作”是一种“文由己出”的写作,写出来的几乎是孩子们“掏心窝子”的话语。
2.我想象——陌生的事件“体验化”。儿童喜欢想象,他们生活于梦想的世界中。在“想象的王国”里,儿童是诗人、艺术家,他们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儿童在“想象世界”中创造一个生机盎然、充满人情的世界。要让儿童摆脱机械的“模仿”,规避写作的“套路”,远离“鹦鹉学舌”。
教学习作《妈妈》时,对于如何唤醒每一个儿童心中的“妈妈形象”,笔者煞费苦心。如“学着用书包体验妈妈怀孕时的感受”、网络连线展示“妈妈上班的情形”等,让儿童生活中的“妈妈形象”苏醒。由此,全班孩子的妈妈都成为了“个性妈妈”。诸多的展示、表演、讲述,让儿童体验到了“妈妈”的独特性,并体会到了“妈妈”的共性——母爱如水。正因为有了“生命·实践”的活动,孩子们的习作就不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3.我创生——文本的内容“生活化”。在“田野化习作”教学中,教师必须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进行无缝对接,引导儿童将生活中的话语元素融入到“教材故事”中。儿童将喜闻乐见的故事形象、嬉乐元素等融到教材中,能够让枯燥的教材变得可感可亲。
“田野化习作”尊重儿童的生活体验,引领儿童讲真话,诉真情,在生活的基础上“立言”,在“立言”的基础上“立人”,坚持让儿童“我手写我心”。由此,“田野化习作”也就成为了儿童的生活性表达和体验性表达。
作者简介:福建省泉州市第三实验小学语文教师,小学高级教师。
一、田野化习作:表达儿童生命的田园牧歌
在儿童的生活田野、活动田野中蕴藏着丰饶的习作资源。走进田野,儿童的身心将会受到自然的沐浴,受到生活气息的滋养。在田野中,儿童可发掘生活的情趣与意义,并学会用“笔”将其激活、唤醒与弘扬。
1.我需要——寻获“生长性”的习作内容。生活是“田野化习作”的源头活水,是儿童创作的丰厚土壤。生活世界中孕育的创作素材可以激发儿童的创造性想象。儿童在生活中的诸种活动都可以成为儿童的创作对象。例如乡村儿童的挖野菜、捉蝴蝶、钓龙虾等活动,城市儿童的搭积木、玩魔方、溜溜球等活动,它们是儿童创作的鲜活素材。在生活中,儿童的诸种感受例如高兴、忧伤、苦闷、愤怒等都可以融入到习作中去。“田野化习作”开启了儿童幽闭的心智,放飞了儿童囚禁的情愫。浸润于生活中,儿童的思想得到迸发,情感得到释放。
2.我喜欢——创生“吸引性”的生命体验。“田野化习作”镶嵌在儿童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寄寓于儿童的感受与体验之中,是儿童生活的“体验性表达”。在生活中,要强化儿童对事物、事情的体验,丰富儿童的感受触角,让儿童学会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心灵去感受。在“田野化习作”中,儿童不是从作文书上或词典里抄套语,更不是装腔作势、无病呻吟,而是将喜、怒、哀、乐等多种情感进行体验性表达。在生活中,儿童“发现事实、事情的真理”,获得“真经验、真知识、真感受”,由此萌生新奇感、向往感,并产生认识事物的悟性和灵性。
3.我擅长——形成“凝聚性”的表达方式。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儿童不是缺乏“生活体验”,而是缺乏“生活的表达”。著名思想家狄尔泰认为,“一切表达都是一种自我的表达”。儿童的表达离不开语词、言语、话语。因此,“田野化习作”必须切入儿童生命中的“话语系统”,引领儿童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表达方式进行表达。惟其如此,儿童的习作水平才能得到真正提升。习作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儿童“说句子”,将修辞和表达手法寓于其中,例如比喻、拟人、排比等等。言语丰富着意义,承载着情感,在言语表达中儿童获得知识,润泽生命。
二、融通活动:激活“田野化习作”的动感地带
儿童的“田野化习作”需要游戏、敏感和热情,同样也需要好奇心、求知欲。我们不仅需要将儿童周遭的人、事、物纳入写作的视野,更需要将语文教材文本中的人和事,将那些表面上远离儿童的事、人等牵引至儿童的“生活圈”或“准生活圈”中。融通儿童的“生命·实践”活动,能够激活儿童的“田野化习作”。
1.我观察——熟悉的生活“精致化”。“田野化习作”力图还原儿童生活的本来面目。当下的儿童习作,成人味浓,书生气烈,习作常异化成“文字的堆砌”,无病呻吟,故弄玄虚,矫揉造作。教学《我的老师》,笔者提前一周和孩子们谈心——“说说你心目中的老师”,孩子们畅所欲言,有介绍笔者的,有介绍严厉的班主任的,有介绍其他科任教师的。他们用真实的故事说话,相互补充,将各个老师的形象说得生动饱满,宛若人在眼前。
我们可以发现,孩子们的“田野化习作”是一种“文由己出”的写作,写出来的几乎是孩子们“掏心窝子”的话语。
2.我想象——陌生的事件“体验化”。儿童喜欢想象,他们生活于梦想的世界中。在“想象的王国”里,儿童是诗人、艺术家,他们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儿童在“想象世界”中创造一个生机盎然、充满人情的世界。要让儿童摆脱机械的“模仿”,规避写作的“套路”,远离“鹦鹉学舌”。
教学习作《妈妈》时,对于如何唤醒每一个儿童心中的“妈妈形象”,笔者煞费苦心。如“学着用书包体验妈妈怀孕时的感受”、网络连线展示“妈妈上班的情形”等,让儿童生活中的“妈妈形象”苏醒。由此,全班孩子的妈妈都成为了“个性妈妈”。诸多的展示、表演、讲述,让儿童体验到了“妈妈”的独特性,并体会到了“妈妈”的共性——母爱如水。正因为有了“生命·实践”的活动,孩子们的习作就不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3.我创生——文本的内容“生活化”。在“田野化习作”教学中,教师必须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进行无缝对接,引导儿童将生活中的话语元素融入到“教材故事”中。儿童将喜闻乐见的故事形象、嬉乐元素等融到教材中,能够让枯燥的教材变得可感可亲。
“田野化习作”尊重儿童的生活体验,引领儿童讲真话,诉真情,在生活的基础上“立言”,在“立言”的基础上“立人”,坚持让儿童“我手写我心”。由此,“田野化习作”也就成为了儿童的生活性表达和体验性表达。
作者简介:福建省泉州市第三实验小学语文教师,小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