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人物的教学,首先要在符合历史实际的基础上给出一个认识人物的合理的切入点。显然,作为一个思想家、教育家的孔子形象,是为学生所熟悉的。但孔子真的仅仅是一个思想家或教育家吗?本课以“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为题,课文第一目也讲到孔子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己任,都把孔子的一生看成是追求礼乐文化的一生,而这又是学生所陌生的。因此,可以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切入点,以此为中心进行教学资源整合,实现教学创新。
何新在《思考——我的哲学与宗教观》一书中谈到孔子时有这样一段话:孔子之所以伟大,并非由于他自己的著述。但是,孔子生当春秋战国之际,礼崩乐怀,经济、政治、社会正在发生激烈变迁,导致华夏上古以来流传有序的宗教、文物、典章、制度即,在社会动乱和战乱中,面临崩溃和毁灭。而孔子则是自觉和自为地承担起继承和挽救这一伟大文化传统的使命。所谓自觉,是因为没有人让他去担当这一使命。孔子本来是没落贵族家庭的后裔,受过良好的传统教育,他本人更是好学不倦。他生活中本来可以有别的选择,例如担任公卿而身泰名遂,寻求世俗的荣显。但是为了他所选择的文化责任,他宁肯放弃这一切。商周时代,学术本来是国家及贵族的专利。但是经历东周的变乱,春秋的战乱,官学废弛,典章毁坏,图书流散。孔子自觉地担当起挽救学术传统的工作……。
徐克谦在《略论孔子的文化生存与承传意识》一书中,对《论语·子罕》载孔子被困于匡地,作过这样的解读:二千五百多年前,孔子与几个弟子在周游列国的途中被困于匡地,生命安全遇到严重威协。就在这种情况下,孔子说出了上面这段震人心魄的话。丝毫不见面临危难的惶恐焦虑,有的却是乐天知命的从容自信。他坚信“天之未丧斯文”,个人的生死已与“斯文”的存亡紧密相连,文化生存的悲情已与个体生命的感受合而为一,维持和延续“斯文”,已成为他生命价值的全部。……孔子所要承传的“斯文”,并非就是几本古代典籍和几种古代礼仪器物,而是超越文献器物层面的、体现于诗书礼乐等文化载体中的内在文化意义和文化精神。
钱穆这样的评价孔子:(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巳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以后,中国历史文化又复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演进,而孔子开其新统。在此五千多年,中国历史进程之指示,中国文化理想之建立,具有最深影响最大贡献者,殆无人堪与孔子相比伦。
三位学者以浓重的笔墨,所刻画的孔子不仅是一个旧思想的代表,更是赋予孔子作为一个文化符号的高大形象。借用这些名家的观点,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丰富对孔子的认知,进而认同孔子的人生理想,并有可能对孔子历史使命感产生油然敬佩之情,感知孔子无愧于伟人的人格魅力。在台湾国学大师傅佩荣看到的孔子:“夏天读庄子,让人通体舒畅;秋天看老子,品万物枯荣;冬天读孟子,养浩然正气;春天读孔子,人生充满希望。”孔子的充满希望的一生不正是他积极追求自身文化价值的真实写照吗?
有了这一定位,很多问题就展开了,如“为什么说孔子的一生是追求礼乐的一生?”“孔子为什么要献身于传承礼乐文化?”“他完成了这一事业吗?”“从对礼乐的文化意义的传承到追求礼乐的现实政治实践,孔子有没有经历人生的磨难?”等等。从这些角度寻找资源完成整合,不就能给学生一个孔子形象的丰富认识了吗?
孔子的一生活动看,经历了从少年学“礼”、中年授礼、五十而仕,最后晚年整礼的人生轨迹,构成孔子一生的这些活动无不围绕礼乐的传承而展开,在此便可理解为什么说“孔子的一生是最求礼乐的一生”。至于孔子为什么要献身传承礼乐文化,可从个人的价值取向,客观的有利条件,现实社会的诉求等等角度分析基础上进行理解。这里,教学用书有较多资料,如提到《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出生于鲁国没落贵族家庭,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这些成长经历的相关资料,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学生理解孔子个性中的价值取向。又如《史记·孔子世家》:闻《绍》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另据《左传》:昭公十七年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既而告人曰:“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天子丧失了自己的职守,官守的学术散落到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所处之地)据《易经》: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之所严事:于周则老子;于卫,蘧伯玉;于齐,晏平仲;于楚,老莱子;于郑,子产;于鲁,孟公绰。再据《中国史纲》:前540年,晋韩宣子来聘,看到鲁太史所藏的典籍,便说:“周礼尽在鲁矣!”这些青年时代的求学经历,有助于学生得出一个遍访各地,好古敏求,刻苦自学的孔子形象,理解孔子献身礼乐的主观努力和客观学术条件和社会条件。
孔子晚年撰有《幽兰操》一诗,为其一生写照: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之子于归,远送于野。何彼苍天,不得其所。逍遥九州,无所定处。世人暗蔽,不知贤者。年纪逝迈,一身将老。伤不逢时,寄兰作操。短短的48个字,汲取了史诗与英雄传说的浩渺气质,带着兰花冷漠的美艳,但又说着人生的变动和永恒,也蕴含着孔子不愧是一位自强不息的理想主义者。
以上是本人基于“阅读改进教学”实践的一个备课实录片段。教育家赞可夫指出:“传统教学法有很明显的毛病,就是没有向学生展示出艺术的,也只有艺术才具有的那些宝藏。”在历史人物的课堂教学中,应以课标为中心综合人物活动,塑造人物形象的精神意义。
何新在《思考——我的哲学与宗教观》一书中谈到孔子时有这样一段话:孔子之所以伟大,并非由于他自己的著述。但是,孔子生当春秋战国之际,礼崩乐怀,经济、政治、社会正在发生激烈变迁,导致华夏上古以来流传有序的宗教、文物、典章、制度即,在社会动乱和战乱中,面临崩溃和毁灭。而孔子则是自觉和自为地承担起继承和挽救这一伟大文化传统的使命。所谓自觉,是因为没有人让他去担当这一使命。孔子本来是没落贵族家庭的后裔,受过良好的传统教育,他本人更是好学不倦。他生活中本来可以有别的选择,例如担任公卿而身泰名遂,寻求世俗的荣显。但是为了他所选择的文化责任,他宁肯放弃这一切。商周时代,学术本来是国家及贵族的专利。但是经历东周的变乱,春秋的战乱,官学废弛,典章毁坏,图书流散。孔子自觉地担当起挽救学术传统的工作……。
徐克谦在《略论孔子的文化生存与承传意识》一书中,对《论语·子罕》载孔子被困于匡地,作过这样的解读:二千五百多年前,孔子与几个弟子在周游列国的途中被困于匡地,生命安全遇到严重威协。就在这种情况下,孔子说出了上面这段震人心魄的话。丝毫不见面临危难的惶恐焦虑,有的却是乐天知命的从容自信。他坚信“天之未丧斯文”,个人的生死已与“斯文”的存亡紧密相连,文化生存的悲情已与个体生命的感受合而为一,维持和延续“斯文”,已成为他生命价值的全部。……孔子所要承传的“斯文”,并非就是几本古代典籍和几种古代礼仪器物,而是超越文献器物层面的、体现于诗书礼乐等文化载体中的内在文化意义和文化精神。
钱穆这样的评价孔子:(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巳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以后,中国历史文化又复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演进,而孔子开其新统。在此五千多年,中国历史进程之指示,中国文化理想之建立,具有最深影响最大贡献者,殆无人堪与孔子相比伦。
三位学者以浓重的笔墨,所刻画的孔子不仅是一个旧思想的代表,更是赋予孔子作为一个文化符号的高大形象。借用这些名家的观点,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丰富对孔子的认知,进而认同孔子的人生理想,并有可能对孔子历史使命感产生油然敬佩之情,感知孔子无愧于伟人的人格魅力。在台湾国学大师傅佩荣看到的孔子:“夏天读庄子,让人通体舒畅;秋天看老子,品万物枯荣;冬天读孟子,养浩然正气;春天读孔子,人生充满希望。”孔子的充满希望的一生不正是他积极追求自身文化价值的真实写照吗?
有了这一定位,很多问题就展开了,如“为什么说孔子的一生是追求礼乐的一生?”“孔子为什么要献身于传承礼乐文化?”“他完成了这一事业吗?”“从对礼乐的文化意义的传承到追求礼乐的现实政治实践,孔子有没有经历人生的磨难?”等等。从这些角度寻找资源完成整合,不就能给学生一个孔子形象的丰富认识了吗?
孔子的一生活动看,经历了从少年学“礼”、中年授礼、五十而仕,最后晚年整礼的人生轨迹,构成孔子一生的这些活动无不围绕礼乐的传承而展开,在此便可理解为什么说“孔子的一生是最求礼乐的一生”。至于孔子为什么要献身传承礼乐文化,可从个人的价值取向,客观的有利条件,现实社会的诉求等等角度分析基础上进行理解。这里,教学用书有较多资料,如提到《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出生于鲁国没落贵族家庭,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这些成长经历的相关资料,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学生理解孔子个性中的价值取向。又如《史记·孔子世家》:闻《绍》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另据《左传》:昭公十七年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既而告人曰:“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天子丧失了自己的职守,官守的学术散落到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所处之地)据《易经》: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之所严事:于周则老子;于卫,蘧伯玉;于齐,晏平仲;于楚,老莱子;于郑,子产;于鲁,孟公绰。再据《中国史纲》:前540年,晋韩宣子来聘,看到鲁太史所藏的典籍,便说:“周礼尽在鲁矣!”这些青年时代的求学经历,有助于学生得出一个遍访各地,好古敏求,刻苦自学的孔子形象,理解孔子献身礼乐的主观努力和客观学术条件和社会条件。
孔子晚年撰有《幽兰操》一诗,为其一生写照: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之子于归,远送于野。何彼苍天,不得其所。逍遥九州,无所定处。世人暗蔽,不知贤者。年纪逝迈,一身将老。伤不逢时,寄兰作操。短短的48个字,汲取了史诗与英雄传说的浩渺气质,带着兰花冷漠的美艳,但又说着人生的变动和永恒,也蕴含着孔子不愧是一位自强不息的理想主义者。
以上是本人基于“阅读改进教学”实践的一个备课实录片段。教育家赞可夫指出:“传统教学法有很明显的毛病,就是没有向学生展示出艺术的,也只有艺术才具有的那些宝藏。”在历史人物的课堂教学中,应以课标为中心综合人物活动,塑造人物形象的精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