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现下具有代表性的农资电商、农贷P2P和互联网养殖三种“互联网+农业”应用模式为例,对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因子分析法解释当前互联网+农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并结合居民的提议,对“互联网+农业”提出了四条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农业电商
Research on Operation Mode of "Internet + Agriculture"
Xie Jinjin, Zhao Ying, Shao Yangyang, Yang L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hui Finance and Economics University, Anhui, 233000, 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 we use three representative "Internet + agriculture" application modes as example, and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At last, this paper aims at these problems and propose four suggestions on the "Internet + agriculture" .
Key words: Internet +; agriculture;Agricultural electricity providers;
一、“互联网+农业”的前景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包括网上商品期货交易、农产品大宗商品电子交易、一般农产品网络零售等多层次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市场体系和网络体系。2015年农产品期货交易额48.7万亿元,占总期货市场交易总量的36%;农产品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试产占全国交易市场总量的20%,年交易额超过20万亿元;农产品网络零售交易额1505亿元,增长超过50%。总体而言,我国“互联网+农业”正呈现出繁荣的一面。我们对蚌埠市居民抽样进行问卷调查,将人们对“互联网+农业”前景看法从不看好至很看好进行1-5打分,并按学历分成两组后,发现初高中及以下学历的人群的对互联网+农业的态度与高中及以上的人群对其态度有显著差异,且两组均值均大于2.5。也就是说人们对未来的“互联网+农业”较为期待,尤其高学历的人对互联网+农业更有信心。
然而不合理地运用互联网会加大损失。在《2014 - 2015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报告》中显示,95%的农产品电商企业亏损,持平的占4%,只有1%能够盈利。现今的互联网农业的应用方式层出不穷,如简单的在网上选购农资或售卖农产品,加强农户和消费者之间的直接沟通;通过网络便利农民小型融资渠道;将农业作为金融市场的一部分,但他们也都各自暴露出了不同的弊端。
二、现今“互联网+农业”应用模式
(一)农资电商——以京东农资为例
尽管农资市场有2.2万亿的规模,但大而不优,大而不强,信息不对称、标准化程度低、物流水平相对落后、金融资源不充分和社会化服务水平低等问题是农资市场的“阿喀拉斯之踵”。而京东,作为一个拥有四千多万种商品、自营覆盖超过2050个区县的购物网站,希望以农民必需农资为切入口,利用其封闭可回溯的供应链环节,通过线下推广、物流、农技服务团队与京东的项目相结合,将所有的商品以最优路径销售给农民,创造更大的价值。但实际上这个转变却不是一朝一夕能成功实现的。
(二)农贷P2P——以宜农贷为例
P2P网购公司为帮助贫困农民于2009年创建小额借款助农项目-宜农宝。一方面有助于提高社会闲散资金的使用效率,一方面可有效缓解农户资金紧张从而脱贫致富。但宜农贷也有一些问题待解决,首先,城乡信息不对称,农村信息流通速度慢,农户文化程度有限,对外来事物接受成都较低;其次,农村支付系统不完善,分期还款程序过于繁琐;最后,P2P难以判断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及还款能力,网络的虚拟性更是助长了欺诈和违约欠款的现象,借款人的资金无法得到保证,而若是通过线下调查降低信用风险,相应增加的费用难以承担。
(三)互联网养殖——云联牧场
在畜牧方面的互联网应用,云联牧场的“网上养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它让消费者在网络远程认购自己每周限量提供的羊羔,平台会将牧场养熟后的羊卖掉后的收益分配给消费者。云联牧场通过互联网手段改造传统农牧业产业链,但并没有改变其传统畜牧养殖的本质,也无法突破牧场的选址和管理的传统难题。若想进一步发展,就必须面对高效率低成本配送全国范围内的问题。科学养殖也是重点,如果不能产出好羊羔,无论怎么用互联网把公司搞得光鲜亮丽,企业还是无法长久生存。
三、目前“互联网+农业”出现问题
(一)“千网一面”
到2015年农产品电商已经超过4000家,数量还在不断增长,但是这些电商平台趋同投资、重复建设非常普遍,毫无特色,导致竞争市场混乱,建站关站屡见不鲜。人们只看到“互联网+农业”蕴含的重大战略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却没能对农村電商服务体系做出合理规划和建设。农产品电商同质化严重、竞争无序、亏损经营等问题十分突出,这就导致诸如水果营行、特土网之类的电商平台昙花一现。
(二)质量问题频出
将人们对互联网农业的接受度进行因子分析后发现,食品安全因子和食品新鲜度因子能够解释原始变量66.432%的信息。我们将其归为食品质量问题。此外,网络平台的监管力度也会对人们的接受程度产生影响。所以,要搞好“互联网+农业”,就要抓住质量问题这个“牛鼻子”。
提取方法:主成份分析。
不管是生产使用的农资还是直接食用的生鲜类食物,一旦出现质量问题,都会造成严重后果。传统的农业电商没有严格的准入条件,对产品质量很难把控。而且,传统电商在农资农具的使用方面售后服务欠缺,服务的质量更是良莠不齐,但这对农民们妥善使用工具、提高劳动生产率,又是至关重要的。 (三)缺乏科学化管理
目前的农产品电商运行机制、经营模式不健全,信息管理不充分。例如对于互联网养殖平台来说,能否做到科学养殖是决定这类企业命运的关键因素,而如何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的供应遍布全国各地的企业又是一个难题。现阶段不完善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建设难以体现方便快捷的优势,信息落后不对称是普遍现象,信息管理方面协同机制不健全、效率低下等问题突出。另外农村电商的蓬勃发展还需要具有电商经营理念的高学历年轻人。
(四)冲击现有市场体制
农资电商盛行,能将农产品销售至全国各地,对农化公司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巨大冲击。农业是民生之本,而农资电商的崛起动摇了农化公司的根本,它的发展壮大威胁到了农化公司的生存发展,将导致其耗费巨资、花费很长时间建设的传统渠道彻底崩盘。尽管农资电商现今在国内仍处于萌芽状态,但它对农化公司的冲击不可小觑。
四、未来“互联网+农业”发展建议
(一)多种方式渠道携手并进
首先,应逐步推进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研发和推广农民能接受的低成本智能终端,让更多农民体会到农业电商的便捷高效,进一步扩大农民对农产品互联网直销平台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其次,应扩大对各类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让农产品电商针对具体的地区和市场有更为全面的了解,因地制宜,使综合网络信息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严格质量保障与监管
农村农民方面应以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水平为重心,积极推动农业生产标准化建设;电商直销平台方面应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全信息化流程,构建拥有“互联网+”的产品认证标识和产地准出信息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监管机构方面应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监管,在对农产品风险预警系统的进一步完善下,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处理能力建设,切实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安全。
(三)培养高素质人才,农业专业化教育
“互联网+农业”是一场涉及整个行业的大变革,需要以农村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传统农业再次焕发活力。首先,应着力培养农村电商人才,将其作为一个专项计划给予足够重视。其次,应分批次、分阶段对从事农村电商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不断强化高校毕业生以及农村青年在电子商务和市场营销方面的技能培训。最后,应加大对于农村电商创业的政策优惠力度。
(四)对现有厂商统筹兼顾,逐步改革
在“互联网+农业”的发展上贯彻和落实协调发展理念,从战略高度上统筹规划不同地区不同农产品之间的平衡发展问题,形成统一谋划、稳步推进的发展格局,是十分必要的。农产品互联网直销的崛起使传统农业受到冲击是肯定的。事实上,互联网对实业的冲击并不仅限于农业。传统农业可以从O2O出发,以自营农场或果园的形式向消费者开放,逐步调整生产和销售模式。
结语
互联网只是一种手段,只能对产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做不到质的改变,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最终还是会将重担落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上。但是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仍需要“互联网+”这辆顺风车,通过政策上的宏觀规划和正确引导,调动广大农村电商创业者的积极性,并严格规范网络质量监督部门对互联网直销农产品的监督和检查,同时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和深化改革,让互联网更快更好地带动传统农业实现转型升级、实现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正视“互联网+”现代农业中存在的问题[J]. 乡村科技,2015,17:4.
[2]赵天明. 以“互联网+农业”为驱动:打造盐城市现代农业升级版[J]. 今日科苑,2015,11:84-85.
[3]向钇樾. 中小型农产品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模式研究[J]. 中外企业家,2016,05:41.
[4]毛晓雅. “互联网+”如何开启农业大变局[J]. 黑龙江粮食,2015,07:5-6.
[5]周洪梅. 上海推进“互联网+农业”的思考[J]. 上海农村经济,2015,09:19-22.
作者简介:谢金锦,1996年3月,女,汉族,安徽阜阳人,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013级本科生,研究方向:经济学。
基金项目:2016年安徽财经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610378291);2016年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ACJJXYZD16006)。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农业电商
Research on Operation Mode of "Internet + Agriculture"
Xie Jinjin, Zhao Ying, Shao Yangyang, Yang L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hui Finance and Economics University, Anhui, 233000, 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 we use three representative "Internet + agriculture" application modes as example, and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At last, this paper aims at these problems and propose four suggestions on the "Internet + agriculture" .
Key words: Internet +; agriculture;Agricultural electricity providers;
一、“互联网+农业”的前景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包括网上商品期货交易、农产品大宗商品电子交易、一般农产品网络零售等多层次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市场体系和网络体系。2015年农产品期货交易额48.7万亿元,占总期货市场交易总量的36%;农产品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试产占全国交易市场总量的20%,年交易额超过20万亿元;农产品网络零售交易额1505亿元,增长超过50%。总体而言,我国“互联网+农业”正呈现出繁荣的一面。我们对蚌埠市居民抽样进行问卷调查,将人们对“互联网+农业”前景看法从不看好至很看好进行1-5打分,并按学历分成两组后,发现初高中及以下学历的人群的对互联网+农业的态度与高中及以上的人群对其态度有显著差异,且两组均值均大于2.5。也就是说人们对未来的“互联网+农业”较为期待,尤其高学历的人对互联网+农业更有信心。
然而不合理地运用互联网会加大损失。在《2014 - 2015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报告》中显示,95%的农产品电商企业亏损,持平的占4%,只有1%能够盈利。现今的互联网农业的应用方式层出不穷,如简单的在网上选购农资或售卖农产品,加强农户和消费者之间的直接沟通;通过网络便利农民小型融资渠道;将农业作为金融市场的一部分,但他们也都各自暴露出了不同的弊端。
二、现今“互联网+农业”应用模式
(一)农资电商——以京东农资为例
尽管农资市场有2.2万亿的规模,但大而不优,大而不强,信息不对称、标准化程度低、物流水平相对落后、金融资源不充分和社会化服务水平低等问题是农资市场的“阿喀拉斯之踵”。而京东,作为一个拥有四千多万种商品、自营覆盖超过2050个区县的购物网站,希望以农民必需农资为切入口,利用其封闭可回溯的供应链环节,通过线下推广、物流、农技服务团队与京东的项目相结合,将所有的商品以最优路径销售给农民,创造更大的价值。但实际上这个转变却不是一朝一夕能成功实现的。
(二)农贷P2P——以宜农贷为例
P2P网购公司为帮助贫困农民于2009年创建小额借款助农项目-宜农宝。一方面有助于提高社会闲散资金的使用效率,一方面可有效缓解农户资金紧张从而脱贫致富。但宜农贷也有一些问题待解决,首先,城乡信息不对称,农村信息流通速度慢,农户文化程度有限,对外来事物接受成都较低;其次,农村支付系统不完善,分期还款程序过于繁琐;最后,P2P难以判断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及还款能力,网络的虚拟性更是助长了欺诈和违约欠款的现象,借款人的资金无法得到保证,而若是通过线下调查降低信用风险,相应增加的费用难以承担。
(三)互联网养殖——云联牧场
在畜牧方面的互联网应用,云联牧场的“网上养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它让消费者在网络远程认购自己每周限量提供的羊羔,平台会将牧场养熟后的羊卖掉后的收益分配给消费者。云联牧场通过互联网手段改造传统农牧业产业链,但并没有改变其传统畜牧养殖的本质,也无法突破牧场的选址和管理的传统难题。若想进一步发展,就必须面对高效率低成本配送全国范围内的问题。科学养殖也是重点,如果不能产出好羊羔,无论怎么用互联网把公司搞得光鲜亮丽,企业还是无法长久生存。
三、目前“互联网+农业”出现问题
(一)“千网一面”
到2015年农产品电商已经超过4000家,数量还在不断增长,但是这些电商平台趋同投资、重复建设非常普遍,毫无特色,导致竞争市场混乱,建站关站屡见不鲜。人们只看到“互联网+农业”蕴含的重大战略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却没能对农村電商服务体系做出合理规划和建设。农产品电商同质化严重、竞争无序、亏损经营等问题十分突出,这就导致诸如水果营行、特土网之类的电商平台昙花一现。
(二)质量问题频出
将人们对互联网农业的接受度进行因子分析后发现,食品安全因子和食品新鲜度因子能够解释原始变量66.432%的信息。我们将其归为食品质量问题。此外,网络平台的监管力度也会对人们的接受程度产生影响。所以,要搞好“互联网+农业”,就要抓住质量问题这个“牛鼻子”。
提取方法:主成份分析。
不管是生产使用的农资还是直接食用的生鲜类食物,一旦出现质量问题,都会造成严重后果。传统的农业电商没有严格的准入条件,对产品质量很难把控。而且,传统电商在农资农具的使用方面售后服务欠缺,服务的质量更是良莠不齐,但这对农民们妥善使用工具、提高劳动生产率,又是至关重要的。 (三)缺乏科学化管理
目前的农产品电商运行机制、经营模式不健全,信息管理不充分。例如对于互联网养殖平台来说,能否做到科学养殖是决定这类企业命运的关键因素,而如何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的供应遍布全国各地的企业又是一个难题。现阶段不完善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建设难以体现方便快捷的优势,信息落后不对称是普遍现象,信息管理方面协同机制不健全、效率低下等问题突出。另外农村电商的蓬勃发展还需要具有电商经营理念的高学历年轻人。
(四)冲击现有市场体制
农资电商盛行,能将农产品销售至全国各地,对农化公司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巨大冲击。农业是民生之本,而农资电商的崛起动摇了农化公司的根本,它的发展壮大威胁到了农化公司的生存发展,将导致其耗费巨资、花费很长时间建设的传统渠道彻底崩盘。尽管农资电商现今在国内仍处于萌芽状态,但它对农化公司的冲击不可小觑。
四、未来“互联网+农业”发展建议
(一)多种方式渠道携手并进
首先,应逐步推进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研发和推广农民能接受的低成本智能终端,让更多农民体会到农业电商的便捷高效,进一步扩大农民对农产品互联网直销平台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其次,应扩大对各类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让农产品电商针对具体的地区和市场有更为全面的了解,因地制宜,使综合网络信息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严格质量保障与监管
农村农民方面应以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水平为重心,积极推动农业生产标准化建设;电商直销平台方面应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全信息化流程,构建拥有“互联网+”的产品认证标识和产地准出信息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监管机构方面应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监管,在对农产品风险预警系统的进一步完善下,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处理能力建设,切实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安全。
(三)培养高素质人才,农业专业化教育
“互联网+农业”是一场涉及整个行业的大变革,需要以农村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传统农业再次焕发活力。首先,应着力培养农村电商人才,将其作为一个专项计划给予足够重视。其次,应分批次、分阶段对从事农村电商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不断强化高校毕业生以及农村青年在电子商务和市场营销方面的技能培训。最后,应加大对于农村电商创业的政策优惠力度。
(四)对现有厂商统筹兼顾,逐步改革
在“互联网+农业”的发展上贯彻和落实协调发展理念,从战略高度上统筹规划不同地区不同农产品之间的平衡发展问题,形成统一谋划、稳步推进的发展格局,是十分必要的。农产品互联网直销的崛起使传统农业受到冲击是肯定的。事实上,互联网对实业的冲击并不仅限于农业。传统农业可以从O2O出发,以自营农场或果园的形式向消费者开放,逐步调整生产和销售模式。
结语
互联网只是一种手段,只能对产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做不到质的改变,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最终还是会将重担落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上。但是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仍需要“互联网+”这辆顺风车,通过政策上的宏觀规划和正确引导,调动广大农村电商创业者的积极性,并严格规范网络质量监督部门对互联网直销农产品的监督和检查,同时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和深化改革,让互联网更快更好地带动传统农业实现转型升级、实现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正视“互联网+”现代农业中存在的问题[J]. 乡村科技,2015,17:4.
[2]赵天明. 以“互联网+农业”为驱动:打造盐城市现代农业升级版[J]. 今日科苑,2015,11:84-85.
[3]向钇樾. 中小型农产品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模式研究[J]. 中外企业家,2016,05:41.
[4]毛晓雅. “互联网+”如何开启农业大变局[J]. 黑龙江粮食,2015,07:5-6.
[5]周洪梅. 上海推进“互联网+农业”的思考[J]. 上海农村经济,2015,09:19-22.
作者简介:谢金锦,1996年3月,女,汉族,安徽阜阳人,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013级本科生,研究方向:经济学。
基金项目:2016年安徽财经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610378291);2016年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ACJJXYZD16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