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遗珠放光芒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521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平和县委、县政府隆重举行纪念平和暴动90周年一系列庆祝活动,作为记者我再次走访了这块红色的热土。
  再次站在长乐平和暴动烈士纪念碑前,又想起那个特殊的年份——
  1928。就是在这年的3月8日,以中共平和临时县委书记朱积垒为平和暴动总指挥,响应中共中央“八七”会议号召,率领福建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一团共一千多名长乐乡农民,分十个大队,拿起步枪、马枪、大刀、长矛,联络永定、德平、大埔三县农军,举行武装暴动,攻占平和县城九峰镇,打响了福建农民武装斗争第一枪。当时中共福建临时省委高度赞扬为:“福建暴动的先声”,它标志着福建从此走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根据地的第二次國内革命战争的新阶段。平和暴动后,工农队伍主动退回长乐,坚持艰苦卓绝的长期游击战争。当年领导“平和暴动”中共平和县委领导——朱积垒、朱思、杨文元、曾浴沂、朱赞襄、陈彩芹、罗育才、叶锦章先后牺牲,他们牺牲时的平均年龄25岁,最大的29岁,最小的仅21岁。
  地处闽粤边界的长乐,从1928年3月8日打响八闽暴动第一枪开始,先后有一大批光荣的队伍驻扎在这里,一度成为革命的大本营。刘永生等一大批共和国将帅们都曾在这里战斗和工作,站在秀山村这个地处闽粤两省交界处,我深深地仰望着。
  前些年,我和几位同事走访了当年红九团的革命根据地——平和县长乐乡秀山村。在秀山村,我们找到了当年遗留下来的红九团团部和当年的红军医院。如今这些残留下来的简陋民房里已看不到当年红军战士抬着伤员进进出出的身影,在这闽粤两省交界、四面环山的小山村也听不到当年战斗的激烈枪声。这个不起眼的小山村,1935年,它曾是红九团下闽南巩固闽粤边革命根据地的大本营,也是收容、补给、转运的基地,这里当年曾发生过大小上百次的激烈战斗,许多革命同志在这里抛头颅、洒热血。
  在长乐这块革命热土多次采访中,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深深地印入我的脑海中,中共中央交通局汕头支线——秀磜交通站。该交通站位于长乐秀山村上洋基点村,该交通站的交通线上接永定湖雷至江西现金,下连广东饶平黄冈到汕头。
  1929年11月,中国工农赤卫军平和县独立支队和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48团三打象湖山胜利告捷,扫除障碍,接通了闽西特委及永定、上杭、龙岩等县党组织的联系,中共平和县委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在长乐乡秀磜上洋塘背建立平和县交通站,负责传递党的机密信件,接送党和红军的领导干部进出苏区,采办并输送军需物资服务各地根据地。
  1931年3月,中共中央交通局在此基础上建立一条由汕头经饶平黄冈、平和秀磜、永定湖雷进入江西瑞金城的交通支线,“闽西工农通讯社饶和埔分社”被中共中央交通局命名为“秀磜交通站”,直属中共中央交通局领导,肩负着光荣更加艰巨的任务。交通站成立以来,长期为红21军、红12军做出艰苦的工作,为建立工农民主政府,开展土地革命做出极大的努力,特别为粉碎蒋介石三省军事“围剿”,接送中央领导起到安全堡垒作用。
  1931年2月,叶剑英一行四人由香港到“秀磜交通站”经闽西安全抵达瑞金;1931年4月至1933年春,邓小平、周恩来、刘少奇、董必武、刘伯承、聂荣臻、李富春、吴德锋、邓颖超、欧阳钦、蔡畅、林伯渠、陈云、张闻天、博古等中央及省党政领导200多人经“秀磜交通站”安全进出中央苏区,其中包括德籍军事顾问李德,经这条交通线安全进入中央苏区。此外,通过这条交通线转运到中央苏区的物资达16万担之多。在这条交通线上的干部群众,他们不怕牺牲、艰苦斗争、默默奉献,使这条交通线直至1935年6月仍畅通无阻。被称为一条“摧不垮,打不掉的地下航线”。
  1939年冬,国民党顽固派掀起反共的高潮,整个饶、和、埔、闽、粤赣等革命根据地都受到国民党的破坏,为壮大队伍,重新组织武装斗争,中共中央决定在长乐这块革命热土组织南委电台,以保持南方各省的联络,指挥战斗。无线电台,那是高度机密的地下工作单位,是党中央的神经枢纽,它牵一发动全身。当时,组织决定把电台从永定县沿田村转移到闽粤边界的长乐乐北下村乌窠山一处山窠里。1940年春,周恩来、李克农、童小鹏三位领导分别从延安、重庆、桂林三地抽调30名优秀无线电骨干,组建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无线电台,代表中共中央南方局,指挥华南各省反抗斗争。1941年春节前夕,“南委电台”正式宣告成立。
  而当时国内形势风云骤变,国内正处在第二次反共高潮。1940年秋,国民党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在这特殊时期,保持各地信息畅通就显得尤为重要,设在长乐深山密林中的南委电台发挥了特殊作用,它保证了延安党中央、重庆南方局、桂林八路军办事处和南委所属各省的电台联络。1941年4月,李克农还从桂林八路军办事处增拨一部更大功率的发报机,用于改善南委电台的通讯条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红色的电波每天24小时在蔚蓝的天空不停地来回传播。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前方这些一份又一份绝密情报,竟是从平和长乐这样一个不起眼的深山密林中源源不断地传到延安党中央那里。
  如今那个当年的“南委电台”遗址还在山后的那个山窠里。而离电台不远的山腰处还有一处刘永生将军夫妇的藏身处,如今已被开发成——将军洞。
  当时向导带我们到一个草深林密的山涧边,指着那荆棘丛生的地方说是红军洞时,我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除了没人的铁芒萁、芭茅与荆棘,眼前哪有红军洞的影子?向导二话不说,向上攀爬几步,扒开荆棘,一块大石壁显露出来。石壁下一个很窄小的“石洞”,仔细察看,其实这里连洞都谈不上,它原本就是镶嵌在陡峭山体上的几块巨石撑起的一个凹面,必需蹲下身来才能通行,勉强能容下两个人并排躺着,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红军洞。然而,事实不容置疑,向导的父亲林等繁是老地下交通员,当年,他父亲专门负责给刘永生、黄月英夫妇这对红军夫妇传递机密信件。电台离这处山洞不过几百米距离,一举一动尽在眼里。   然而,好景不长,在1942年6月初,南委电台和南委领导机关相继遇袭,“南委电台”完成了它的使命。正是在那残酷的斗争时期,时任王涛支队支队长刘永生和妻子黄月英奉命前来增援。他们一边开荒种田,发展生产,一边密切关注敌情动向,时刻担负保卫电台及党委机关安全。眼前这处不起眼的荆棘丛生的山洞,正是他们夫妇战斗生活的地方。若非后人记起,这荒山野岭中的一处浅浅石洞,它比一丛山花还不显眼,谁能猜想到竟埋藏一段红色记忆。
  革命斗争是血与火的交融,几十年的革命斗争,长乐这地方始终处在革命的漩涡中,以星火燎原之势,红旗不倒,斗争不止。在长乐这块革命热土上,不知还留有多少像刘永生他们藏身过的山洞,也不知有多少像林等繁这样甘冒杀头的危险的老地下交通员,凭着对革命胜利的渴望,他们甘付喉咙里的血。
  据史书记载,革命老区在多次遭受国民党反动派多次围剿中,平和县被滥杀革命烈士有880人,“五老”人员6000多人。参加红军、新四军,北上抗日战争共1000多人,其中红三团改编新四军北上抗日300多人,平和县人占200人。参加赤卫队也有上万人之多。1934年的第五次反围剿受挫后,仅长乐乡就有300多名好儿女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1934年底湘江战役后,仅三位同志存活下来,英雄的长乐儿女,前仆后继,续写光辉的历史篇章。战争时期,许多村庄被移民并村,许多人英勇牺牲,他们为革命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后来,从平和暴动诞生的这支部队,转战南北。1945年,在长乐乡乐北大窠成立抗日游击队——韩江纵队,长乐乡参加游击队的被编为第九支队,1945年农历7月4日,韩江纵队第九支队在长乐乡寨子遭到国民党保安团的包围,支队长王长胜在突围中被捕牺牲后,改称为常胜支队,1948年,这支部队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纵队。
  山风渐渐吹远了历史的枪声,在这里再也听不到当年英雄的呐喊。眼前逶迤群山已不见当年的烽火连天,漫山滴翠的山色,似乎湮没了所有的历史与传说。站在山上远望,一时思绪万千。闽南多山,为何历史选择这名不见经传的秀山一带作为革命的根据地,这是历史的偶然更是必然。长乐乡地处闽粤边境,与广东饶平、大埔,龙岩永定山区比邻,是这里特殊的地理因素,成为历史关头的必然抉择;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一方人有一方人的性格。在和平的岁月里,长乐人总是一副安祥、富足、无争的神态,内心却蕴涵着水一般的柔软、山一般的刚毅的性格,岁月的淘洗和一方山水的浸润,让长乐人养成不张扬、不骄横、外柔内刚、坚韧不拔的性格。这是大山的性格,也是山里人的性格,更是平和人的性格。这种性格在平凡岁月中,如水一般安静,像山一样沉默,你看不出他有性格;但这种安静与沉默蓄积起来的力量,遇到历史的选择时,就能像火山一样地爆发。有了这种性格,这里的人们才会挺着山一般的脊梁把革命周旋到底。
  如今,当年革命烈士战斗过的每一個地方都成后人的宝贵财富,平和暴动纪念馆、平和暴动烈士纪念碑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7年3月,平和在长乐创办全省首家红军党校。当地还把平和暴动纪念馆、平和暴动烈士纪念碑、红军驿道、红军洞等红军史迹串出一条“福建的井冈山?重走红军路”精品旅游线路,成为体验、了解红色历史的难得机会,受到八方游客青睐。
  红色旅游线路推荐之六:
  三平寺——红军三平会师纪念馆——长乐乡平和暴动纪念馆
其他文献
中国人的红色情结与生俱来,“红色文化”流动在民族的血脉里,传承在民族基因中。追寻红色记忆,回顾红色历史,长泰县坂里乡“知青缘”无疑是绝佳去处。  万绿丛中一抹红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地方,相看不厌,久之想念,坂里乡就是其中一个。它是“藏”在长泰县域西北部的“全国环境优美乡”,与华安县、安溪县交界,面积123平方公里,人口1.37万人。这个出尘安逸的小镇,森林覆盖率76%,拥有一望无际干净纯粹的山
期刊
漳浦县石榴镇有一座两进廊式带天井的老宅见证了闽南革命,在这里中央红军打响了创建靖和浦苏区的第一枪,红色烽火熊熊燃起,开始出现新的革命局面,建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靖和浦苏区革命根据地。这座老宅,也成为闽南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的承载者,成为人们瞻仰革命前辈的地方。  1932年4月20日,毛泽东率中央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同一天毛泽东在漳州芝山红楼接见邓子恢、王占春,听取关于闽南革命斗争情况汇报。毛泽东强调
期刊
羅曼·罗兰的名句:“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的确,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一颗善于感受美的心灵,你就能发现美就在身边、美就在眼前,美,无处不在。  小城南靖就是个美丽的地方,生于斯长于斯,对这里的一史一迹、一景一区、一山一水、一花一树都生出无限爱意来。我以为我所居住的小城是人间的四月天,她举世闻名,坐拥世遗景点土楼、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云水谣、有古韵悠悠的东溪窑、有太极水乡塔
期刊
一  一大片绿地广场,一排排挺拔苍劲的树木,青青的草地上有许多星星点点的小花,在草丛中轻舞飞扬,一片绿意盎然的春天景致就这样展现在人们眼前。漳州市中山公园,山水交融的布局风格,融合时代发展背景,一直是人们休闲散步的绝佳去处。园内景致独特,植被茂密,是芗城区重要的生态绿化公园。作为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一个象征点,时光已远,而它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一同经历了风雨岁月,见证了一段段沧桑。  中山公园
期刊
周末的时候,我又一个人到办公室坐着,打开电脑,想着能写点什么。  这是最近常有的生活模式。  现在,我在当地县级报社做一份编辑、记者的工作。每周一、周二负责编排两个A3大小的历史文化版面,周二晚上加班,对报纸所有8个版面的文字进行最后的总校对、定稿,完成每周一期的出版任务。周三到周五,则是不定时的新闻采访,回来要马上写完稿件,在新闻网站、微信公众号传播。有时,周末值班采访,从早上到晚上,直到深夜加
期刊
在盛夏,去参观红军三平会师纪念馆,天气炎热,内心也是热烈的,澎湃着一种激情。尽管来了多次,但有些历史值得一再重温,而不是仅仅满足于曾经来过。  从仰圣山庄大门口右转,行走数十米后左转,红军三平会师纪念馆就以小巧别致的姿态出现在眼前,其实纪念馆就在仰圣山庄后面。这是一幢两层的建筑,不大,只有一个门厅两个展室。没有什么花样,纪念馆朴素地存在,布展也是图片、文字和为数不多的一些当年实物,但就是这些东西,
期刊
振成巷不长,振成巷也不宽。  从古城的西门入口进来,振成巷就敞亮地展现在你面前。这条巷在民国时期叫振民巷,20世纪70年代曾被改名红旗路。如果你是个对老建筑感兴趣的游客,又不喜热闹,你来振成巷就对了。  走过游客广场,你便看到了一条幽静的小巷。巷口的老屋门沿低矮,有老者在半掩的门扉后泡茶。巷的尽头就是振成巷32号。这是一座再普通不过的民居,烟炙砖砌成的门边挂着一竖形木牌,黑底上写金色大字“中共福建
期刊
走进石埔村便望见英雄路。一条僻静的乡村小路以“英雄”命名,自有来头——它通向的是“东山战斗纪念馆”。在这里,聚集着东山保卫战中阵亡烈士的墓葬群落。  硝烟散尽,英烈长眠,迄今已六十五年。火红的凤凰木为路引,沿着阶梯拾级而上,东山战斗纪念碑巍然矗立在园区中央,两侧三处墓区分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烈士公墓”“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一军烈士公墓”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八O团烈士公墓”。四百五十方墓
期刊
车本村,闽南的井冈山,中国现代革命史的红色地理坐标,闽南革命的摇篮,这是个了解闽南革命非去不可的地方。  车本村在漳浦县、南靖县、平和县的交界处,这里山高林密,过去,这里道路崎岖难走,交通不便,人们进出村落困难。但是现在,车本村的命运因为红军,因为红色革命而改变。  如今,四车道的红色旅游公路穿山越岭,经过闽南革命中心村龙岭、山城,直达闽南革命摇篮车本村。  四车道的公路手抱着高山,脚蹬着峡谷,在
期刊
平和县山格镇有一个科技孵化基地。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創新体系的重要核心内容。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习近平说,高新区是科技的集聚地,也是创新的孵化器。他指出,“高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