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高考作文常围绕社会热点,紧跟时代主题命题。而今年是脱贫攻坚决胜年,我们将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围绕这一主题,小编整理了一些素材内容,在这里分享给大家,以帮助考生做足考前准备。
热点事件
4月21日,一家名为“秦岭天下”的淘宝店火了。店家在直播中播放的习近平总书记为柞水木耳点赞的视频,在广大网民中引发热烈反响。本次陕西考察期间,习近平点赞“柞水木耳”,成了“最强带货员”。小小的木耳,系着大大的产业,也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扶贫情结。
2020年,“我们要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先进人物素材
黄文秀:坚定的初心,闪光的青春
黄文秀,女,壮族,1989年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201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
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黄文秀自愿回到百色革命老区工作,任职于百色市委宣传部。2018年,她主动请缨到贫困山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从进村开始,黄文秀就努力融入当地生活,挨家挨户走访,学会了当地方言。她用一年多的时间,帮村里引进了砂糖橘种植技术,教村民做电商,协调给每个村建起了垃圾池。在黄文秀上任期间,村里103户贫困户顺利脱贫88户,村集体经济项目收入翻倍。她在驻村笔记中写道:“每天都很辛苦,但心里很快乐。”
2019年6月16日,黄文秀因惦记村里的抗洪工作,在看望了刚做完手术的父亲后,冒着暴雨连夜开车返回工作岗位,途中遭遇山洪暴发,不幸因公牺牲,年仅30岁。
7月1日,中宣部发布黄文秀先进事迹,追授她“时代楷模”称号。
习总书记评价她:“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留在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李保国: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李保国,1958年出生于河北武邑县,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并留校任教。
上班仅十几天,因为学校要在太行山区建立产学研基地,李保国作为首批课题攻关组成员走进了太行山。此后的35年间,李保国扎根于太行山区,致力于经济林培育和山区治理,先后取得科研成果28项。他为山区农民举办培训班800多次,先后培训了9万多人。他一手打造了“浆水”牌板栗、“富岗”牌苹果和“绿岭”牌核桃等全国知名品牌。他让140万亩荒山披绿,带领10万农民脱贫致富。因此,人们把他称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2016年4月10日,他因过度疲劳导致心脏病突發,经抢救无效去世,享年58岁。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李保国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他35年如一日行走太行,用科技力量打开百姓脱贫致富之门;他埋头耕耘、无私奉献,直至生命最后一刻。李保国无愧于“人民楷模”这个光荣的称号。
黄大发:绝壁凿“天渠”,壮志凌山河
黄大发,男,1935年出生,是贵州北部贫困山村的一位老支书。
黄大发所在山村贫穷的最主要原因是缺水。全村老少常年守着一口水井排队挑水,地里不敢种水稻,只能以耐旱的玉米为主要粮食作物。黄大发任支书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开山修渠。此后的30余年,他带领村民,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10公里、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乡亲们亲切地把这条渠称为“大发渠”。
通水后,黄大发又马不停蹄地带领群众“坡地改梯田”,让村里的稻田面积增长了三倍,彻底解决了村民的吃饭问题,进而又逐步实现了修学校、通路、通电的梦想。这个曾经偏远、落后的小山村,一步步变成了富足、宜居的现代化乡村。
2017年4月,中宣部授予黄大发“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2018年3月1日,黄大发当选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颁奖词中说道: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这是一个老党员为人民许下的誓言。大发渠,云中穿,大伙吃上了白米饭。36年,为梦想跋涉,僵直了手指,沧桑了面孔,但初心不变。
热点时评
只争朝夕,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秦平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回顾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的新年贺词,脱贫攻坚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已走遍了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实施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和方略,正在让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绽开幸福笑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贫困人口已经由9899万人减少到600多万人。改革开放40多年来,更有8亿多人口实现了脱贫。中国减贫成就赢得全球点赞,甚至于还被世界银行称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全面建立,也推动着14亿中华儿女创造了我国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还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决胜2020年,切实增强制度自信,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将为脱贫攻坚汇聚无穷智慧和磅礴力量。越到最后越要咬紧牙关,越要保持那么一股子敢闯敢拼、甘于奉献的精气神,这就需要14亿中华儿女守初心担使命,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书写好这项对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伟业。(中新网)
决胜脱贫攻坚,越是艰险越向前
默城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话,着力点是农村农民,也是困难群众。确实,广大的贫困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脱贫程度,关系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成色。 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里所提到的那样,2020年,“我们要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今年的脱贫攻坚战,每一个工作都要做精做细,做到老百姓心里去,不能有一丝一毫的走偏,这是历史和时代对我们的基本要求。我们要认识到,脱贫攻坚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更是一场不能输的战斗。2020年所有贫困地區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是华夏大地的殷切追求,也终究会成为铁板钉钉的事实。
在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里,检验脱贫攻坚成果,更要看老百姓的口碑。与老百姓水乳交融,进而更好地查漏补缺,为每一个贫困地区、每一个贫困群众,做好托底工作。
脱贫攻坚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2020年脱贫攻坚战成功收官之后,等待我们的还有新一轮的“脱贫攻坚”。只要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依然存在,我们就永不停歇,继续朝着人民的美好向往前进。(光明网)
记点数据
1.改革开放40多年来,有8亿多人口实现脱贫;全球范围内每100人脱贫,就有70多人来自中国。
2.党的十八大以来,贫困人口由9899万人减少到600多万人,连续7年每年减贫规模都在1000万人以上,相当于欧洲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规模,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成效之显著,前所未有、世所罕见。
3.2019年,全国大约有340个贫困县摘帽、1000多万人实现脱贫。
4.7年来,280万扶贫干部奔赴战场,700多名扶贫干部倒在冲锋路上,用生命兑现党旗下的誓言。在这份沉甸甸的名单中,有大学教授、县委书记、县长,也有乡镇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乡村医生、退伍老兵……他们以自己的青春、热血乃至生命,铸就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
5.中国是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
佳句积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习近平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
●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习近平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百姓为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就安宁了。)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诗经·大雅》(汔:读qì,接近。老百姓太劳苦,也该稍稍得到安乐了。)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司马迁
●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王符《潜夫论·务本》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忧济:忧虑救济;元元:百姓。意谓高尚的人不自私自利,他所担忧的是人民大众。)
●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王维《赠房卢氏》(通达事理的人什么事都能做,可以为关爱苍生而忘记自己的利益。)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但令四海歌声平,我在甘州贫亦乐。——郭登(只要四海都歌舞升平、安居乐业,我在甘州纵使清贫也是快乐的。)
●万夫一力,天下无敌。——刘基
●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谚语
21. 贫穷不是宿命,苦熬不如苦干。
22. 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热点事件
4月21日,一家名为“秦岭天下”的淘宝店火了。店家在直播中播放的习近平总书记为柞水木耳点赞的视频,在广大网民中引发热烈反响。本次陕西考察期间,习近平点赞“柞水木耳”,成了“最强带货员”。小小的木耳,系着大大的产业,也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扶贫情结。
2020年,“我们要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先进人物素材
黄文秀:坚定的初心,闪光的青春
黄文秀,女,壮族,1989年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201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
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黄文秀自愿回到百色革命老区工作,任职于百色市委宣传部。2018年,她主动请缨到贫困山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从进村开始,黄文秀就努力融入当地生活,挨家挨户走访,学会了当地方言。她用一年多的时间,帮村里引进了砂糖橘种植技术,教村民做电商,协调给每个村建起了垃圾池。在黄文秀上任期间,村里103户贫困户顺利脱贫88户,村集体经济项目收入翻倍。她在驻村笔记中写道:“每天都很辛苦,但心里很快乐。”
2019年6月16日,黄文秀因惦记村里的抗洪工作,在看望了刚做完手术的父亲后,冒着暴雨连夜开车返回工作岗位,途中遭遇山洪暴发,不幸因公牺牲,年仅30岁。
7月1日,中宣部发布黄文秀先进事迹,追授她“时代楷模”称号。
习总书记评价她:“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留在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李保国: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李保国,1958年出生于河北武邑县,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并留校任教。
上班仅十几天,因为学校要在太行山区建立产学研基地,李保国作为首批课题攻关组成员走进了太行山。此后的35年间,李保国扎根于太行山区,致力于经济林培育和山区治理,先后取得科研成果28项。他为山区农民举办培训班800多次,先后培训了9万多人。他一手打造了“浆水”牌板栗、“富岗”牌苹果和“绿岭”牌核桃等全国知名品牌。他让140万亩荒山披绿,带领10万农民脱贫致富。因此,人们把他称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2016年4月10日,他因过度疲劳导致心脏病突發,经抢救无效去世,享年58岁。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李保国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他35年如一日行走太行,用科技力量打开百姓脱贫致富之门;他埋头耕耘、无私奉献,直至生命最后一刻。李保国无愧于“人民楷模”这个光荣的称号。
黄大发:绝壁凿“天渠”,壮志凌山河
黄大发,男,1935年出生,是贵州北部贫困山村的一位老支书。
黄大发所在山村贫穷的最主要原因是缺水。全村老少常年守着一口水井排队挑水,地里不敢种水稻,只能以耐旱的玉米为主要粮食作物。黄大发任支书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开山修渠。此后的30余年,他带领村民,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10公里、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乡亲们亲切地把这条渠称为“大发渠”。
通水后,黄大发又马不停蹄地带领群众“坡地改梯田”,让村里的稻田面积增长了三倍,彻底解决了村民的吃饭问题,进而又逐步实现了修学校、通路、通电的梦想。这个曾经偏远、落后的小山村,一步步变成了富足、宜居的现代化乡村。
2017年4月,中宣部授予黄大发“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2018年3月1日,黄大发当选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颁奖词中说道: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这是一个老党员为人民许下的誓言。大发渠,云中穿,大伙吃上了白米饭。36年,为梦想跋涉,僵直了手指,沧桑了面孔,但初心不变。
热点时评
只争朝夕,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秦平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回顾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的新年贺词,脱贫攻坚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已走遍了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实施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和方略,正在让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绽开幸福笑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贫困人口已经由9899万人减少到600多万人。改革开放40多年来,更有8亿多人口实现了脱贫。中国减贫成就赢得全球点赞,甚至于还被世界银行称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全面建立,也推动着14亿中华儿女创造了我国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还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决胜2020年,切实增强制度自信,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将为脱贫攻坚汇聚无穷智慧和磅礴力量。越到最后越要咬紧牙关,越要保持那么一股子敢闯敢拼、甘于奉献的精气神,这就需要14亿中华儿女守初心担使命,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书写好这项对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伟业。(中新网)
决胜脱贫攻坚,越是艰险越向前
默城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话,着力点是农村农民,也是困难群众。确实,广大的贫困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脱贫程度,关系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成色。 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里所提到的那样,2020年,“我们要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今年的脱贫攻坚战,每一个工作都要做精做细,做到老百姓心里去,不能有一丝一毫的走偏,这是历史和时代对我们的基本要求。我们要认识到,脱贫攻坚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更是一场不能输的战斗。2020年所有贫困地區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是华夏大地的殷切追求,也终究会成为铁板钉钉的事实。
在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里,检验脱贫攻坚成果,更要看老百姓的口碑。与老百姓水乳交融,进而更好地查漏补缺,为每一个贫困地区、每一个贫困群众,做好托底工作。
脱贫攻坚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2020年脱贫攻坚战成功收官之后,等待我们的还有新一轮的“脱贫攻坚”。只要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依然存在,我们就永不停歇,继续朝着人民的美好向往前进。(光明网)
记点数据
1.改革开放40多年来,有8亿多人口实现脱贫;全球范围内每100人脱贫,就有70多人来自中国。
2.党的十八大以来,贫困人口由9899万人减少到600多万人,连续7年每年减贫规模都在1000万人以上,相当于欧洲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规模,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成效之显著,前所未有、世所罕见。
3.2019年,全国大约有340个贫困县摘帽、1000多万人实现脱贫。
4.7年来,280万扶贫干部奔赴战场,700多名扶贫干部倒在冲锋路上,用生命兑现党旗下的誓言。在这份沉甸甸的名单中,有大学教授、县委书记、县长,也有乡镇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乡村医生、退伍老兵……他们以自己的青春、热血乃至生命,铸就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
5.中国是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
佳句积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习近平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
●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习近平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百姓为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就安宁了。)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诗经·大雅》(汔:读qì,接近。老百姓太劳苦,也该稍稍得到安乐了。)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司马迁
●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王符《潜夫论·务本》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忧济:忧虑救济;元元:百姓。意谓高尚的人不自私自利,他所担忧的是人民大众。)
●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王维《赠房卢氏》(通达事理的人什么事都能做,可以为关爱苍生而忘记自己的利益。)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但令四海歌声平,我在甘州贫亦乐。——郭登(只要四海都歌舞升平、安居乐业,我在甘州纵使清贫也是快乐的。)
●万夫一力,天下无敌。——刘基
●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谚语
21. 贫穷不是宿命,苦熬不如苦干。
22. 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