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问题,随着国家新课程标准的颁布越来越被重视。在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优化课堂教学,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索学习,是所有教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对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认识入手,结合平时在教学中的一些实践,谈谈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方式及在这一过程中师生角色的新定位。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整合
进入21世纪,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深刻地影响着现代社会,其迅猛发展给现代教育带来了一场巨大的变革。
教育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报告中指出,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融合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相整合,对于深化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
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1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
有关信息技术“整合”课题的命名,目前在理论研讨和教学实践中,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信息技术课程和语文课程的整合,即课程与课程间的整合;另一类是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即技术工具与课程间的整合。在本文中,笔者主要想谈谈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这就要求一方面信息技术要广泛进入语文学科,另一方面语文教学要广泛采用信息技术,“整合”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
2具体方式
我们知道,无论是多媒体还是网络,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收集、分析、综合信息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那么如何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更好地实现这一目的呢?其基本方法也将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深入的应用而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起来。
2.1在语文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演示工具,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初级阶段,也是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整合现状。计算机集文字、图形、图象、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身,使教学过程变得活泼,更具吸引力。教师通常选择现成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或多媒体素材中的有关内容,或用于课堂讲解;或编制成讲演稿和课件,在课堂展示和创设情境;或利用模拟件或外接传感器演示某些现象或过程等。这一阶段主要以用Flash、Powerpoint和Autherware等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为代表。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优越性,对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激发情感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例如在教学《台湾的蝴蝶谷》时,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段。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你觉得美的地方读一读。然后结合学生的回答,适时的用多媒体课件将蝴蝶谷的美丽展示出来。那绚丽的色彩,奇异的景观,悦耳的音乐,一下子就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他们惊喜地瞪大了好奇的眼睛,不时发出阵阵感叹,随后兴奋地交流自己独特的发现,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教学中去。
虽然这种方式明显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从现代教育理论来看,它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与学的关系。它只是将焦点集中在对刺激要素地演示上,忽视了输入的要素,忽视了学生内心的心理努力,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协作性、探究性和差异性。这时,教师仍是教授者,学生是被动灌输者,而信息技术也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品。
2.2在语文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作为资源工具。“知识爆炸”这个词只有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才让人有切身的体会。一登上Internet,各种信息铺天盖地,层出不穷。网络这种大量存储信息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使学生的学习资源由单调的文字教材变为信息密集、形式多样、海量开放的资源库,从而使信息技术变成了一种资源工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自己的设计理念,或者在课前将所需资源整理成文件夹或内部网站,供学生访问选择;或者提供网址收索引擎等,引导学生去因特网、资源库收集信息。这时,教师已是引导者。而由于学生开始自主地收集、分析和选择信息,成为主动学习的参与者,而且学生通过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表达及发现问题,利用资源探究,提高了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了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如在学习《恐龙》时,课前我下载网上有关恐龙的图象、音像、文字等资料,利用Frontpage制作成网页,装到教师机上。课上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恐龙介绍给大家,要求从恐龙的种类、生活习性等方面来介绍。通过阅读课本和查询教师机上的有关资料,每个学生基本上都能详细地进行介绍。有的同学一直对鱼龙很感兴趣,可是书上和我的网站上都没有介绍。这时,我相机向学生介绍了一些搜索引擎,让学生自已“搜索”,所有相关资料将尽现眼前,学生会迫不及待地进入其中查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2.3在语文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交互性是所有网络教学的显著优势。在小学语文网络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人与机器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可以通过网络互相沟通,交流协作学习。这种双边、多边的交流和讨论,促使学生思维碰撞,萌发创新意识。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兴趣开设一些专题或聊天室,供学生利用BBS、聊天室等信息工具进行知识和情感上的交流,也可以利用电子邮件在课外实现个别交流。
如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时,“人类为什么不能破坏地球”是教学的重点。为了突破这个重点,我让他们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在小组内分工协作,各自在课文和因特网中查找与本组观点有关的资料,即“××资源被破坏的情况及导致严重后果”的信息,相互补充,达成一致。然后登陆我开设的“人与地球论坛”,阐述本小组的论点。有的学生带来了一些森林被破坏的数据,有的同学展示了一些环境污染的图片……同学们在相互帮助、相互争论、相互补充中知道了:破坏了地球,人类将无法生存。
显然,教师在这里只是交流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一个“网管”,真正的交流者是这些“聊友”们。他们在这一过程中,既可以借鉴其他同学和老师的看法,也可以改正、补充和完善其他同学的语言。在相互砥砺、补充、协作的过程中,使自己的知识得到重构和丰富,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和信息交流的能力。
2.4在语文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工具。心理学和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的个性和智能是有差异的,只有做到因材施教才能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充分发展。信息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适合学生的个别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与学习进度自定步调地进行学习,在吃“自助餐”的过程中品尝成功的喜悦。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常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运用操练型软件和辅助测验软件引导学生进行人机互动,使学生在操练、对话、游戏、测验和解答中得到辅导和帮助,部分实现了个别辅导式教学和个别化学习。
如教学古诗《望庐山瀑布》时,我们可以设计出具有交互界面的软件,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对于这首诗来说,可以设计几个交互按扭:“小知识”、“生字词”、“跟我读”、“解释诗句”、“练一练”等。想了解有关作者和庐山风景的学生可以选择 “小知识”;想了解每句诗的意思的同学可以选择“解释诗句”;想听配乐读的同学可以选择“跟我读”……从而实现了个别化的教学。这时,教师已是软件的开发者和辅导者,而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更强烈,学习的自主性也体现的更明显。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教育发展的需要。随着信息革命的不断深入,它必将为为语文教学改革开辟一条新的道路,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开拓新天地。
参考文献
1邱桂民等.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的概念与阶段.中小学电教,2003.3
2解放英.运用多媒体网络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江苏教育技术,2003.1
3张新民.小学语文网络教学中的“取”与“舍”.中小学电教,2003.2
4瞿勇勇.对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中若干问题思考.网上资料
5陈至立.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的报告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整合
进入21世纪,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深刻地影响着现代社会,其迅猛发展给现代教育带来了一场巨大的变革。
教育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报告中指出,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融合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相整合,对于深化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
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1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
有关信息技术“整合”课题的命名,目前在理论研讨和教学实践中,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信息技术课程和语文课程的整合,即课程与课程间的整合;另一类是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即技术工具与课程间的整合。在本文中,笔者主要想谈谈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这就要求一方面信息技术要广泛进入语文学科,另一方面语文教学要广泛采用信息技术,“整合”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
2具体方式
我们知道,无论是多媒体还是网络,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收集、分析、综合信息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那么如何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更好地实现这一目的呢?其基本方法也将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深入的应用而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起来。
2.1在语文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演示工具,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初级阶段,也是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整合现状。计算机集文字、图形、图象、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身,使教学过程变得活泼,更具吸引力。教师通常选择现成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或多媒体素材中的有关内容,或用于课堂讲解;或编制成讲演稿和课件,在课堂展示和创设情境;或利用模拟件或外接传感器演示某些现象或过程等。这一阶段主要以用Flash、Powerpoint和Autherware等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为代表。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优越性,对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激发情感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例如在教学《台湾的蝴蝶谷》时,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段。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你觉得美的地方读一读。然后结合学生的回答,适时的用多媒体课件将蝴蝶谷的美丽展示出来。那绚丽的色彩,奇异的景观,悦耳的音乐,一下子就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他们惊喜地瞪大了好奇的眼睛,不时发出阵阵感叹,随后兴奋地交流自己独特的发现,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教学中去。
虽然这种方式明显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从现代教育理论来看,它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与学的关系。它只是将焦点集中在对刺激要素地演示上,忽视了输入的要素,忽视了学生内心的心理努力,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协作性、探究性和差异性。这时,教师仍是教授者,学生是被动灌输者,而信息技术也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品。
2.2在语文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作为资源工具。“知识爆炸”这个词只有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才让人有切身的体会。一登上Internet,各种信息铺天盖地,层出不穷。网络这种大量存储信息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使学生的学习资源由单调的文字教材变为信息密集、形式多样、海量开放的资源库,从而使信息技术变成了一种资源工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自己的设计理念,或者在课前将所需资源整理成文件夹或内部网站,供学生访问选择;或者提供网址收索引擎等,引导学生去因特网、资源库收集信息。这时,教师已是引导者。而由于学生开始自主地收集、分析和选择信息,成为主动学习的参与者,而且学生通过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表达及发现问题,利用资源探究,提高了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了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如在学习《恐龙》时,课前我下载网上有关恐龙的图象、音像、文字等资料,利用Frontpage制作成网页,装到教师机上。课上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恐龙介绍给大家,要求从恐龙的种类、生活习性等方面来介绍。通过阅读课本和查询教师机上的有关资料,每个学生基本上都能详细地进行介绍。有的同学一直对鱼龙很感兴趣,可是书上和我的网站上都没有介绍。这时,我相机向学生介绍了一些搜索引擎,让学生自已“搜索”,所有相关资料将尽现眼前,学生会迫不及待地进入其中查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2.3在语文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交互性是所有网络教学的显著优势。在小学语文网络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人与机器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可以通过网络互相沟通,交流协作学习。这种双边、多边的交流和讨论,促使学生思维碰撞,萌发创新意识。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兴趣开设一些专题或聊天室,供学生利用BBS、聊天室等信息工具进行知识和情感上的交流,也可以利用电子邮件在课外实现个别交流。
如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时,“人类为什么不能破坏地球”是教学的重点。为了突破这个重点,我让他们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在小组内分工协作,各自在课文和因特网中查找与本组观点有关的资料,即“××资源被破坏的情况及导致严重后果”的信息,相互补充,达成一致。然后登陆我开设的“人与地球论坛”,阐述本小组的论点。有的学生带来了一些森林被破坏的数据,有的同学展示了一些环境污染的图片……同学们在相互帮助、相互争论、相互补充中知道了:破坏了地球,人类将无法生存。
显然,教师在这里只是交流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一个“网管”,真正的交流者是这些“聊友”们。他们在这一过程中,既可以借鉴其他同学和老师的看法,也可以改正、补充和完善其他同学的语言。在相互砥砺、补充、协作的过程中,使自己的知识得到重构和丰富,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和信息交流的能力。
2.4在语文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工具。心理学和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的个性和智能是有差异的,只有做到因材施教才能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充分发展。信息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适合学生的个别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与学习进度自定步调地进行学习,在吃“自助餐”的过程中品尝成功的喜悦。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常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运用操练型软件和辅助测验软件引导学生进行人机互动,使学生在操练、对话、游戏、测验和解答中得到辅导和帮助,部分实现了个别辅导式教学和个别化学习。
如教学古诗《望庐山瀑布》时,我们可以设计出具有交互界面的软件,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对于这首诗来说,可以设计几个交互按扭:“小知识”、“生字词”、“跟我读”、“解释诗句”、“练一练”等。想了解有关作者和庐山风景的学生可以选择 “小知识”;想了解每句诗的意思的同学可以选择“解释诗句”;想听配乐读的同学可以选择“跟我读”……从而实现了个别化的教学。这时,教师已是软件的开发者和辅导者,而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更强烈,学习的自主性也体现的更明显。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教育发展的需要。随着信息革命的不断深入,它必将为为语文教学改革开辟一条新的道路,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开拓新天地。
参考文献
1邱桂民等.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的概念与阶段.中小学电教,2003.3
2解放英.运用多媒体网络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江苏教育技术,2003.1
3张新民.小学语文网络教学中的“取”与“舍”.中小学电教,2003.2
4瞿勇勇.对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中若干问题思考.网上资料
5陈至立.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