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城唐城,位于安泽县北部,北邻沁源,西接古县,是两市三县的商贸集散地,号称安泽的“小金三角”。这里特产丰富,人杰地灵,新一届安泽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科教兴县”三大战略,建设南、北、中三个工业园区,北部迅速崛起,已成为集煤、焦、电、化工为一体的工业重镇。而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的唐城村,正是处于两大企业中间地带。唐城村党支部书记张忠和他所带领的一班人及时抓住了这一契机,调整思路,大胆进取,在短短的两三年内,使唐城村由远近有名的贫穷村,一跃成为全县名列前茅的富裕村。2004年村集体收入达70万元,人均收入达到2300元。
唐城村有农业人口1760人,1600亩耕地,人均只有0.8亩,人多地少,农业生产滞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里是出了名的穷村,直到90年代后期,仍然是“三提五统没人交,义务工没人干,干部没有号召力,群众缺乏上进心,村集体资产化为零”,村里打架斗殴,人心涣散。1994年,张忠在镇村两级领导推荐及村民的选举下回到村里担任了村委会副主任,而在这之前,他当了五年多的兵,在乡镇煤矿、化肥厂当工人,已在外闯荡多年。1996年他又兼任了村会计。面对账目不清,上届遗留各项扣除款项不明,老百姓怨声载道的局面,张忠整整理了一个月的账目,逐项列出明细表、挨门挨户搞核对,并张榜一一公布,终于给了广大村民一个满意的答复,但他本人却因劳累过度引发突发性肝炎而住院。由于他办事认真,群众拥护,1998年他被全村群众选为村委会主任。上任伊始,他首先实行的是村务公开,搞明白墙,增强与群众之间的透明度,不搞丝毫遮盖掩藏。同时制定村规民约,该罚的罚,该奖的奖。村里拓宽矿区公路,实行义务工制度,上马劳力不足100人,经他一整治,很快三天之内一万余方的矿石料任务全部完成。
由于深受群众拥护,多次受到镇党委、镇政府的表扬,2002年12月,张忠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当村干部十多年,他总结出这么几句话:“村干部是不好干,但办事只要主动同群众商量,走群众路线,心里一心想着群众,只要你谋的利是为大家,你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农村干部不一定非要干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哪怕一件小事都应该办到老百姓的心里。”话虽普通,但蕴藏着很深的道理。
年产60万吨,集煤、焦、电为一体的太岳、永鑫两座大型焦化公司,就坐落在唐城村,几年中农村剩余劳力大量转移,第三产业悄然兴起,外地流动人口迅速增多,农民的收入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张忠感到,必须迅速调整思路,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引深产业链条。他和一班人很快确定了“抓机遇、稳调产、高起点、建新村”的治村方略,实现“抓二、促一、带三”的调产新格局。具体就是要兴办村办企业,稳定粮食生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水因势而变,人因思而变。”新的思路使一班人态度更加明确,他们一手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新项目的选定落实。2001年,村里在年收入只有10万元的情况下,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在外工作的老乡,捐款捐物,投资120万元,建设了一座水、电、暖配套,集电教、语音等功能于一体的1360平方米的教学楼。2002年6月,工程进入扫尾阶段。院落大门兴建,新的桌椅及15台电脑配置,尚需15万元,他们东挪西凑,没有向村民集一分钱,没有向政府要一分钱,终于在9月1日正式交付使用。2003年,为解决全村人畜吃水困难,村里再次投资28万元,建设了一座大型水窖,完成了深井提水工程,解决了全村及流动人口3000人的吃水问题。2003年,村委会决定对旧村进行改造,包括铺柏油路670米,两旁侧渠修建,总投资需50万元,涉及到8户民房拆迁,工作难度很大。张忠和一班人分工负责挨家挨户去做工作,最后,老支书范春林带头拆迁,工程在当年很快得以完成。
2004年,永鑫焦化公司正式投产运营,他们经过反复考察论证,决定充分利用两大公司产出的焦油及下脚料,上一座橡胶添加剂厂。但总投资需近500万元,资金从何而来?他们想到股份制,发动村民及煤炭企业老板投资,持大股者为董事长,一来充分利用社会资金,二来人人参与企业管理,可谓一举多得。消息一传出,资金很快有了着落。目前,一期土建工程已经完成,设备也正在调运安装之中。
2005年,村委会乘势而上,加大投资力度,投资30万元建成了一条430米长的护坝,并计划投资14万元完成370米的老街排污工程,发动全体村民义务投工,绿化一座山,目前已种植山桃、山杏、刺柏苗木100多亩。村里还计划开发龙王庙矿泉水,建设龙王山旅游区,给村集体经济再度腾飞奠定良好的基础。
10多年的村干部生涯,张忠总结出两条:“要让群众放心,工作就得透明”,“解决问题靠发展,不能向群众乱摊派”。从他当村委会主任以来,村里就实行了“法定明白墙、公开日”“联审、联签”“明白纸核对账”“村民点题、村委回复”四项制度不动摇。2002年以来,村里农业税不仅全免,年底土地出租收入人均可得116元,连续三年,每年每户一袋面粉,一吨煤泥送到家,老干部工资送上门,学生考上大学、重点中学的分别奖500元、300元,优秀教师全镇头三名,分别奖500元、300元、200元,全县前10名者奖励1000元,每前进一名加1000元。近两三年,唐城村第三产业蓬勃兴起,现在重型汽车13辆,农用三轮车、四轮车几乎户户有,摩托车已取代了自行车。各类商店、饭店200多家,仅三产人均收入就达1800元。如今的唐城村,集体经济正在迅速壮大,农民收入日益提高,唐城村振翅高飞指日可待。
唐城村有农业人口1760人,1600亩耕地,人均只有0.8亩,人多地少,农业生产滞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里是出了名的穷村,直到90年代后期,仍然是“三提五统没人交,义务工没人干,干部没有号召力,群众缺乏上进心,村集体资产化为零”,村里打架斗殴,人心涣散。1994年,张忠在镇村两级领导推荐及村民的选举下回到村里担任了村委会副主任,而在这之前,他当了五年多的兵,在乡镇煤矿、化肥厂当工人,已在外闯荡多年。1996年他又兼任了村会计。面对账目不清,上届遗留各项扣除款项不明,老百姓怨声载道的局面,张忠整整理了一个月的账目,逐项列出明细表、挨门挨户搞核对,并张榜一一公布,终于给了广大村民一个满意的答复,但他本人却因劳累过度引发突发性肝炎而住院。由于他办事认真,群众拥护,1998年他被全村群众选为村委会主任。上任伊始,他首先实行的是村务公开,搞明白墙,增强与群众之间的透明度,不搞丝毫遮盖掩藏。同时制定村规民约,该罚的罚,该奖的奖。村里拓宽矿区公路,实行义务工制度,上马劳力不足100人,经他一整治,很快三天之内一万余方的矿石料任务全部完成。
由于深受群众拥护,多次受到镇党委、镇政府的表扬,2002年12月,张忠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当村干部十多年,他总结出这么几句话:“村干部是不好干,但办事只要主动同群众商量,走群众路线,心里一心想着群众,只要你谋的利是为大家,你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农村干部不一定非要干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哪怕一件小事都应该办到老百姓的心里。”话虽普通,但蕴藏着很深的道理。
年产60万吨,集煤、焦、电为一体的太岳、永鑫两座大型焦化公司,就坐落在唐城村,几年中农村剩余劳力大量转移,第三产业悄然兴起,外地流动人口迅速增多,农民的收入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张忠感到,必须迅速调整思路,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引深产业链条。他和一班人很快确定了“抓机遇、稳调产、高起点、建新村”的治村方略,实现“抓二、促一、带三”的调产新格局。具体就是要兴办村办企业,稳定粮食生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水因势而变,人因思而变。”新的思路使一班人态度更加明确,他们一手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新项目的选定落实。2001年,村里在年收入只有10万元的情况下,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在外工作的老乡,捐款捐物,投资120万元,建设了一座水、电、暖配套,集电教、语音等功能于一体的1360平方米的教学楼。2002年6月,工程进入扫尾阶段。院落大门兴建,新的桌椅及15台电脑配置,尚需15万元,他们东挪西凑,没有向村民集一分钱,没有向政府要一分钱,终于在9月1日正式交付使用。2003年,为解决全村人畜吃水困难,村里再次投资28万元,建设了一座大型水窖,完成了深井提水工程,解决了全村及流动人口3000人的吃水问题。2003年,村委会决定对旧村进行改造,包括铺柏油路670米,两旁侧渠修建,总投资需50万元,涉及到8户民房拆迁,工作难度很大。张忠和一班人分工负责挨家挨户去做工作,最后,老支书范春林带头拆迁,工程在当年很快得以完成。
2004年,永鑫焦化公司正式投产运营,他们经过反复考察论证,决定充分利用两大公司产出的焦油及下脚料,上一座橡胶添加剂厂。但总投资需近500万元,资金从何而来?他们想到股份制,发动村民及煤炭企业老板投资,持大股者为董事长,一来充分利用社会资金,二来人人参与企业管理,可谓一举多得。消息一传出,资金很快有了着落。目前,一期土建工程已经完成,设备也正在调运安装之中。
2005年,村委会乘势而上,加大投资力度,投资30万元建成了一条430米长的护坝,并计划投资14万元完成370米的老街排污工程,发动全体村民义务投工,绿化一座山,目前已种植山桃、山杏、刺柏苗木100多亩。村里还计划开发龙王庙矿泉水,建设龙王山旅游区,给村集体经济再度腾飞奠定良好的基础。
10多年的村干部生涯,张忠总结出两条:“要让群众放心,工作就得透明”,“解决问题靠发展,不能向群众乱摊派”。从他当村委会主任以来,村里就实行了“法定明白墙、公开日”“联审、联签”“明白纸核对账”“村民点题、村委回复”四项制度不动摇。2002年以来,村里农业税不仅全免,年底土地出租收入人均可得116元,连续三年,每年每户一袋面粉,一吨煤泥送到家,老干部工资送上门,学生考上大学、重点中学的分别奖500元、300元,优秀教师全镇头三名,分别奖500元、300元、200元,全县前10名者奖励1000元,每前进一名加1000元。近两三年,唐城村第三产业蓬勃兴起,现在重型汽车13辆,农用三轮车、四轮车几乎户户有,摩托车已取代了自行车。各类商店、饭店200多家,仅三产人均收入就达1800元。如今的唐城村,集体经济正在迅速壮大,农民收入日益提高,唐城村振翅高飞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