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实施探讨与化学课堂案例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j1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課程指出:化学教育改革应立足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究式教学。本文从探究式教学的三个核心,探究式教学实施的各个教学环节,探究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案例,等几个方面探讨探究式教学的实施与操作。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化学;案例
  G633.8
  新课程指出:化学教育改革应立足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一、突出“问题”,围绕“问题”,紧抓探究式教学的三个核心。
  1.问题性。问题是思维运演的动力和催化剂,教学中若不能提出富有吸引力和挑战性的问题,学生就不会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也就不会有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积极性,探究—发现学习也就无从展开。因此,问题是探究教学的关键和核心。
  2.过程性。过程和结果是学习过程中的一对矛盾。探究学习注重对结论获得过程的探索,通过强化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过程,不仅使学生深刻理解学习内容,而且获得科学思维方法,增强了科学探究能力。
  3.独立性。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中学生之间既是合作的,也是独立的,因此在各教学环节中应该重视对学生独立思考、自我调控以及自我评价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探究独立性,引导学生独立完成问题的研究和深化,保证探究性学习效果。
  二、步步为营,有的放矢,紧扣探究式教学实施的具体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究欲望。
  创设情境不仅是教师导入教学主题的需要,也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主探究动机的需要。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1]。为此,教学中我们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究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乐于学习。
  教师创设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设置一个待探究的问题,也可以播放一段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视频录像,或是朗诵一首诗歌、放送一段乐曲、讲一个生动的小故事、举一个典型的案例、演示专门制作的课件、设计一场活泼有趣的角色扮演……。
  (2)启发思考,适时点拨,诱导探究的方向。
  在学生被创设的情境激发起学习兴趣并形成了学习的心理准备之后,教师应及时提出富有启发性而且能涵盖当前教学知识点的若干问题,切忌提出一些有明显答案或明知故问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和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这一过程也就是主动地、高效地完成当前学习任务的过程。在问题思考阶段,教师对于学生应当如何解决问题、应当利用何种认知工具或学习资源来解决问题、以及应当如何利用这些工具及资源、包括如何处理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等等,都应给出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学生则要认真分析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明确自己所需完成的学习任务,并通过全面思考形成初步的探究方案。
  (3)自主学习或自主(或小组)探究,发掘自主探究潜能。
  探究性教学模式因为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以及在此基础上实施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靠学生个人的自主探究加上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活动来完成,因此,本环节成为探究性教学模式中的关键教学环节。在实施过程中要处理好教师、学生、信息技术几者之间的关系。教师起到引导、支持的作用,学生要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信息技术要成为学生探究的认知工具[2]。如:可以通过让学生上网查找资料来达到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目的,这些资料能起到认知工具的作用;也可以使用能发挥认知工具作用的软件,如仿真物理、化学实验室、中学物理作图工具等。
  三、探究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案例。
  1.设计实验的能力是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焦点之一。其中,探究性实验设计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创设情境。[实验展示]: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的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边滴边振荡,直到红色褪去。
  (2)啟发思考。开放课堂,红色消失的原因是什么?[提问]:甲同学: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和HClO中和了NaOH所致;乙同学: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使红色酚酞变成了无色的物质。
  (3)自主学习或自主(或小组)探究。[小组讨论]:如果红色消失的原因是因为酸碱中和,则红色可能重现,如果红色消失的原因是因为被氧化,则红色不可能重现。
  (4)协作交流。[实验设计]:向上述刚好褪色的溶液中再滴入一些NaOH溶液,若红色重现,则是因为HCl和HClO的酸性所致;若红色不再重现,则是因为HClO的强氧化性所致。
  (5)总结提高。[实验] 按实验方案的设计进行检验。教师及时总结归纳,评价实验方案与小组表现。
  2.氯水中微粒成分的探究
  (1)创设情境。教师展示一瓶氯气,往其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振荡,溶液呈黄绿色(含Cl2分子),溶液上方的气体仍为黄绿色,“说明氯气的溶解度不大”。教材中告诉我们,溶于水中的氯气部分与水发生了如下反应:Cl2+H2O ===HCl+HClO。
  (2)启发思考。开放课堂,有学生立即向老师提出了问题:“问题是我们怎么知道氯气确实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有很多学生随声附和,“看不到明显的现象变化”。那么,怎样确定氯水的化学成分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究氯水中的微粒有哪些。
  (3)总结提高。
  将“氯水的性质与成分”设计成探究课题,延长了知识的“长度”,增加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曲折度”,学生不得不投入更大的“智力成本”,在点滴的“付出”中收获对知识本质的理解与把握,自主建构知识的意义,并进一步培养了透过现象探究本质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赵玉泉, 于乃佳, 王铁军. 新课程理念下探究式与讲授式化学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 2016(3):22-26.
  [2]傅颖, 汤金宝. 探究性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策略与经验[J]. 科学中国人, 2016(8).
其他文献
今年考上重点大学美术系的童林是我的街坊。一次,他向我说起令自己难忘的学前教育,感慨万千。  一天早上,他第一个来到班上,便无所事事在教室里玩耍。突然,他发现位于教室后面的读书角里整齐地摆放着一些颜料和画笔。他灵机一动,便利用这些颜料和画笔开始在黑板上画画。画完黑板,他又兴致勃勃地把自己的课桌也画满图画。看到五颜六色的图画,他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画完自己的课桌,又开始画旁边的,一张接着一张。  过了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已伴随我18个春秋。至今回想起来,几个令我难忘的教师节还历历在目。  最尴尬的教师节。1994年的教师节是我走上教师岗位的第一个节日。乡政府组织召开庆祝大会。在主席台上就坐的一位乡领导突然发问:“请问在座的老师们,今天是我国第几个教师节?”顿时,台下的教师们茫然四顾,面面相觑,竟无一人应答上来。领导哈哈大笑:“你们这些当老师的连自己的节日都记不清。”从那以后,每当节日临近,大家都争
期刊
目的:大学生处在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容易出现各种心身问题,其心身障碍的患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大学生的心身健康状况备受各方关注。医学生由于专业的原因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国内对大学生心理的研究较多,但对心身整体状况的大样本调查还未见。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调查医学生的心身健康状况,并系统的研究人格、应付方式和生活事件等与医学生心身健康状况关系。 对象与方法:本研究的1129名调查
“看,好大的一只螃蟹!”“那边还有几只小的呢。”在海南分界洲岛的栈桥上,面对眼前一望无际的大海,从未身临其境的我们顾不得四周游人惊讶的目光,倚着栏杆大呼小叫。  就在大家搜索螃蟹时,我发现了一种有趣的鱼。我叫不出它的名字,遗憾的是当时光顾着看,忘记问导游了。只见它通体透明,外形很像我们这里一种俗称“沙勾”的鱼。  碧绿清澈的海水一浪接着一浪,不停地拍打、冲刷岸边巨大的岩石。海浪退去,这种鱼里有几条
摘要:分层作业设计是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立足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基本的语文思考能力。秉承科学性、主体性和隐蔽性原则,通过对学生分组管理、分别作业和分层评价来培養小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语文素养。本文对小学语文分层作业设计的研究与实践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  一、小学语文分层设计的必要性  1.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要求在小学阶段,教师要
一次,上新课《窗前的气球》,我问学生:“同学们,你们从小到大一定收到了不少的礼物吧?有谁能告诉老师和其他同学,你收到的最好礼物是什么?”  话音刚落,台下的小家伙们就开始欢呼雀跃了。他们争先恐后地举起自己的小手。  “我收到的最好礼物是我爸爸给我买的那辆遥控汽车!可好玩了!”  “我妈妈给我买的自行车,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礼物。”  ……  小家伙们争着发言,唯恐自己没机会说。就在这时,我发现个子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