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无常心,习以成性;国无常俗,教则移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必须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把握新的矛盾变化,聚焦新的目标任务,推进新的探索实践,努力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活,道德的利他性、自主性、理想性三个特质,无一不指向美好、关乎幸福。随着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凸显,作为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和核心存在,有道德的生活成为人们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诉求。
首先,德性生活可以提升获得感、价值感。“德者,得也。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利他性是道德的重要特质。面对丰富多样的社会关系,当人们把德性作为自己的迫切需要去追求并得以实现时,会感受到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积极作用,可以获得社会舆论的赞赏和自我价值的肯定,内心会充满人生意义的获得感和存在的价值感。
其次,德性生活可以提升充实感、安全感。理想性是道德的另一个重要特质,它促使人们的行为从“现有的”向“应有的、理想化的”转化,鼓舞人们不断向新的道德境界攀升。德性的生活指明了人生的方向,提供了前进的动力,构建了精神的家园,实现了心灵的寄托,搭建了安身立命之所,摆脱了精神无所归依的困境。
第三,德性生活可以提升愉悦感、幸福感。道德是通往幸福的阶梯。幸福感有不同的来源和层次,物质的享受与满足只能提供低层次的幸福感,道德则提供了一种“应当”的幸福生活,它带来的幸福是内在的、自足的,产生的愉悦是长效的、恒久的。人无德不立,基于道德的幸福感是真正的幸福感。
因此,激发人们追寻美好生活的理想和信念,提高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人们欣赏美好生活的态度和性情,引导人们在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体验美好生活,既是进入新时代提升道德发展水平的现实需求,也是社会矛盾新变化赋予思想道德建设新的发展契机。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公民道德建设掀起了新的热潮,取得了新的进展。一是着力入耳、入脑、入心,精准阐释解读、公益广告宣传、优秀文化滋养、修德空间浸润,形成了全方位的培育机制。二是着力落细、落小、落实,道德讲堂讲授、志交会培育、童字系列美育、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组织了多样化的主题活动。三是着力可敬、可信、可学,298位全国及江苏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2000多人(组)中国好人和江苏好人,构筑了多层次的示范群体。四是着力抓常、抓长、抓本,出台《构筑道德风尚建设高地行动方案》,建立社会文明程度指数和道德发展状况指数年度测评发布制度,健全了强有力的工作保障。道德发展状况测评显示,江苏道德发展处于中等向优良攀升阶段。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江苏作为经济发达大省,新的矛盾转化也较早呈现。从测评情况看,江苏道德建设的问题和瓶颈主要也表现在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上。
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区域、领域、群体、单位、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平衡,设区市之间道德建设水平存在差异,测评总分末位与首位相差近11分。领域之间不平衡,在项目测评中,主流价值引领等两项超过80分,另三项相对较低,高下不均。另外还存在群体之间不平衡、单位之间不平衡、城乡之间不平衡。
不充分主要体现在道德认知、施教方法、组织方式、问题治理、活动影响等方面。道德认知上,对中国梦的认知度问卷调查上,有12%的受访者甚至“不清楚什么是中国梦”。施教方法中,灌输式的多,互动不足;大张旗鼓的多,浸润式少。组织方式上,由上向下的层层落实以及逐级向上负责的层层考核,导致一定程度道德建设封闭化内卷化。问题治理上,文明交通情况、治理失信行为满意度等指标得分在60分以下,表明这些问题尚未得到有效治理。活动影响上,一些活动只能覆盖现场观众,而且参与观众常常是老面孔,活动辐射力、带动力有待加强。
推进道德建设均衡充分发展,需要坚持整体性、系统性和可持续性理念,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道德生活需求。
坚持协调发展理念。协调发展是化解道德发展不平衡的关键。要着力促进文化、人才、政策等道德资源在全省的均衡配置,实现区域道德建设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要坚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以更大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提升农村道德建设短板弱项,推动城乡道德一体化发展;要通过教育引导、行为规范、制度约束不断提高重点群体的道德修养、道德水准,更好发挥公众人物道德示范作用,推动各行业各群体道德同步健康发展。
坚持层次建设理念。层次建设是解决道德发展不充分的利器。遵循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统一的思路,涵盖普通人、社会精英、党员干部等群体,开展层次性的教育,使每一个人、每一个群体既可以认清自己、脚踏实地,又可以学有方向、赶有目标。通过低级向高级的推进、发展,逐步实现教育客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认同、内化。
坚持协同推进理念。公民道德发展是政府、社会、公民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法律法规的建立,支撑保障道德教育实践,彰显政府的价值立场、价值目标,也要更好地发挥各类群体的组织作用,通过道德教育與生成环境及生态的营造,引领公民的价值判断与价值标准,从而有效形成政府、社会、公民三者道德建设合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道德建设格局。
坚持生活教育理念。道德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无法抽象地存在和生成。要力避抽象的、机械的教化,更加注重公民道德的自然生成和互动生成,在满足日常的利益诉求、调节利益关系中提升道德教育,在增进人际交流和互动中促进道德生成,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中实现道德教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这一重要思想观点,进一步明确公民道德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培育什么样的道德同培养什么样的人结合起来考量,把顺应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与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统筹起来推进,推动道德建设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拓展道德教育的广度深度。德性始于教化,道德品质的培育,道德风气的引导,基础在教育。要丰富教育内涵,扩大有效供给。根据不同人群不同的道德诉求和接受规律,分层分类确定教育内容、组织教育活动,有的放矢提供“量体裁衣”服务。要升级教育手段,提高供给质量。高度重视信息科学技术和心理测验科技的应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人际交往、情感沟通、言传身教等行之有效的人文道德教育方式。要延伸工作手臂,谋求道德合力。注重道德教育与日常社会管理、行政管理、业务管理一体推进,注重虚拟空间道德教育与现实空间道德教育互动影响,注重主流舆论场与大众舆论场舆论的充分利用。
放大示范群体的带动效应。不同社会群体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要求不同,道德认知和社会影响也存在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坚持既整体推进又突出重点,着力抓好党员干部、青少年等群体,通过重点群体影响和带动全社会。要抓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契机,引导党员干部带头明大德、严公德、守私德。要把青少年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强化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领域各方面,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注重典型选树,着眼丰富典型类别和形态,推动示范群体发展壮大;着眼放大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让典型来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着眼德者有得,树立“好人好报”的社会导向标。
补强道德发展的短板弱项。构筑道德风尚高地,关键在于补短板。要加强诚信建设,利用“信用记录日”等时间节点和诚信之星等评选契机加强诚信教育,推动信用建设和信任建设互动促进。建立诚信档案,形成诚信公约,完善诚信“红黑榜”发布,激励守信、褒扬诚信。要加强网德建设,搭建崇德向善的网络话语平台、践礼践德的网络实践平台,通过开设网上道德讲堂、开辟网上修身阵地、培养网络意见领袖等办法,开辟精神文明创建网络版。要推动各设区市加快立法进程,尽早出台《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相关地方性法规,张扬法律的刚性约束力和刚性保障力。
构建弘德养德的生活环境。把道德教育融入人们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各个环节,融入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融入生产生活,优化成人礼、婚礼、葬礼以及入学、干部任职、党员宣誓、新市民宣示等日常社会生活的重要仪式,强化道德认同。构建实践体系,把道德教育与志愿服务、诚信建设、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等活动紧密结合,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构建公民道德实践的常人生活体系。改良建设土壤,探索建立公共管理和政策道德风险评估機制及纠偏机制,促进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公共政策体现鲜明的价值导向。推动道德建设融入城乡社会治理体系建设,让城乡居民在社会治理中洞悉道德价值、激发道德活力。
(作者系江苏省文明办综合处处长)
道德风尚关乎美好生活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活,道德的利他性、自主性、理想性三个特质,无一不指向美好、关乎幸福。随着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凸显,作为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和核心存在,有道德的生活成为人们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诉求。
首先,德性生活可以提升获得感、价值感。“德者,得也。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利他性是道德的重要特质。面对丰富多样的社会关系,当人们把德性作为自己的迫切需要去追求并得以实现时,会感受到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积极作用,可以获得社会舆论的赞赏和自我价值的肯定,内心会充满人生意义的获得感和存在的价值感。
其次,德性生活可以提升充实感、安全感。理想性是道德的另一个重要特质,它促使人们的行为从“现有的”向“应有的、理想化的”转化,鼓舞人们不断向新的道德境界攀升。德性的生活指明了人生的方向,提供了前进的动力,构建了精神的家园,实现了心灵的寄托,搭建了安身立命之所,摆脱了精神无所归依的困境。
第三,德性生活可以提升愉悦感、幸福感。道德是通往幸福的阶梯。幸福感有不同的来源和层次,物质的享受与满足只能提供低层次的幸福感,道德则提供了一种“应当”的幸福生活,它带来的幸福是内在的、自足的,产生的愉悦是长效的、恒久的。人无德不立,基于道德的幸福感是真正的幸福感。
因此,激发人们追寻美好生活的理想和信念,提高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人们欣赏美好生活的态度和性情,引导人们在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体验美好生活,既是进入新时代提升道德发展水平的现实需求,也是社会矛盾新变化赋予思想道德建设新的发展契机。
道德风尚建设的成效与瓶颈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公民道德建设掀起了新的热潮,取得了新的进展。一是着力入耳、入脑、入心,精准阐释解读、公益广告宣传、优秀文化滋养、修德空间浸润,形成了全方位的培育机制。二是着力落细、落小、落实,道德讲堂讲授、志交会培育、童字系列美育、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组织了多样化的主题活动。三是着力可敬、可信、可学,298位全国及江苏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2000多人(组)中国好人和江苏好人,构筑了多层次的示范群体。四是着力抓常、抓长、抓本,出台《构筑道德风尚建设高地行动方案》,建立社会文明程度指数和道德发展状况指数年度测评发布制度,健全了强有力的工作保障。道德发展状况测评显示,江苏道德发展处于中等向优良攀升阶段。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江苏作为经济发达大省,新的矛盾转化也较早呈现。从测评情况看,江苏道德建设的问题和瓶颈主要也表现在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上。
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区域、领域、群体、单位、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平衡,设区市之间道德建设水平存在差异,测评总分末位与首位相差近11分。领域之间不平衡,在项目测评中,主流价值引领等两项超过80分,另三项相对较低,高下不均。另外还存在群体之间不平衡、单位之间不平衡、城乡之间不平衡。
不充分主要体现在道德认知、施教方法、组织方式、问题治理、活动影响等方面。道德认知上,对中国梦的认知度问卷调查上,有12%的受访者甚至“不清楚什么是中国梦”。施教方法中,灌输式的多,互动不足;大张旗鼓的多,浸润式少。组织方式上,由上向下的层层落实以及逐级向上负责的层层考核,导致一定程度道德建设封闭化内卷化。问题治理上,文明交通情况、治理失信行为满意度等指标得分在60分以下,表明这些问题尚未得到有效治理。活动影响上,一些活动只能覆盖现场观众,而且参与观众常常是老面孔,活动辐射力、带动力有待加强。
创新道德建设理念思路
推进道德建设均衡充分发展,需要坚持整体性、系统性和可持续性理念,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道德生活需求。
坚持协调发展理念。协调发展是化解道德发展不平衡的关键。要着力促进文化、人才、政策等道德资源在全省的均衡配置,实现区域道德建设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要坚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以更大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提升农村道德建设短板弱项,推动城乡道德一体化发展;要通过教育引导、行为规范、制度约束不断提高重点群体的道德修养、道德水准,更好发挥公众人物道德示范作用,推动各行业各群体道德同步健康发展。
坚持层次建设理念。层次建设是解决道德发展不充分的利器。遵循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统一的思路,涵盖普通人、社会精英、党员干部等群体,开展层次性的教育,使每一个人、每一个群体既可以认清自己、脚踏实地,又可以学有方向、赶有目标。通过低级向高级的推进、发展,逐步实现教育客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认同、内化。
坚持协同推进理念。公民道德发展是政府、社会、公民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法律法规的建立,支撑保障道德教育实践,彰显政府的价值立场、价值目标,也要更好地发挥各类群体的组织作用,通过道德教育與生成环境及生态的营造,引领公民的价值判断与价值标准,从而有效形成政府、社会、公民三者道德建设合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道德建设格局。
坚持生活教育理念。道德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无法抽象地存在和生成。要力避抽象的、机械的教化,更加注重公民道德的自然生成和互动生成,在满足日常的利益诉求、调节利益关系中提升道德教育,在增进人际交流和互动中促进道德生成,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中实现道德教化。
推动道德建设更加均衡充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这一重要思想观点,进一步明确公民道德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培育什么样的道德同培养什么样的人结合起来考量,把顺应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与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统筹起来推进,推动道德建设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拓展道德教育的广度深度。德性始于教化,道德品质的培育,道德风气的引导,基础在教育。要丰富教育内涵,扩大有效供给。根据不同人群不同的道德诉求和接受规律,分层分类确定教育内容、组织教育活动,有的放矢提供“量体裁衣”服务。要升级教育手段,提高供给质量。高度重视信息科学技术和心理测验科技的应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人际交往、情感沟通、言传身教等行之有效的人文道德教育方式。要延伸工作手臂,谋求道德合力。注重道德教育与日常社会管理、行政管理、业务管理一体推进,注重虚拟空间道德教育与现实空间道德教育互动影响,注重主流舆论场与大众舆论场舆论的充分利用。
放大示范群体的带动效应。不同社会群体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要求不同,道德认知和社会影响也存在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坚持既整体推进又突出重点,着力抓好党员干部、青少年等群体,通过重点群体影响和带动全社会。要抓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契机,引导党员干部带头明大德、严公德、守私德。要把青少年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强化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领域各方面,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注重典型选树,着眼丰富典型类别和形态,推动示范群体发展壮大;着眼放大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让典型来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着眼德者有得,树立“好人好报”的社会导向标。
补强道德发展的短板弱项。构筑道德风尚高地,关键在于补短板。要加强诚信建设,利用“信用记录日”等时间节点和诚信之星等评选契机加强诚信教育,推动信用建设和信任建设互动促进。建立诚信档案,形成诚信公约,完善诚信“红黑榜”发布,激励守信、褒扬诚信。要加强网德建设,搭建崇德向善的网络话语平台、践礼践德的网络实践平台,通过开设网上道德讲堂、开辟网上修身阵地、培养网络意见领袖等办法,开辟精神文明创建网络版。要推动各设区市加快立法进程,尽早出台《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相关地方性法规,张扬法律的刚性约束力和刚性保障力。
构建弘德养德的生活环境。把道德教育融入人们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各个环节,融入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融入生产生活,优化成人礼、婚礼、葬礼以及入学、干部任职、党员宣誓、新市民宣示等日常社会生活的重要仪式,强化道德认同。构建实践体系,把道德教育与志愿服务、诚信建设、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等活动紧密结合,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构建公民道德实践的常人生活体系。改良建设土壤,探索建立公共管理和政策道德风险评估機制及纠偏机制,促进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公共政策体现鲜明的价值导向。推动道德建设融入城乡社会治理体系建设,让城乡居民在社会治理中洞悉道德价值、激发道德活力。
(作者系江苏省文明办综合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