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倬云谈西周的历史地位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hw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人以蕞尔小邦,崛起渭上,不仅代替文化较高的大邑商,成为古代中国的主流,而且开八百年基业,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时代。在新石器时代的中国,若干平行发展的文化,各在一个地区滋生发达,相互影响,彼此交流,遂使各个地方文化的面貌逐渐接近。商王国的文化圈可能远超过其政治权力所及的范围,但是商人与各方国之间,大多有战争及贸易的交往,商以大邑商自居,大约只有商王畿之内的人以此认同。在王畿之外,未必有一个广泛的共同意识。
  殷商时代可以看作一个主轴的政治力量,逐步扩张充实其笼罩的范围,却还未能开创一个超越政治力量的共同文化。因此殷商的神,始终不脱宗族神、部落神的性格。周人以小邦蔚为大国,其立国过程必须多求助力,因此在先周时代,周人于崎岖晋南陕右的山地,采撷了农耕文化及北面草原文化的长处,终于与姜姓部族结为奥援。此后翦商经过,也是稳扎稳打的一步步逼向殷都。天下归仁,也未尝不是多所招抚的另一种说法。及至克商以后,历武王周公及成康之世的经营,周人的基本策略,不外乎抚辑殷人,以为我用,再以姬姜与殷商的联合力量,监督其他部族集团,并以婚姻关系加强其联系,同时进用当地俊民,承认原有信仰。新创之周实际上是一个诸部族的大联盟。周人在这个超越部族范围的政治力量上,还须建立一个超越部族性质的至高天神的权威,甚至周王室自己的王权也须在道德性的天命之前俯首。于是周人的世界,是一个“天下”,不是一个“大邑”;周人的政治权力,抟铸了一个文化的共同体。周人克商,又承认商人曾克夏。这一串历史性的递嬗,代表了天命的交接,代表了一个文化秩序的延续。这是周人“华夏”世界的本质。中国人从此不再是若干文化体系竞争的场合。中国的历史,从此成为华夏世界求延续、华夏世界求扩张的长篇史诗。中国三千年来历史的主旨是以华夏世界为文化主流。四周的四裔必须逐渐进入这个主流,因为这个主流也同时代表了天下,开化的天下。西周中期以后,周人对西北采守势,当系由于以草原文化为主的西北,本来不是农耕的华夏文化所能进入。周人对东南采攻势,则因为当地农耕文化的地盘,原与华夏农耕的本质只有程度的高低,没有根本性的互斥。
  分封在外的诸侯,一方面是华夏的代表,一方面也与各地方原有的文化接触与交流。西周三百多年来,华夏意识渗入中原各地,自西徂东,无往而没有分封网的触角伸入各地;当地文化层次,一方面吸取新成分,一方面反哺华夏文化,经过三千多年的融合,西周代表的华夏世界终于铸成一个文化体系,其活力及韧度,均非政治力量可以比拟。这一段过程中,政府不复仅以人治为本而趋于组织化与制度化。封建的分封制度不再只是点状的殖民与驻防,而趋于由邦国与田邑层级式的组织。甚至世官世禄的贵族社会,也因若干新兴力量的出现,而较为开放。华夏世界的韧力,经厉王、幽王两度丧乱的考验,王室的威权削弱了,但是华夏世界凝聚性之强,足以维护其世界于不坠。平王东迁,王纲不振,这一个政治体系竟可由强大的诸侯接过去,依旧维持了对外竞争的团结。齐晋先后领导华夏世界抵抗戎狄,攘御荆楚,只能归之于华夏世界内部因共同意识而产生的文化凝聚力。
  另一方面,西周文化不断扩散,其文化的同化力也极为强大。任何文化体系本身若不具有普遍性和开放的“天下”观念,这个体系就难以接纳别的文化成分,也难以让别的文化体系分享其输出的文化成分。华夏文化在西周形成时,先就有超越部族的天命观念以及随着道德性天命而衍生的理性主义。为此,华夏文化不致有强烈的排他性。西周一代,周人文化的扩散,正由其不具排他性。春秋时期,南方的楚文化与中原华夏文化相激相荡而终逐渐融合,为华夏文化增添了更丰富的内涵,对南方文化的吸纳而统摄为更广大的华夏文化,这一成就,也当归功于华夏世界有广大的包容性及开放性。
  华夏文化体系,兼具坚韧的内部抟聚力,及广大的包容能力,遂使中国三千年来不断成长不断扩大,却又经常保持历史性共同意识。世界上若干伟大文化体系中有些有内聚力强的特质,如犹太文化系统;也有的包容力特强,如伊斯兰教与基督教的两大系统。中华民族的华夏文化却兼具两个特点,而且都异常
  强劲。
  西周,是孔子心目中的典型,“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是中国文化的代言人,也正因为他体认了华夏文化的性格。儒家学说是华夏文化的阐释,儒家理想人格是择善固执,是以仁恕待人,这种性格,可称为外圆(包容)内方(执善),也正是华夏性格的化身。儒家文化的基本性格成为中国文化的基本性格,而其成型期,正是在西周形成华夏文化本体的时候。
  (选自《历史分光镜》,中华书局。作者为著名历史学家,学贯中西,善于运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治史,研究领域主要为中国文化史、社会经济史和中国上古史)
其他文献
北海太守孔融a,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讫无成功。高谈清教,盈溢官曹b,辞气温雅,可玩而诵,论事考实,难可悉行。但能张磔网罗,而目理甚疏。造次能得人心,久久亦不愿附也。其所任用,好奇取异,多剽轻小才,至于尊事名儒郑玄c,执子孙礼,易其乡名曰郑公乡,及清俊之士左承祖、刘义逊等,皆备在座席而已,不与论政事,曰:“此民望,不可失也!”黄巾来寇,融战败,走保都昌d。时袁、公孙首尾相连e,融兵弱粮寡
期刊
刘安与《淮南子》  刘安(前180—前123)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汉武帝刘彻的叔叔。刘安的父亲厉王刘长在汉文帝时想造反,事情败露后被流放。刘长心里愤恚交集,在流放途中绝食自杀了,死后谥号为“厉”,要知道“厉”在谥号中可是一个不太好的字眼。不过,刘安并没有因为父亲的罪过而遭牵连,汉文帝反而宽宏大量,先封他为阜陵侯,八年后又封他为淮南王。此后,淮南王刘安组织宾客集体编撰了一部书,这就是  《淮南子》。
期刊
在日常生活中,你会发现,在倒茶时,接受的一方常常会屈起手指,不停地在桌上叩击,这是民间公认的谢礼表示。叩桌谢礼亦称“叩手礼”,是从古代的叩头礼演变简化而来的。其方法是将一只手的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指尖捏在一起,輕轻叩打桌面几下,即代表古代最隆重的“三跪九叩”之礼。这种习俗是怎么来的呢?这里有一个典故:  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有一天,路经松江,他带了几个太监微服来到“醉白池”游玩。只见那里有一家茶馆
期刊
是“不耻”还是“不齿”?  一份报纸上有这样一句话:就我们中的知识分子的大多数来说,他们不耻、不愿、不肯,或者说不习惯做“伸手派”。  “不耻”是“不以做某事为耻”,耻是羞耻的意思。文中“不耻做伸手派”即“不以做伸手派为耻”,也就是愿意当伸手派了。这显然与作者的本意南辕北辙。  其实,“不耻”应该改为“不齿”。齿是牙齿,牙齿是排列整齐的,因而齿又有并列、同列齐一之义。不齿即不与之同列,表示鄙弃、不
期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典名句  民无信不立。  —— 《论语·颜渊》  国家没有公信,人民就不拥护。  学生子贡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原则。孔子认为,需要具备三个基本标准:粮食充足、军备充足、人民信任。子贡继续问,如果不得已去掉一条,去掉哪个?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再问,如果再去掉一个呢?孔子便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会死的。但失去民众的信任,政权就无立足之地。  这句话本意是指信用对于国家至关
期刊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忆江上吴处士
期刊
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这三句话虽然在文献典籍中各有出处,内涵各不相同,却含有同一个精神实质,这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充分发动群众和集体的智慧力量”。那么,中国古人是如何“发动群众和集体的智慧力量”的?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这三句话,又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呢?  “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思想的历史源流  《诗经·大雅·板》中有“先民有言,询于刍荛”的句子,意为
期刊
权臣强藩,积赀无艺,或亲行掊克,或广收苞苴a,无一非出自民财。汉桓帝诛梁冀b,收其财货,县官斥卖三十余万,以充官府用,减天下税租之半(《冀传》)。唐李锜反c,兵败伏诛,朝廷将辇其所没家财送京,李绛奏言,锜家财皆刻剥六州之人所得d,不如赐本道,代贫下户今年租税,宪宗从之(《李绛传》)。以横取于民者仍还之民,此法最善。宪宗英主,其说易从,不谓桓帝先已行之也。后世有似此者,籍没贪吏之财,以偿民欠,籍没权
期刊
【经】吴子使札来聘a。  【传】吴无君、无大夫b,此何以有君、有大夫?贤季子也。何贤乎季子?让国也。其让国奈何?谒也、馀祭也、夷昧也c,与季子同母者四,季子弱而才,兄弟皆爱之,同欲立之以为君。谒曰:“今若是迮而与季子国,季子犹不受也,请无与子而与弟,弟兄迭为君,而致国乎季子。”皆曰:“诺!”故诸为君者,皆轻死为勇,饮食必祝,曰:“天苟有吴国,尚速有悔于予身。”故谒也死,馀祭也立。馀祭也死,夷昧也立
期刊
武王使人候殷a,反报曰b:“殷乱矣。”武王曰:“其乱焉至?”对曰:“谗匿胜忠良c。”武王曰:“尚未也。”又往,反报曰:“贤者出走矣。”武王曰:“尚未也。”又往,反报曰:“其乱甚矣,百姓不敢诽怨矣d。”武王遽告太公e,太公曰:“其乱至矣,不可以驾矣f。”(《吕氏春秋·慎大览》)  注释:  a 候:侦察。  b 反:返回。  c 谗匿:奸佞之臣。  d 诽怨:指责怨恨。  e 遽(jù):赶快,疾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