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2008年9月江西省在高一年级开始实行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各学科教学迎来了新的挑战和发展契机。江西省数学学科使用的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经过三年多的实践研究,我们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现将教学研究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北师大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数学》教材的推广使用,我们看到了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不断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为学生们提供了螺旋式推进知识、掌握基本数学素养、乐于思考、乐于学习的精致素材,为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和拓展的空间,充分体现了“以教材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教学思想。但我们也不难发现,不少教师仍然沿用过去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导致学生丧失学习数学兴趣,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如何适应广泛深入的课程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探索新的课程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我们必须认真面对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二、 课题的含义及主要概念界定
1.概念的界定。教学模式(Model of Teaching)一词最初是由美国学者乔伊斯(B.Joyce)和韦尔(M.Weil)提出的。是指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所设计的教学过程结构及其教学策略体系,包括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的组合方式、教学程序及其相应的策略。
2.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教学模式是教学思想、教学理论的集中体现。当代许多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提出了很多先进的观点,比如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布鲁纳的结构教学理论,这些教学理论都对构建科学有效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具有指导作用。现代先进的学习理论注重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能力的开发,注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他们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教学参与者。我们在构建科学有效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时应充分反映这些理论的基本思想。
3.课题研究的目的。课题研究在于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造和对新的教学方式的寻求,从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得出规律性的结论,由此对其他学科教学模式有指导意义。通过教育科研活动的开展,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掌握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研究过程
1.聘请了江西省高考数学命题组长陶平生教授、南昌市教科所张工志教授为本课题组顾问,确立了以专家为引领,以名教师为中坚力量,以优秀的一线教师为先锋的研究队伍。
2.培训指导,夯实研究基础。研究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实践的过程。为此,我们把理论学习作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课题组核心成员,学习《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数学教学模式导论》等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和课题研究方面的文献资料,有计划、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对课题组其他成员进行培训。根据可能涉及的培训内容,学校分别购置了相关的书籍,供教师阅读。各年级组与课题组有机联合,利用业务学习时间,集中研读教育专著和新一轮课程改革方面的文献。
3.关注常态课,切实引导教师剖析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提高对研究构建学科课堂教学模式重大现实意义的认识。组织课题组成员通读北师大版普通高中《数学》教材,梳理出“集合与函数”“统计与算法初步”“概率与排列组合”“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数列与不等式”“立体几何初步与解析几何初步”不同学习领域的知识体系。分别对课题组骨干成员涂根火、占志斌、刘明和、江华平等老师进行典型示范研究,利用他们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形成一批课题实验的领军人物。
4.“走出去,请进来”,邀请各级专家学者为我们解读教材,为课题研究把脉指点,给我们的课题研究不断提供理论支撑。改进教师培训模式,推行主题式、模式化、个性化的培训方式,引导教师在参与到课题研究的实践与反思过程中来,通过对自身教学行为的思考、尝试及教学效果,对本课题的研究摸索出一条可行性的途径。
5.充分发挥省级示范校的辐射、引领作用,先后与新建县恒湖中学、吉安县第二中学等学校开展了以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推广的主题研讨活动,并与它们结为帮扶对子,营造开放、多元的教研氛围,广泛开展校际间的学术交流,互动研讨,资源共享,提高了课题参与人员的科研能力,促进了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广应用。
6.总结、反思,积聚研究成果。我们要求课题组成员在深入理解教材、研究教材和尊重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恰当处理教材,编写校本教材,设计学生需要的、乐于探究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活动,从而不断探索和完善相关的课堂教学模式。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
责任编辑:周瑜芽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北师大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数学》教材的推广使用,我们看到了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不断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为学生们提供了螺旋式推进知识、掌握基本数学素养、乐于思考、乐于学习的精致素材,为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和拓展的空间,充分体现了“以教材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教学思想。但我们也不难发现,不少教师仍然沿用过去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导致学生丧失学习数学兴趣,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如何适应广泛深入的课程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探索新的课程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我们必须认真面对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二、 课题的含义及主要概念界定
1.概念的界定。教学模式(Model of Teaching)一词最初是由美国学者乔伊斯(B.Joyce)和韦尔(M.Weil)提出的。是指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所设计的教学过程结构及其教学策略体系,包括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的组合方式、教学程序及其相应的策略。
2.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教学模式是教学思想、教学理论的集中体现。当代许多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提出了很多先进的观点,比如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布鲁纳的结构教学理论,这些教学理论都对构建科学有效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具有指导作用。现代先进的学习理论注重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能力的开发,注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他们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教学参与者。我们在构建科学有效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时应充分反映这些理论的基本思想。
3.课题研究的目的。课题研究在于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造和对新的教学方式的寻求,从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得出规律性的结论,由此对其他学科教学模式有指导意义。通过教育科研活动的开展,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掌握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研究过程
1.聘请了江西省高考数学命题组长陶平生教授、南昌市教科所张工志教授为本课题组顾问,确立了以专家为引领,以名教师为中坚力量,以优秀的一线教师为先锋的研究队伍。
2.培训指导,夯实研究基础。研究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实践的过程。为此,我们把理论学习作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课题组核心成员,学习《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数学教学模式导论》等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和课题研究方面的文献资料,有计划、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对课题组其他成员进行培训。根据可能涉及的培训内容,学校分别购置了相关的书籍,供教师阅读。各年级组与课题组有机联合,利用业务学习时间,集中研读教育专著和新一轮课程改革方面的文献。
3.关注常态课,切实引导教师剖析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提高对研究构建学科课堂教学模式重大现实意义的认识。组织课题组成员通读北师大版普通高中《数学》教材,梳理出“集合与函数”“统计与算法初步”“概率与排列组合”“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数列与不等式”“立体几何初步与解析几何初步”不同学习领域的知识体系。分别对课题组骨干成员涂根火、占志斌、刘明和、江华平等老师进行典型示范研究,利用他们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形成一批课题实验的领军人物。
4.“走出去,请进来”,邀请各级专家学者为我们解读教材,为课题研究把脉指点,给我们的课题研究不断提供理论支撑。改进教师培训模式,推行主题式、模式化、个性化的培训方式,引导教师在参与到课题研究的实践与反思过程中来,通过对自身教学行为的思考、尝试及教学效果,对本课题的研究摸索出一条可行性的途径。
5.充分发挥省级示范校的辐射、引领作用,先后与新建县恒湖中学、吉安县第二中学等学校开展了以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推广的主题研讨活动,并与它们结为帮扶对子,营造开放、多元的教研氛围,广泛开展校际间的学术交流,互动研讨,资源共享,提高了课题参与人员的科研能力,促进了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广应用。
6.总结、反思,积聚研究成果。我们要求课题组成员在深入理解教材、研究教材和尊重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恰当处理教材,编写校本教材,设计学生需要的、乐于探究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活动,从而不断探索和完善相关的课堂教学模式。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
责任编辑:周瑜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