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道可以教而教,知道不可以教而不教,不知道可以教也教,不知道不可以教而依旧教。”不知有多少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属于知者,又有多少教师沦落至不知者而不自知。我们无法廓清知与不知全部的原因,但细细梳理,知与不知,大概与教师对作文的课程目标和达成作文课程目标方式的认知不无关系。
一
关于高中作文课程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目标”部分,有六个方面的表述。这些目标涉及作文的准备、作文的意义、作文的写作、作文的修改、作文的数量等方面。就作文的写作,“课程目标”的陈述有三方面:“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仔细琢磨“课程目标”的陈述,概其要,也就是如下三方面:作文要规范、要真实、要出色。
作文的规范、真实、出色,似乎是一个天大的筐,什么样的作文教学内容都可以往里装。但我们在装筐之前,必须认真研究“课程目标”的具体表述,然后分解落实。作文要规范,具体呈现为内容、结构、思维等三个目标;作文要真实,具体呈现为个性表达和真实表达;作文要出色,又分为表达方式和锤炼语言。
但万千语文教师中,又很少有人认真研究过这些目标。我们常常是凭着感觉确定我们的作文教学内容;即便我们设定的目标在“课程目标”内,也只能够说,只是一种得幸。得幸之余,当三思,我们还有哪些在“课程目标”之外的目标;而“课程目标”之外的目标,又是如何浪费我们的教学资源?
二
在作文课上,我们应当用什么方式来有效达成“课程目标”呢?
达成目标的方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取决于教师关于作文教学的高度内省。教师能够教和教师应该教,常常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教师应该教,是指教师对照作文目标,结合生情学情,确定作文教学的内容。教师能够教,是指教师以应该教为前提,内省自我作文教学能力,审视抉择,而做出的教学判断。唯有应教和能教的结合,我们的教学才是有效的。
以议论文的“思辨”教学为例。
首先,需要讨论议论文教学是否应教“思辨”。在作文教学“课程目标”中,无论是“思路清晰连贯”“合理安排结构”,还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都与思辨相关。而且,如果要追寻议论文的核心魅力,也是非思辨莫属。但是现如今的议论文教学内容,却往往只见审题、拟题、论据、结构等。何以如此?不是人们无视思辨之于议论文的意义,而是这一高度抽象的概念不知从何教起。也就是说,对于思辨的教学意义,人们是不存异议的。
那么,思辨当如何教?无论是借用马克思的“全面、辩证、发展”,还是借用黑格尔的“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或者借助具体案例,晓谕学生要正确运用原因和结果、主要和次要、内因和外因、动机和行为、肯定与否定之类的哲学原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都是勉为其难的。因为教学这些概念,本不是语文教师的职责;而且学生即便掌握了这些概念,也未必具备相应的思辨能力。
于是我们就考虑,能否用语文的方式,借助语言的平台,撇开哲学概念,而又能够让学生达成议论文思辨的能力?
一次作文课,让学生针对如下材料作文:
2012年9月1日上午,北京什刹海前海水面上出现大量死鲶鱼。据了解,这批鲶鱼是前天上午“放生”的,数量约有上千斤。专家表示,鲶鱼放入水中后会吞食小鱼,容易造成食物链的紊乱。另外,被放养的鲶鱼多为人工饲养,不适应什刹海的水体环境,因此造成大量死亡。
学生大多从一个角度分析现代放生的弊端。这样的分析显然是思辨不足的,但当把许多学生的单一分析整合在一起,却居然是非常周全严谨的:
放生是人类对于生命的信仰,“万物有灵”,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放生在现代已具功利,人们相信谁放生谁得益,是“因果循环”在作祟;不了解被放生物的习性,现代放生常常是一厢情愿;名为放生,拯救动物,实为戕害动物;要充分考虑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否则,既不利于被放生动物的生存,也可能威胁到当地原生动物的发展。
本是不同学生各自单一的论证,却俨然构成一个严谨的思辨逻辑过程:先肯定放生的原初意义,再说放生的现代功利,然后指出功利驱使下的放生弊端,接着对为什么要反对功利放生作小结;再接着,提出科学放生的方式方法。这里面,不正包含着现象与本质、主要与次要、原因与结果、肯定与否定等等思辨要素吗?既然如此,我们能否让每个学生都能汇同学之长于自己一身呢?于是,我们尝试着在五个基本观点前分别加上这样的关联词语:
我们首先应该看到,放生是人类对于生命的信仰,“万物有灵”,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但是,放生在现代已具功利,人们相信谁放生谁得益,是“因果循环”在作祟。而且,放生者不了解被放生物的习性,现代放生难免带有一厢情愿的意味。所以,名为放生,拯救动物,实为戕害动物。那么,我们在放生过程中应当注意什么呢?要充分考虑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否则,既不利于被放生动物的生存,也可能威胁到当地原生动物的发展。
我们又让学生交流作文,整合分析,获得了如下的“思辨模板”:
何出此言——不仅如此——反过来说
这个问题有两个原因——最主要的——其次
为什么这样说——换个角度说——最后还想说
问题绝非偶然——另一方面——难道仅仅是他们的问题吗
之所以这样说——还有——更重要的是
为何这样说——那么,又是什么导致他们这种行为——还想说的是 然后让学生借用“思辨模板”再去分析放生问题,学生都不同程度地改变原先单一维度分析的弊端,使作文呈现出思辨的魅力。
我们叨叙思辨的教学过程,是想说明作文教学的形式的选择,影响着作文教学的成效,甚至可以说,教学形式的选择比教学内容的确定更能显现教师的教学智慧。
三
达成作文课程目标的方式,还有一个要素,即具体可感的作文话题或题目,和切实有效的作文序列。高中第一篇作文,我们常常让学生写“老照片背后的故事”,要求学生作文附带照片一并上交。学生回家,翻箱倒柜,捡阅照片,对话照片人物,整理成文,佳作如云。何以如此?有写作的素材,有表达的欲望,有表达后的满足。
其实,“老照片背后的故事”仅仅是我们作文教学的一个点。它的背后,隐藏着我们关于有效作文教学的基本理念:生本作文。学生是作文的主体,我们的作文教学,就是要提供学生表达心声的平台,最大程度地缩短“我让你写”到“我想写”的距离。因此,尊重学生的真实生活,了解学生的生命认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制造学生的作文冲动,就构成“生本作文”的基本内涵。
“老照片背后的故事”的背后,还依存着一个有效的作文教学序列。这个序列由如下十个母题构成:
“成长屐痕”,着眼于学生的个体经历;“小家故事”,用心于学生成长的家庭生活状态;“故里风情”,挖掘学生乡里闾巷的自然、名物、文化;“黄河那边”,寻找学生安身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地球另一边”,要学生放眼地球村——各国风情与异域文化;“发现美丽星空“,引导学生感悟自然的无尽魅力;“缪斯的长裙”,带领学生体悟文艺的璀璨与辉煌;“天马行空”,激发学生无羁的想象;“七嘴八舌”,引领学生明辨身边的是非曲直;“东边日出西边雨”,晓谕学生全面审视周遭世界。
每个母题下又有若干个子题,如“成长屐痕”,我们就架构了“那一刻,我来到这个世界”“老照片背后的故事”“我的神秘园”“我学会了自己擦眼泪”“不一样的出走”“我最后一次走进初中教室”“那一堂语文课”“邻座的那位”“上铺的兄弟”“16岁的故事没有主题”“写给自己的情书”等子题。
基于学生生存与生活的母题和子题,激发了学生敏感的生活感受力,唤醒学生本真的言说能力,让他们通过作文成为现代契约社会中具有自我言说能力的人,而不是人云亦云的“传声筒”,从而有效达成了作文教学的目标。
我们之所以强调“课程目标”,就是想凸显高中作文教学之“可以教”;而不厌其烦地解释“达成目标的方式”,自然就是为了“如何教”。知此两点,是想让“不知道可以教也教”的老师,能够教得清醒,让“不知道不可以教依旧教”的老师,也能较好地确定高中作文的教学内容,并且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换个角度说,如果教师能够清楚地知道哪些内容不必要教,哪些内容以目前的方式去教,教了也白教,那么“高中作文的课程目标与达成方式”之类的话题,日后也许就可以休止了,而这也恰恰是拙文的本意。
[作者通联:浙江衢州第二中学]
一
关于高中作文课程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目标”部分,有六个方面的表述。这些目标涉及作文的准备、作文的意义、作文的写作、作文的修改、作文的数量等方面。就作文的写作,“课程目标”的陈述有三方面:“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仔细琢磨“课程目标”的陈述,概其要,也就是如下三方面:作文要规范、要真实、要出色。
作文的规范、真实、出色,似乎是一个天大的筐,什么样的作文教学内容都可以往里装。但我们在装筐之前,必须认真研究“课程目标”的具体表述,然后分解落实。作文要规范,具体呈现为内容、结构、思维等三个目标;作文要真实,具体呈现为个性表达和真实表达;作文要出色,又分为表达方式和锤炼语言。
但万千语文教师中,又很少有人认真研究过这些目标。我们常常是凭着感觉确定我们的作文教学内容;即便我们设定的目标在“课程目标”内,也只能够说,只是一种得幸。得幸之余,当三思,我们还有哪些在“课程目标”之外的目标;而“课程目标”之外的目标,又是如何浪费我们的教学资源?
二
在作文课上,我们应当用什么方式来有效达成“课程目标”呢?
达成目标的方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取决于教师关于作文教学的高度内省。教师能够教和教师应该教,常常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教师应该教,是指教师对照作文目标,结合生情学情,确定作文教学的内容。教师能够教,是指教师以应该教为前提,内省自我作文教学能力,审视抉择,而做出的教学判断。唯有应教和能教的结合,我们的教学才是有效的。
以议论文的“思辨”教学为例。
首先,需要讨论议论文教学是否应教“思辨”。在作文教学“课程目标”中,无论是“思路清晰连贯”“合理安排结构”,还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都与思辨相关。而且,如果要追寻议论文的核心魅力,也是非思辨莫属。但是现如今的议论文教学内容,却往往只见审题、拟题、论据、结构等。何以如此?不是人们无视思辨之于议论文的意义,而是这一高度抽象的概念不知从何教起。也就是说,对于思辨的教学意义,人们是不存异议的。
那么,思辨当如何教?无论是借用马克思的“全面、辩证、发展”,还是借用黑格尔的“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或者借助具体案例,晓谕学生要正确运用原因和结果、主要和次要、内因和外因、动机和行为、肯定与否定之类的哲学原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都是勉为其难的。因为教学这些概念,本不是语文教师的职责;而且学生即便掌握了这些概念,也未必具备相应的思辨能力。
于是我们就考虑,能否用语文的方式,借助语言的平台,撇开哲学概念,而又能够让学生达成议论文思辨的能力?
一次作文课,让学生针对如下材料作文:
2012年9月1日上午,北京什刹海前海水面上出现大量死鲶鱼。据了解,这批鲶鱼是前天上午“放生”的,数量约有上千斤。专家表示,鲶鱼放入水中后会吞食小鱼,容易造成食物链的紊乱。另外,被放养的鲶鱼多为人工饲养,不适应什刹海的水体环境,因此造成大量死亡。
学生大多从一个角度分析现代放生的弊端。这样的分析显然是思辨不足的,但当把许多学生的单一分析整合在一起,却居然是非常周全严谨的:
放生是人类对于生命的信仰,“万物有灵”,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放生在现代已具功利,人们相信谁放生谁得益,是“因果循环”在作祟;不了解被放生物的习性,现代放生常常是一厢情愿;名为放生,拯救动物,实为戕害动物;要充分考虑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否则,既不利于被放生动物的生存,也可能威胁到当地原生动物的发展。
本是不同学生各自单一的论证,却俨然构成一个严谨的思辨逻辑过程:先肯定放生的原初意义,再说放生的现代功利,然后指出功利驱使下的放生弊端,接着对为什么要反对功利放生作小结;再接着,提出科学放生的方式方法。这里面,不正包含着现象与本质、主要与次要、原因与结果、肯定与否定等等思辨要素吗?既然如此,我们能否让每个学生都能汇同学之长于自己一身呢?于是,我们尝试着在五个基本观点前分别加上这样的关联词语:
我们首先应该看到,放生是人类对于生命的信仰,“万物有灵”,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但是,放生在现代已具功利,人们相信谁放生谁得益,是“因果循环”在作祟。而且,放生者不了解被放生物的习性,现代放生难免带有一厢情愿的意味。所以,名为放生,拯救动物,实为戕害动物。那么,我们在放生过程中应当注意什么呢?要充分考虑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否则,既不利于被放生动物的生存,也可能威胁到当地原生动物的发展。
我们又让学生交流作文,整合分析,获得了如下的“思辨模板”:
何出此言——不仅如此——反过来说
这个问题有两个原因——最主要的——其次
为什么这样说——换个角度说——最后还想说
问题绝非偶然——另一方面——难道仅仅是他们的问题吗
之所以这样说——还有——更重要的是
为何这样说——那么,又是什么导致他们这种行为——还想说的是 然后让学生借用“思辨模板”再去分析放生问题,学生都不同程度地改变原先单一维度分析的弊端,使作文呈现出思辨的魅力。
我们叨叙思辨的教学过程,是想说明作文教学的形式的选择,影响着作文教学的成效,甚至可以说,教学形式的选择比教学内容的确定更能显现教师的教学智慧。
三
达成作文课程目标的方式,还有一个要素,即具体可感的作文话题或题目,和切实有效的作文序列。高中第一篇作文,我们常常让学生写“老照片背后的故事”,要求学生作文附带照片一并上交。学生回家,翻箱倒柜,捡阅照片,对话照片人物,整理成文,佳作如云。何以如此?有写作的素材,有表达的欲望,有表达后的满足。
其实,“老照片背后的故事”仅仅是我们作文教学的一个点。它的背后,隐藏着我们关于有效作文教学的基本理念:生本作文。学生是作文的主体,我们的作文教学,就是要提供学生表达心声的平台,最大程度地缩短“我让你写”到“我想写”的距离。因此,尊重学生的真实生活,了解学生的生命认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制造学生的作文冲动,就构成“生本作文”的基本内涵。
“老照片背后的故事”的背后,还依存着一个有效的作文教学序列。这个序列由如下十个母题构成:
“成长屐痕”,着眼于学生的个体经历;“小家故事”,用心于学生成长的家庭生活状态;“故里风情”,挖掘学生乡里闾巷的自然、名物、文化;“黄河那边”,寻找学生安身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地球另一边”,要学生放眼地球村——各国风情与异域文化;“发现美丽星空“,引导学生感悟自然的无尽魅力;“缪斯的长裙”,带领学生体悟文艺的璀璨与辉煌;“天马行空”,激发学生无羁的想象;“七嘴八舌”,引领学生明辨身边的是非曲直;“东边日出西边雨”,晓谕学生全面审视周遭世界。
每个母题下又有若干个子题,如“成长屐痕”,我们就架构了“那一刻,我来到这个世界”“老照片背后的故事”“我的神秘园”“我学会了自己擦眼泪”“不一样的出走”“我最后一次走进初中教室”“那一堂语文课”“邻座的那位”“上铺的兄弟”“16岁的故事没有主题”“写给自己的情书”等子题。
基于学生生存与生活的母题和子题,激发了学生敏感的生活感受力,唤醒学生本真的言说能力,让他们通过作文成为现代契约社会中具有自我言说能力的人,而不是人云亦云的“传声筒”,从而有效达成了作文教学的目标。
我们之所以强调“课程目标”,就是想凸显高中作文教学之“可以教”;而不厌其烦地解释“达成目标的方式”,自然就是为了“如何教”。知此两点,是想让“不知道可以教也教”的老师,能够教得清醒,让“不知道不可以教依旧教”的老师,也能较好地确定高中作文的教学内容,并且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换个角度说,如果教师能够清楚地知道哪些内容不必要教,哪些内容以目前的方式去教,教了也白教,那么“高中作文的课程目标与达成方式”之类的话题,日后也许就可以休止了,而这也恰恰是拙文的本意。
[作者通联:浙江衢州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