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作为新时代的政治教师,要深入社会实际,加强调查研究,必须加强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锐意进取,勇敢地迎接时代的挑战。作为一线的政治教师,无论政治课改革,还是从增强政治课德育功能的实效性而言,都离不开较高的素质。
【关键词】 理论;中学政治;社会责任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
在新的形势下,中学政治课如何在德育创新中走出困境,已成为中学政治课改革的一项重大课题。作为一线的政治教师,无论政治课改革,还是从增强政治课德育功能的实效性而言,都离不开较高的素质。那么,初中思想政治教师应当具备哪些素质呢?
一、政治教师要不断用理论经验武装自己
用学过的理论知识来分析解答社会的热点问题,一直是中考政治的命题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教师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些基本的理论不能停留在表层的理解,而要吃透其精髓,深刻领会其内涵,这样才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对马列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应该熟练地掌握。理论知识不扎实,又怎能胜任中学的政治教学呢?
笔者在教学中对此感悟较深。政治理论知识是我们能上好思想政治课的源泉。初三政治教材中有两条重要的理论,一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二是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这两个观点可以用来分析许多的社会热点问题,例如重视解决“三农”问题,西部大开发问题,城镇职工的再就业问题,重视农村教育问题,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等,都可以运用这些观点去分析。
二、政治教师要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
人格的力量则会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普遍意义上讲,真理力量的发挥有赖于人格力量的支撑。美好的人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是一种非权力影响力,它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学生自然产生的敬佩、亲切、依赖感,从而达到一种潜移默化的、深入持久的影响。美好的人格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它对学生产生强大的魅力,使学生心悦诚服,这是带有强制性的法定约束力及权力影响力所不能及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讲,思想政治课始终是一门新课,常学常新、常教常新。它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还要通晓各个门类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具有良好的师德、高尚的情操,甘为人梯,为人师表。这就要求教师把敬业、勤业、精业、乐业作为终生的追求。
三、政治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新时代的政治教师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除了熟练掌握本学科的知识之外,还应当对教育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网络技术有一定的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否则,面对政治教材中众多的探究活动,如果这些探究活动连我们教师自己都不知道,何以指导学生?不熟悉网络技术,连我们自己都不会收集材料,何以去指导学生收集?可以说在新形势下想做个教师容易,但是想做个称职的政治教师是非常不容易的。
四、政治教师要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中学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因为政治学科本身最重要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心时事、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增强社会责任感。为此,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其命题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积极反映国内外形势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要有一定的时代性和思想性,要与时俱进。
作为政治学科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必然要求政治教师是一个社会责任感比较强的人。政治教师都不关心时事,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又怎能提高政治教学的实效性?因此,教师要养成勤看报、勤看电视新闻、勤听广播的好习惯,对国内外的重大事件要密切关注,对党和国家的重要会议的文件要细心研读,把握其精神实质,并将时事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当中,日积月累,形成习惯,从而培养学生养成关心时事的好习惯,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成绩。
五、政治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新教材,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政治教师就必须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并且积累较多的科学研究成果。这样才能应对复杂的思想意识形态领域提出的挑战,才能在较深的层次上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大胆设想、标新立异给予积极支持。
六、政治教师还要注重研究学生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大众传播媒介的现代化和多样化就为中学生接受信息提供了广泛的渠道。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获得了各种各样的信息,有些是和我们政治课的教育一致的,这就进一步增强了政治课的实效性,但有相当一部分信息与政治课的教育是相抵触的,这就削弱了政治课的实效性。
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政治教师,要深入社会实际,加强调查研究,只有注重研究学生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在教学中才能有的放矢,积极纠正学生的负面认识,对于学生的提问才能游刃有余地给予正确、恰当的释疑。
总之,我们必须加强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锐意进取,勇敢地迎接时代的挑战。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教师素质的要求会相应变化,作为一名政治教师,一定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和行动才行。
【关键词】 理论;中学政治;社会责任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
在新的形势下,中学政治课如何在德育创新中走出困境,已成为中学政治课改革的一项重大课题。作为一线的政治教师,无论政治课改革,还是从增强政治课德育功能的实效性而言,都离不开较高的素质。那么,初中思想政治教师应当具备哪些素质呢?
一、政治教师要不断用理论经验武装自己
用学过的理论知识来分析解答社会的热点问题,一直是中考政治的命题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教师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些基本的理论不能停留在表层的理解,而要吃透其精髓,深刻领会其内涵,这样才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对马列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应该熟练地掌握。理论知识不扎实,又怎能胜任中学的政治教学呢?
笔者在教学中对此感悟较深。政治理论知识是我们能上好思想政治课的源泉。初三政治教材中有两条重要的理论,一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二是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这两个观点可以用来分析许多的社会热点问题,例如重视解决“三农”问题,西部大开发问题,城镇职工的再就业问题,重视农村教育问题,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等,都可以运用这些观点去分析。
二、政治教师要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
人格的力量则会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普遍意义上讲,真理力量的发挥有赖于人格力量的支撑。美好的人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是一种非权力影响力,它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学生自然产生的敬佩、亲切、依赖感,从而达到一种潜移默化的、深入持久的影响。美好的人格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它对学生产生强大的魅力,使学生心悦诚服,这是带有强制性的法定约束力及权力影响力所不能及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讲,思想政治课始终是一门新课,常学常新、常教常新。它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还要通晓各个门类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具有良好的师德、高尚的情操,甘为人梯,为人师表。这就要求教师把敬业、勤业、精业、乐业作为终生的追求。
三、政治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新时代的政治教师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除了熟练掌握本学科的知识之外,还应当对教育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网络技术有一定的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否则,面对政治教材中众多的探究活动,如果这些探究活动连我们教师自己都不知道,何以指导学生?不熟悉网络技术,连我们自己都不会收集材料,何以去指导学生收集?可以说在新形势下想做个教师容易,但是想做个称职的政治教师是非常不容易的。
四、政治教师要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中学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因为政治学科本身最重要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心时事、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增强社会责任感。为此,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其命题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积极反映国内外形势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要有一定的时代性和思想性,要与时俱进。
作为政治学科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必然要求政治教师是一个社会责任感比较强的人。政治教师都不关心时事,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又怎能提高政治教学的实效性?因此,教师要养成勤看报、勤看电视新闻、勤听广播的好习惯,对国内外的重大事件要密切关注,对党和国家的重要会议的文件要细心研读,把握其精神实质,并将时事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当中,日积月累,形成习惯,从而培养学生养成关心时事的好习惯,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成绩。
五、政治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新教材,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政治教师就必须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并且积累较多的科学研究成果。这样才能应对复杂的思想意识形态领域提出的挑战,才能在较深的层次上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大胆设想、标新立异给予积极支持。
六、政治教师还要注重研究学生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大众传播媒介的现代化和多样化就为中学生接受信息提供了广泛的渠道。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获得了各种各样的信息,有些是和我们政治课的教育一致的,这就进一步增强了政治课的实效性,但有相当一部分信息与政治课的教育是相抵触的,这就削弱了政治课的实效性。
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政治教师,要深入社会实际,加强调查研究,只有注重研究学生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在教学中才能有的放矢,积极纠正学生的负面认识,对于学生的提问才能游刃有余地给予正确、恰当的释疑。
总之,我们必须加强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锐意进取,勇敢地迎接时代的挑战。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教师素质的要求会相应变化,作为一名政治教师,一定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和行动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