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经济环境下的共享经济乱象

来源 :中国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un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共享单车的系列评论报道引发对共享经济的深入思考。其次,列举了新经济环境下共享经济乱象丛生的现状,从融资烧钱、盲目跟风、野蛮增长三个方面剖析了当下共享经济模式存在的种种弊端。再次,用发展的眼光给出了一个相对科学的新定义。最后,合肥入点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针对共享单车等产品,设计了可供相关企业选择的系统解决方案。
  [关键词]新经济;共享经济;乱象;解决方案
  [DOI]10.13939/j.cnki.zgsc.2018.03.015
  伴随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共享汽车、共享单车等共享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中华大地,让“共享”一词家喻户晓。然而最近,原本几乎一夜之间就蓬勃发展起来的共享单车,却突然出现了种种不和谐的音符。
  1 有关共享单车的系列评论报道引发了对共享经济定义的思考
  近期,关于共享单车的评论文章频频出现在各大网站、报纸等媒体的头版头条:9月9日,央视新闻《央视焦点访谈关注共享单车:怎样能更美?》;9月12日,南方网《全国12城叫停共享单车投放 共享经济未来该如何发展?》,9月13日,网易新闻《5家车企被约谈 郑州叫停共享单车增量投放》等。一时间,作为“共享经济”代名词的“共享单车”被推向了风口浪尖。人们不禁要问:“共享单车怎么了?共享经济怎么了?”
  什么是共享经济?MBA智库百科给出的定义:“共享经济是指拥有闲置资源的机构或个人有偿让渡资源使用权给他人,让渡者获取回报,分享者利用分享自己的闲置资源创造价值。”而百度百科给出的定义:“共享经济,一般是指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其本质是整合线下的闲散物品、劳动力、教育医疗资源。有的也说共享经济是人们公平享有社会资源,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付出和受益,共同获得经济红利。此种共享更多的是通过互联网作为媒介来实现的。”
  从上述对共享经济定义的描述内容看,其基本观点为以下几点。
  (1)必须是“闲置资源”才可以用作社会共享资源,而目前,市面上的共享单车都是标准化的新资源、新产品,是由共享平台公司指定“厂商”统一定制生产的,并非闲置资源再利用。这与共享经济的定义发生了根本性冲突。
  (2)必须包括三个参与角色,但共享单车将共享经济概念三个角色中的供给方与共享平台合二为一,演化成了角色缺位模式,这样的模式已经远离了共享经济的定义方向,充其量也只是搭着共享经济名头的分时租赁罢了。当下商界的大咖、小咖们,随便搞一个“东西”,譬如手机、雨伞、汽车等冠以“共享”名号,就冒称共享经济。究其本质,均与传统的租赁公司没什么区别。
  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没有哪一个历史阶段把某一行业、某一产品称之为某某经济的先例。一方面,共享经济概念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标准的定义;另一方面,大多数人连共享经济是什么都没完全理解,没有从根本上理解和把握共享经济的本质,共享经济的创新也就无从谈及。
  2 新经济市场环境下共享经济的现状及存在的弊端
  “新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当前,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新经济”的内涵与外延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说的新经济是指互联网发展以后的所有商品经济形态。目前,世界经济引擎的代名词,几乎可用以信息互联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来代替。工业领域,在抢夺国际地位领先权的角逐中,尤以美国的“互联网工业”、德国的“工业4.0”、中国的“中国制造 2025”角色定位最突出、最抢眼;商业领域,各种传统行业的互联网电商早已异军突起,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出现后,各种共享经济的产品模式令人眼花缭乱。
  2.1 中国“共享经济”现状
  在中国,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人们原本口袋里没有几百元钞票就不敢逛街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今,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机,靠扫码便可完成所有消费支付。逛街时,突然遇上下雨,扫码可以借伞;停车时,手机一点即可找到共享停车位;手机没电了,扫码可以借充电宝……似乎任何场景中,什么东西都能“共享”。
  2.1.1 资本躁动,大量投资涌入共享市场
  据公开报道,目前至少有10家共享单车企业对外公布了融资消息。在所有共享单车企业里,最早入局的摩拜和ofo最受關注,两者在资本和体量方面表现也最为突出。2017年3月,ofo公布D轮融资4.5亿美元后,已追平摩拜。据统计,在北京、广州、杭州多个城市,继共享单车、共享汽车之后,共享充电宝、共享篮球、共享雨伞等共享经济新形态不断涌现。同时,各种风投资本也蜂拥而至,仅以共享充电宝为例,短短40天时间就获得11笔融资,近35家机构介入,融资金额约12亿元人民币。
  共享经济的“蛋糕”有多大?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2016年度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达39450亿元,增长率为76.4%。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预测,未来几年,共享经济将保持年均40%左右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交易规模将占GDP比重的10%以上。
  2.1.2 共享经济,渗透衣食住行
  由Uber、Airbnb、滴滴等引领的共享模式新浪潮,已经渗透到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吃的方面,以共享厨房为例,目前有“回家吃饭”“妈妈的菜”“蹭饭”等;衣着方面,有“私家裁缝”;住宿方面,有基于私宅共享的“蚂蚁短租”和“小猪短租”;出行方面,有顺风车、临时租车、旅游拼车、专车、私家车租赁等。
  当然除上述吃、穿、住、行之外,共享知识、经验也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共享从实物向服务转变。比如“喜马拉雅FM”、“知乎live”、果壳网“在行”、“分答”等,在知识共享领域,众人分享的是智慧。
  2.2 当下共享经济的弊端
  共享经济,本应是贯穿各行各业的一种社会经济新形态,但当下却被人们狭隘地定义为互联网租赁经济。姑且不论互联网租赁经济是否属于共享经济范畴,现仅将其几种代表形式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去分析。   2.2.1 烧钱圈地,造成资源浪费,导致市场发展畸形
  在各类资本热捧下,作为“出行最后一公里”领域的共享单车,虽然暂时解决了人们生活中出行的一些“痛点”问题,取得一些成绩;然而,各平台公司沿用烧钱圈市场的老路,烧钱恶风愈演愈烈,引领行业偏离了方向。单车平台公司的主要收入源是租金,为争夺市场,它们连最基本盈利点也以打折方式免掉,其生存只能靠收押金和融资延续。盲目、自私、贪婪的经營者坚持用烧钱摧毁同行竞争力,最终却将自己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比如一辆单车押金200元钱,如果平台公司在全国投放了100万辆单车,最保守估计有5000万用户,押金即可获得100亿元。正是有了如此巨大规模的吸金诱惑以及实现集资的可能性,平台公司就竭尽全力争夺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体验。用此方式,延续消费群体体验周期,同时延续平台生存周期。殊不知,其潜在危险越变越大。正如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曾对共享单车的评价:“我看到很多行业,本来是很好的行业,就是因为钱太多,马上就摧毁了。好多企业以收钱为目的,我觉得这是犯罪。”
  单车近期之所以引来社会声讨和国家主要媒体关注,是因平台公司无节制投放单车影响城市人群出行,压缩了本就狭小的城市空间所致。对平台公司而言,单车的维修和管理成本比购买新车的成本还要高,平台公司老板宁可投放新车,也不去增加管理人员和维修损坏车辆。于是造成了大街小巷新车与旧车堆积,导致共享资源极大浪费。
  新车一茬一茬买,车损折旧一茬一茬累加,至今,共享单车还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解决盈利问题,全部处于“烧钱”阶段。“烧钱”成了中国“电商老板”做市场的常态,似乎只有“烧钱”才能进入市场,才能抢占市场,最后垄断市场。盲目地烧钱再烧钱,给社会资源造成极端浪费,违背“共享经济”整合资源、最大效益使用社会资源的初衷,破坏了市场环境,导致市场发展畸形。
  2.2.2 盲目跟风,造成行业混乱,影响了人们的认知态度
  “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雷军的话,鼓舞创业者前仆后继地投身到移动互联网领域,寻找机会,期待有一番大作为。眼下,共享经济无疑是人人都能看见的“风口”。
  某些人将常见物品随意贴上“共享”标签就妄想可以吸金,牟取暴利。综观人们的奇思妙想,各种跟风、不靠谱现象非常恶劣。例如,雨伞和马扎一旦印上二维码,借着共享经济名头,进行铺天盖地的宣传和报道,转身就变成共享马扎和共享雨伞。但它们的可运营性实在太差。虽然印有二维码,却形同虚设;不上锁也无人看管,马扎想坐就坐,雨伞想拿就拿。难怪有人调侃说:“我很想知道不扫码的共享马扎坐上去会有什么后果。”
  2016年年底以来,国内共享单车的火爆程度,几乎可用“泛滥”一词形容。由于资本“跟风”,市场需求被人为放大,随之衍生了大量社会问题。曾几何时,共享经济还是消费者竞相体验的新事物,而现在,“某些模式、某些产品”,却扰乱了人们对这一经济现象的认知态度,让刚刚形成的新经济关系受到重创,导致共享市场方向走偏,体系失衡。这难道不是伤害了共享经济的未来吗?
  2.2.3 野蛮增长,缺乏统筹管理,凸显顶层设计缺陷
  共享单车作为一种新型交通工具,极大解决了人们的出行问题。由于其符合低碳出行理念,政府也给予了广泛而善意的观察与关注。相关数据显示,到2017年7月,全国共享单车投放超过1600万辆,用户数量超过1亿人次,已覆盖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人口密集省份的省会城市和相关二、三线城市。但因其过量投放和无序停放问题,给交通秩序、市容环境及市民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包括北京在内的12个国内城市先后宣布暂停了共享单车的新增投放。
  共享单车存在和出现的问题,表面上看是由于行业发展速度快、平台公司运营无序造成。实则是对共享经济缺乏科学系统的认识,缺乏统筹管理的思想,缺乏准确的顶层设计理念所致。“共享单车”这种似是而非的共享,企业暂时融到了资本,却失去责任;产品也未必会产生真正效益;用户虽然得到了产品与方便,却失去了财产人性异化的自我约束。究其原因,是人们的传统思想、商业观念与新时代、新经济需求相脱节的问题;是信息互联、智能科技与传统商业模式、收益分配方式不能科学兼容的问题。
  3 共享经济的新定义
  没有新经济与后工业文明协同发展的大视野,没有对人性异化与信息科技、新智能相互关系的人文关怀,就无从谈起行业创新的统筹思想,更不要说对共享经济的产品模式做顶层设计了。
  大时代新文化发展背景下的共享经济实践活动,既检验着人们思想意识能否跟上新经济、新文明的进程,也检验着指导其发展方向的理论概念是否科学与准确。合肥入点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全面概括共享经济现象,用发展的眼光给共享经济做了一个相对科学的新定义:共享经济是指将信息互联技术应用于现实场景虚拟化的实时交互,最大效益地整合、共享社会资源,并以之为载体,实现各参与角色共同参与、共享资源进行再生产、再流通,创造新经济价值,共享分润的社会经济新形态。
  共享经济是一个“去中心化、再中心化、再生产化”的闭环过程,其特点是:①参与主体既可以是公司、平台、社会组织,也可以是个体劳动者;②去中心化:劳动者脱离商业组织,直接向最终用户提供服务或产品;③再中心化:劳动者虽然脱离了商业组织,却接入互联网的共享经济平台;④再生产化:消费者是资源再生产、再流通的参与者、提供者,同时也是创造新经济的分润者,是新型社会关系必不可少的闭环参与角色。
  4 结 论
  共享经济形态的出现,是一场社会思想革命,从历史发展进程看,它是后工业文明的一种社会新形态。当下“共享”模式及产品,自身普遍存在难以克服的系统性问题,譬如共享单车投放无节制,烧钱却不盈利等。合肥入点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紧扣时代热点,剖析“共享单车”等产品的发展痛点,通过深刻理解共享经济本质,把握共享经济脉搏,不但研制了RD&ICL系列产品,还为相关企业量身策划、设计了一整套系统解决方案。通过方案实施,可以为商家实现:①不烧钱更能做大市场、黏住用户;②商家赚钱营利的同时,消费者也能像爱护自己财产一样爱护所使用的共享产品;③通过动态管理保值、静态管理增值,实现共享产品的健康运营和最大使用效益。
  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应该多角度、全方位准确理解共享经济这一新兴经济形态,避免因对“共享经济”模式片面理解而进行不当使用,给社会、经济、环境诸方面带来问题,影响共享经济发展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张欣欣,张思文.基于共享经济的共享单车行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7(20).
  [2]梁洪耀,姚玲.“互联网+”时代下共享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对策思考——以共享单车为例[J]. 中国市场,2017(27).
  [作者简介]徐银聚(1957—),男,安徽亳州人,本科,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人文社科、经济等;董阳春(1977—),男,安徽宣城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人文社科、经济等。
其他文献
[摘 要]雄安新区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个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对于解决当下大城市“过载”等焦点问题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在新区建设的过程中,土地管理政策的施行、土地生态问题的产生、相关产业的转移、当地百姓切实的需要,是我们作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所密切关注的。对此我们“‘千年大计’赴雄安新区土地政策调研团”前往雄安新区进行相关的土地政策调研。我们共使用两种调研方法:调查问卷、居民采访。后期整理分
期刊
[摘 要]据统计,截至 2016年底,中国大学在校生有3700多万人,其巨大的消费潜力必将使校园市场成为电商企业必争之地。2015年校园O2O在烟台各高校开展得如火如荼,2016年运营不温不火,2017年上半年近1/2加盟及自主创业校园O2O退出校园市场。鉴于此,文章简单介绍烟台高校校园O2O发展状况,结合烟台几所高校校园O2O运营状况着重分析其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营销策略,以期对其他地区高校校园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在不断增加,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文章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展开了分析,了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团队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为社会培养更多实用型的人才。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精神;分析  [DOI]10.13939/j.cnki.zgsc.2018.04.251  创新创业
期刊
[摘 要]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对于培养合格人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以河北经贸大学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为例,在综合分析我国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情况的基础上,从“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视角出发,研究了与学生培养、办学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等有关方面的问题。最后结合当前房地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文章的研究结果对于促进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期刊
[摘 要]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一直是党的新闻事业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莱芜报业传媒集团(莱芜日报社)“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岗薪改革探索,为新闻事业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借鉴。  [关键词]以岗定薪;岗变薪变;改革  [DOI]10.13939/j.cnki.zgsc.2018.03.167  2017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强调:要深化中央主要新闻单位采编播管岗位人事管理制
期刊
[摘 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均称“《手稿》”)集中阐述了异化劳动理论,学界也从不同的视角对异化理论做出了各种不同的解读,这些解读在深化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同时,却忽视了异化劳动的两种维度。文章重点探讨异化劳动的两种维度,即存在论维度和批判性维度,两种维度具有不同的指向,也具有内在的互补性。对《手稿》异化理论的解读,大多是从存在论的维度来研究,即在强调异化劳動存在论维度时忽视了异
期刊
[摘 要]课外辅导机构市场鱼龙混杂,辅导质量良莠不齐,家长及孩子在选择时无从下手。在此背景下,文章以太原市各大课外辅导机构学生的满意度调查为基础,通过文献研究法、深度访谈法建立了课外辅导机构综合评价体系,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数据信息,运用因子分析法找出课外辅导机构发展中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法对各因子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名。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课外辅导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研究结
期刊
[摘 要]文章针对在矿山环境治理工作中存在的治理思路单一、经费筹措难等问题,以吉山铁矿矿山环境治理项目为例,提出将矿山环境治理和城市规划研究、土地开发利用有机结合的工作思路,充分挖掘矿区土地价值,着力破解矿山治理资金难题,并对其他矿山环境治理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矿山治理;规划先行;土地利用;资金筹措;吉山铁矿  [DOI]10.13939/j.cnki.zgsc.2018.03.1
期刊
[摘 要]文章基于韩城旅游发展规划下,对周原村进行实地调研,分析传统村落包括古建筑特色、民俗文化特色、自然资源等。利用本专业相关知识对现状问题提出相应意见建议,希望借此研究能引起大眾对我国传统村落的更多关注,希望对今后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提供有意义的思路与参考价值。  [关键词]周原村;文化保护;旅游开发  [DOI]10.13939/j.cnki.zgsc.2018.03.239  1 背 景 
期刊
[摘 要]波特假说提出后,引发了关于环境规制的大量研究,但少有文献研究不同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文章基于六种环境规制,利用一汽企业的微观数据,比较分析了不同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差异化。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主要的六种环境规制对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波特假说”,但政策的实施离不开政府的监管,政府的监管力度保证了环境规制的效果。因此,在制定环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