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材料分析题是思想品德中考的重要题型,又称分析说明题或阅读分析题,是以一组或多组材料为背景材料,设置一个或多个问题,要求学生联系背景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结合社会现实或自身实际作答的一种主观性试题。
试题特点
1,背景材料“新、广、活”,即内容新颖,取材广泛,形式灵活多样。材料分析题一般选用最近一年国内外时政热点或学生身边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作为背景材料,取材广泛,形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2问题设置“三贴近”,即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材料分析题所设置问题既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道德行为习惯,又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理解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创新能力等,突出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
3,题在书外,理在书中。
4,答案开放、多元化。材料分析题中有些设问具有开放性,课本中没有现成答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总结、归纳。
试题类型
材料分析题主要以文字材料类、图表类、图文结合类试题为主。
解法指导
材料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分析题信息容量大,出题角度灵活多变,对学生来说稍有难度。不同类型的材料分析题,解答方法虽不尽相同,但也有规律可循。下面,笔者结合近几年的实践,对材料分析题的解答方法略作总结,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看设问。解答材料分析题时,把握设问最重要,命题的意图、指向、要求均在设问中。通过仔细阅读设问,抓住设问关键,再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这样既可以节约时间,又可以提高阅读材料的效率。
2,读材料。我们要根据设问要求,仔细阅读材料,“有的放矢”。
3,回归课本找依据。在这一步骤,我们要从记忆中搜索那些与设问相关的课本理论知识,找出设问、材料与课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或时事政策之间的关系。
4,紧扣题意组织答案。我们在答题时,一要注意把握答题角度,抓住中心和关键。一般来说,组织答案时应先运用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再用给出的材料加以说明。二要体现辩证思想,要全面、准确、发展地看问题并组织答案(最好先在稿纸上粗略地列出提纲),作答时要有条理(即答案尽量条理化),切忌“点”少“面”窄。三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紧密结合,根据观点分析材料,运用材料证明观点。我们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该怎么做”的步骤作答,这样可以把答案组织得更全面,确保万无一失。四要认真书写,合理布局,尽量使卷面美观舒适,使答案一目了然。
典型题例
例1材料一双击鼠标启窗口,信息海洋好神奇。查资料,联友谊,赏音乐,通信息,一叶轻舟万山过,网络魅力谁能敌!有激流,有险滩,暗礁陷阱起波澜。不良信息撒迷雾,低俗之风讨人嫌。偌大一张互联网,让我欢喜让我烦。
材料二2009年1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安部、文化部等七部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在全国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截至2月10日,专项整治行动中已关闭严重违法违规网站191l家、博客269个。
综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道理?
(2)国家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有何意义?(两个方面即可)
(3)未成年人应该怎样自觉抵制互联网低俗之风?(两个方面即可)
解析:两则材料都是关于网络的材料,贴近学生生活,针对性很强,材料新颖、典型,可联系的知识点也很丰富,学生可以结合课本内容和自身实际作答。
参考答案:(1)网络信息内容良莠不齐;网络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上网有利也有弊。(2)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是依法治国的要求;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3)丰富课余文化生活,陶冶高雅生活情趣,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不登陆不良网站,不浏览不良信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防范网络欺诈行为;遵守网络道德,做到文明上网;遵守法律规定,不传播不良信息;发现不良信息及违法、违规网站,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例2从2002年“感动中国”人物开始评选以来,连续七届榜单上河南人的名字都熠熠生辉:张荣锁、任长霞、魏青刚、王百姓、谢延信、武文斌、李隆……哪一个不是掷地有声,哪一个不是气贯长虹!在他们身上集中展示了河南人的优秀精神品质。中原的崛起不光是经济的崛起,更是精神的崛起!
(1)请你谈谈河南人身上具有哪些优秀的精神品质。(至少四个方面)
(2)“中原的崛起不光是经济的崛起”,为什么“更是精神的崛起”?(两点即可)
解析:河南文化积淀深厚,河南人具有优秀的精神品质。从2002年以来,在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优秀的河南人连续七届上榜,这也成为近年中招命题的热点。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中原崛起,应该是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双重崛起。正如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所言:文化创造巨大价值,是经济发展的“强引擎”;文化提升人类素质,是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文化增进社会共识,是经济发展的“催化剂”;文化塑造良好形象,是经济发展的“大磁场”;文化提供不竭动力,是经济发展的“永动机”。
参考答案:(1)吃苦耐劳;诚实守信;见义勇为;乐于助人;尊老爱幼;大度包容;开放创新;忠诚爱国;奋发进取;爱岗敬业;勇担责任。(2)①中原崛起是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崛起(或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②中原精神的崛起能够促进河南经济的发展(或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③河南精神文明建设为河南的大发展提供人才保证(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证)。④河南精神文明建设能够提高河南人民的整體素质,使社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⑤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符合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⑥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
试题特点
1,背景材料“新、广、活”,即内容新颖,取材广泛,形式灵活多样。材料分析题一般选用最近一年国内外时政热点或学生身边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作为背景材料,取材广泛,形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2问题设置“三贴近”,即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材料分析题所设置问题既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道德行为习惯,又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理解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创新能力等,突出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
3,题在书外,理在书中。
4,答案开放、多元化。材料分析题中有些设问具有开放性,课本中没有现成答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总结、归纳。
试题类型
材料分析题主要以文字材料类、图表类、图文结合类试题为主。
解法指导
材料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分析题信息容量大,出题角度灵活多变,对学生来说稍有难度。不同类型的材料分析题,解答方法虽不尽相同,但也有规律可循。下面,笔者结合近几年的实践,对材料分析题的解答方法略作总结,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看设问。解答材料分析题时,把握设问最重要,命题的意图、指向、要求均在设问中。通过仔细阅读设问,抓住设问关键,再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这样既可以节约时间,又可以提高阅读材料的效率。
2,读材料。我们要根据设问要求,仔细阅读材料,“有的放矢”。
3,回归课本找依据。在这一步骤,我们要从记忆中搜索那些与设问相关的课本理论知识,找出设问、材料与课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或时事政策之间的关系。
4,紧扣题意组织答案。我们在答题时,一要注意把握答题角度,抓住中心和关键。一般来说,组织答案时应先运用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再用给出的材料加以说明。二要体现辩证思想,要全面、准确、发展地看问题并组织答案(最好先在稿纸上粗略地列出提纲),作答时要有条理(即答案尽量条理化),切忌“点”少“面”窄。三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紧密结合,根据观点分析材料,运用材料证明观点。我们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该怎么做”的步骤作答,这样可以把答案组织得更全面,确保万无一失。四要认真书写,合理布局,尽量使卷面美观舒适,使答案一目了然。
典型题例
例1材料一双击鼠标启窗口,信息海洋好神奇。查资料,联友谊,赏音乐,通信息,一叶轻舟万山过,网络魅力谁能敌!有激流,有险滩,暗礁陷阱起波澜。不良信息撒迷雾,低俗之风讨人嫌。偌大一张互联网,让我欢喜让我烦。
材料二2009年1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安部、文化部等七部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在全国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截至2月10日,专项整治行动中已关闭严重违法违规网站191l家、博客269个。
综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道理?
(2)国家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有何意义?(两个方面即可)
(3)未成年人应该怎样自觉抵制互联网低俗之风?(两个方面即可)
解析:两则材料都是关于网络的材料,贴近学生生活,针对性很强,材料新颖、典型,可联系的知识点也很丰富,学生可以结合课本内容和自身实际作答。
参考答案:(1)网络信息内容良莠不齐;网络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上网有利也有弊。(2)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是依法治国的要求;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3)丰富课余文化生活,陶冶高雅生活情趣,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不登陆不良网站,不浏览不良信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防范网络欺诈行为;遵守网络道德,做到文明上网;遵守法律规定,不传播不良信息;发现不良信息及违法、违规网站,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例2从2002年“感动中国”人物开始评选以来,连续七届榜单上河南人的名字都熠熠生辉:张荣锁、任长霞、魏青刚、王百姓、谢延信、武文斌、李隆……哪一个不是掷地有声,哪一个不是气贯长虹!在他们身上集中展示了河南人的优秀精神品质。中原的崛起不光是经济的崛起,更是精神的崛起!
(1)请你谈谈河南人身上具有哪些优秀的精神品质。(至少四个方面)
(2)“中原的崛起不光是经济的崛起”,为什么“更是精神的崛起”?(两点即可)
解析:河南文化积淀深厚,河南人具有优秀的精神品质。从2002年以来,在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优秀的河南人连续七届上榜,这也成为近年中招命题的热点。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中原崛起,应该是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双重崛起。正如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所言:文化创造巨大价值,是经济发展的“强引擎”;文化提升人类素质,是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文化增进社会共识,是经济发展的“催化剂”;文化塑造良好形象,是经济发展的“大磁场”;文化提供不竭动力,是经济发展的“永动机”。
参考答案:(1)吃苦耐劳;诚实守信;见义勇为;乐于助人;尊老爱幼;大度包容;开放创新;忠诚爱国;奋发进取;爱岗敬业;勇担责任。(2)①中原崛起是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崛起(或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②中原精神的崛起能够促进河南经济的发展(或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③河南精神文明建设为河南的大发展提供人才保证(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证)。④河南精神文明建设能够提高河南人民的整體素质,使社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⑤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符合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⑥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