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现在我们的教育中将引起的转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一种革命……在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教育的措施要围绕他们组织起来。”对于这种变革,《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首先是教学重心的转移。教学重心要从以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实现教学重心的转移,就要如课标所言“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为学生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样,我们的教师就不再是神圣殿堂里的“说教者”,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阐释者,不再是威严地、强制地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了。那么,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该如何牵引学生,才真正符合“课标”的精神,真正做到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呢?
一、 课前说“玩”——“牵”兴趣
上课铃响后,我们许多教师常常会说:“同学们课间玩得真高兴,现在要把心收回来,下面我们上课”。多么地扫兴呀!会让学生觉到“玩”与“学习”是矛盾的?难道学习不也是一种“玩”吗?电脑工作者,我们称之为“玩电脑的”,难道学生不可以称之为“玩学习的”吗?如果让小学生从小树立起学习就是“玩”,那对学习的趣味是否更浓?学习效率是否更高?他一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否与众不同,从而收益终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语文课产生了兴趣,那么他就会乐之不疲地投入到学习之中。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为了使儿童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就必须使他有一种丰富多彩的、引人入胜的智力生活。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堂课的开头怎样,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注意,乃至学习效力。一堂课仅有宝贵的四十分钟,我们老师一走进课堂就应想招锁定孩子们的注意力而不是像上面所讲的那样扫他们的兴。我的经验是提前两分钟走进教室、走近学生,观察学生的表现,再结合本堂课的教学内容,确定铃响后说什么。如教转转盘识字一课时,我事先做了一个直径50厘米的双层转盘,一层写有一组带“青”的形声字,一层是带“丁”的形声字,字是彩色的。课间我发现一部分学生在玩游戏,一上课我便笑着问:“刚才许多小朋友在玩有趣的游戏,教师看着看着也不禁乐了,现在老师这儿有个转转盘游戏,想玩吗?”此时课堂气氛可想而知了,真可谓是“兴意盎然”。然后让他们动动、转转,说说自己的发现,再学习这些生字就自然而然了。总之,教师应因事因时地、看似自然却有准备地安排好每堂课的开始,让学生的兴致一开始就牵在了最佳状态。
二、 善待插嘴——“牵”表达
课堂上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来不及举手回答,便七嘴八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是众多课堂上存在的司空见怪的现象。对于这些“长嘴巴”,教师反感、苦恼,因其扰乱了秩序井然的课堂,于是乎,教师就想方设法治,采用各种措施来封堵。其实,据我多年的经验发现,“长嘴巴”们都是思维较活,但调皮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学生,他们往往闻风就下雨,“长嘴巴”一经封堵,这些学生就很少发言了。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创造型人才。心理学研究证明:人在精神紧张时思维迟钝,回答问题正确率低,甚至即使原先会回答的问题也会由于紧张而出错,更无奇思妙想而言和创造性可谈了。课堂上如果孩子们每次发言都要把手举得笔直笔直、身体站得端端正正,那么发言时他们就处于紧张状态。正是那些发言规矩的束缚、心理压力的影响,“长嘴巴”就懒得动“嘴巴”了。古代教育家孔子“上课”让弟子们陪坐身边,帮助他们打消师道尊严的思想顾虑,鼓励弟子们畅所欲言,畅所欲问,可谓用心良苦。当代教育家魏书生为让学生自由地发表意见,创设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课上主张“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纵观古今教育家的成功教学,与他们对“长嘴巴”的维护是分不开的。当然,万事都有度,“长嘴巴”不能占据整个课堂,教师应从时间上、空间上巧妙调控,给他们搭建恰当的表达平台,让他们可以直言不讳地讲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也可毫无顾忌地向教师提问,向同学提问,即使偶有冒犯,也不会招致教师的责骂、学生的嘲讽,师生间坦诚相待,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课堂教学始终处于愉快、轻松之中,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 巧用媒体——“牵”体悟
小学低年级学生生活阅历浅,感知发展水平不高,有些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认知相距甚远,学生很难正确理解,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象、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运用图、文、音、像、影并茂的特点,能把教学中抽象、深奥,靠教师讲解、挂图、板书讲不清、道不明的难点、生点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声音,将知识一目了然的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知识的形成过程的充分展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在教学中,教师如果为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追求形式的多样化,那未免太花哨,更重要的是浪费了课堂最宝贵的时间。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化静为动、动静结合,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能直观生动展示事物的变化过程,有效的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使教与学充满生机,使学生学习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从中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如在教《雨点》一课时,孩子们读着“在小溪里散步”、“在池塘里睡觉”、“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跃”,从他们充满疑惑的眼神中,我知道他们不理解作者为什么这样描写小雨点,便把事先准备好的有关小溪、池塘、江河、海洋的录像放开了,边放边配上几句解说,放完录像,孩子们活跃了起来,纷纷举起了小手,讲出了自己对诗句的理解。此时教师的讲解就变成多余的了,教学的重点难点就在媒体的适时牵引中让孩子们明确了思维的方向,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实践表明,合理适时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知识的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四、 课后小结——“牵”收获
世间万物都是唯物而又辨证地存在着,有头便也有尾。下课铃快要响了,便是一堂课的结尾,此时教师就想着如何进行课堂小结了。现在许多教师忽略了这一点,是不是课堂小结可有可无呢?结论是否定的,而且应该否定的彻底。“课堂小结”于一节完整的语文课教学来说,必不可少,而且至关重要。首先它能有效体现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完整性。这似乎在某种程度上也符合中国传统美学的观点:完整体现美。其次课堂小结能突出教学重点,为学生复习巩固提供导向。一节课四十分钟,从教师口中源源不断地输出的信息量不下数十条,甚至于上百条。试想,学生毕竟年龄小,以机械记忆为主导地位的他们又岂能去一一分析并加以深化巩固呢?哪是重点,哪是难点,学生怎能分得清?生理和心理上的不成熟,他们注意力不集中势必留下听课时知识的空白。一节课四十分钟,那么多的信息量又怎能让他们全盘接受?最佳的方法莫过于借助画龙点睛似的“课堂小结”了。因此,教师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通过教师自己口述、学生讨论、表演、引导学生归纳等等进行课堂小结。如《咏华山》这篇课文是属于文包诗型的课文,文中含有诗,诗意藏文中。课文的第二节前半部分写了诗人站在华山顶上看到的情景,后半部分是诗人把前文描写的情景用诗句表达了出来。显然,诗句的含义就在前文中,理解这部分内容是重点和难点。在进行课堂小结时,我让孩子们分组对诗比赛,一组同学将诗分句吟诵,另一组同学吟诵文中对应的语句,看哪一组吟诵得最好。这样采用比赛的形式小结,就巧妙地“牵”着孩子们回顾了这一节的学习内容,也突出了教学的重点、难点,为学生及时复习巩固提供导向,为学生亡羊补牢提供机会,为课堂教学质量也提供了保障。同时,恰如其分的课堂小结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索取,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架设桥梁,埋下伏笔。
五、 问题分流——“牵”实践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人们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有了较清晰的认识。以此为基点,大语文的教育观、语文能力课内外衔接训练实验相继出台,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联系已深入人心。因而,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可以留待课外、留待明天来解决,不必要“今天的事今天做,明天的事明天做。”
《做什么事最快乐》一课教学时,我鼓励学生提问,有几个学生提出了相同的问题:为什么做对别人有用的事最快乐?课文中没有明确的答案,即使有了答案由于学生年纪小,经历不多,也无法体会到。如果我把一个大人的答案一股脑儿塞进学生的脑里,后果必然是囫囵吞枣,只解其一,不解其二。因此,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让学生自己在课后去试一试,去为同学、老师、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邻居、所在的小区等等做一做自己能做的事,看是不是最快乐?过了一段时间,复习这一课时,就让学生互相谈一谈、议一议这个问题。我发现学生对以上疑难问题有了自己的答案,有个学生说擦洗楼梯口的大门,受到大人们的称赞很快乐;有个学生说帮奶奶修好了小包的拉链,发现了拉链的奥秘很快乐;有个学生说小区门口有个坑,自己的脚曾被这个坑崴过,这次跟爷爷到附近工地要来一些拌好的水泥把坑修平了,没有了坑门口看起来舒服了,晚上走路也放心了,感到很快乐……瞧,孩子们说得多好呀!这样把教学问题分流到课外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去实践、去体会,比只是纸上谈兵,空有理论的外壳要有实效得多。
把问题留到课外,留到明天,待到一定时机成熟后,问题就会自然而然地迎刃而解了。因此,要想有效解决一些学生缺乏生活经验的问题,就是把问题分流,“牵”学生去实践。这样持之以恒,我们的学生在有疑、质疑、解惑中变得越来越聪明,语文课堂教学将会更加充实有效。
(作者单位: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分校天润城小学)
一、 课前说“玩”——“牵”兴趣
上课铃响后,我们许多教师常常会说:“同学们课间玩得真高兴,现在要把心收回来,下面我们上课”。多么地扫兴呀!会让学生觉到“玩”与“学习”是矛盾的?难道学习不也是一种“玩”吗?电脑工作者,我们称之为“玩电脑的”,难道学生不可以称之为“玩学习的”吗?如果让小学生从小树立起学习就是“玩”,那对学习的趣味是否更浓?学习效率是否更高?他一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否与众不同,从而收益终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语文课产生了兴趣,那么他就会乐之不疲地投入到学习之中。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为了使儿童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就必须使他有一种丰富多彩的、引人入胜的智力生活。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堂课的开头怎样,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注意,乃至学习效力。一堂课仅有宝贵的四十分钟,我们老师一走进课堂就应想招锁定孩子们的注意力而不是像上面所讲的那样扫他们的兴。我的经验是提前两分钟走进教室、走近学生,观察学生的表现,再结合本堂课的教学内容,确定铃响后说什么。如教转转盘识字一课时,我事先做了一个直径50厘米的双层转盘,一层写有一组带“青”的形声字,一层是带“丁”的形声字,字是彩色的。课间我发现一部分学生在玩游戏,一上课我便笑着问:“刚才许多小朋友在玩有趣的游戏,教师看着看着也不禁乐了,现在老师这儿有个转转盘游戏,想玩吗?”此时课堂气氛可想而知了,真可谓是“兴意盎然”。然后让他们动动、转转,说说自己的发现,再学习这些生字就自然而然了。总之,教师应因事因时地、看似自然却有准备地安排好每堂课的开始,让学生的兴致一开始就牵在了最佳状态。
二、 善待插嘴——“牵”表达
课堂上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来不及举手回答,便七嘴八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是众多课堂上存在的司空见怪的现象。对于这些“长嘴巴”,教师反感、苦恼,因其扰乱了秩序井然的课堂,于是乎,教师就想方设法治,采用各种措施来封堵。其实,据我多年的经验发现,“长嘴巴”们都是思维较活,但调皮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学生,他们往往闻风就下雨,“长嘴巴”一经封堵,这些学生就很少发言了。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创造型人才。心理学研究证明:人在精神紧张时思维迟钝,回答问题正确率低,甚至即使原先会回答的问题也会由于紧张而出错,更无奇思妙想而言和创造性可谈了。课堂上如果孩子们每次发言都要把手举得笔直笔直、身体站得端端正正,那么发言时他们就处于紧张状态。正是那些发言规矩的束缚、心理压力的影响,“长嘴巴”就懒得动“嘴巴”了。古代教育家孔子“上课”让弟子们陪坐身边,帮助他们打消师道尊严的思想顾虑,鼓励弟子们畅所欲言,畅所欲问,可谓用心良苦。当代教育家魏书生为让学生自由地发表意见,创设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课上主张“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纵观古今教育家的成功教学,与他们对“长嘴巴”的维护是分不开的。当然,万事都有度,“长嘴巴”不能占据整个课堂,教师应从时间上、空间上巧妙调控,给他们搭建恰当的表达平台,让他们可以直言不讳地讲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也可毫无顾忌地向教师提问,向同学提问,即使偶有冒犯,也不会招致教师的责骂、学生的嘲讽,师生间坦诚相待,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课堂教学始终处于愉快、轻松之中,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 巧用媒体——“牵”体悟
小学低年级学生生活阅历浅,感知发展水平不高,有些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认知相距甚远,学生很难正确理解,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象、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运用图、文、音、像、影并茂的特点,能把教学中抽象、深奥,靠教师讲解、挂图、板书讲不清、道不明的难点、生点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声音,将知识一目了然的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知识的形成过程的充分展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在教学中,教师如果为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追求形式的多样化,那未免太花哨,更重要的是浪费了课堂最宝贵的时间。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化静为动、动静结合,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能直观生动展示事物的变化过程,有效的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使教与学充满生机,使学生学习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从中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如在教《雨点》一课时,孩子们读着“在小溪里散步”、“在池塘里睡觉”、“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跃”,从他们充满疑惑的眼神中,我知道他们不理解作者为什么这样描写小雨点,便把事先准备好的有关小溪、池塘、江河、海洋的录像放开了,边放边配上几句解说,放完录像,孩子们活跃了起来,纷纷举起了小手,讲出了自己对诗句的理解。此时教师的讲解就变成多余的了,教学的重点难点就在媒体的适时牵引中让孩子们明确了思维的方向,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实践表明,合理适时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知识的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四、 课后小结——“牵”收获
世间万物都是唯物而又辨证地存在着,有头便也有尾。下课铃快要响了,便是一堂课的结尾,此时教师就想着如何进行课堂小结了。现在许多教师忽略了这一点,是不是课堂小结可有可无呢?结论是否定的,而且应该否定的彻底。“课堂小结”于一节完整的语文课教学来说,必不可少,而且至关重要。首先它能有效体现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完整性。这似乎在某种程度上也符合中国传统美学的观点:完整体现美。其次课堂小结能突出教学重点,为学生复习巩固提供导向。一节课四十分钟,从教师口中源源不断地输出的信息量不下数十条,甚至于上百条。试想,学生毕竟年龄小,以机械记忆为主导地位的他们又岂能去一一分析并加以深化巩固呢?哪是重点,哪是难点,学生怎能分得清?生理和心理上的不成熟,他们注意力不集中势必留下听课时知识的空白。一节课四十分钟,那么多的信息量又怎能让他们全盘接受?最佳的方法莫过于借助画龙点睛似的“课堂小结”了。因此,教师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通过教师自己口述、学生讨论、表演、引导学生归纳等等进行课堂小结。如《咏华山》这篇课文是属于文包诗型的课文,文中含有诗,诗意藏文中。课文的第二节前半部分写了诗人站在华山顶上看到的情景,后半部分是诗人把前文描写的情景用诗句表达了出来。显然,诗句的含义就在前文中,理解这部分内容是重点和难点。在进行课堂小结时,我让孩子们分组对诗比赛,一组同学将诗分句吟诵,另一组同学吟诵文中对应的语句,看哪一组吟诵得最好。这样采用比赛的形式小结,就巧妙地“牵”着孩子们回顾了这一节的学习内容,也突出了教学的重点、难点,为学生及时复习巩固提供导向,为学生亡羊补牢提供机会,为课堂教学质量也提供了保障。同时,恰如其分的课堂小结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索取,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架设桥梁,埋下伏笔。
五、 问题分流——“牵”实践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人们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有了较清晰的认识。以此为基点,大语文的教育观、语文能力课内外衔接训练实验相继出台,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联系已深入人心。因而,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可以留待课外、留待明天来解决,不必要“今天的事今天做,明天的事明天做。”
《做什么事最快乐》一课教学时,我鼓励学生提问,有几个学生提出了相同的问题:为什么做对别人有用的事最快乐?课文中没有明确的答案,即使有了答案由于学生年纪小,经历不多,也无法体会到。如果我把一个大人的答案一股脑儿塞进学生的脑里,后果必然是囫囵吞枣,只解其一,不解其二。因此,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让学生自己在课后去试一试,去为同学、老师、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邻居、所在的小区等等做一做自己能做的事,看是不是最快乐?过了一段时间,复习这一课时,就让学生互相谈一谈、议一议这个问题。我发现学生对以上疑难问题有了自己的答案,有个学生说擦洗楼梯口的大门,受到大人们的称赞很快乐;有个学生说帮奶奶修好了小包的拉链,发现了拉链的奥秘很快乐;有个学生说小区门口有个坑,自己的脚曾被这个坑崴过,这次跟爷爷到附近工地要来一些拌好的水泥把坑修平了,没有了坑门口看起来舒服了,晚上走路也放心了,感到很快乐……瞧,孩子们说得多好呀!这样把教学问题分流到课外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去实践、去体会,比只是纸上谈兵,空有理论的外壳要有实效得多。
把问题留到课外,留到明天,待到一定时机成熟后,问题就会自然而然地迎刃而解了。因此,要想有效解决一些学生缺乏生活经验的问题,就是把问题分流,“牵”学生去实践。这样持之以恒,我们的学生在有疑、质疑、解惑中变得越来越聪明,语文课堂教学将会更加充实有效。
(作者单位: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分校天润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