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中指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扩大就业、实现富民之道的根本举措;在当下,创新创业已成为时代潮流,如何促进民办本科院校经济与金融专业的培养教育模式顺应创新创业时代潮流,解决经济与金融专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我国民办本科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有必要对民办本科院校的经济与金融专业的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进行针对性的研究。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2010年5月教育部正式提出“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这顺应了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发展战略。
创业教育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培养具有开创精神的个人。对于大学生创业教育,主要是指以开发大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为目标,通过对大学生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提供咨询和资金资助等方式,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
二、民办本科院校经济与金融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落后
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长期以灌输式理念为主,缺乏启发性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长期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会缺乏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难以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民办本科院校教育理念也不例外,习惯了这种填鸭式的教育。经济与金融专业与现实生活联系十分紧密,要紧跟经济形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由此可见,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模式不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民办本科院校经济与金融专业想要得到较好的发展,打破现有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十分迫切。
(二)缺乏创新创业师资队伍
民办本科院校经济与金融专业对于创新创业教育专门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大体課程主要包括创新创业基础、就业指导与创业基础、创业机会识别、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等。但这些相关的课程基本是由辅导员或就业办的老师讲授的,讲课的大部分老师自己也没有创业的经历,只是照本宣科、讲授创新创业的一些基本理论,而对于行业发展动态和前沿理念了解有限,这种纸上谈兵,无法带动学生的创业热情。
同时,民办本科院校由于资金力量有限,不能邀请杰出校友、银行家和风险投资人等开展讲座,讲述自己的创业历程,不能对经济与金融专业的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指导。
(三)缺乏创新创业转化平台
许多经济与金融专业的大学生头脑灵活、富有激情,能将所学专业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提出一些创新创业的想法,但由于缺乏专业老师的指导以及转化和实施的平台,导致一些大学生的想法被搁置,无法将一些很好的想法付诸实践。导师和创新转化平台的缺失只能使创新想法变成空想,打击了学生的创新热情。
三、民办本科院校经济与金融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建议
(一)改变教学理念和模式
对于经济与金融专业的学生,学校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以启发式为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到课堂,并结合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分析经济与金融的一些问题,树立学生的宏观思维和微观思维,能够做到学有所用、学有所长。
(二)提升创新创业教师队伍
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一支高水平、有创新创业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一方面,民办本科院校要高度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积极引进一些在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从事多年工作,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人才,为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奠定良好的师资基础。
另一方面,民办本科院校还可以外聘一些企业中拥有丰富创业经验社会人士到学院讲授创业课程或者举办一些创业的讲座;还可以多多鼓励学院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帮助青年教师进入创新创业教学领域,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师队伍。
(三)利用课外活动,强化创新创业教育
民办本科院校经济与金融专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要双管齐下,既要注重课上时间,又要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在课外时间,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创新创业活动,在丰富学生课外生活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开展:
1.组织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
积极鼓励经济与金融专业的大学生申请校级、省级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通过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
2.校企合作,建立创新创业基地
将企业作为学生进行创新与创业的实践现场,由学院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参与指导,比如,可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入顶岗实习或者是社会实践这样的课程,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企业中,有利于将创新创业的想法和思路付诸实践。
大学生是最具有创新能力的群体之一,民办本科院校经济与金融专业只有改变现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重视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及利用课上和课下活动才能培养出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作者单位:安徽外国语学院)
基金项目: 2018年度安徽外国语学院校级“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民办本科院校经济与金融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Awsc2018009)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2010年5月教育部正式提出“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这顺应了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发展战略。
创业教育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培养具有开创精神的个人。对于大学生创业教育,主要是指以开发大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为目标,通过对大学生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提供咨询和资金资助等方式,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
二、民办本科院校经济与金融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落后
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长期以灌输式理念为主,缺乏启发性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长期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会缺乏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难以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民办本科院校教育理念也不例外,习惯了这种填鸭式的教育。经济与金融专业与现实生活联系十分紧密,要紧跟经济形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由此可见,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模式不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民办本科院校经济与金融专业想要得到较好的发展,打破现有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十分迫切。
(二)缺乏创新创业师资队伍
民办本科院校经济与金融专业对于创新创业教育专门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大体課程主要包括创新创业基础、就业指导与创业基础、创业机会识别、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等。但这些相关的课程基本是由辅导员或就业办的老师讲授的,讲课的大部分老师自己也没有创业的经历,只是照本宣科、讲授创新创业的一些基本理论,而对于行业发展动态和前沿理念了解有限,这种纸上谈兵,无法带动学生的创业热情。
同时,民办本科院校由于资金力量有限,不能邀请杰出校友、银行家和风险投资人等开展讲座,讲述自己的创业历程,不能对经济与金融专业的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指导。
(三)缺乏创新创业转化平台
许多经济与金融专业的大学生头脑灵活、富有激情,能将所学专业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提出一些创新创业的想法,但由于缺乏专业老师的指导以及转化和实施的平台,导致一些大学生的想法被搁置,无法将一些很好的想法付诸实践。导师和创新转化平台的缺失只能使创新想法变成空想,打击了学生的创新热情。
三、民办本科院校经济与金融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建议
(一)改变教学理念和模式
对于经济与金融专业的学生,学校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以启发式为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到课堂,并结合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分析经济与金融的一些问题,树立学生的宏观思维和微观思维,能够做到学有所用、学有所长。
(二)提升创新创业教师队伍
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一支高水平、有创新创业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一方面,民办本科院校要高度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积极引进一些在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从事多年工作,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人才,为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奠定良好的师资基础。
另一方面,民办本科院校还可以外聘一些企业中拥有丰富创业经验社会人士到学院讲授创业课程或者举办一些创业的讲座;还可以多多鼓励学院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帮助青年教师进入创新创业教学领域,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师队伍。
(三)利用课外活动,强化创新创业教育
民办本科院校经济与金融专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要双管齐下,既要注重课上时间,又要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在课外时间,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创新创业活动,在丰富学生课外生活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开展:
1.组织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
积极鼓励经济与金融专业的大学生申请校级、省级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通过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
2.校企合作,建立创新创业基地
将企业作为学生进行创新与创业的实践现场,由学院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参与指导,比如,可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入顶岗实习或者是社会实践这样的课程,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企业中,有利于将创新创业的想法和思路付诸实践。
大学生是最具有创新能力的群体之一,民办本科院校经济与金融专业只有改变现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重视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及利用课上和课下活动才能培养出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作者单位:安徽外国语学院)
基金项目: 2018年度安徽外国语学院校级“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民办本科院校经济与金融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Awsc2018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