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下又是电影节了。相对来说,帝都的文艺生活比其他一穷二白的地方还是略丰富一点。除了一些文艺院线,各个使馆有时为了推销自己,也会举办某某电影?展。
不过,这里头要碰到喜欢的,几率也不大。作为一个坐7小时火车都不困的人,我曾在某个使馆展出的黑白影片《樱桃园》里,睡了40分钟。不好就是不好。契诃夫也帮不了。顺便说一句,大部分名著改编的话剧更加惨不忍睹。因为话剧这种做作的艺术形式,加上导演们的空洞无才华,加剧了它的衰败。
说起来,似乎对文艺作品的包容心太少了。小众,缺少商业元素,从不腆着脸植入广告,创作者的苦心、毅力、坚持……诸如此类,都不能当做加分因素。所以喜获金熊奖的《白日焰火》,在我看来也就一个6.8分?吧。
好吧,我承认我是一个比较严苛的文艺爱好者。
尽管文艺这个词,已经相当落魄。—当下语境里,文艺青年基本意味着不事劳作,瞎凑热闹,观点轻浮,为人矫情,另外还蛮穷的。不要说,你不知情。
可是,语境主要对没有判断力的人施加影响。如果文艺本身是值得追求的,那么舆论里贬值的“文艺”定位,就不值一提,就像风雅不会因为附庸风雅者而磨掉光亮。
以上是我对文艺的看法,说得好听一点,这是一个属于信念的东西,你得笃信自己,不能犹犹豫豫。
可是你也不得不承认,舆论的导向作用是非常强大的,我们自身的判断力也可能在很多时候被屏蔽。所以当热门的意见领袖们,掀起一轮又一轮的造概念运动时,你不免也要跟着团团转,并且在好多时候表现得无比市侩。
它可能令你在摇滚high爆的时代,兴冲冲地想要当个骨肉皮,找有刺青且不羁的人过过夜,在技术新贵、 Geek们备受爱戴的今天,又挤挤蹭蹭粘到长相酷似扎克伯格的人面前,以为这样才够劲。
这种跟风的世故,一方面是我们太容易轻信他人,口口声声做自己,一不留神又做了他人的应声虫。表面说不迷信权威,转身就唯其马首是瞻。另一方面,则可能是我们过于看重别人眼中的自己,看重自己的姿态的后果。
比如,《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今天(4月18日)去世了。这个人对中国读书人的影响不小,所以不少人点起了蜡烛。如果你不甘寂寞,或者触景生情,那么你就面临表态问题。
除去坚定的、忠实的粉丝,可以直抒胸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表态的顾虑。
比如,曾经读过,但没读下去,此刻想点上一根,表达敬意,但同时又有所担心的人。他们需要思考以下问题:可能会有人嘲笑自己吧?“你真的读过吗?读懂了吗?急于点蜡烛,显得跟他多熟一样。你有资格点?吗?”
又比如完全没读过,也不喜欢因此归为“没有文化底蕴,连举世公认的伟大作品都看不下去”的人。于是,他们就面临一场小小的内心戏:需要在这个时候蔑视一下权威吗?如果要,如何隐秘得体地实现这个目的?呢?
在这些心理活动结束之后,就会有相应的表现呈现于众。同时,人们还会寻找志同道合者,攻击有可能隐含了对自己不敬的有敌意的人。比如在蒋方舟说所有人都开始装得和马尔克斯很熟啊,一如当时去拔莫言老家的玉米,并配以了几个笑脸的微博底下,评论里既有哈哈哈的,也有很多类似“老马只能跟你最熟,其他人都别套近乎了”的反唇相?讥。
姿态困扰着我们,文艺变成了手段。要不要,这么爱演呢?为爱演的自己点根蜡烛吧。
不过,这里头要碰到喜欢的,几率也不大。作为一个坐7小时火车都不困的人,我曾在某个使馆展出的黑白影片《樱桃园》里,睡了40分钟。不好就是不好。契诃夫也帮不了。顺便说一句,大部分名著改编的话剧更加惨不忍睹。因为话剧这种做作的艺术形式,加上导演们的空洞无才华,加剧了它的衰败。
说起来,似乎对文艺作品的包容心太少了。小众,缺少商业元素,从不腆着脸植入广告,创作者的苦心、毅力、坚持……诸如此类,都不能当做加分因素。所以喜获金熊奖的《白日焰火》,在我看来也就一个6.8分?吧。
好吧,我承认我是一个比较严苛的文艺爱好者。
尽管文艺这个词,已经相当落魄。—当下语境里,文艺青年基本意味着不事劳作,瞎凑热闹,观点轻浮,为人矫情,另外还蛮穷的。不要说,你不知情。
可是,语境主要对没有判断力的人施加影响。如果文艺本身是值得追求的,那么舆论里贬值的“文艺”定位,就不值一提,就像风雅不会因为附庸风雅者而磨掉光亮。
以上是我对文艺的看法,说得好听一点,这是一个属于信念的东西,你得笃信自己,不能犹犹豫豫。
可是你也不得不承认,舆论的导向作用是非常强大的,我们自身的判断力也可能在很多时候被屏蔽。所以当热门的意见领袖们,掀起一轮又一轮的造概念运动时,你不免也要跟着团团转,并且在好多时候表现得无比市侩。
它可能令你在摇滚high爆的时代,兴冲冲地想要当个骨肉皮,找有刺青且不羁的人过过夜,在技术新贵、 Geek们备受爱戴的今天,又挤挤蹭蹭粘到长相酷似扎克伯格的人面前,以为这样才够劲。
这种跟风的世故,一方面是我们太容易轻信他人,口口声声做自己,一不留神又做了他人的应声虫。表面说不迷信权威,转身就唯其马首是瞻。另一方面,则可能是我们过于看重别人眼中的自己,看重自己的姿态的后果。
比如,《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今天(4月18日)去世了。这个人对中国读书人的影响不小,所以不少人点起了蜡烛。如果你不甘寂寞,或者触景生情,那么你就面临表态问题。
除去坚定的、忠实的粉丝,可以直抒胸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表态的顾虑。
比如,曾经读过,但没读下去,此刻想点上一根,表达敬意,但同时又有所担心的人。他们需要思考以下问题:可能会有人嘲笑自己吧?“你真的读过吗?读懂了吗?急于点蜡烛,显得跟他多熟一样。你有资格点?吗?”
又比如完全没读过,也不喜欢因此归为“没有文化底蕴,连举世公认的伟大作品都看不下去”的人。于是,他们就面临一场小小的内心戏:需要在这个时候蔑视一下权威吗?如果要,如何隐秘得体地实现这个目的?呢?
在这些心理活动结束之后,就会有相应的表现呈现于众。同时,人们还会寻找志同道合者,攻击有可能隐含了对自己不敬的有敌意的人。比如在蒋方舟说所有人都开始装得和马尔克斯很熟啊,一如当时去拔莫言老家的玉米,并配以了几个笑脸的微博底下,评论里既有哈哈哈的,也有很多类似“老马只能跟你最熟,其他人都别套近乎了”的反唇相?讥。
姿态困扰着我们,文艺变成了手段。要不要,这么爱演呢?为爱演的自己点根蜡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