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7
【摘要】心血管疾病在我国中老年疾病中的发病几率较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它主要包括一些睡眠方式,老年人的情绪和一些身体状况等,本文就中老年心血管疾病的一些成因做简单的分析,然后简单分析下中老年心血管疾病的预防。
【关键词】中老年;心血管疾病;原因;预防
一、中老年的心理情绪原因
资料方法:1、选取受试者均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离退休或在职干部,共500名, 健康中老年人200名,男130名,女70名,年龄45~81岁,平均年龄58.5岁。诊断心血管疾病284名,男230名、女54名,年龄45一89岁,平均年龄64.2岁。
2、采用的症状自评量表是以Derogatsi编制的Hopkin's症状清单 (scl90)在开始评定前,先由工作人员把评定方法及要求向受检者交待清楚,待受检者确实明白后再填写,该表由自评者本人独立完成,不能与他人讨论。
结果(1)结果表明,健康中老年人SCL一90总均分,阳性均分和阳性项目与心血管病人结果相近,(2)心血管组与健康中老年组相比较,抑郁症状有显著差异。(t=2,33,P<0.05),说明心血管病抑郁症状较正常人为雹,其他因子即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焦虑等。
结论:随着年龄增长,生物衰老递增,老年人对心理应激的适应能力下降,患心血管疾病的老人尤为明显。持续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易于导致高血压和冠心病,其机理可能是兴奋交感神经系统促使神经末梢释放大量去甲肾上腺素及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增加,血液中肾上腺素增加致使血压增高。长期社会心理因素等不良刺激,在高血压、冠心病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生活习惯与心血管疾病
一些生活习惯也影响着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比如最常见的就是睡眠习惯。在睡眠习惯中中老年人群打鼾情况与心血管疾病有着不小的关系。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建立了 45 ~ 80 岁男、女性共 711 人的 CVD 研究队列,平均年龄(63.28 ± 6.25)岁,男性患者占所有患者的 57.8%。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MONICA 方案 CVD危险因素调查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研究结果表明(1)男性总体打鼾比例高于女性,且男性重度与极重度打鼾比例高于女性,女性轻度及中度打鼾比例高于男性,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男 性 血 压、Scr、UA、TC 水平均高于女性。(2)将研究人群按打鼾严重程度进行分组后,结果显示轻、中、重与极重度的分布情况为40.93%、11.39%、36.01%、11.67%。结果也显示随着打鼾严重程度的增加,Scr、UA 及体质量指数(BMI)也逐渐升高,而 HDL-C 则逐渐降低。
由以上数据可以得出结论OSAHS 与高血压、冠心病等发生风险有明确的相关性。而睡眠打鼾与 OSAHS 有着共同的病理生理过程,大多数调查研究均表明打鼾与心血管疾病存在相关性,打鼾患者其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增高。
三、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疾病
血脂异常在老年人发生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病理过程是老年人的高密度脂蛋白固醇(HDL-C)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固醇(LDL-C)降低,会导致老人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导致老人因心脏病和中风而死亡的危险性升高。一些调查结果显示,HDL 胆固醇水平低于 40mg/dL 的老人相比于 HDL 胆固醇水平高于 46mg/dL 的老人死于中风或心脏病的可能性增加一倍多。
老年患者通过降低血浆胆固醇,对心脑血管病的防治上有明显的作用。目前临床常用的降脂药物包括他汀类、贝特类和烟酸类,此类药物不仅对老年人心血管有保护作用,同时还具有减低糖尿病危险、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等益处。
四、老年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措施
针对老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原因以及相应特点,应在相关单位、社区、养老院等地方设立专门的监测机构,定期为老人提供身体检查。针对个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及治疗计划,建立各级预防监控体制。
加强医护人员护理工作开展,定期有针对性地开展心血管知识宣传讲座,同时在社区医院门诊进行常规性的血压测量。改善老年人生活方式等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帮助老年人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达到预防社区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目的。同时,加大培训力度,使社区医护人员具有专业的医疗诊治技术;规范医护人员的医德医行,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对已经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做到正确的药物治疗,对患者的具体心理状况进行了解分析,有针对性给予建议,通过心理疏导,改变老年人的消极心理状态。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速度加快,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是医疗工作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而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第一危险因素。预防中老年心血管疾病,外部应建立完善的医疗体系,加强对老人的检查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廖淑萍.深圳市社区中老年心血管疾病调查与预防保健[J].现代医院, 2003,3(4):74-75.
[2]陈星慧.中老年心血管病人的情志护理干预[J].当代医学。2012
【摘要】心血管疾病在我国中老年疾病中的发病几率较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它主要包括一些睡眠方式,老年人的情绪和一些身体状况等,本文就中老年心血管疾病的一些成因做简单的分析,然后简单分析下中老年心血管疾病的预防。
【关键词】中老年;心血管疾病;原因;预防
一、中老年的心理情绪原因
资料方法:1、选取受试者均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离退休或在职干部,共500名, 健康中老年人200名,男130名,女70名,年龄45~81岁,平均年龄58.5岁。诊断心血管疾病284名,男230名、女54名,年龄45一89岁,平均年龄64.2岁。
2、采用的症状自评量表是以Derogatsi编制的Hopkin's症状清单 (scl90)在开始评定前,先由工作人员把评定方法及要求向受检者交待清楚,待受检者确实明白后再填写,该表由自评者本人独立完成,不能与他人讨论。
结果(1)结果表明,健康中老年人SCL一90总均分,阳性均分和阳性项目与心血管病人结果相近,(2)心血管组与健康中老年组相比较,抑郁症状有显著差异。(t=2,33,P<0.05),说明心血管病抑郁症状较正常人为雹,其他因子即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焦虑等。
结论:随着年龄增长,生物衰老递增,老年人对心理应激的适应能力下降,患心血管疾病的老人尤为明显。持续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易于导致高血压和冠心病,其机理可能是兴奋交感神经系统促使神经末梢释放大量去甲肾上腺素及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增加,血液中肾上腺素增加致使血压增高。长期社会心理因素等不良刺激,在高血压、冠心病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生活习惯与心血管疾病
一些生活习惯也影响着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比如最常见的就是睡眠习惯。在睡眠习惯中中老年人群打鼾情况与心血管疾病有着不小的关系。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建立了 45 ~ 80 岁男、女性共 711 人的 CVD 研究队列,平均年龄(63.28 ± 6.25)岁,男性患者占所有患者的 57.8%。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MONICA 方案 CVD危险因素调查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研究结果表明(1)男性总体打鼾比例高于女性,且男性重度与极重度打鼾比例高于女性,女性轻度及中度打鼾比例高于男性,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男 性 血 压、Scr、UA、TC 水平均高于女性。(2)将研究人群按打鼾严重程度进行分组后,结果显示轻、中、重与极重度的分布情况为40.93%、11.39%、36.01%、11.67%。结果也显示随着打鼾严重程度的增加,Scr、UA 及体质量指数(BMI)也逐渐升高,而 HDL-C 则逐渐降低。
由以上数据可以得出结论OSAHS 与高血压、冠心病等发生风险有明确的相关性。而睡眠打鼾与 OSAHS 有着共同的病理生理过程,大多数调查研究均表明打鼾与心血管疾病存在相关性,打鼾患者其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增高。
三、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疾病
血脂异常在老年人发生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病理过程是老年人的高密度脂蛋白固醇(HDL-C)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固醇(LDL-C)降低,会导致老人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导致老人因心脏病和中风而死亡的危险性升高。一些调查结果显示,HDL 胆固醇水平低于 40mg/dL 的老人相比于 HDL 胆固醇水平高于 46mg/dL 的老人死于中风或心脏病的可能性增加一倍多。
老年患者通过降低血浆胆固醇,对心脑血管病的防治上有明显的作用。目前临床常用的降脂药物包括他汀类、贝特类和烟酸类,此类药物不仅对老年人心血管有保护作用,同时还具有减低糖尿病危险、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等益处。
四、老年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措施
针对老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原因以及相应特点,应在相关单位、社区、养老院等地方设立专门的监测机构,定期为老人提供身体检查。针对个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及治疗计划,建立各级预防监控体制。
加强医护人员护理工作开展,定期有针对性地开展心血管知识宣传讲座,同时在社区医院门诊进行常规性的血压测量。改善老年人生活方式等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帮助老年人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达到预防社区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目的。同时,加大培训力度,使社区医护人员具有专业的医疗诊治技术;规范医护人员的医德医行,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对已经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做到正确的药物治疗,对患者的具体心理状况进行了解分析,有针对性给予建议,通过心理疏导,改变老年人的消极心理状态。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速度加快,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是医疗工作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而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第一危险因素。预防中老年心血管疾病,外部应建立完善的医疗体系,加强对老人的检查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廖淑萍.深圳市社区中老年心血管疾病调查与预防保健[J].现代医院, 2003,3(4):74-75.
[2]陈星慧.中老年心血管病人的情志护理干预[J].当代医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