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治疗缺血性脑中风临床疗效分析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研究与分析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治疗缺血性脑中风临床疗效。方法: 220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阿司匹林、中药、针灸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中医结合治疗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为(6.05±2.89)分、Barthel指数为(75.01±14.95)、血清hs-CRP为(5.67±2.48)mg/L;对照组NIHSS评分为(7.81±3.23)分、Barthel指数为(64.49±12.69)、血清hs-CRP为(8.65±3.31)mg/L;两组与治疗前比较(P<0.05),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脂水平均发生明显变化,与治疗前比较(P<0.05),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91%(100/110)明显高于对照组85.45%(94/110) (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联合康复护理治疗缺血性脑中风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缺血性脑中风;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
  缺血性脑中风,主要是因各种原因而引起患者脑动脉血流中断,并发生局部脑组织缺氧和缺血性坏死。此外,这种疾病还会发生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且具有较高复发率[1]。临床采用西药他汀类药物治疗,其可改善患者内皮细胞功能,抑制炎性反应,减少脂质沉积,但长期使用会带来较多不良反应。因此本次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以降低临床不良反应,提高临床疗效。日常康复护理,可增强患者功能恢复,加速患者康复进程,为此,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康复护理,取得较好效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220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10例。对照组:男72例,女性38例;年龄49~78岁,平均为(63.5±2.0)岁;发病时间12.6~21.7h,平均为(17.6±1.1)h;观察组:男59例,女51例;年龄52~75岁,平均为(64.0±1.5)岁;发病时间11.7~22.4h,平均为(18.3±0.8)h;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发病时间等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阿托伐他汀钙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8,20mg×7片),1片/次,1次/d;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进口药品注册,100mg×30片),1片/次,1次/d。治疗期间禁止使用扩血管等药物。中药: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d。针灸:患者无脑水肿和颅内高压情况时,及早施针治疗,醒脑开窍针刺法:以患者内关和人中及三阴交为主穴,以患侧极泉和委中及凤池、合谷等为配穴施针。
  观察组:在对照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如下:
  心理康复护理:缺血性脑中风患者大多表现为失语和偏瘫等,因此给患者带来极大心理压力,患者甚至出现自杀等负面心理[2]。此时需积极与患者沟通,并开导与疏导患者,耐心讲解缺血性脑中风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同时介绍相关成功案例,增强患者治疗自信心,以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促进治疗顺序开展。护士可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并给以患者帮助、关心、理解、支持,以消除患者紧张、恐惧感,进而保持良好心态积极接受治疗。
  体位护理:护理时需从患者肩胛处拖扶患肢,避免用力牵拉患肢,以免造成肩关节软组织损伤。仰卧位时,需患者肩稍微向上前挺,上肢外旋且稍微外展,肘需与腕伸展,掌心朝上,手指伸展且稍微分开,将整个上肢放置于枕头上。侧卧位时,患肩需前伸,以免受压或后缩,肘伸展,前臂旋后且手指张开,掌面朝上。健侧上肢需屈曲向前置于体前支撑枕上,然后将患腿放后,伸髋屈膝,且保持踝关节90°。
  被动运动:因患者处于昏迷等无法进行主动运动,因此可进行患肢被动运动,2次/d,一直到主动运动恢复。双侧均需锻炼,训练前需先热敷各个关节,活动顺序:从大关节到小关节且循序渐进。幅度要从小到大,牵拉患者挛缩肌肉和肌腱等,手法需轻柔。
  日常生活康复训练:主要内容:上肢功能、口面部功能、从仰卧到床边坐起、坐位平衡、站起与坐下、站立平衡、步行等。引导患者按照正常运动模式训练,并适当增加训练次数,加速大脑功能恢复,促进运动作业能力获取等。
  1.3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Barthel指数情况、临床疗效,并测定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血脂水平变化情况,监测治疗中所发生不良反应。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患者血清hs-CRP水平[3]。清晨空腹下采集静脉血液5ml,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水平。
  1.4疗效判定
  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疗效评定标准[4]。基本痊愈:治疗后,患者NIHSS评分减少91.0%~100.0%。显效:患者NIHSS评分减少46.0%~90.0%。有效:患者NIHSS评分减少18.0%~45.0%。无效:患者NIHSS评分减少<17.0%。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均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为(6.05±2.89)分,对照组NIHSS评分(7.81±3.23)分,两组均出现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情况(X±s,分)
  2.2 Barthel指数
  治疗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为(75.01±14.95)分,对照组Barthel指数(64.49±12.69)分,两组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情况(X±s)
  2.3血清hs-CRP水平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为(5.67±2.48)mg/L,对照组血清hs-CRP水平(8.65±3.31)mg/L比较,两组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14d血清hs-CRP水平情况(±s, mg/L)
  2.4血脂水平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均明显改变,与治疗前比较(P<0.05),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情况(±s,mmol/L)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5治疗效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91%(100/110)明显高于对照组85.45%(94/110) (P<0.05)。如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例)
  2.6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对照组1例轻微头晕症状,1例呕吐;观察组1例腹泻;但两组患者均未采取任何药物或其他治疗,症状自然消失,对治疗未产生影响。
  3讨论
  他汀类药物可减少脂质在血管内皮细胞表面沉积及侵袭,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与迁移。其还能减少患者血管内膜表面吞噬细胞数量,抑制其活性,减少发生血栓栓塞危险。他汀类药物能有效地抑制患者中性粒细胞浸润,降低其hs-CRP水平,抑制胶质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增殖。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和阻止血小板粘附及活化与聚集,避免发生血栓。针刺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并有效抑制中性粒细胞粘附和向缺血半暗区浸润,减轻患者炎症反应,同时还可改善患者血液流变性。银杏达莫注射液由银杏叶提取物和双嘧达莫组成。其中双嘧达莫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避免发生血栓。银杏叶提取物主要成分为银杏内酯和银杏黄酮苷、白果内酯等。银杏内酯可有效阻断血小板聚集,抑制血小板合成TXA2,阻止血栓形成。银杏黄酮苷能清除自由基,抑制细胞膜脂质发生过氧化反应,具有扩张血管和改善患者动脉顺应性,增强患者静脉张力等效果。同时还能调节血流动力学,增加其脑血流。白果内酯具有神经保护效果。中西医联合使用能够显著降低患者TC、TG和LDL-C,并升高HDL-C。
  NIHSS评分主要是衡量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而Barthel指数则是衡量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经过研究发现,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均得到明显改善,并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所以在中西医联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各项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hs-CRP水平有效地反应患者炎性系统程度和脑梗死程度。经研究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降低,说明患者脑缺血炎症反应损伤程度减轻,有效地保护患者神经细胞。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并未发生明显呕吐和肝肾功能等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顾文钦,陆立威,杨海玲等.肌电生物反馈技术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社区康复中的疗效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7):1886-1889.
  [2]申茂玲,贾玉玲,申智慧.抗肢体痉挛康复模式在脑卒中致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05):473-475.
  [3]蔡丽娇,陈锦秀.音乐疗法在失语症康复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08):766-768.
  [4]陈建伟,许红梅,陈晓琳等.早期认知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康复的作用[J].杂志,2012,47(03):201-20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与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7.6%,两组治疗效果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为了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神经内科病房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于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来开展护理工作,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服务模式开展护理工作。患者恢复出院时分发调查问卷,根据问卷的数据分析评价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满意度与基础护理合格率。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在服
期刊
摘要:目的:根据我院对甲状腺肿瘤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相关情况,对该护理模式控制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本次研究通过国际字母随机排列法将选取的6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观测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估结果;结果:运用HAD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前后进行评估,根据结果来看,试验组的改善效果更佳明显;结论:通过给予甲状腺肿瘤患者护理干预,患者在进一步提高对疾病了解后,其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自行设计预见性护理方法,于2013年7月-2014年6月对我院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须行介入治疗的134例病人进行了常规护理和预见性护理比较研究,2014.1-6月的68例设为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方法,2013.7-12月66例设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比较2组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相关并发症的
期刊
摘要: 目的:总结13例胃内巨大结石胃镜下碎石的护理 方法:对2003年3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巨大胃结石患者行胃镜下鼠齿钳撕咬、结石切割器切割碎石,圈套器或网篮取石,幷认真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 结果:13例巨大结石8例1次碎石成功,3例2次碎石成功,2例3次碎石成功,成功率为100%。结论:胃镜下用鼠齿钳撕咬、结石切割器切割碎石,圈套器或网篮取石,幷配合术前、术中、术后的精心护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接触性阴道出血的病因,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4年5月主诉为接触性阴道出血门诊病历。结果:过早性生活,性乱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结论:提倡性教育、性保护。加强性卫生宣传,普及健康意识、降低宫颈病变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接触性阴道出血,宫颈疾病、液基细胞学  接触性出血(Cervical Coalactive Bleeding ,CCB)是指性交后阴道出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滴注治疗儿童癫痫持续状态(SE)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分析我科 2007年 7月至 2010年 10月应用咪达唑仑持续静脉维持治疗儿童癫痫持续状态病例32例,总结病因、发作类型等与疗效及副作用的关系。 结果 26例SE患儿应用咪达唑仑维持治疗后痫样发作停止。咪达唑仑应用过程中无严重副作用出现。结论:应用咪达唑仑治疗儿童SE安全有效。  关键词:咪达唑仑;癫痫持续
期刊
摘要: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肺癌的临床特点进行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35例经病理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探讨它们的临床特点。结果:资料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支气管肺癌患者大多数为老年人,男性吸烟者25 例,病理类型以鳞癌23 例,腺癌12例,TNM 分期: Ⅲa 期11例,Ⅲb 期15 例,Ⅳ期14 例。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肺癌的高危人群,多为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硅胶胃管在老年患者胃内留置安全时间。方法:将90例需长期放置胃管的老年患者按其住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胃管留置时间为4周,观察组患者胃管留置时间为3周,观察胃管使用后与胃管前10cm的颜色、胃管前10cm处反折10s后形成的压痕、胃管前10cm处的硬度。结果:对照组患者胃管在颜色、压痕及硬度上明显劣于观察组,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纠正睡眠姿势干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和机理。方法:采用纠正睡眠姿势同时配合生活护理指导病例44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224例,对照组224例。结果:临床治愈率66.69%,对照组36.61%,两组疗效差异有显着性意义(x2= 20.67,P<0.01)。结论:该课题疗效显着,值得推广。  关键词:颈椎病;生活护理  颈椎病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高,约为10%,以神经根型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