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教学三要素

来源 :当代教学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en_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学生对物体发声的现象并不陌生.对于发声的过程及声音的传播特点,只要教师在课前认真准备,做好有关发音及传播的几个演示实验,并在实验中对学生的观察进行指导,并适时通过一些可以亲自动手实践的小实验,进一步增强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是不难归纳出有关发声过程和声音传播特点的。
  然而,在有关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的教学中,虽然教学大纲的要求不高,仅要达到了解层次,不求严格的概念定义.但是,由于初中学生的基础知识十分薄弱,抽象思维的能力有待逐步培养,导致在应用这三个“概念”进行有关问题的讨论时,无法从现象分析入手抓住本质.再加上少数教学参考资料错解的误导,致使不少学生无法正确地将不同声音现象的主要决定“要素”抓住,从而得出正确结论.现将教学中常遇到的几个典型体现声音三要素的题例分析如下:
  问题1(人教版教科书第33页习题)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时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沈括的这段记载有什么科学道理吗?
  分析这道题看似简单,但在没有老师提示的前提下,大多数学生的回答不得要领,往往认为此现象是由大地传声比空气传声的速度快所决定的.可见,如何培养学生由陌生的物理情景,通过分析把握问题中的关键字、词,并由关键的字、词发散和联想到课本知识的相关内容,从而架起知识与问题间的桥梁,然后用简洁的语言加以表达,这将是我们初中物理启蒙阶段尤其要注意培养的基本能力。
  本题要抓住问题的关键,兴奋点显然应该集中在“箭筒”、“听”等关键字词上,要引起听觉就要有一定的响度和频率(音调)范围要求.马蹄声,其音调范围显然符合听觉要求,不是本题应该注意的焦点,而响度在此至关重要,特别是沉睡中的人要惊醒应有足够的响度, 而箭筒在此正是具有增大响度的作用.而“睡在地上”才是利用了大地传声快、声音损失少的特点,因此,我认为《教师教学用书》(人教版)中对本题的解答是不完全准确的。
  问题2用一套相同的玻璃杯,杯里深浅不同地盛上水,按水的多少顺次排列,就可以组成一件乐器,只要拿一只筷子,就可以敲出曲子来,你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
  分析中学生课外辅导系列——广东教育出版社《物理学习辅导》一书对此问题的回答是:杯子发出声音,主要是杯壁的振动,空杯时,整个杯都在振动,发出声音较低.盛上水后,振动范围主要是水面以上的杯壁,发出的音调较高。装上不同量的水后,整套杯子发出的音调各不相同,就可以组成一件乐器了。
  这一回答看似很有道理,但是,只要我们亲手实践就会发现,客观结果恰恰与上述结论相反;空杯音调高,而水装得越多,音调越低.为什么呢?在于上述回答过程没有抓住发声体的振动部分而导致错误的结论.在此种情况下,杯子是作为一个整体发声的,在有水时,相当于整个杯子变厚,从而发出的声音较低,就像人的声带一样,男生声带比女生厚,从而说话声显得低沉——音调低的道理相同。
  此时,我们尤其要区分清楚本题与开水瓶灌水时音调的变化,后一种情况是水面上方空气柱的振动发声,音调随水面的上升而提高。
  问题3妈妈买碗时常把两只碗碰一碰,听听发出的声音.她判断碗的好坏时主要的根据是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音量
  分析《全国奥林匹克初中竞赛教材》(奥林匹克出版社)的回答是: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音色好时,碗的质量也好。故选C.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初中物理疑难分析与试题精解》的回答是:两只碗相碰振动发声,它们的振幅是差不多的,所以响度、音量区别不大;好碗、坏碗音色是相差不大的,唯一有较大区别的是振动的频率,即音调。故选A. 对此问题的讨论,显然要依据乐音的要素来加以判断,“响度”和“音量”在此问题中,已可排除,问题的焦点显然集中在是依据“音调”,还是依据“音色”呢?
  在此,只要我们向同学们演示同一型号的碗,因制作过程中工艺水平存在偏差,碗的厚薄一般存在差异,因此,既使是两只完好的碗,我们轻击让其发声,即会发现音调一般亦有高低之分,故我们不能从音调的高低去判断一个碗质量的好坏.而坏碗同好碗相比,发声明显发沙沉闷,好碗不管音调是高还是低,发声均显得清脆,这正是“音色”的基本特性,可见,本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第一种。
  以上三例,是在教学中关于乐音“三要素”的具体事例,但由于初中生刚刚接触物理知识 ,还不善于从客观现象出发进行理性分析,来解释客观现象,还习惯于“等靠要”的学习习惯,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从学科特点——物理课的实践特点出发,多动手、多演示、多分析、多思考,养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良好习惯,在学习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时,自觉地建 立在科学的思维基础上,从而优化思维品质,这样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其他文献
恩格斯指出:“就个别人来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们行动起来。”可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愉快的情绪参与到学习创作中,是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汉语拼音呢?我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有以下几点看法:  1表扬激励  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证明了受表扬的学生各方面成绩优于受训斥的学生。因而,作为教师不要悋
期刊
“谁塑造了孩子,谁就塑造了未来,不仅是自己的未来,还有孩子的未来,民族的未来。”我们的学生在这学业负担日益加重,家庭、学校、社会期望值空前高涨的时代,出现了很多新的教育难题。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两个重要环境,对学生的教育和成长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教育作用。为此,如何构建家校沟通与合作的协作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来管理和教育学生,成为我思考并为之不断尝试的问题。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
期刊
教学中,我们往往以问题为线索,组织课堂教学;以提问为手段活跃学生思维;以析疑为目的,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从而达到完成教学目标之功能。在长期的山区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感触良多:课堂点评应注重鼓励性、情感性、全面性、多样性。  1注重点评的鼓励性  由于问题本身的难易程度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学生的答案也会参差不齐,有的甚至风马牛不相及。这种情况下教师点评一定要慎重,应坚持鼓励的原则,充分
期刊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在生活里找教育, 为生活而教育。”数学是生活中的一分子,它是在“生活”这个集体中生存的,没有生活的数学将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因而毫无疑问的应当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在教学中我们要关注数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随时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的生活中选取他们关注的话题,将生活中的话题及时纳入课堂教学
期刊
小学数学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数学素材,创设一个适合教学和儿童发展需要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但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由于诸多原因,情境创设往往“变味”、“走调”,失去了应有的价值。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持续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全程中,持续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
期刊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新课程标准》设置了“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的教学目标,这正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在数学课程中的具体体现。新世纪的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统一在数学教学的整体目标中,而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与
期刊
【摘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成败与否,课堂效率的高低,不仅依赖于教师的学识水平、语言表达能力、评价艺术等,更重要的在于教师的组织教学能力。恰如其分的课堂提问有利于启迪学生积极思考,渲染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探索;数学;课堂提问;艺术  课堂提问犹如比翼双飞之彩翅,画龙点睛之神笔。课堂提问是引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闸门的钥匙,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产生情感共鸣的桥
期刊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我国当前素质教育的核心,而切实抓好课堂教学则是开展创新教育的重中之重,只有全面改革传统教学模式,营造广阔无垠的思维空间,才能使创新思维的培养有章可循,只有重新构建全新的阅读教学模式,才能使创新学习对学生终身受益,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中心,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当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呈
期刊
【摘要】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各科课堂教学已经随之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主要体现在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改变等方面,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打成一片,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之情。  【关键词】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方式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形式有多种多样,怎 样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呢?笔者认为要抓好 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期刊
我们必须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不断创新理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服务,与时俱进推进机构编制工作,确保每一个思路都体现科学发展,每一个举措都服务科学发展,每一个成效都促进科学发展。几年的课改学习,几年的实践,一年的培训学习,我收获很多。我认为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编制好“三案”,让它落在实处 十分重要。  “三案导学”指教学方法上以“学案”、“教案”、“练案”为一体的三案为载体,师生按“三案”互动教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