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子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奇正之术”是孙子在《孙子兵法·兵势篇》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军事思想,集中反映了孙子注重出奇制胜的战略战术。“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孙子认为,善于运用奇兵的人,其战术变化就像天地变化一样无穷无尽,像江河一样永不枯竭。这一思想运用于语文教学中,正契合了语文课堂个性化的教学理念。正如打仗出奇兵,才能克敌制胜;课堂有个性,才能打动学生。语文教学,由于富有人文性和情感性,尤其需要凸显个性。有个性的课堂,才会深深刻入学生的心灵,没有个性的教学,只会令人昏昏欲睡。对于人文性和情感性的语文教学,如何在课堂运作中体现“奇正之术”,从而达到教学过程的优化呢?
一、奇正结合,文本解读有个性
语文课堂教学要达到“出奇制勝”的效果,教师必须准确深入解读文本,读出自己的心得,读出自己的个性化理解,读出文本的行文思路和教学的展开思路。
《鸿门宴》是语文教材中的传统名篇。文中有一句“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这个“谢”字,我们一般都解释成“谢罪”或“道歉”,但王立群教授在《读〈史记〉之项羽》中认为这个“谢”不能解释成“谢罪”,应该是“解释”。“刘邦对项羽的一番说辞,主要是对项羽进行解释:他要通过解释,将项羽对他的敌意说成是项羽对他的误会。”我们姑且不说这个“谢”字究竟是不是应该翻译成“解释”,但从刘邦接着说的这一句话来看,确实不只是谢罪,而是解释的成分更多一些。我们来细细品味这一句话:“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刘邦这段话的要害有三条:第一,叙旧。刘邦这番讲话最重要的一个目的,是要极力模糊项羽的政治警觉,使项羽的政治认识仍然停留在共同反秦的历史阶段之中。因此,叙旧就成为刘邦最重要的手段。“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通过叙旧,刘邦想使项羽顾念当年并肩作战的友情,不去思考秦王朝灭亡之后刘、项两大集团关系的历史性变化。结果证明,这种策略极为有效。项羽本来在政治上就十分糊涂,刘邦这番话的目的就是使糊涂的项羽更加糊涂,以便利用项羽政治上的糊涂,避免与项羽在此时摊牌。第二,逢迎。经过张良的开导,刘邦已经完全了解引发项羽大怒的原因,是自己的行为刺伤了项羽的自尊与虚荣,关键又是自己比项羽先入关。因此,在鸿门见到项羽后,刘邦极力淡化自己首先入关灭秦的功劳,把自己费尽心机攻入关中,说成是“不自意”,是自己都没想到,言外之意是我刘邦心中也认为是将军您应该先入关。这一点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项羽的自尊与虚荣。刘邦这一手其实就是拍马屁,只是刘邦拍得非常高明,拍得项羽浑然不觉。这在拍马屁之中应当是最高境界。第三,化必然为偶然。刘、项两大集团的矛盾,是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的必然性冲突,不是一般的偶然性冲突。“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刘邦有意要淡化这种冲突的必然性,因此,他说是有小人挑拨离间,导致刘、项误会。这明显是化必然为偶然,化大为小,避重就轻。通过以上三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刘邦的这番鸿门说辞非常厉害。刘邦权谋善变,项羽粗鲁直爽,项羽自然不是刘邦的对手。
项羽又是如何理解刘邦鸿门说辞的呢?我们只要看看项羽听了刘邦的鸿门说辞后的回答,就能明白项羽是怎么想的。“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推出曹无伤作为替罪羊,为自己开脱“罪责”,其实是项羽内心在忏悔,这种内心忏悔是项羽彻底受骗的标志。一句话断送了曹无伤之命。一句话也道尽了项羽的政治幼稚。在自责、忏悔之中,项羽以诸侯上将军和东道主的双重身份,设宴招待刘邦,这就是鼎鼎大名的鸿门宴。整个鸿门宴上,项羽一方面因为自尊得到满足而非常自傲,另一方面因为内心忏悔而感到自惭。
如果说疏通字句、粗解文意是“正”,那么从文字入手,细细品味句子读出不同的见解便是“奇”。这样的解读过程和解读结论是“奇”的,具有个性化的,作为一个“教者”的读者,这样准确、深入、透彻的研读还是很有必要的。要做到解读有自己的心得,必须融入自己丰富的阅历、学养,必须从独特的角度切入反复品味、想象、揣摩。
二、善用形势,教学设计有特色
孙子曰:“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在孙子看来,行军作战有“形”和“势”,“形”指的是充足的准备,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严密防守以及对敌人形成致命一击的物质基础,而一旦发现对方有机可乘,就迅速而猛烈地对其发起进攻,使“势”发挥作用,这样才会赢得胜利。同样,语文课堂教学也得有自己的“形势”,那就是独特的教学设计。《山羊兹拉特》是一篇儿童小说,文字阅读没有难度,对于高二学生来说,学什么,即教学内容的选择就相当重要。如果定位在笼统的“人与动物的和谐关系”上,就显得浮而浅。浙江省特级教师朱昌元老师在执教此文时,成功实现了浅文深挖,从“人与动物的平等和谐”进而深入作家内心,感受悲悯情怀,挖出了文本精髓。课堂教学环节采用流线型深入式。由导入——情节——探因——态度——主旨——作家——悲悯,环环相扣,一步步引人更深更广的探究领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向思维的更深更细处,成功实现了重点难点的突破。教学过程中,朱老师特别擅长“谋势”,让学生模拟对话真切感受人对羊的依恋,感受悲悯情怀。在这种情感体验之下,教师“借势”引导学生探讨“家人对山羊态度的改变”,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激发,很快地提炼出了“从深情到至情,从俯视到平视”的人间真情。孙子曰:“木石之性,安而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此段借势可谓恰到好处。
孙子曰:“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朱老师在“谋势”与“借势”之后,更是把“用势”运用到了完美的高度。朱老师及时抛出一个问题:“你觉得作者想向读者传达什么思想?作家是一个怎样的人?”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原先情感的积蓄之下,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情感的火花再一次得到了碰撞,由此学生明白了人人都可以成为心怀悲悯的人。
三、金鼓旌旗,课堂语言有风格
孙子曰:“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故夜战多火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孙子认为金鼓、旌旗是统一全军行动的标志。鼓,声音浑厚纯正,有很强的节奏感,可以起到激励的作用;金,声音清脆尖利,穿透力特别强,能够传到很远的地方。运用金鼓旌旗行军布阵,可以使士兵进退有序。同样,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能练就“金鼓之声”,定能吸引学生,使之“进退有序”。语言质朴亲切,听者会如坐春风,激情启智;语言流畅清新,听者会课后耳熟能详,印入即深;语言幽默生动,听者会联想生趣而终身难忘。语文教师需厚积薄发,积淀成熟为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的个性化,体现个人的语言风格,既要深入浅出,远譬近喻,鞭辟入里,又要能婉曲捷便,随机应变,即兴发挥。如我教文言虚词“之”的用法,讲到“之”有作定语后置、宾语前置标志一类的用法时,我在分析了句式特点之后,把“之”圈成一面小红旗,挥着手说道:“红旗飘飘,我是标志,定语后置/宾语前置,请勿忘记!”学生在开心一笑中既活跃了气氛,又记住了“之”的这一种用法,何乐而不为呢?孙子曰:“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教师课堂语言的睿智巧变,同样是“不可胜穷也” 。
《孙子兵法》这部“兵学圣典”,处处洋溢着辩证法的思想,闪烁着哲学的智慧与光辉。其中《兵势篇》所论述的“奇正之术”让我们从中汲取了智慧,启迪了灵感,让课堂充满个性化。
参考文献:
[1]孙武,《孙子兵法》,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5。
[2]马骏,《马骏说〈孙子兵法〉》,北京:中华书局,2008。
[3]王立群,《王立群读〈史记〉》,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4]朱昌元,《语文——生命栖息湿地》,吉林:长春出版社,2011。
[5]刘黎丽,《中国当代语文教育研究文库(第一卷)》,北京:海潮出版社,1998。
张朝阳,浙江浦江县第三中学教师。
一、奇正结合,文本解读有个性
语文课堂教学要达到“出奇制勝”的效果,教师必须准确深入解读文本,读出自己的心得,读出自己的个性化理解,读出文本的行文思路和教学的展开思路。
《鸿门宴》是语文教材中的传统名篇。文中有一句“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这个“谢”字,我们一般都解释成“谢罪”或“道歉”,但王立群教授在《读〈史记〉之项羽》中认为这个“谢”不能解释成“谢罪”,应该是“解释”。“刘邦对项羽的一番说辞,主要是对项羽进行解释:他要通过解释,将项羽对他的敌意说成是项羽对他的误会。”我们姑且不说这个“谢”字究竟是不是应该翻译成“解释”,但从刘邦接着说的这一句话来看,确实不只是谢罪,而是解释的成分更多一些。我们来细细品味这一句话:“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刘邦这段话的要害有三条:第一,叙旧。刘邦这番讲话最重要的一个目的,是要极力模糊项羽的政治警觉,使项羽的政治认识仍然停留在共同反秦的历史阶段之中。因此,叙旧就成为刘邦最重要的手段。“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通过叙旧,刘邦想使项羽顾念当年并肩作战的友情,不去思考秦王朝灭亡之后刘、项两大集团关系的历史性变化。结果证明,这种策略极为有效。项羽本来在政治上就十分糊涂,刘邦这番话的目的就是使糊涂的项羽更加糊涂,以便利用项羽政治上的糊涂,避免与项羽在此时摊牌。第二,逢迎。经过张良的开导,刘邦已经完全了解引发项羽大怒的原因,是自己的行为刺伤了项羽的自尊与虚荣,关键又是自己比项羽先入关。因此,在鸿门见到项羽后,刘邦极力淡化自己首先入关灭秦的功劳,把自己费尽心机攻入关中,说成是“不自意”,是自己都没想到,言外之意是我刘邦心中也认为是将军您应该先入关。这一点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项羽的自尊与虚荣。刘邦这一手其实就是拍马屁,只是刘邦拍得非常高明,拍得项羽浑然不觉。这在拍马屁之中应当是最高境界。第三,化必然为偶然。刘、项两大集团的矛盾,是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的必然性冲突,不是一般的偶然性冲突。“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刘邦有意要淡化这种冲突的必然性,因此,他说是有小人挑拨离间,导致刘、项误会。这明显是化必然为偶然,化大为小,避重就轻。通过以上三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刘邦的这番鸿门说辞非常厉害。刘邦权谋善变,项羽粗鲁直爽,项羽自然不是刘邦的对手。
项羽又是如何理解刘邦鸿门说辞的呢?我们只要看看项羽听了刘邦的鸿门说辞后的回答,就能明白项羽是怎么想的。“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推出曹无伤作为替罪羊,为自己开脱“罪责”,其实是项羽内心在忏悔,这种内心忏悔是项羽彻底受骗的标志。一句话断送了曹无伤之命。一句话也道尽了项羽的政治幼稚。在自责、忏悔之中,项羽以诸侯上将军和东道主的双重身份,设宴招待刘邦,这就是鼎鼎大名的鸿门宴。整个鸿门宴上,项羽一方面因为自尊得到满足而非常自傲,另一方面因为内心忏悔而感到自惭。
如果说疏通字句、粗解文意是“正”,那么从文字入手,细细品味句子读出不同的见解便是“奇”。这样的解读过程和解读结论是“奇”的,具有个性化的,作为一个“教者”的读者,这样准确、深入、透彻的研读还是很有必要的。要做到解读有自己的心得,必须融入自己丰富的阅历、学养,必须从独特的角度切入反复品味、想象、揣摩。
二、善用形势,教学设计有特色
孙子曰:“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在孙子看来,行军作战有“形”和“势”,“形”指的是充足的准备,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严密防守以及对敌人形成致命一击的物质基础,而一旦发现对方有机可乘,就迅速而猛烈地对其发起进攻,使“势”发挥作用,这样才会赢得胜利。同样,语文课堂教学也得有自己的“形势”,那就是独特的教学设计。《山羊兹拉特》是一篇儿童小说,文字阅读没有难度,对于高二学生来说,学什么,即教学内容的选择就相当重要。如果定位在笼统的“人与动物的和谐关系”上,就显得浮而浅。浙江省特级教师朱昌元老师在执教此文时,成功实现了浅文深挖,从“人与动物的平等和谐”进而深入作家内心,感受悲悯情怀,挖出了文本精髓。课堂教学环节采用流线型深入式。由导入——情节——探因——态度——主旨——作家——悲悯,环环相扣,一步步引人更深更广的探究领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向思维的更深更细处,成功实现了重点难点的突破。教学过程中,朱老师特别擅长“谋势”,让学生模拟对话真切感受人对羊的依恋,感受悲悯情怀。在这种情感体验之下,教师“借势”引导学生探讨“家人对山羊态度的改变”,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激发,很快地提炼出了“从深情到至情,从俯视到平视”的人间真情。孙子曰:“木石之性,安而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此段借势可谓恰到好处。
孙子曰:“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朱老师在“谋势”与“借势”之后,更是把“用势”运用到了完美的高度。朱老师及时抛出一个问题:“你觉得作者想向读者传达什么思想?作家是一个怎样的人?”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原先情感的积蓄之下,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情感的火花再一次得到了碰撞,由此学生明白了人人都可以成为心怀悲悯的人。
三、金鼓旌旗,课堂语言有风格
孙子曰:“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故夜战多火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孙子认为金鼓、旌旗是统一全军行动的标志。鼓,声音浑厚纯正,有很强的节奏感,可以起到激励的作用;金,声音清脆尖利,穿透力特别强,能够传到很远的地方。运用金鼓旌旗行军布阵,可以使士兵进退有序。同样,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能练就“金鼓之声”,定能吸引学生,使之“进退有序”。语言质朴亲切,听者会如坐春风,激情启智;语言流畅清新,听者会课后耳熟能详,印入即深;语言幽默生动,听者会联想生趣而终身难忘。语文教师需厚积薄发,积淀成熟为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的个性化,体现个人的语言风格,既要深入浅出,远譬近喻,鞭辟入里,又要能婉曲捷便,随机应变,即兴发挥。如我教文言虚词“之”的用法,讲到“之”有作定语后置、宾语前置标志一类的用法时,我在分析了句式特点之后,把“之”圈成一面小红旗,挥着手说道:“红旗飘飘,我是标志,定语后置/宾语前置,请勿忘记!”学生在开心一笑中既活跃了气氛,又记住了“之”的这一种用法,何乐而不为呢?孙子曰:“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教师课堂语言的睿智巧变,同样是“不可胜穷也” 。
《孙子兵法》这部“兵学圣典”,处处洋溢着辩证法的思想,闪烁着哲学的智慧与光辉。其中《兵势篇》所论述的“奇正之术”让我们从中汲取了智慧,启迪了灵感,让课堂充满个性化。
参考文献:
[1]孙武,《孙子兵法》,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5。
[2]马骏,《马骏说〈孙子兵法〉》,北京:中华书局,2008。
[3]王立群,《王立群读〈史记〉》,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4]朱昌元,《语文——生命栖息湿地》,吉林:长春出版社,2011。
[5]刘黎丽,《中国当代语文教育研究文库(第一卷)》,北京:海潮出版社,1998。
张朝阳,浙江浦江县第三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