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联合疗法的效果及影响生存年限的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80例,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治疗的方法,共分为三组,扩大切除术组30例,靶向疗法组20例,两者联合疗法组30例,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后的生存年限并分析影响生存年限的因素。结果:接受不同疗法的患者在1年、3年生存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扩大切除术联合靶向疗法5年生存率优于其余两种疗法(P<0.05);早期出现淋巴转移、多发病灶及肝脏转移患者的5年生存率均明显较低,分别为23.1%、8.7%和9.5%,低于未出现者(P<0.05)。结论:扩大切除术联合靶向疗法治疗的患者的5年生存率较高,生存年限与肿瘤是否为单发病灶、是否有淋巴转移及脏器转移有很大关系。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扩大切除术靶向疗法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9.193【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9-0120-01
胃肠道间质瘤属于间叶型肿瘤,主要构成细胞为梭形细胞和上皮细胞,起源于胃肠道肌壁间质,该肿瘤为交界性肿瘤,有恶变倾向,据报道发病率约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0.2%[1]。该病由于临床症状不明显因而诊断十分困难,目前临床倾向于手术治疗。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间收治胃肠道间质瘤患者80例,经过手术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80例患者中,男性52例,女性28例;年龄38- 65岁,平均(48.9±10.5)岁。肿瘤来源:胃49例,小肠17例,结肠8例,直肠6例。术前所有患者均接受胃镜、肠镜或CT检查确诊。临床表现主要有消化道出血、腹部包块、肠梗阻、恶心呕吐等。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三组,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手术方法视患者具体病情而定。扩大切除术患者30例:切除肿瘤原发病灶并尽可能清除发生转移的淋巴结;靶向疗法20例:甲磺酸伊马替尼400mg,每日1次,口服,疗程为12个月。扩大切除术联合靶向疗法30例:术前接受为期6个月的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400mg,每日一次;术后继续伊马替尼治疗为期6个月。
1.3观察内容。治疗后对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分析不同治疗的5年生存率并对病情进行评估,并分析患者生存年限的相关因素。
1.4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所有数据在SPSS 20.0统计软件上进行。取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疗法生存年限对比。三组患者在1年、3年生存率方面的差异无明显差异(P>0.05),但扩大切除术联合靶向疗法5年生存率优于其余两种疗法(X2=4.043/5.054,P<0.05),见表1。
3讨论
传统的观点认为胃肠道间质瘤在组织形态上类似于其他消化道肿瘤,这主要是由于诊断技术的不完善有直接关系,错误地定性为平滑肌瘤或者神经源性肿瘤[2]。近年来,随着病理技术的进步,证实了胃肠道间质瘤其实是起源于胃肠道间质的干细胞,且有多向分化潜能及恶变倾向[3]。该病好发于胃和小肠,占到总发病率的80%以上。该病发病隐匿,临床表现不明显,目前诊断的金标准依赖于胃镜、肠镜下取材并做组织病理检查或手术切除组织后病理检查[4]。
对于胃肠道间质瘤,临床倾向于手术治疗。对于仅有原发病灶而无淋巴或脏器转移的患者,手术治疗即可;但对于有淋巴转移或脏器转移的患者,在切除原发病灶后要清除转移区域淋巴结或切除转移脏器,术后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间质瘤对化疗不是十分敏感,而且手术切除后,复发几率依然较大;甲磺酸伊马替尼抗肿瘤的机制在于抑制肿瘤细胞的代谢过程、阻断细胞正常的信号传导通路而实现的。本研究中,针对患者的病情实施不同的治疗,总体的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和5年生存率在可接受的范围;但总体而言,接受扩大清除术联合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的患者,5年生存率最高。因此,我们认为,实施何种治疗要根据病情而定。
影响胃肠道间质瘤生存年限的因素很多,在本研究中,年龄和性别的影响相对较小;60岁以上患者5年生存率27.8%,60岁以下患者5年生存率为25.0%,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5年生存率为27.3%,女性5年生存率为25.0%,无明显差异(P>0.05)。
是否为单发病灶、是否有淋巴转移及脏器转移,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生存年限,这可能是因为病变范围较广,手术及药物治疗无法彻底消除肿瘤病灶;术后残存的肿瘤病灶再次复发。本研究中,出现淋巴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为23.1%,明显低于未出现淋巴转移患者的28.6%(P<0.05);出现肝脏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为9.5%,明显低于未出现转移患者的53.8%(P<0.05);单发病灶与多发病灶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63.6%、8.7%,差异明显(P<0.05)。
综上所述,对于胃肠道间质瘤,扩大切除术联合马磺酸伊马替尼治疗的5年生存率较高,生存年限与肿瘤是否为单发病灶、是否有淋巴转移及脏器转移有很大关系。
参考文献
[1]王大山.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1):115- 116
[2]陈吉添.胃腸道间质瘤72 例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J].广西医学,2012,34(12):1687- 1689
[3]李丰.胃肠道间质瘤30例的诊断及外科治疗[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7):181-182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扩大切除术靶向疗法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9.193【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9-0120-01
胃肠道间质瘤属于间叶型肿瘤,主要构成细胞为梭形细胞和上皮细胞,起源于胃肠道肌壁间质,该肿瘤为交界性肿瘤,有恶变倾向,据报道发病率约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0.2%[1]。该病由于临床症状不明显因而诊断十分困难,目前临床倾向于手术治疗。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间收治胃肠道间质瘤患者80例,经过手术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80例患者中,男性52例,女性28例;年龄38- 65岁,平均(48.9±10.5)岁。肿瘤来源:胃49例,小肠17例,结肠8例,直肠6例。术前所有患者均接受胃镜、肠镜或CT检查确诊。临床表现主要有消化道出血、腹部包块、肠梗阻、恶心呕吐等。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三组,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手术方法视患者具体病情而定。扩大切除术患者30例:切除肿瘤原发病灶并尽可能清除发生转移的淋巴结;靶向疗法20例:甲磺酸伊马替尼400mg,每日1次,口服,疗程为12个月。扩大切除术联合靶向疗法30例:术前接受为期6个月的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400mg,每日一次;术后继续伊马替尼治疗为期6个月。
1.3观察内容。治疗后对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分析不同治疗的5年生存率并对病情进行评估,并分析患者生存年限的相关因素。
1.4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所有数据在SPSS 20.0统计软件上进行。取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疗法生存年限对比。三组患者在1年、3年生存率方面的差异无明显差异(P>0.05),但扩大切除术联合靶向疗法5年生存率优于其余两种疗法(X2=4.043/5.054,P<0.05),见表1。
3讨论
传统的观点认为胃肠道间质瘤在组织形态上类似于其他消化道肿瘤,这主要是由于诊断技术的不完善有直接关系,错误地定性为平滑肌瘤或者神经源性肿瘤[2]。近年来,随着病理技术的进步,证实了胃肠道间质瘤其实是起源于胃肠道间质的干细胞,且有多向分化潜能及恶变倾向[3]。该病好发于胃和小肠,占到总发病率的80%以上。该病发病隐匿,临床表现不明显,目前诊断的金标准依赖于胃镜、肠镜下取材并做组织病理检查或手术切除组织后病理检查[4]。
对于胃肠道间质瘤,临床倾向于手术治疗。对于仅有原发病灶而无淋巴或脏器转移的患者,手术治疗即可;但对于有淋巴转移或脏器转移的患者,在切除原发病灶后要清除转移区域淋巴结或切除转移脏器,术后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间质瘤对化疗不是十分敏感,而且手术切除后,复发几率依然较大;甲磺酸伊马替尼抗肿瘤的机制在于抑制肿瘤细胞的代谢过程、阻断细胞正常的信号传导通路而实现的。本研究中,针对患者的病情实施不同的治疗,总体的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和5年生存率在可接受的范围;但总体而言,接受扩大清除术联合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的患者,5年生存率最高。因此,我们认为,实施何种治疗要根据病情而定。
影响胃肠道间质瘤生存年限的因素很多,在本研究中,年龄和性别的影响相对较小;60岁以上患者5年生存率27.8%,60岁以下患者5年生存率为25.0%,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5年生存率为27.3%,女性5年生存率为25.0%,无明显差异(P>0.05)。
是否为单发病灶、是否有淋巴转移及脏器转移,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生存年限,这可能是因为病变范围较广,手术及药物治疗无法彻底消除肿瘤病灶;术后残存的肿瘤病灶再次复发。本研究中,出现淋巴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为23.1%,明显低于未出现淋巴转移患者的28.6%(P<0.05);出现肝脏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为9.5%,明显低于未出现转移患者的53.8%(P<0.05);单发病灶与多发病灶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63.6%、8.7%,差异明显(P<0.05)。
综上所述,对于胃肠道间质瘤,扩大切除术联合马磺酸伊马替尼治疗的5年生存率较高,生存年限与肿瘤是否为单发病灶、是否有淋巴转移及脏器转移有很大关系。
参考文献
[1]王大山.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1):115- 116
[2]陈吉添.胃腸道间质瘤72 例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J].广西医学,2012,34(12):1687- 1689
[3]李丰.胃肠道间质瘤30例的诊断及外科治疗[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7):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