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心智行为,靠理性分析或他人言传难以奏效,好比冷暖的感觉,必须由学生自己来感受。在小学阶段,应以享受阅读、培养阅读兴趣为主。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点燃学生阅读之火,充分挖掘学生阅读潜能,拓展学生阅读空间,让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享受到乐趣,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 语文教学 教学方法
过去哪一种统一要求、单一指导的阅读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令阅读教学缺乏灵气和生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有着强烈的个性特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耐心地倾听每个学生的声音,珍视学生的独特见解,放飞学生的个性,努力让课堂成为彰显学生个性的广阔天地。
一、创设情景,诱发阅读热情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课堂是没有生气的。生动的教学情境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诱发学生的心灵言语。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通过创设情境,刺激、调动、诱发学生思维创造的热情,唤醒学生探索新知的内在动力,从而使学生的阅读个性得以充分彰显。
如学习《凡卡》一文,由于凡卡悲惨的生活离学生的日常生活甚远,学生都没有亲身体验过,因此,教师要把学生带到教材中所描绘的画境中,通过课件让学生目睹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情景,耳闻老板和老板娘打骂、伙计戏弄的声音。当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活跃,充满了对凡卡的同情和关爱的时候,教师就适时提出导学要求:“凡卡过着痛苦的学徒生活,请大家读读这部分课文,读完以后谈谈自己的感受。”这时,学生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发表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有的学生说:“凡卡的生活实在太悲惨了,上帝保佑他快点回到爷爷身边!”有的学生说:“我在朗读这段文章时,全身心都碎了,凡卡,你太可怜了。”有的学生说:“读到这里,我想大声向这个黑暗的社会控诉,为什么要让这个年幼的孩子遭受这么悲惨的命运!”……学生入情入境,真正走进凡卡悲惨的生活,感受了资本主义制度的黑暗。
二、开放时空,激活阅读火花
传统的阅读教学过分强调“步调一致”,教师在备课时想方设法“预设”,忽视学生学习过程的“生成”,以引导学生进入自己的思维“陷阱”为目的,严重钝化了学生的个性。所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鱼跃”、“鸟飞”的前提条件是“海阔”、“天高”。因此,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开阔的学习时空,让他们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或朗读,或争论,或表演,或游戏,调动多种感官激发他们阅读的火花,全方位地感受并理解文本,与文本进行“亲密接触”,从而获得独特的体验,进而释放出创造的潜能。
如教学《索溪峪的“野” 》时,引导学生感受索溪峪的天然的野性美,教师先要让学生讨论自学中所收集到的有关资料,接着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交流的形式与对象,如可以口述、可以朗读,也可以根据索溪峪的录像资料,设置一个游览情景,当一回导游,还可以画一画索溪峪山的“野”图……这些多样式的交流各具色彩,激活了学生阅读的智慧,他们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选择其中一种方式,自由演绎,尽情展现个性,从容释放出创造的潜能。
三、捕捉契机,启迪阅读智慧
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潜在的教育资源,就象金子一样,要挖出来才能看到它的闪光。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教学契机,深挖文本的“金子”,进而跳出文本限制,拓展语文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比如,可以抓住文章的留白进行发问,可以抓住情感发散点进行思考,可以抓住文章的表面看透文本本质。引领学生依托文本,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打开学生思维的空间,启迪学生阅读的智慧。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当学生读到文中“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探究阅读——
师说:“如果小女孩生活在我们中间,她会过着怎么样的生活?”
生1:“卖火柴的小女孩如果生活在我们中间,她会和我们一样背着书包来上学,而不用去卖火柴。”
生2:“她要是生活在我们中间,她会和我们一样在下雪的大年夜快快乐乐地打雪仗,堆雪人,然后,合家团圆吃年夜饭。”
生3:“我真想对卖火柴的小女孩说,快到我们家来,做我的小妹妹吧,我有的,你也会有!”……
学生对小女孩的同情之情溢于言表。这一引,把学生的思维带到挖掘文章深刻的思想内涵上,更能启迪学生的智慧,任其大胆想象,自由发挥,积极畅谈自己的独特感受。
四、尊重体验,享受阅读乐趣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作为一个个性鲜明的生命个体,总是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来接触新的阅读文本,他们的阅读个性是客观存在的,值得我们珍视与尊重。因此,我们应关注学生独特的内心世界,以平等心态和学生交流,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允许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读文本,允许他们拥有不同的阅读理解,允许他们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这样,当学生的独特体验被充分尊重的情况下,学生就能享受到个性思想被肯定的乐趣,从而充分调动学习自主意识,发挥他们个性化的创造潜能。
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生在交流作者童年时和成年时对两种评价的不同理解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辩论会。
[案例]一学生认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可以感受到两种爱,一种是严厉的爱,一种是宠爱,这两种爱是缺一不可的。”他刚说完,另一学生就反驳:“如果在你的生活中,得到的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爱,说不定会被宠爱引入歧途,但也会常常在宠爱后面躲避严厉,因此而沉迷不前,如我们班的某某…… ”又一学生发表观点:“所以呀,我们在这两种爱的面前,要保持清醒,谨慎地把握好这两种爱,才能使自己在生活中不被哪一种爱轻易击倒!”……
这一环节的教学中,老师通过组织、引导学生展开辩论,在辩论中既尊重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 ,又使他们在交流中享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放飞学生的阅读思维,使学生的个性更飞扬。
个性化阅读是创造力的源泉。教师要通过教材这个文本载体, 精心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愉快的学习氛围之中, 为学生营造一个无拘无束的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合作的空间,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积极耐心地倾听每个学生的声音,珍视每个学生的富有个性的独特见解,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在阅读这片广阔的天地中自由飞扬!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2011年版
[2]魏传宪.《语文教学概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3]倪慕新.《浅谈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策略》《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01期》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 语文教学 教学方法
过去哪一种统一要求、单一指导的阅读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令阅读教学缺乏灵气和生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有着强烈的个性特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耐心地倾听每个学生的声音,珍视学生的独特见解,放飞学生的个性,努力让课堂成为彰显学生个性的广阔天地。
一、创设情景,诱发阅读热情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课堂是没有生气的。生动的教学情境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诱发学生的心灵言语。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通过创设情境,刺激、调动、诱发学生思维创造的热情,唤醒学生探索新知的内在动力,从而使学生的阅读个性得以充分彰显。
如学习《凡卡》一文,由于凡卡悲惨的生活离学生的日常生活甚远,学生都没有亲身体验过,因此,教师要把学生带到教材中所描绘的画境中,通过课件让学生目睹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情景,耳闻老板和老板娘打骂、伙计戏弄的声音。当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活跃,充满了对凡卡的同情和关爱的时候,教师就适时提出导学要求:“凡卡过着痛苦的学徒生活,请大家读读这部分课文,读完以后谈谈自己的感受。”这时,学生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发表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有的学生说:“凡卡的生活实在太悲惨了,上帝保佑他快点回到爷爷身边!”有的学生说:“我在朗读这段文章时,全身心都碎了,凡卡,你太可怜了。”有的学生说:“读到这里,我想大声向这个黑暗的社会控诉,为什么要让这个年幼的孩子遭受这么悲惨的命运!”……学生入情入境,真正走进凡卡悲惨的生活,感受了资本主义制度的黑暗。
二、开放时空,激活阅读火花
传统的阅读教学过分强调“步调一致”,教师在备课时想方设法“预设”,忽视学生学习过程的“生成”,以引导学生进入自己的思维“陷阱”为目的,严重钝化了学生的个性。所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鱼跃”、“鸟飞”的前提条件是“海阔”、“天高”。因此,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开阔的学习时空,让他们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或朗读,或争论,或表演,或游戏,调动多种感官激发他们阅读的火花,全方位地感受并理解文本,与文本进行“亲密接触”,从而获得独特的体验,进而释放出创造的潜能。
如教学《索溪峪的“野” 》时,引导学生感受索溪峪的天然的野性美,教师先要让学生讨论自学中所收集到的有关资料,接着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交流的形式与对象,如可以口述、可以朗读,也可以根据索溪峪的录像资料,设置一个游览情景,当一回导游,还可以画一画索溪峪山的“野”图……这些多样式的交流各具色彩,激活了学生阅读的智慧,他们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选择其中一种方式,自由演绎,尽情展现个性,从容释放出创造的潜能。
三、捕捉契机,启迪阅读智慧
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潜在的教育资源,就象金子一样,要挖出来才能看到它的闪光。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教学契机,深挖文本的“金子”,进而跳出文本限制,拓展语文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比如,可以抓住文章的留白进行发问,可以抓住情感发散点进行思考,可以抓住文章的表面看透文本本质。引领学生依托文本,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打开学生思维的空间,启迪学生阅读的智慧。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当学生读到文中“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探究阅读——
师说:“如果小女孩生活在我们中间,她会过着怎么样的生活?”
生1:“卖火柴的小女孩如果生活在我们中间,她会和我们一样背着书包来上学,而不用去卖火柴。”
生2:“她要是生活在我们中间,她会和我们一样在下雪的大年夜快快乐乐地打雪仗,堆雪人,然后,合家团圆吃年夜饭。”
生3:“我真想对卖火柴的小女孩说,快到我们家来,做我的小妹妹吧,我有的,你也会有!”……
学生对小女孩的同情之情溢于言表。这一引,把学生的思维带到挖掘文章深刻的思想内涵上,更能启迪学生的智慧,任其大胆想象,自由发挥,积极畅谈自己的独特感受。
四、尊重体验,享受阅读乐趣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作为一个个性鲜明的生命个体,总是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来接触新的阅读文本,他们的阅读个性是客观存在的,值得我们珍视与尊重。因此,我们应关注学生独特的内心世界,以平等心态和学生交流,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允许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读文本,允许他们拥有不同的阅读理解,允许他们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这样,当学生的独特体验被充分尊重的情况下,学生就能享受到个性思想被肯定的乐趣,从而充分调动学习自主意识,发挥他们个性化的创造潜能。
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生在交流作者童年时和成年时对两种评价的不同理解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辩论会。
[案例]一学生认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可以感受到两种爱,一种是严厉的爱,一种是宠爱,这两种爱是缺一不可的。”他刚说完,另一学生就反驳:“如果在你的生活中,得到的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爱,说不定会被宠爱引入歧途,但也会常常在宠爱后面躲避严厉,因此而沉迷不前,如我们班的某某…… ”又一学生发表观点:“所以呀,我们在这两种爱的面前,要保持清醒,谨慎地把握好这两种爱,才能使自己在生活中不被哪一种爱轻易击倒!”……
这一环节的教学中,老师通过组织、引导学生展开辩论,在辩论中既尊重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 ,又使他们在交流中享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放飞学生的阅读思维,使学生的个性更飞扬。
个性化阅读是创造力的源泉。教师要通过教材这个文本载体, 精心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愉快的学习氛围之中, 为学生营造一个无拘无束的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合作的空间,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积极耐心地倾听每个学生的声音,珍视每个学生的富有个性的独特见解,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在阅读这片广阔的天地中自由飞扬!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2011年版
[2]魏传宪.《语文教学概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3]倪慕新.《浅谈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策略》《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