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朗读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发展思维,掌握语言,陶冶情感的重要手段,是感受语言美的基本方法,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学校的学生多为农村孩子,他们的第一语言老师——父母,多为农民,没有太高文化,对语言要求不高,更不要说朗读能力了:有的读起来语调平板,千篇一律;有的不是读错字、添字、丢字,就是重复字句;有的唱读现象相当严重。针对这一状况,从教以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用多种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朗读水平。
【关键词】小学生;朗读;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4-0293-01
一、明要求激趣
引导学生明确朗读的具体要求,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我要求学生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明确所谓“正确”,就是要用普通话读,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不重复字句。所谓“流利”,就是要读得连贯,节奏自然,不拖长音,速度的快慢与文章所表达的内容一致。所谓“有感情”就是要读出不同语调、重音,读出词语之间,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停顿,并注意语气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在此基础上,使学生懂得朗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懂得“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从而使学生喜欢读,乐于读,善于读。例如在开展阅读训练《白杨》这篇课文时,首先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训练,读出文章中人物对话的丰富情感,充分感悟人物内在的精神,促进学生对主题理解。在具体朗读训练时,教师不妨采取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揣摩每段阅读内容爸爸神情与心理的变化,充分体会到严肃亲切中的循循善诱,让人物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鲜活起来。
二、学方法激趣
教给学生朗读的技能和方法,从而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掌握朗读的方法,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把握朗读语气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准确地表达出课文的感情,使学生每读一课都有“一得”,课课有所“得”。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如在教学古诗《望庐山瀑布》时,我教给学生停顿的方法(七言律诗朗读停顿的一般规律是“二、二、三”)和引导学生读好重点词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表示停顿时间比“|”长;“┇”表示停顿时间比“|”短。带“.”读重音。)掌握朗读方法后,学生读起来容易上口,就会多朗读,因而对这首诗流露的感情也容易体现出来。总之,学生掌握的朗读技巧越多,自然而然就会产生浓厚的朗读兴趣。
三、用方式激趣
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教师的范读、领读,学生的齐读、小组读、个别读、自由读、轮读、分角色读、看图引读、边表演边朗读、问题示读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读的积极性。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中,作者和朋友第一次到“鸟的天堂”看景色这部分,我让学生朗读了四遍,分合读,我读静的部分,学生读动的部分;第二遍,指名读,读作者和朋友划着小船去“鸟的天堂”由远而近移动的部分;第三遍,男女同学分读,女生读小船由远及近的部分,男生读描写大树远看怎样,近看怎样,整体怎样,部分怎样;第四遍,提问读,我提问:“我们陆续跳上小船后看到榕树怎样?”“近看榕树又怎样?”学生朗读回答,然后引导学生体验着南国榕树的美丽。这样每遍朗读都有明确目的,让朗读与思考、感受、领悟联系在一起,使学生读清了课文的层次,读出了语文美的感受,读明了深远的意境。这样,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大大调动了学生朗读的兴趣。
四、多媒体激趣
在教学中,我采用听录音,看录像,用平板等多媒体教学,让形象生动的语言,直观的画面直接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为了讲读课文《麻雀》第4自然段中“突然一只麻雀从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我自制了课件,课堂上通过课件,把老麻雀怎样飞下来,怎样落的动作直观形象地显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体会当时老麻雀在严峻形势时所采取的不顾一切的动作,体会老麻雀的爱子之情,再通过理解重点词“落”、“像一块石头似的”,然后认真听录音后自由练读再全班齐读,我发现学生的语速,语气都处理得特别好,感情特别到位,朗读的兴趣也特别浓厚。再比如在《丝绸之路》的教学中,学生通常对文章中描写的丝绸之路不了解,不利于其对文章描写事件及景物的想象与理解,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丝绸之路当时繁荣的景象。学生通过观看形成基本的影像,在文章的朗读中就会浮现以前商贸、文化的繁荣状态,做到有感情的朗读,也可以深入的感受文章的魅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在培养学生朗读兴趣的同时,把握在不同的教学环节选择不同的读的训练方法。除最常使用的朗读和默读外,还有较常使用的复述方法和传统的背诵方法。无论是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上还是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上,这些训练方法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生;朗读;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4-0293-01
一、明要求激趣
引导学生明确朗读的具体要求,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我要求学生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明确所谓“正确”,就是要用普通话读,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不重复字句。所谓“流利”,就是要读得连贯,节奏自然,不拖长音,速度的快慢与文章所表达的内容一致。所谓“有感情”就是要读出不同语调、重音,读出词语之间,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停顿,并注意语气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在此基础上,使学生懂得朗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懂得“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从而使学生喜欢读,乐于读,善于读。例如在开展阅读训练《白杨》这篇课文时,首先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训练,读出文章中人物对话的丰富情感,充分感悟人物内在的精神,促进学生对主题理解。在具体朗读训练时,教师不妨采取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揣摩每段阅读内容爸爸神情与心理的变化,充分体会到严肃亲切中的循循善诱,让人物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鲜活起来。
二、学方法激趣
教给学生朗读的技能和方法,从而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掌握朗读的方法,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把握朗读语气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准确地表达出课文的感情,使学生每读一课都有“一得”,课课有所“得”。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如在教学古诗《望庐山瀑布》时,我教给学生停顿的方法(七言律诗朗读停顿的一般规律是“二、二、三”)和引导学生读好重点词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表示停顿时间比“|”长;“┇”表示停顿时间比“|”短。带“.”读重音。)掌握朗读方法后,学生读起来容易上口,就会多朗读,因而对这首诗流露的感情也容易体现出来。总之,学生掌握的朗读技巧越多,自然而然就会产生浓厚的朗读兴趣。
三、用方式激趣
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教师的范读、领读,学生的齐读、小组读、个别读、自由读、轮读、分角色读、看图引读、边表演边朗读、问题示读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读的积极性。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中,作者和朋友第一次到“鸟的天堂”看景色这部分,我让学生朗读了四遍,分合读,我读静的部分,学生读动的部分;第二遍,指名读,读作者和朋友划着小船去“鸟的天堂”由远而近移动的部分;第三遍,男女同学分读,女生读小船由远及近的部分,男生读描写大树远看怎样,近看怎样,整体怎样,部分怎样;第四遍,提问读,我提问:“我们陆续跳上小船后看到榕树怎样?”“近看榕树又怎样?”学生朗读回答,然后引导学生体验着南国榕树的美丽。这样每遍朗读都有明确目的,让朗读与思考、感受、领悟联系在一起,使学生读清了课文的层次,读出了语文美的感受,读明了深远的意境。这样,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大大调动了学生朗读的兴趣。
四、多媒体激趣
在教学中,我采用听录音,看录像,用平板等多媒体教学,让形象生动的语言,直观的画面直接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为了讲读课文《麻雀》第4自然段中“突然一只麻雀从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我自制了课件,课堂上通过课件,把老麻雀怎样飞下来,怎样落的动作直观形象地显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体会当时老麻雀在严峻形势时所采取的不顾一切的动作,体会老麻雀的爱子之情,再通过理解重点词“落”、“像一块石头似的”,然后认真听录音后自由练读再全班齐读,我发现学生的语速,语气都处理得特别好,感情特别到位,朗读的兴趣也特别浓厚。再比如在《丝绸之路》的教学中,学生通常对文章中描写的丝绸之路不了解,不利于其对文章描写事件及景物的想象与理解,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丝绸之路当时繁荣的景象。学生通过观看形成基本的影像,在文章的朗读中就会浮现以前商贸、文化的繁荣状态,做到有感情的朗读,也可以深入的感受文章的魅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在培养学生朗读兴趣的同时,把握在不同的教学环节选择不同的读的训练方法。除最常使用的朗读和默读外,还有较常使用的复述方法和传统的背诵方法。无论是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上还是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上,这些训练方法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