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数据库技术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应用,由于其实用性和应用性较强,因此在生产生活中的诸多领域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崛起,其与数据库技术逐步发展融合成为必然趋势,网络数据库应运而生,并迅速得到推广与普及,在公安机关等相关部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针对公安机关网络数据库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对其特点及相关技术进行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网络数据库技术;公安机关
1引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其与数据库技术逐步发展融合,网络数据库应运而生,并迅速得到推广与应用,得到了人们的好评。随着我国公安机关等政府部门的信息化管理进程的不断推进,网络数据库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现主要针对公安机关网络数据库技术进行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表1 我国数据库市场规模表
2网络数据库的简介
2.1网络数据的概念
网络数据库,也称Web数据库,是一种数据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融合的新型数据形式,通过数据库与网络技术的无缝结合,使得数据库成为互联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结合了数据库与互联网的优势,实现了大量数据库数据资源的网络共享。
2.2网络数据库的特点
网络数据库通过与网络技术的融合,使其与普通数据库相比,具有了许多独特的优势:
一是数据库的访问更加便捷,用户只需通过网络,即可实现对数据库的访问;
二是数据库的数据质量更高,网络数据库中的数据受到众多互联网用户的监督,权威性较高;
三是数据库的检索更加便利,网络数据库通过数字化的信息存储方式,使得信息的检索更加便捷。
3公安机关网络数据库技术探讨
公安机关作为重要的政府部门,网络数据库的应用大大便利了数据的检索和利用,同时也使得不同部门间的数据共享成为可能,大大提高了数据库数据信息资源的价值,但考虑到公安机关的特殊性,部分数据信息属于敏感信息,因此保证网络数据库的安全十分必要,现对公安机关网络数据库的安全防护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
3.1网络数据库的安全威胁
与传统数据库相比,网络数据库的开放性更高,在为用户提供便利的同时,却也给网络数据库带来需要安全威胁:
一是部分用户出于不当目的,故意破坏数据库,损坏数据库中数据信息;
二是部分用户处于非法目的,对数据库中不对外开放的敏感信息进行非法访问,窃取公安部门的机密信息,造成巨大的损失;
三是用户由于不熟悉操作流程,不正确的访问和误操作可能会引起数据库的紊乱与错误;
四是网络病毒的入侵等也会对网络数据库造成破坏,甚至可能造成数据库的瘫痪与崩溃。
3.2网络数据库的安全防护技术
由于公安机关的职能特殊性,其网络数据库中保存有大量重要的机密数据,保证数据库的完整性、保密性以及数据的安全性十分必要,因此做好网络数据库的安全防护工作十分重要:
3.2.1用户身份认证技术
正所谓病从口入,网络数据库的安全威胁主要来源于数据库外部,因此做好访问数据库的用户身份认证,拦截非法用户,对保证数据库的数据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当用户对网络数据进行访问时,首先对用户的身份进行严格的身份认证,通过普通口令、动态口令等认证措施,仅允许通过认证的用户进入数据库进行访问。
3.2.2权限分配与控制技术
为了保证数据库中机密数据的安全性,数据库赋予了不同的用户以不同的访问权限,使得用户仅能够对个人权限内的数据信息进行读、写等操作,从而确保了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另外还应当在公安机关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间设置防火墙,实现内网与外网的有效隔离,从而大大加强内网数据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对网络数据库的安全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3.2.3入侵检测技术
数据库的设计不可能十全十美,一般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安全漏洞,成为数据库外在威胁入侵的重要途径,而入侵检测技术则成为解决这一安全威胁的有效方案。通过入侵检测技术,能够对用户在数据库中的全部活动过程进行记录,一旦检测到存在非法活动则立刻采取相关措施,停止该用户的非法活动的同时,限制该用户进入数据库。
3.2.4数据备份与恢复技术
公安机关网络数据库中保存的部分重要数据信息,一旦数据丢失,将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应用数据备份与恢复技术十分必要。利用数据备份与恢复技术,对数据库中的重要数据信息进行备份保存,当数据库在遭受自然灾害或外部攻击破坏而导致主服务器数据丢失时,可以立即对备份的数据信息进行恢复,从而有效保证了重要数据信息的安全性。
4结束语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推进,数据库在公安机关等政府职能部门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发展融合,网络数据库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得到迅速的推广普及,为了保证公安机关网络数据的安全性,本文对其安全防护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和阐述,相信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完善,网络数据库必将在公安机关的应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媛媛 浅析网络数据库的安全防范 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3):19-20
[2]李艳 网络数据库发展现状探讨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4(10):26-27
[3]韩竞锋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营销策略研究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0,5(9):92-93
[4]吴巍等 网络数据库安全策略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10,2(5):77-78
[5]范青等 浅谈网络数据库系统安全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10,3(2):37-38
[6]余学杰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技术的优化探讨 电子测试,2014,11(1):86-87
[7]王龙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探讨 电子测试,2014,23(5):55-56
关键词:网络数据库技术;公安机关
1引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其与数据库技术逐步发展融合,网络数据库应运而生,并迅速得到推广与应用,得到了人们的好评。随着我国公安机关等政府部门的信息化管理进程的不断推进,网络数据库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现主要针对公安机关网络数据库技术进行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表1 我国数据库市场规模表
2网络数据库的简介
2.1网络数据的概念
网络数据库,也称Web数据库,是一种数据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融合的新型数据形式,通过数据库与网络技术的无缝结合,使得数据库成为互联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结合了数据库与互联网的优势,实现了大量数据库数据资源的网络共享。
2.2网络数据库的特点
网络数据库通过与网络技术的融合,使其与普通数据库相比,具有了许多独特的优势:
一是数据库的访问更加便捷,用户只需通过网络,即可实现对数据库的访问;
二是数据库的数据质量更高,网络数据库中的数据受到众多互联网用户的监督,权威性较高;
三是数据库的检索更加便利,网络数据库通过数字化的信息存储方式,使得信息的检索更加便捷。
3公安机关网络数据库技术探讨
公安机关作为重要的政府部门,网络数据库的应用大大便利了数据的检索和利用,同时也使得不同部门间的数据共享成为可能,大大提高了数据库数据信息资源的价值,但考虑到公安机关的特殊性,部分数据信息属于敏感信息,因此保证网络数据库的安全十分必要,现对公安机关网络数据库的安全防护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
3.1网络数据库的安全威胁
与传统数据库相比,网络数据库的开放性更高,在为用户提供便利的同时,却也给网络数据库带来需要安全威胁:
一是部分用户出于不当目的,故意破坏数据库,损坏数据库中数据信息;
二是部分用户处于非法目的,对数据库中不对外开放的敏感信息进行非法访问,窃取公安部门的机密信息,造成巨大的损失;
三是用户由于不熟悉操作流程,不正确的访问和误操作可能会引起数据库的紊乱与错误;
四是网络病毒的入侵等也会对网络数据库造成破坏,甚至可能造成数据库的瘫痪与崩溃。
3.2网络数据库的安全防护技术
由于公安机关的职能特殊性,其网络数据库中保存有大量重要的机密数据,保证数据库的完整性、保密性以及数据的安全性十分必要,因此做好网络数据库的安全防护工作十分重要:
3.2.1用户身份认证技术
正所谓病从口入,网络数据库的安全威胁主要来源于数据库外部,因此做好访问数据库的用户身份认证,拦截非法用户,对保证数据库的数据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当用户对网络数据进行访问时,首先对用户的身份进行严格的身份认证,通过普通口令、动态口令等认证措施,仅允许通过认证的用户进入数据库进行访问。
3.2.2权限分配与控制技术
为了保证数据库中机密数据的安全性,数据库赋予了不同的用户以不同的访问权限,使得用户仅能够对个人权限内的数据信息进行读、写等操作,从而确保了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另外还应当在公安机关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间设置防火墙,实现内网与外网的有效隔离,从而大大加强内网数据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对网络数据库的安全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3.2.3入侵检测技术
数据库的设计不可能十全十美,一般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安全漏洞,成为数据库外在威胁入侵的重要途径,而入侵检测技术则成为解决这一安全威胁的有效方案。通过入侵检测技术,能够对用户在数据库中的全部活动过程进行记录,一旦检测到存在非法活动则立刻采取相关措施,停止该用户的非法活动的同时,限制该用户进入数据库。
3.2.4数据备份与恢复技术
公安机关网络数据库中保存的部分重要数据信息,一旦数据丢失,将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应用数据备份与恢复技术十分必要。利用数据备份与恢复技术,对数据库中的重要数据信息进行备份保存,当数据库在遭受自然灾害或外部攻击破坏而导致主服务器数据丢失时,可以立即对备份的数据信息进行恢复,从而有效保证了重要数据信息的安全性。
4结束语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推进,数据库在公安机关等政府职能部门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发展融合,网络数据库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得到迅速的推广普及,为了保证公安机关网络数据的安全性,本文对其安全防护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和阐述,相信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完善,网络数据库必将在公安机关的应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媛媛 浅析网络数据库的安全防范 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3):19-20
[2]李艳 网络数据库发展现状探讨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4(10):26-27
[3]韩竞锋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营销策略研究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0,5(9):92-93
[4]吴巍等 网络数据库安全策略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10,2(5):77-78
[5]范青等 浅谈网络数据库系统安全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10,3(2):37-38
[6]余学杰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技术的优化探讨 电子测试,2014,11(1):86-87
[7]王龙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探讨 电子测试,2014,23(5):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