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无意外,你定会老》(杂文月刊2017.9上),标题新颖:假设“如无意外”,不写之写;规律“你定会老”,无可奈何。笔者年近八旬,感谢作者为老年人鼓与呼。
另再“续貂”几句。老年人话题常炒常新、花样翻新,骂也好赞也罢,都有点片面,缺乏代表性。有的甚至浮想联翩,文章举例“晨跑老人被汽车所撞,同情被撞死者不到20%”,此事是指临沂的“一死二伤”,那可是“妖魔化”老人的典型:“山东临沂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群老人在机动车主道上晨跑,一辆出租车从后方撞入人群,导致一死二伤”,网民痛斥“活该”,令人不寒而栗!至今不知死伤者有多“老”。北京青年报记者还原真相,暴走的是“山鹰”非“老人”,山鹰暴走协会的队员告诉记者:“其实暴走队队员的年龄并不像网上很多人说的都是老年人,暴走队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但是最多的是40和50多岁的人,大多数都是还在工作的。”我国古代“七十曰老”,联合国老年人标准是:发达国家65岁以上,发展中国家60岁以上。四五十岁也能称老人?
有人设了“陷阱”:“坏人变老还是老人变坏”?肯定或否定哪一方,都难逃一个“坏”。最好都肯定:两者都有,都是极少数,不足为怪!有人一路走来一路坏,如孔子罵的原壤:年幼时你不讲孝悌,长大又没什么可说的成就,老而不死真是害人虫!(幼而不孙悌,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有人工作时戴着面具,人模狗样,退休后原形毕露。“坏老人”和“老坏人”,都是老人群体里的老鼠屎,无须放大以偏概全。跟着起哄者也糊涂,你在起劲丑化老人形象的时候,包不包括你家的老人,还是坏老人都在别人家,你家的老人是好的?人人都如是想,结论要么洪洞县里没好人,要么君子国里没坏人,都是荒谬的。以德而论,老人群体和各年龄段的人一样呈“枣核形”,“道德模范”和“为老不尊”,是两个尖端,多数是芸芸众生。与其不厌其烦炒作老人的“糗事”,不如正视老龄社会的诸多问题,毕竟,老龄社会已向我们走来。
另再“续貂”几句。老年人话题常炒常新、花样翻新,骂也好赞也罢,都有点片面,缺乏代表性。有的甚至浮想联翩,文章举例“晨跑老人被汽车所撞,同情被撞死者不到20%”,此事是指临沂的“一死二伤”,那可是“妖魔化”老人的典型:“山东临沂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群老人在机动车主道上晨跑,一辆出租车从后方撞入人群,导致一死二伤”,网民痛斥“活该”,令人不寒而栗!至今不知死伤者有多“老”。北京青年报记者还原真相,暴走的是“山鹰”非“老人”,山鹰暴走协会的队员告诉记者:“其实暴走队队员的年龄并不像网上很多人说的都是老年人,暴走队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但是最多的是40和50多岁的人,大多数都是还在工作的。”我国古代“七十曰老”,联合国老年人标准是:发达国家65岁以上,发展中国家60岁以上。四五十岁也能称老人?
有人设了“陷阱”:“坏人变老还是老人变坏”?肯定或否定哪一方,都难逃一个“坏”。最好都肯定:两者都有,都是极少数,不足为怪!有人一路走来一路坏,如孔子罵的原壤:年幼时你不讲孝悌,长大又没什么可说的成就,老而不死真是害人虫!(幼而不孙悌,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有人工作时戴着面具,人模狗样,退休后原形毕露。“坏老人”和“老坏人”,都是老人群体里的老鼠屎,无须放大以偏概全。跟着起哄者也糊涂,你在起劲丑化老人形象的时候,包不包括你家的老人,还是坏老人都在别人家,你家的老人是好的?人人都如是想,结论要么洪洞县里没好人,要么君子国里没坏人,都是荒谬的。以德而论,老人群体和各年龄段的人一样呈“枣核形”,“道德模范”和“为老不尊”,是两个尖端,多数是芸芸众生。与其不厌其烦炒作老人的“糗事”,不如正视老龄社会的诸多问题,毕竟,老龄社会已向我们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