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中怎样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提问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因此研究课堂教学中提问的原则与技巧是优化课堂过程,优化学生思维流程的关键。为此,本人结合自己的数学课堂教学谈谈如何优化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提问的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
课堂提问应有明确的目的,便于有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内容应结合教学目的,围绕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来进行设置。所以,课堂提问忌不分主次轻重,为提问而提问,而要有的放矢,紧紧围绕重点、针对难点、扣住疑点,体现强烈的目标意识和明确的思维方向,避免随意性、盲目性和主观性。如果脱离这一点,往往会导致“问无实质,问多无趣”,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的发展。
如在“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中,提问:
(1)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的意义是什么?
(2)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是怎样的?分析这个定理的题设与结论,在什么情况下考虑应用这个定理?
这些问题旨在检查这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表达能力。
再如:针对“函数y=Asin(ωx+θ)(A>0,ω>0)的图象”中有关图象变换的问题,很多学生抓不住相位变换的实质,对此可设计以下几个问题:
(1)将函数y=sin(x+)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左平移个单位,所得图象的解析式是什么?(2)将函数y=sin(2x+)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左平移个单位,所得图象的解析式是什么?(3)将函数y=f(x)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左平移个单位后得到函数y=sin2x的图象,那么y=f(x)的解析式是什么?
然后通过作图、比较、分析,搞清楚变换的实质是“平移变换是针对自变量x的变换(x自身的变换)”。
(二)适度性原则
课堂提问要根据思维“最近发展区”原理,选择一个“最佳时机”进行。适度性原则有两方面: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恰到好处地掌握提问的频率和时间。一节课不能提问不断,否则学生无法冷静有效地思考,反而破坏了课堂结构的严密性和完整性,但也不能没有提问,否则整堂课会毫无生机。另一方面,问题的难易程度要科学适度。没有难度或难度太大的问题,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课堂提问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掌握程度,合理地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如:在学习过正三棱锥的概念后,可马上提出:“侧棱长相等的棱锥是正棱锥吗?”而不应直接提出“低面是正多边形,侧面都是等腰三角形的棱锥是正棱锥吗?”这样的问题。
(三)兴趣性原则
现代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当教学内容引起学生兴趣时,学生学习就能集中注意力,就能对所学知识更好地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从而获得较多、较牢固的知识与技能。
如在讲授“有理数的乘方”的时候,可以先提问:
一张白纸厚度只有0.076毫米,三次对折后的厚度是0.076×2×2×2=0.608毫米,还不到1毫米。假如对折30次,那么它的厚度是多少?会不会高过桌子?会不会高过屋顶?会不会高过教学楼?……学生们则立刻活跃起来,争论激烈,当教师宣布结果:“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学生惊讶不已,迫不急待地想知道是如何列式计算的。这种形式的提问,就能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内容变得趣味横生。
二、提问的技巧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问的美妙,问的开窍,启人心智。课堂提问常有以下几种技巧:
(一)直问与曲问
直问就是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它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引入新课,复习巩固及讲解分析时,常用直问法。如高中函数中教师问:“什么是函数的‘单调性’,什么是函数的‘定义域’”,“什么是函数的‘值域’”、“什么叫‘二面角’”等等都属于直问。
曲问就是运用“迂回战术”变换提问角度,让思维拐个弯,它问在此而意在彼,是学生开动脑筋,通过一定的思考后才能回答,这种提问有助于澄清数学概念和规律,疏通思路。如学习了异面直线的概念后提出问题“分别在两个平面内的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吗?”学习双曲线定义后,提问:平面内与两定点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是常数的点的轨迹会不会是一条直线?这种提问学生在回答时,其思维必然要“转一个弯”才能得到正确答案,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能得到提高。
(二)逆问
所谓“逆问”,即有意从相反的方面提出假设,以制造矛盾,引发学生展开思维交锋,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它往往与正问交替进行,结合使用。如:在学习函数概念时,可提问:“有同学认为y=c中只有一个变量y,与定义中‘有两个变量x、y’的条件不相符,所以y=c不是函数,你认为这个观点正确吗?”。又如:在“反函数”的教学中,学习了“原函数与它的反函数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这一定理后,可问学生“原函数与它的反函数图象的公共点一定在直线y=x上吗?”这样设问将学生引进矛盾的漩涡,引发学生的辩论,最后,经过教师的点拨,统一认识,由此,学生对这些概念的印象会十分深刻。
(三)悬问
所谓“悬问”即通过提出悬而未决的问题,设置悬念,给学生心理造成一种跃跃欲试和急于求知的紧迫情境。如研究平面的基本性质,引出公理和推论之前,可向学生提问:
(1)把一根直尺边缘上的任意两点放在平的桌面上,可以认为直尺的边缘就落在桌面上,为什么?(2)为什么有的自行车的后轮旁只安装一只撑脚?
对于这两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例,要真正找到原因,学生就会感到茫然了,因而产生一种悬念,使学生处于一种急于知道结果的状态中,从而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
总之,数学的课堂提问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种艺术,它对教师驾驭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研究教材,了解学生实际,紧紧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精心设计提问方式,起疑开窦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提问的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
课堂提问应有明确的目的,便于有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内容应结合教学目的,围绕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来进行设置。所以,课堂提问忌不分主次轻重,为提问而提问,而要有的放矢,紧紧围绕重点、针对难点、扣住疑点,体现强烈的目标意识和明确的思维方向,避免随意性、盲目性和主观性。如果脱离这一点,往往会导致“问无实质,问多无趣”,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的发展。
如在“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中,提问:
(1)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的意义是什么?
(2)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是怎样的?分析这个定理的题设与结论,在什么情况下考虑应用这个定理?
这些问题旨在检查这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表达能力。
再如:针对“函数y=Asin(ωx+θ)(A>0,ω>0)的图象”中有关图象变换的问题,很多学生抓不住相位变换的实质,对此可设计以下几个问题:
(1)将函数y=sin(x+)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左平移个单位,所得图象的解析式是什么?(2)将函数y=sin(2x+)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左平移个单位,所得图象的解析式是什么?(3)将函数y=f(x)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左平移个单位后得到函数y=sin2x的图象,那么y=f(x)的解析式是什么?
然后通过作图、比较、分析,搞清楚变换的实质是“平移变换是针对自变量x的变换(x自身的变换)”。
(二)适度性原则
课堂提问要根据思维“最近发展区”原理,选择一个“最佳时机”进行。适度性原则有两方面: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恰到好处地掌握提问的频率和时间。一节课不能提问不断,否则学生无法冷静有效地思考,反而破坏了课堂结构的严密性和完整性,但也不能没有提问,否则整堂课会毫无生机。另一方面,问题的难易程度要科学适度。没有难度或难度太大的问题,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课堂提问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掌握程度,合理地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如:在学习过正三棱锥的概念后,可马上提出:“侧棱长相等的棱锥是正棱锥吗?”而不应直接提出“低面是正多边形,侧面都是等腰三角形的棱锥是正棱锥吗?”这样的问题。
(三)兴趣性原则
现代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当教学内容引起学生兴趣时,学生学习就能集中注意力,就能对所学知识更好地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从而获得较多、较牢固的知识与技能。
如在讲授“有理数的乘方”的时候,可以先提问:
一张白纸厚度只有0.076毫米,三次对折后的厚度是0.076×2×2×2=0.608毫米,还不到1毫米。假如对折30次,那么它的厚度是多少?会不会高过桌子?会不会高过屋顶?会不会高过教学楼?……学生们则立刻活跃起来,争论激烈,当教师宣布结果:“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学生惊讶不已,迫不急待地想知道是如何列式计算的。这种形式的提问,就能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内容变得趣味横生。
二、提问的技巧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问的美妙,问的开窍,启人心智。课堂提问常有以下几种技巧:
(一)直问与曲问
直问就是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它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引入新课,复习巩固及讲解分析时,常用直问法。如高中函数中教师问:“什么是函数的‘单调性’,什么是函数的‘定义域’”,“什么是函数的‘值域’”、“什么叫‘二面角’”等等都属于直问。
曲问就是运用“迂回战术”变换提问角度,让思维拐个弯,它问在此而意在彼,是学生开动脑筋,通过一定的思考后才能回答,这种提问有助于澄清数学概念和规律,疏通思路。如学习了异面直线的概念后提出问题“分别在两个平面内的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吗?”学习双曲线定义后,提问:平面内与两定点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是常数的点的轨迹会不会是一条直线?这种提问学生在回答时,其思维必然要“转一个弯”才能得到正确答案,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能得到提高。
(二)逆问
所谓“逆问”,即有意从相反的方面提出假设,以制造矛盾,引发学生展开思维交锋,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它往往与正问交替进行,结合使用。如:在学习函数概念时,可提问:“有同学认为y=c中只有一个变量y,与定义中‘有两个变量x、y’的条件不相符,所以y=c不是函数,你认为这个观点正确吗?”。又如:在“反函数”的教学中,学习了“原函数与它的反函数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这一定理后,可问学生“原函数与它的反函数图象的公共点一定在直线y=x上吗?”这样设问将学生引进矛盾的漩涡,引发学生的辩论,最后,经过教师的点拨,统一认识,由此,学生对这些概念的印象会十分深刻。
(三)悬问
所谓“悬问”即通过提出悬而未决的问题,设置悬念,给学生心理造成一种跃跃欲试和急于求知的紧迫情境。如研究平面的基本性质,引出公理和推论之前,可向学生提问:
(1)把一根直尺边缘上的任意两点放在平的桌面上,可以认为直尺的边缘就落在桌面上,为什么?(2)为什么有的自行车的后轮旁只安装一只撑脚?
对于这两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例,要真正找到原因,学生就会感到茫然了,因而产生一种悬念,使学生处于一种急于知道结果的状态中,从而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
总之,数学的课堂提问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种艺术,它对教师驾驭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研究教材,了解学生实际,紧紧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精心设计提问方式,起疑开窦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