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雅

来源 :大自然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bo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伫立在这片荒漠中,很难用语言来描述当时的感受。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被历史强烈震撼之后的肃穆与感动。寂静的大地,没有人愿意打破那一刻的沉寂,在光影的变幻之中,这座古城将我们带入远古的怀想。
  ——作者
  
  第一日好事多磨
  
  春节期间的拍摄行程,原本我早就安排好了:大年初一从乌鲁木齐出发直奔伊犁,把天山林场和大草原的雪景拍个够!谁知道计划赶不上变化。
  年前突然接到好友的电话,他已经办到了我们去尼雅故城遗址拍摄的有关手续。这可是天赐良机!在新疆比较难去的地方中,罗布泊我已经有过多次的穿越经历,楼兰、米兰、小河五号墓地也都去过,可惟独这个尼雅故城,因为手续难办,沙漠车辆也不好找,至今还是我的拍摄空白。这么好的机会怎容错过,我们立即决定,春节去尼雅!
  真是好事多磨,出发前一天是大年三十,乌鲁木齐零下二十多度的气温,把我的车给冻得“罢工”了。无论怎么想办法,就是发动不着。这下我可急了,年夜饭也没吃几口,到处找救星。大年初一一早,别人都已经出发了,我还和修车的师傅钻在引擎盖子下捣鼓着……一直到下午六点,在确认车上的一切都调整得准确无误之后,我终于出发了。
  尼雅遗址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部,民丰以北100公里处,是一座古代城市遗址。尼雅昌盛于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5世纪,被认为是《汉书》中所记载的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精绝国”。按照计划,我们尼雅之行的第一天是从乌鲁木齐出发,当天赶到库尔勒市集合,然后第二天赶到民丰县,准备好车辆和后勤装备后就向尼雅进发。
  装车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把五个摄影包塞进车后厢,感觉只要带齐了机器,不管拍不拍,走到哪儿心里都踏实,指不定就能碰上一张好片儿呢l况且拍摄尼雅的机会实在珍贵。有成箱的腔片做后盾,我准备大拍一通,好好发泄一下修车带来的郁闷。
  


  一上路抑制不住的兴奋和激动使修车的烦恼一扫而净。我恨不得这辆车能长出翅膀。当一个人对一件事在经过长时间地渴望之后终于即将实现的那一刻,通常的心情都会像我此时一样吧,既激动,又有一丝不安,心里忽上忽下的,担心天气,担心车辆,担心在尼雅遗址停留的时间太短……
  大年初一之夜,我们是在库尔勒度过的。和好友聚在一起,互相说了很多祝福的话。“祝我们的尼雅之行都有收获!”每个人的眼睛里都充满了希望。临睡前,大家打开摄影包,仔细地检查器材,仿佛士兵在上战场之前认真地检查枪支。天亮之后,等待我们的将是800公里的路程,大家都希望能尽早到达民丰。
  
  第二日沙漠之旅
  
  从库尔勒到民丰,要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在维吾尔语里“塔克拉玛干”是“进去了就出不来”的意思。浩瀚的沙丘,无尽的沙浪,32万平方公里的塔克拉玛干仿佛一片金黄的海洋。在发现了沙漠中丰富的石油蕴藏之后,这片“死亡之海”逐渐热闹起来。如今,在沙漠的腹地已经修建了石油基地,而横穿沙漠的塔里木沙漠公路,堪称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沙漠公路,全长500多公里,其中流动沙漠路段长达446公里,成为世界公路史上的一个奇迹。
  在沙漠公路上开车,时速可以轻松地放到1 00公里以上。因为是春节,路上几乎没有什么车,平坦的道路两边是无边无际的沙漠,走在这样的路上,感觉真的好像我们是“汪洋中的一条船”。
  一路上,大家少有地沉默。神秘的尼雅遗址似乎就在不远处向我们伸出双臂。它将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呢宁每个人都在心中默默地描摹着尼雅的模样,探险、猎奇、怀古的向往,紧紧地抓住了我们的心。
  早在1901年,斯坦因发现了尼雅遗址,并多次掠走了大量的文物,他的发现一经报道,立刻引起了世界的瞩目。建国后,我国考古人员在食物都难以保证的情况下,对尼雅进行了考察工作。直至上世纪80年代,随着考古工作的逐步深入,获得的考古发现次又一次地震惊世界。无论是规模还是价值,尼雅遗址都堪称世界级的文化遗产,被称为“丝绸之路上的庞培”、“梦幻般刚石代城市”。
  因为尼雅深入沙漠腹地达100公里,因此进人曾经非常地困难。在夏季,地表温度超过70摄氏度,而到了冬季又降至零下50摄氏度,春天的风沙很大,一年之中只有短暂的几个月气候相对稳定,即使在这一时期,每天的温差也在40摄氏度左右。过去进入尼雅,主要靠“沙漠之舟”骆驼。骑着骆驼,甚至是徒步沙漠几天几夜之后,才能一睹尼雅遗址的风采。近几年在引入了沙漠车之后,就便利了许多。当然,这样的特种车辆比较稀少,我们这次拜托朋友联系的沙漠车,每天的租金要2000元呢。
  一路飞驰,到达民风县时间天已经黑了。当我们看到那辆将要载着所有的人和设备食品进入沙漠的绿色的、庞大的沙漠车时,部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这下安心了,一切都准备停当。
  
  第三日走进尼雅
  
  天还没亮,我们就从民丰县出发了,一个小时的车程之后,到达卡巴克阿斯坎。这里是沙漠边缘的一片小绿洲,大约居住着100户人家。在这个被红柳包围着的小小村落里,民居之间有很多高大漂亮的胡杨树。当然,无论是在街道上,还是居民的院落中,到处都黄沙遍布,甚至院落地上的黄沙都有20多厘米厚。
  我们的向导库尔班是个50多岁的维吾尔族汉子,健壮结实,饱经沧桑的脸上堆着淳朴的笑容。在库尔班的家里,我们吃了一顿至今难忘的早餐:把羊肉、玉米面、蔬菜等放到一起煮,味道竟然出乎意料地醇香。库尔班已经为我们在尼雅的野营准备了一只羊和一个巨大的马褡子,谁也搞不清楚那里面鼓鼓囊囊都装着些什么。我想,在野外一定能用得上吧。
  在这里终于登上了沙漠车,本来4个人的座位,满满地挤了8个人。走出村庄外围大片野生的红柳林之后,沙漠越来越近地出现在眼前。在边缘地带,沙丘的起伏还比较平缓,逐步深入之后,巨大隆起的沙丘一座连着一座,望不到尽头。这个时候,沙漠车就显示出它的成刀了。绿色的车体就像是一叶小舟,漂移在无尽的黄色沙浪之中……
  两个小时之后,我们来到一大片密集的胡杨林。已经没有存活的胡杨了。当我架起相机时,镜头中见到的尽是枯木断枝的惨烈悲壮。看着这些扭曲舞蹈的胡杨树,让人不由得联想到,千百年前这里一定是繁茂葱郁的景象吧?尼雅还远吗?丝绸之路上的商队是否也曾经在这片林地中歇息?
  再次爬上沙漠车,恍惚之间又回到漂浮在海洋中的感觉。翻过一座沙丘,又是另一座沙丘,似乎是茫无尽头,让人的情绪陷人种无止境的绝望之中。回想起2000年我徒步寻找小河基地时的感受;被风沙夹卷着,在希望与失望,甚至是在生与死之间徘徊。和那时相比,现在能够坐在车上看风景,简直是天堂般的享受。就这样,思绪一会儿飘得很远,一会儿又停留在眼前,不知不觉地走了几个小时。当我们看到一个刻着“尼雅故城”的水泥牌子时,兴奋得几乎要欢呼起来。尼雅,我们来了!   天上有一些薄云,光线不是非常透彻。当我走近沙地上那无数的立柱、横梁,踏在梦中无数次触摸过的城市的土地上时,胸口似乎堆积着各种复杂的情绪,翻涌澎湃,激动异常。
  虽然光线不是非常理想,我还是拿出8×10相机。眼前的每一件活生生的事物,似乎都堆积了千百年的文化与凝重,让人不由得屏住呼吸,变得小心翼翼起来。面对着承载了辉煌历史的这一片遗迹,我又一次体会到与在楼兰故城里感受到的同样的沉重与压力。双手仿佛沉重得连相机都举不起来了似的,镜头中的画面总是感觉还不够完美,还没有真正体现出尼雅遗址最真实最原始的震撼。这就是感动吧,那一刻的感动,让我几乎手足无措。
  在《汉书》中所记载的“精绝国”是西域三十六国中的一个中等规模的城市国家,然而其他城市因为后来建设了新城市而了无踪迹,只有尼雅是残存遗址中规模最大的城市国家,在古代西域研究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目前发掘的尼雅遗址以佛塔为中心,遗留着住居、寺院、手工作坊、基地、果园、蓄水池等250多处遗迹以及河床和大量的枯树林。我站在民居遗址的沙地上,虽然屋顶已不复存在,历经千年的门柱和横梁却依然挺立着,而那虚掩的房门好像“吱”的一声主人就会探出头来。被沙土掩埋的围墙和栅栏隐隐露出地面,似乎正在诉说着远古的故事。眼前的一切都带给人无尽的想像,让我不由自主地激动起来,拍摄的欲望随目光所至而逐渐膨胀。依稀可辨的土垒的墙壁,芦苇墙下露出一角的坚固的地台,雕刻着美丽花纹的门柱,组合得十分牢固的房屋框架 那些残存的遗迹让人忍不住猜测,这里是主人待客之处吧,那棵高大的桑树下一定曾经也有孩童玩耍。
  伫立在这片荒漠中,很难用语言来描述当日寸的感受。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被历史强烈震撼之后的肃穆与感动。寂静的大地,没有人愿意打破那一刻的沉寂,在光影的变幻之中,这座古城将我们带入了远古的怀想。
  当我们赶到佛塔时,这一天已经落下了帷幕。大家不约而同地感觉到饥肠辘辘。我们找了一块平坦的地方扎营,这时向导库尔班开始从他巨大的马褡子里往外掏东西了:铺盖、碗、案板、羊毛绳……最后掏出来的居然是一个直径有50公分的大饼,简直是一个百宝箱!据说这饼是用牛粪烤的,中间夹着羊肉,大家狼吞虎咽地分着吃了,然后开始生火做饭。
  夜幕降临之后,气温明显地降低了。我们吃了羊肉,喝了肉汤,围坐在篝火边上,烤热了前胸再烤后背。大概有零下20多度吧。我们在沙地上挖坑,把烧红的火炭放进去,再给火炭上铺一层沙子,简易的火炕就做成了,帐篷就支在上面,这是冬天在野外最好的保暖方法。我们搭了三个帐篷,库尔班却不愿意钻到里面,就那么  露天躺着,把马裙子像睡袋一样套在身上,盖个大衣,不一会儿,就响起了鼾声。
  
  第四日 古城怀想
  
  早上睁开眼睛想起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天。遗憾的是,迎接我们的是又一个阴天。如果光线好,拍摄出来的作品当然会有更加鲜明的对比度,图像的锐度也会增加。不过,在这样的天气里,胶片的感光将更加柔和,只要控制得当,也能获得不错的效果。条件所限,我们不可能为了等待最佳时刻而在这里扎营多日,那么,还犹豫什么呢,赶紧背着器材,各自寻找自己的拍摄对象吧。
  根据《汉书》的记载,“精绝国”距离长安4410公里,有480户居民,人口3360人。目前发现的尼雅遗址规模广大,包括周边地区其东西约7公里,南北约25公里。想到2000多年前的西域,人们一定以为什么都没有,然而,从多年的考古发现中,尼雅带给世界一连串的惊叹。1995年,在尼雅一号基地中出土了保存完好的织锦,其中带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字样的织锦是国宝级的珍贵文物,被列为我国64件“禁止出国展览文物”之一。在尼雅发现的陶器、织锦、文书以及饰品等文物,给我们描摹了超乎想像的高水平的生活场景: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戒指和项链,穿着时髦的鞋,和爱人在林荫路上漫步;有人拿着弓箭狩猎,有人钓鱼,有人种田,有人照顾家畜;作坊里制作漂亮的陶器。商人们从地中海或者南印度洋带来珊瑚等货品,又把当地出产的货品带到遥远的国度;人们在寺院中参拜,听僧人讲授佛法;王侯贯族死后,和配偶一同被埋葬……
  我流连于沙地上的这片残桓断壁,恍然间好似穿越时空,听到丝竹悦耳,人声喧哗。想到这里曾经有过的良田华厦,翠林流水,真不知那是怎样的热闹繁华。倘佯于古城之中,让人心里感喟良多,忘记了自己生存的年代,忘记了自己来自遥远的现代都市。当双手触摸到千百年前的真实,对世界与时间豁然产生了更深的领悟。
  回到营地时,库尔班的烤羊肉串已经在火上滋滋作响。他在村边拣到的一米长的红柳枝,这时候正好派上了用场:大块的羊肉串在红柳枝上,斜插进沙地,就这么被火苗烤得流油。那是我所吃过的最香的烤肉了!库尔班却说,这算什么,羊肉最好吃的做法是把羊宰杀后,先把羊肚子拿出来。将羊肉块塞进羊肚子里,绑上口,在沙地里挖坑,羊肚子上下都铺上火炭,再用沙子埋好。到第二天早上再把羊肚子挖出来,里面美味的羊肉那才让人醉倒。据说,凡是吃过这种羊肉的人,都不愿离开尼雅了。这种奇特的羊肉做法,还是库尔班的爷爷传下来的。我想,兴许古老的尼雅人也是这样制作羊肉的。
  也许是因为尼雅遗址包含着太多太厚重的历史的缘故,自我一踏上尼雅的土地,就有一种与拍摄自然风光截然不同的感觉,历史与文化带来的视觉感受,更加深刻,也更加震撼人的心灵。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该走了”,我无可奈何地整理装备,坐上沙漠车,踏上了返回的征程。晚上回到卡巴克阿斯坎,坐上自己的车,摸着方向盘,我感到了一丝轻松,亦有一丝遗憾。尼雅,我还会再来的!
  
  第五日 白雪黄沙
  
  回到民丰县,我们痛快地洗掉了满身的黄沙。接下采,计划从民丰赶到库尔勒,经过巴伦台,翻冰达坂,一路拍到伊犁。在尼雅两天的经历,好像一个梦似的还萦绕在脑海中,直到走上沙漠公路。几辆车向着库尔勒飞快地狂奔而去。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天空,依然是阴云密布。沙浪在暗淡的光线下,也失去了明媚阳光中的光泽。每当我外出拍摄,最关注的就是天气。天气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我的拍摄命运,也常常影响着我在路上的心情。这一路和朋友们在一起说说笑笑,仿佛还沉浸在尼雅之行的兴奋中,其实在每个人的心里都默默地希望着,后面的日子里,太阳早一点穿破云层。
  走到塔中时,也许是我们的祈祷奏效了吧,天空竟然飘起了雪花。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下雪是非常罕见的事情。接近塔河桥时,雪片眼看着更大了,我们不禁兴奋起来,太好了!这大概是老天所给予我们的对尼雅之行遗憾的补偿吧。
  雪没有停,沙漠上很快铺上了一层银色。白雪和黄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的沙丘半边银白,半边金黄,感觉非常奇异。我们立刻改变了原定的计划,决定住在 塔河桥,等雪停之后,拍摄这场来之不易的沙漠雪。
  大自然每时每刻神奇的变化,造就了一年四季、春雨冬雪——没有穷尽的纷蘩的美,让人心神震荡,却又转瞬即逝。走进大自然,沉醉于大自然恢弘乐章中的时候,我们可以追随着它们的脚步,捕捉那些动人的瞬间,表达内心深处的悸动。有很多无法言说的复杂感受,在镜头中有快乐、有悲悯、有来自灵魂深处的呼唤……这个过程带给我们无与伦比的愉悦快乐。
  
  第六日 沙漠胡杨
  
  培河桥的夜晚,因为这一场雪,我有些难以入眠。先检查机器,清理尼雅的狂风中无孔不入的细沙,然后装胶片,做纪录 一睡到半夜还不放心,爬起来几次,出去看天。
  当天蒙蒙亮时,我们已经驱车来到胡杨林。漫天的大雾中,胡杨树隐隐约约地露出枝桠。和我料想的一样,骤冷的天气给胡杨树披上了一层银白色的树挂,树林粉妆玉琢一般地娇俏,仿佛童话中的仙境。
  随着太阳升起,浓雾逐渐散去。“大家快拍呵!”我大喊一声。如果等太阳完全升起来,树挂就消失了,沙漠上的白雪也会很快地融化。薄薄的一层白雪,并没有完全地疆盖住沙漠的线条,而是随着沙纹细密叠起的曲线,勾勒出一道道银色的边儿。虽然光线还不是十分的透亮。但泛着荧光的银边与黄色的沙纹形成交叠的对比,给大地增添了别样的生趣。我背着器材急促地奔跑着,一幅幅图像在脑海中快速地闪过。按照我的想法,拍摄应该以沙纹为前景,只要有造型独特的胡杨树,就可以构成不错的画面。不知不觉之间,太阳晒热了脸庞,沙漠上“珍贵”的落雪,也随着风一点点地消失了踪迹,胡杨林又恢复了原貌。
  


  紧张的一天,终于在库尔勒落下了帷幕。我们彻底松弛下来,几天的疲惫仿拂突然打开了闸门似的,一下子侵袭而来。大家热热地洗个澡,倒头便睡。那一夜睡到自然醒。
  
  第七日 踏上归程
  
  春节的拍摄行程已经接近尾声,最后一天,是从库尔勒回到乌鲁木齐市的几百公里车程。回想这几天的拍摄·有艰辛、有紧张、有苦恼,而更多的是收获的快乐。在我这么多年的摄影生涯中,并不是每一次外出都能够拍到东西,毕竟风光摄影是靠天吃饭的行当,运气不好的时候-甚至外出几天都没有打开过摄影包。但是,我一直坚信,有一分的耕耘就会有一分的收获。就像我们这个春节的拍摄行程一样,虽然有一些遗憾,但是能够有幸进入千百年前的尼雅古国,已经是一次宝贵的经历。
  
  (编者注:多年来,李学亮自驾车走遍天山南北,拍摄摄影作品5万多张,形成了独特鲜明的艺术风格,受到了国内外广泛的赞誉。)
其他文献
直到20世纪20年代,天文学家才开始意识到:我们的太阳和其周围的恒星构成了一个“宇宙岛”,而在宇宙中像这样的“岛”多得难计其数。如今,随着过去几十看中天文观测技术的日新月异,人类对自己所在的“宇宙岛”——银河系的地理状况越来越熟悉。我们已经知道,在银河系中,至少有1万亿个星球,数十亿个奇异的行星系统,100万个黑洞和一个喜怒无常的独霸整个银河系的超级黑洞。现在,就让我们用想象力来做一次银河系的“大
期刊
赫赫有名的帝国大厦位于美国纽约闹市区曼哈顿,假如你有机会去那里游览、参观,你就一定会注意到在大厦的大堂玻璃镶板上的那些令人惊讶的系列图画。这些镶板是上世纪60年代加装的,其目的是把这座宏伟的大厦同世界上的其他杰出建筑联系起来。是其他哪些建筑呢宁不是现代的钢筋水泥建筑,而是被称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的七座古代建筑。  帝国大厦大堂的玻璃画固然绚丽多彩,但制作者的本意却不是忠实地表现古代世界七大奇迹的
期刊
有与岛类相似的呼吸系统,会孵蛋,会爬树,长羽毛,甚至长四个翅膀……一系列新的发现让人们重新审视“冷血杀手”恐龙的另一面,也让人们产生无豫遐想:也许恐龙并澄有灭绝,也许它们的后代就在自家的后院。  如果有兴趣,请跟随我们,到中国、蒙古、美国的田间旷野,进行一次“大自然探索之旅”,去看一看新近发掘出来的各种奇异的恐龙化石,找一找问题的答案。    恐龙新情报    在世界各地,每年都有数量惊人的恐龙化
期刊
编译 高艳  大西洋中有一片长满马尾藻的神奇海域,15世纪,当哥伦布的船队第一次发现它时,被它的不同寻常的美丽所迷惑——清澈,平静,空旷而死寂。今天科学家们在这里进行着旷日持久的研究,以期揭开马尾藻海深藏不露的秘密。    “天气鸟二号”科学考察船上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工程师,甲板上带着无数齿轮的传动装置散布各处。不久,冒着腾腾蒸气,考察船驶离工作站向东南方向驶入马尾藻海,这种例行的出海考
期刊
在西方,生活在城市里的鸽子常常被贬为“有翅膀的老鼠”。言下之意,就是鸽子完全依靠人类施舍的面包屑及其他食物苟且偷生,彻底失去了与大自然的联系。然而最近的一项发现再次证明,这种对鸽子的诽谤其实是毫无道理的。当受到饥饿难耐的猪鹰追捕时,鸽子的野性暴露无遗。科学家观察了至少1800次游隼(猎鹰)袭击鸽子的个案。游隼以每小时超过320千米的高速撞向鸽子,试图将鸽子撞落到地面。为了活命,鸽子猛然放下一只翅膀
期刊
2003年7月,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瑞安·斯克兰顿博士领导的一个多国科学家小组宣布,他们发现了宇宙存在暗能量的证据。  2005年2月,一个由英国、法国、意大利和澳大利亚等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宣布。他们在距离地球2000万光年的室女座发现了由暗物质组成的星系。宇宙学家认为,这个重要发现是宇宙学研究的一个重大突破。世界各大媒体都对此作了详尽报道。  也许你们会问:暗能量是什么?暗物质是什么?欲知答案还
期刊
时隔600年人们开始3-对法罗斯灯塔的全面考古调查。  被誉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的法罗斯灯塔,据信是在一次大地震中倒塌的。在倒塌之前,它伫立并惊撼世人达几百年之久。它倒塌之后,人们在它的废墟之上兴建了一座中世纪要塞。不过,这座要塞如今也如泥牛入海,渺无踪迹。由于埃及政府禁止在亚历山大城附近的地中海潜水,所以考古学家一直无法全面(此前有局部的探测)探索这片海底的奥秘,直到1997年,情况才发生
期刊
走进保护区    夜里,在科考队宿营的村庄下了一场暴雨,随之而来的洪水淹没了村里的玉米地、香蕉林,甚至还淹没了河边的吊脚楼。两米高的小树完全被淹没在水下,飞鱼像鸟儿一样从枝杈间飞过。闪电撕裂了天空,粗大的树枝被劈作数段,连同上面的动物一起被洪水冲得无影无踪。  室外的黑夜充斥着各种声音,风声、雨声、尖叫声,此起彼伏。如果你仔细倾听,在这各种声音之中偶尔还夹杂着一种悦耳的啼叫声,“咔、哈哈”,就像一
期刊
编译 张 颖  动物世界是缤纷多彩的,这里有忠贞不渝的爱情,有无怨无悔充满爱心的亲情,当然也有将爱情当儿戏的“花花公子”和红杏出墙的“多情妻子”……这些到底是为了什么?    一妻多夫的喇叭鸟    在秘鲁马努国家公园里栖息着一种热带鸟类——喇叭鸟,喇叭鸟的家庭结构非常有趣,是一种一妻多夫的家庭结构,由一只处于支配地位的雄鸟和雌鸟以及几只无血缘关系的处于从属地位的雄鸟和雌鸟组成,所有的雄鸟只能与这
期刊
编译 吴再丰  鼻行动物的故乡  在南太平洋哈伊艾伊群岛上生息着一种奇妙的哺乳类动物,它们的奇形怪状远远超出人们的常识——脑袋朝下、尾巴朝上,倒着走路,这群另类的精灵在动物分类学上被称为“鼻行类动物”。  位于南太平洋的哈伊艾伊群岛,于1941年由瑞典人谢姆维斯特发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谢姆维斯特从日本战俘营里逃脱,漂泊到了哈伊艾伊群岛中的哈伊达迪菲岛上。这是一个南北长32千米、东西宽16千米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