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主要内容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
在语文教学中,用国学经典来感染熏陶学生,塑造学生的精神人格,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养成学生的文学素养,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国学经典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1.对传统文化精粹的传承
哲学有经典的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就是解决语文的这三个问题。我们的母语文化首先有自己的一套文化系统,这个文化系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结晶。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传记论说等等,从文人士大夫对江山社稷的关注,到文人骚客的自我精神涵养,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民族文化在几千年的碰撞融合之中,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成熟的文化体系,文化的基因代代传承,文化的河流源远流长。
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种历史的必然选择。历史上人们也曾经做过舍弃或者修改自己的民族文化的尝试,比如“新文化运动”中倡导推翻旧文化,这些运动的力度不可谓不大,但是运动过后,我们就会发现,那些传统文化就如古诗所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们此处无意探讨历史上这些革命的意义和得失,我们想探讨的是,为何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如此顽强?因为我们作为中国人,我们本身就是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我们可以对其进行改良,让其适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但是如果我们想将其彻底变革掉,那几乎是痴心妄想。
2.对当今文化审美的影响
我们今天做人做事做学问,不可能不追根溯源,如果追溯,当然会追溯到自己民族文化的源头上去。这种审美思想,一直都在我们的精神深处,自然也会影响到今天的文化生活。
例如,我们今天的绘画、摄影、舞台艺术、文学创作等追求的意境,不是从古典文化中取法的吗?我们在写作时的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以事寓意、卒章顯志等写作手法,只要读一读古代的《晏子使楚》《刻舟求剑》《马说》《岳阳楼记》等经典篇章,就会知道,这些创作技法古已有之。用清朝第一才子纪晓岚的话说,“世间的道理与事情,都在古人的书中说尽”。我们本民族的思想、文化、政治等很多领域,确实还在接受古典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制约。
二、国学经典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路径
1.大量阅读,积累丰富的经典篇章
于漪老师在《往事依依》一文中说,“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用诗书给孩子编织童年的美丽花环,这是最美好的事。我们可以给孩子制定国学的阅读计划,学前启蒙,可以背诵《三字经》,阅读《山海经》,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小学阶段可以诵读背诵《千家诗》《千字文》,阅读《史记故事》,青少版四大名著等;初中阶段可以诵读背诵《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阅读《左传》《史记》《论语》《庄子》等经典书籍。
阅读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范围要广,广泛涉猎人文历史类的著作;二是篇目要精,所读书目要经过精挑细选,选择经典来读和背诵;三是读思结合,读过的书要有读后感,要和别人进行探讨交流,碰撞融合,加深理解和体会。
2.尝试写作,传承优秀的国学传统
古典文学虽然一直都是人们乐于品鉴的文学样式,但今天从事古典文学创作的确实不多了。作为一种优秀的文化传统,必须要有人将其传承和发扬光大,所以我们有必要在学生中培养这样的人才。
诗歌创作。一些同学对古诗创作有着浓厚的兴趣,我们可以为其提供特别的学习资源。比如说江苏有几个著名的诗社,像南京的“金陵诗社”、扬州的“绿杨诗社”“虹桥诗社”、张家港的“今虞诗社”等,可以让学生去听诗社的公益讲座,可以邀请诗人来校讲座,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
古文写作。有兴趣爱好的同学也可以尝试古文写作。这样的文体分外典雅有韵味,对写作的要求也是极高的。能够驾驭的同学,一定可以在国学经典的学习上获得大幅度的提升。当然,这种写作一定要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3.创设活动,增添浓厚的学习兴趣
每周一节读书会。学校可以每周安排一节专门的阅读课,进行阅读和展示交流活动,在这节活动中学生可以着汉服,体验一下古典的情境,体会不一样的读书氛围。
游园赛诗会。在春秋季节,安排学生到公园游玩,游玩的过程中安排赛诗会,让学生把“游”和“学”结合起来,创设类似于“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诗意情境。
雅韵名篇经典诵读会。安排大型经典诵读活动,把诵读和民乐表演、舞蹈结合起来,学生在古典气息浓郁的舞台上感受古典文化的华丽和典雅,唯美和纯正,让学生接受古典美的熏陶,培植高雅的审美情趣。
地方媒体的读书汇。比如张家港电视台举办的“港城读书汇”,就是非常高端的读书活动,可以让学生参与这样的活动,展示自己的古典文化修养,提升他们阅读的兴趣,促进读书活动更好地开展。
总之,国学经典的学习可以不拘形式,自由选择,只要有对国学的热爱,“凡有井水处,皆能学国学”。我们要通过国学经典的学习,来传承自己的文化血脉,弘扬自己的民族文化。
作者通联:江苏张家港市外国语学校。
在语文教学中,用国学经典来感染熏陶学生,塑造学生的精神人格,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养成学生的文学素养,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国学经典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1.对传统文化精粹的传承
哲学有经典的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就是解决语文的这三个问题。我们的母语文化首先有自己的一套文化系统,这个文化系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结晶。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传记论说等等,从文人士大夫对江山社稷的关注,到文人骚客的自我精神涵养,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民族文化在几千年的碰撞融合之中,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成熟的文化体系,文化的基因代代传承,文化的河流源远流长。
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种历史的必然选择。历史上人们也曾经做过舍弃或者修改自己的民族文化的尝试,比如“新文化运动”中倡导推翻旧文化,这些运动的力度不可谓不大,但是运动过后,我们就会发现,那些传统文化就如古诗所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们此处无意探讨历史上这些革命的意义和得失,我们想探讨的是,为何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如此顽强?因为我们作为中国人,我们本身就是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我们可以对其进行改良,让其适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但是如果我们想将其彻底变革掉,那几乎是痴心妄想。
2.对当今文化审美的影响
我们今天做人做事做学问,不可能不追根溯源,如果追溯,当然会追溯到自己民族文化的源头上去。这种审美思想,一直都在我们的精神深处,自然也会影响到今天的文化生活。
例如,我们今天的绘画、摄影、舞台艺术、文学创作等追求的意境,不是从古典文化中取法的吗?我们在写作时的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以事寓意、卒章顯志等写作手法,只要读一读古代的《晏子使楚》《刻舟求剑》《马说》《岳阳楼记》等经典篇章,就会知道,这些创作技法古已有之。用清朝第一才子纪晓岚的话说,“世间的道理与事情,都在古人的书中说尽”。我们本民族的思想、文化、政治等很多领域,确实还在接受古典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制约。
二、国学经典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路径
1.大量阅读,积累丰富的经典篇章
于漪老师在《往事依依》一文中说,“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用诗书给孩子编织童年的美丽花环,这是最美好的事。我们可以给孩子制定国学的阅读计划,学前启蒙,可以背诵《三字经》,阅读《山海经》,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小学阶段可以诵读背诵《千家诗》《千字文》,阅读《史记故事》,青少版四大名著等;初中阶段可以诵读背诵《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阅读《左传》《史记》《论语》《庄子》等经典书籍。
阅读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范围要广,广泛涉猎人文历史类的著作;二是篇目要精,所读书目要经过精挑细选,选择经典来读和背诵;三是读思结合,读过的书要有读后感,要和别人进行探讨交流,碰撞融合,加深理解和体会。
2.尝试写作,传承优秀的国学传统
古典文学虽然一直都是人们乐于品鉴的文学样式,但今天从事古典文学创作的确实不多了。作为一种优秀的文化传统,必须要有人将其传承和发扬光大,所以我们有必要在学生中培养这样的人才。
诗歌创作。一些同学对古诗创作有着浓厚的兴趣,我们可以为其提供特别的学习资源。比如说江苏有几个著名的诗社,像南京的“金陵诗社”、扬州的“绿杨诗社”“虹桥诗社”、张家港的“今虞诗社”等,可以让学生去听诗社的公益讲座,可以邀请诗人来校讲座,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
古文写作。有兴趣爱好的同学也可以尝试古文写作。这样的文体分外典雅有韵味,对写作的要求也是极高的。能够驾驭的同学,一定可以在国学经典的学习上获得大幅度的提升。当然,这种写作一定要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3.创设活动,增添浓厚的学习兴趣
每周一节读书会。学校可以每周安排一节专门的阅读课,进行阅读和展示交流活动,在这节活动中学生可以着汉服,体验一下古典的情境,体会不一样的读书氛围。
游园赛诗会。在春秋季节,安排学生到公园游玩,游玩的过程中安排赛诗会,让学生把“游”和“学”结合起来,创设类似于“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诗意情境。
雅韵名篇经典诵读会。安排大型经典诵读活动,把诵读和民乐表演、舞蹈结合起来,学生在古典气息浓郁的舞台上感受古典文化的华丽和典雅,唯美和纯正,让学生接受古典美的熏陶,培植高雅的审美情趣。
地方媒体的读书汇。比如张家港电视台举办的“港城读书汇”,就是非常高端的读书活动,可以让学生参与这样的活动,展示自己的古典文化修养,提升他们阅读的兴趣,促进读书活动更好地开展。
总之,国学经典的学习可以不拘形式,自由选择,只要有对国学的热爱,“凡有井水处,皆能学国学”。我们要通过国学经典的学习,来传承自己的文化血脉,弘扬自己的民族文化。
作者通联:江苏张家港市外国语学校。